浙江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C卷新版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363423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C卷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浙江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C卷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浙江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C卷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C卷新版一、 单项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 “大理的悠远,丽江的柔软,时光打磨着记忆,若是人间有一处春色让人流连,便是七彩云南。”而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着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们祖国境内已知的最古老的居民。他们就是( )A . 元谋人B . 山顶洞人C . 河姆渡人D . 半坡人2. (2分) (2016七上武安期末) 为“感知”170万年前的生活,寻找远古人类的足迹,中考结束后,小刚准备和同学一起去参观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什么地方( )A . 北京B . 陕西C . 云南D . 河南3. (2分) (2017七上巢湖期中) 下图是我国境内的原始居民,他们是我国境内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请问他们是下列是哪种人( )A . 元谋人B . 北京人C . 山顶洞人D . 半坡人4. (2分) (2016七上蚌埠期中) 如图是我国远古居民的房屋结构,结合地理环境因素,判断它属于( )A . 北京人B . 山顶洞人C . 半坡人D . 河姆渡人5. (2分) (2016七上微山期中) 我们的祖先创造的文化被后人称为“农耕文化”,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是我国古代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你知道农耕文化的特点有哪些(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建筑房屋,过定居的生活 饲养家畜 种植农作物 有成熟的文字A . B . C . D . 6. (2分) (2016七上靖江期末)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据考古发现,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的是( )A . 北京人B . 山顶洞人C . 河姆渡居民D . 半坡居民7. (2分) (2017七上南通月考) 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这一描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A . 世袭制B . 禅让制C . 宗法制D . 分封制8. (2分) 2004年4月4日,海内外炎黄子孙数万人聚集在陕西省黄陵县新落成的祭祀大殿,祭拜( )A . 黄帝B . 尧C . 舜D . 禹9. (2分) (2016七上张掖期中) 我国远古时期民主推选首领的办法是( )A . 禅让制B . 世袭制C . 分封制D . 郡县制10. (2分) 西周建立后,今天潍坊一带除齐国外,还有纪国、莱国和杞国等诸侯国。这些诸侯对天子的义务是( )A . 进行再分封B . 治理郡县C . 服从调兵D . 监察百官11. (2分) (2017七上江门月考) 从夏、商两代的灭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国君应该( )A . 重视教育B . 勤政爱民C . 发展经济D . 增强国力12. (2分) (2016七上句容期末) 夏商西周区分尊卑等级是按照( )A . 血缘亲疏关系B . 地域关系C . 权力大小关系D . 能力大小关系13. (2分) (2016七上娄星期末) 帝王世代沿袭的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这种制度始于( )A . 原始社会B . 夏朝C . 西周D . 商朝14. (2分) (2017九上江苏月考) 下列诸侯国中,既属于春秋五霸,又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齐 楚 燕 晋 秦A . B . C . D . 15. (2分) (2016七上简阳期中) 下列成语表现的是战国时期的战役的是( )A . 围魏救赵B . 一鸣惊人C . 退避三舍D . 卧薪尝胆16. (2分) (2017七上盘锦月考)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如果你生活在战国后期,要到当时最强大的封建国家去谋求职位,你应该去的国家是( ) A . 齐国B . 秦国C . 燕国D . 赵国17. (2分) 春秋时期,我国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主要表现不包括( )A . 青铜业、冶铁业等有所发展B . 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C . 城市出现商品交换市场D . 纸质货币被更多地使用18. (2分) (2017七上合肥期中) 下图是战国七雄形势图,其中所示位置分别是( )A . 秦、楚、齐、燕B . 齐、楚、秦、燕C . 燕、齐、秦、楚D . 燕、齐、楚、秦19. (2分) (2015七上务川期末)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我们今天的汉字来源于( )A . 金文B . 小篆C . 甲骨文D . 陶器上的符号20. (2分) 我国曾经发行了一张邮票,里面的“主角”可让你体会到我国古老乐器迷人的魅力,你能说出它的名称吗( )A . 铜壶B . 四羊方尊C . 司母戊鼎D . 青铜编钟21. (2分)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 )A . 地主阶级的产生B . 手工业的发展C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D . 铁器、牛耕的使用22. (2分) (2017七上无锡期中) 苏州的穹窿山地处姑苏西部,为苏州第一名山,素有“吴中之巅”之称。此山气势雄伟,山色秀美,历史悠长,人文景观丰富。经考证,穹窿山正是当年孙武的隐居地,并在此完成了一部被誉为“天下第一兵书”的著作,那么这部书就是( )A . 孙武传B . 孙子兵法C . 论语D . 孙膑兵法23. (2分) (2017七上崇仁期中) 下列有关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墨子春秋无义战B . 老子“仁政”C . 韩非提倡改革和法治D . 孔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24. (2分) (2016七下东城期末)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里的“子”指的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A . 老子B . 孔子C . 孟子D . 韩非25. (2分)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是( )A . 尧B . 舜C . 禹D . 桀二、 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75分)26. (25分) (2016七上福州期末)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变法改革,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学完七年级上册历史,七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主题为“中国古代史上的变法与改革”的探究活动,请你来参加。【图释改革】鲜卑姓改为汉姓鲜卑姓汉姓鲜卑姓汉姓拓跋元贺赖贺丘穆陵穆独孤刘步六狐陆贺楼楼【探究改革】材料一: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秦成为第一强国。”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多元文化融合景象。(1) 如图中A,B两处的人物分别是谁?(2) 表格中的姓氏改变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再列举出该事件中的一项措施?(3) 请你写出“秦国新法”的具体内容。(任写出2点)(4) 结合材料二,请你归纳图二的这场改革起到了什么作用?(5) 通过上面的分析与探究,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27. (15分) (2017七上成都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 图二材料二: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感,若此则天下治。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材料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材料四: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请回答:(1) 写出材料一中图一的人物所创立的学派、反映其思想的著作。到了战国时,谁是这一学派的代表? (2) 我们把材料一中图二的人物定位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请说明他的历史贡献。 (3) 材料二,三,四分别是哪位思想家的言论?他们分别属于哪一思想流派? 28. (35分) (2018恩施)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为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某学校某班级设计了如下探究活动方案,请你参与 (1) 【文字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诏书发至桂林,出现了当地人不认识的情况。文字的不统无疑妨碍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影响了中央政令的畅通,因此秦始皇下令推行“书同文,车同轨”。这里的“书同文”指同什么“文”?(2) 【文学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奏出了唐宋元明清时代艺术的最强音。并且超越了它们本身的意义,成为各自时代的一种艺术符号,形成了中国文化内在的规律性,呈现出中国文化的内在美。在众多的唐朝诗人中,有一位诗人的诗歌达到了通俗的最高境界。这位诗人是谁?(3) 在中国的“四大名著”中,有一部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刷溃的历史命运,这部小说的名称是什么? (4) 【制度篇】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唐太宗通过什么方式让“英雄入吾彀中”的?(5) 【科技篇】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学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材料中的“文学方面”指宋朝的什么?这“三种东西”再加上哪一发明合称为“四大发明”?(6) 中医在世界医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奠定中医治疗学基础的著作是什么? (7) 通过以上问题探究,请谈谈当代青年如何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24、答案:略25、答案:略二、 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75分)26、答案:略27、答案:略28、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