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历史试题A卷精编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360654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历史试题A卷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历史试题A卷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历史试题A卷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历史试题A卷精编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 A . B . C . D . 2. (2分)下列原始文明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 . B . C . D . 3. (2分)山顶洞人的体质特征,与下列哪一项基本没有区别( ) A . 类人猿B . 猿人C . 北京人D . 现代人4. (2分)博物馆讲解员描绘某处遗址“古代这里气候炎热潮湿,处处湖泊沼泽,陆地林木丛生。土质虽不好,但这儿的入们却栽培出了水稻。”她介绍的这个遗址可能是( ) A . 河姆渡遗址B . 大汶口遗址C . 周口店遗址D . 半坡遗址5. (2分)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象牙雕刻,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构水井的遗迹都是在什么遗址出土的?( ) A . 元谋人遗址B . 北京人遗址C . 半坡遗址D . 河姆渡遗址6. (2分)我国古代有“神农氏教民播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的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 . 农耕文明B . 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C . 神话传说D . 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7. (2分)从尧舜禹的“禅让”可以看出,当时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标准是( ) A . 财富多少B . 品行高尚C . 治水有功D . 家庭谱系8. (2分)下列四个人物中,与其他三人不同的是( ) A . 商纣王B . 夏桀C . 周文王D . 周厉王9. (2分)春秋战国乱悠悠。“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等争霸局面的出现,源自哪一制度的衰落?( ) A . 分封制B . 禅让制C . 世袭制D . 郡县制10. (2分)暴君亡国,明君兴政。参照这一标准,下列四人中,与其他三人明显不同的一位是( ) A . 商汤B . 商纣C . 夏桀D . 周厉王11. (2分)下列关于下图文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它体现了我国当时青铜冶铸技术的高超水平B . 它代表了商代青铜器的典型风格C . 它因其鼎上铸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D . 它堪称青铜器中的精品12. (2分)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 ) A . 农业重视使用肥料B . 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C .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D . 水利工程的兴修13. (2分)齐桓公在建立霸权的过程中提出的重要口号是( ) A .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B .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C . 尊王攘夷D . 挟天子以令诸侯14. (2分)小明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了桂陵之战、长平之战等战役的资料,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最有可能是( ) A . 商汤灭夏B . 武王伐纣C . 春秋争霸D . 战国七雄15. (2分)战国时期,社会激荡,战火连天,出现了七个主要的诸侯国,其中位于最西端的是( ) A . 秦国B . 齐国C . 楚国D . 魏国16. (2分)对如图所示秦国有关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A . 秦国变法成效显著B . 分封制彻底瓦解C . 诸侯混战破坏经济D . 周天子名存实亡17. (2分)商鞅变法中“确立县制,由围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的直接作用是( ) A . 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B . 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C . 加强了中央集权D . 促进了经济的交流18. (2分)著名学者余秋雨的生花妙笔,曾经给人们留下了一段优美的文字:“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田地输送汩汩清流。”请从此判断,余秋雨笔下的“它”应是指( ) A . 都江堰B . 郑国渠C . 大运河D . 六辅渠19. (2分)如图所示是纪念邮票孔子周游列国。孔子带着弟子周游各诸侯国,宣传他的主张和学说。他宣传的内容可能是( ) A . 仁者爱人;以德治国B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 以法治国,全面加强君权D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0. (2分)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对于中国而言,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现象是( ) A . 百家争鸣B . 焚书坑儒C . 独尊儒术D . 崇儒尚佛21. (2分)秦汉时期阶段特征应归纳为( ) A . 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B .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C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D . 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巩固22. (2分)下图反映出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 中央集权,皇权至上B . 层层分封,权位世袭C . 权分三省,制约平衡D . 重文轻武,削弱相权23. (2分)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乡起义 西汉建立秦始皇“统一文字”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A . B . C . D . 24. (2分)“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诗中提到的两个重大事件是( )秦统一中国 楚汉战争焚书坑儒 秦末农民起义A . B . C . D . 25. (2分)资治通鉴卷十五评价文景之治时期是:“海内安宁,家给人足,后世鲜能及之”。这一时期出现这种现象的园素不包括( ) A . 重视以德化民B . 提倡勤俭治国C . 依靠严刑峻法D . 提倡以农为本二、 综合题 (共3题;共60分)26. (20分)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之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周易(原文大意:上古时代,人们住在野外的山洞里。后来圣人建造房屋,改变了居住环境,人们住进去躲避风雨。)请回答:(1)什么时期什么人开始造房屋? (2)人类走出洞穴盖房定居有什么重大意义? 27. (20分)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而建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有关制度的问题: 材料一:“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史记五帝本纪材料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是谓小康。”礼记礼运材料三: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同时诸侯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材料四:秦朝时全国共设三十六郡,每郡有守(相当于省长)、尉(相当于防区司令)和监(相当于监察专员)各一。郡下设县,万户以上大县设“令”;不足万户小县设“长”(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制度?这种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天下为家”涉及什么制度? (3)材料三体现了哪一制度?这一制度施行的目的是什么? (4)据材料四,指出秦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管辖,采取了哪一制度? (5)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远古、夏商周和秦朝时期国家制度不断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8. (2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有一位思想家提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他善于从正反两面思考问题。材料三材料四:“知己知彼,百战不殆”(1)图中所示人物是谁?他创立了什么学派?他的言论被整理在哪一部著作中? (2)请简要概括材料一中人物的思想? (3)对于材料一中人物提出的思想,秦汉两朝统治者的态度截然不同,请你用史实证明这一观点。 (4)材料二中的思想家是谁?他是什么学派的代表人物? (5)材料三中的人物是谁?他提倡什么?他的思想得到哪国国君的赏识? (6)上述材料出自哪一著作?他的作者是谁?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综合题 (共3题;共60分)26-1、26-2、27-1、27-2、27-3、27-4、27-5、28-1、28-2、28-3、28-4、28-5、28-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