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质量检测试卷(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360061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质量检测试卷(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质量检测试卷(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质量检测试卷(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质量检测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共20题;共59分)1. (3分)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上书皇帝请求严令禁烟,并被委任为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将收缴鸦片在虎门集中销毁的民族英雄是( ) A . 林则徐B . 邓世昌C . 关天培D . 陈化成2. (3分)“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 A . 鸦片战争B . 第二次鸦片战争C . 甲午中日战争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 (3分)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 . 要扩大中国市场B . “修约”交涉失败C . 使公使进驻北京D . 使鸦片贸易合法化4. (3分)对下面年代尺上提供的时间,解读准确的是( )A . 1842年,中英之间爆发鸦片战争B . 1901年,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C . 1901年,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D . 1895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5. (3分)太平军英勇抗击中外反动势力,在1862年慈溪战役中击毙的“洋抢队”头目是( )A . 戈登B . 西摩尔C . 华尔D . 瓦德西6. (3分)有线电报在中国架设后,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 . 商人可以用它来传递生意信息B . 它可以为后人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C . 记者可以用它从外地发回新闻报道D . 老百姓可以用它与亲友联系7. (3分)“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这是1905年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中的一首诗。这首诗不仅评价了太平天国的历史功绩,也体现了这伟大历史事件的悲壮。1853年,太平天国起义军定都( ) A . 西安B . 南京C . 永安D . 安庆8. (3分)不列颠的枪炮使洋务派深刻认识到:“自强之道,以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尤宜以设学堂为先”,因此洋务派在各地创办外语学堂和军事技术学堂。这些洋务学堂的创办( )A .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 . 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C . 建立起先进的工业化体系D . 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9. (3分)“在同一个理由(保护使馆)下,中国被迫撤除了大沽炮台以及从北京到海口之间的军事据点,取而代之的是各国“酌定数处留兵驻守”。据材料信息,与这一现象出现相关的是( )A . 鸦片战争B . 第二次鸦片战争C . 甲午中日战争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0. (3分)学习“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之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上面的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的全过程?( ) A . 帝国的彷徨B . 近代化的起步C . 侵略与抗争D . 王朝的振兴11. (3分)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屈辱史。下列选项对应合理的一组是( ) A .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B . 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C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 . 第二次鸦片战争协定关税12. (3分)近代史上,中国的首都北京曾两次遭遇侵略者的洗劫,第一发生在1860年,而第二次则发生在( )A . 1840年B . 1895年C . 1900年D . 1931年13. (3分)孙中山是我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有关他的伟大贡献,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成立同盟会B . 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C . 领导推翻中国的封建帝制D . 接受苏联和共产党的帮助14. (3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在( )A . 新民丛报B . 新华日报C . 民报D . 新青年15. (3分)如图是1945年盖有“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典礼”票面的邮票,邮票上民国纪年已经模糊,请你推断应该是民国几年( )A . 33年B . 34年C . 35年D . 36年16. (3分)以下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 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B . 国民一律平等C . 言论自由、财产公有D .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17. (3分)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陈独秀”、“新青年”、“民主、科学”等关键词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 . 洋务运动B . 戊戌变法C . 新文化运动D . 五四运动18. (2分)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材料中的“它”是指( ) A . 戊戌变法B . 新文化运动C . 辛亥革命D . 太平天国运动19. (3分)“同胞协力,挽救青岛”这则标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 九一八事变B . 五四运动C . 七七事变D . 西安事变20. (3分)“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诞生地是( ) A . 北京B . 长沙C . 广州D . 上海二、 非选择题(21题13分,22题13分,23题8分,24题6分 (共4题;共40分)21. (13.0分)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多方面呈现,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从丧权辱国的旧外交到独立自主的新外交的转变历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以1840年中英卧鸦片战争为起点,清王朝遇到了来自于西方列强和西方化的日本几个回合的强烈冲击,并被强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不仅仅失去了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清王朝也最终成了“洋人的朝廷”。摘编自徐昕晚清中国外交历史冲突中的失落与更新材料二材料三 新中国30年来的对外关系是在独立自主前提下新型外交的历史,是不断向上发展且不断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是一部支持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解放的历史,是一部反对霸权主义,执行和平外交政策的历史。30年的外交增进了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友谊,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赢得了和平宽松的国际环境。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外交史(19491979)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什么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丧失主权的独立与完整?哪一条约的签订使清王朝最终成了“洋人的朝廷”?(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什么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丧失主权的独立与完整?哪一条约的签订使清王朝最终成了“洋人的朝廷”?(3)据所学知识,1953年在与印度政府代表的谈判中,我国政府提出的外交原则是什么?据材料二图1,在这次会议上为协调各方矛盾,周恩来提出了什么外交方针?(4)据所学知识,1953年在与印度政府代表的谈判中,我国政府提出的外交原则是什么?据材料二图1,在这次会议上为协调各方矛盾,周恩来提出了什么外交方针?(5)据所学知识,图2所报道的事件发生在哪一年?1979年,什么样的外交成果使中美两国关系进入正常化发展阶段?(6)据所学知识,图2所报道的事件发生在哪一年?1979年,什么样的外交成果使中美两国关系进入正常化发展阶段?(7)据材料三,新中国取得外交成就的前提是什么?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贡献是什么?(8)据材料三,新中国取得外交成就的前提是什么?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贡献是什么?22. (13.0分)思想文化的新旧更替,展示了人类社会的风云变幻。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材料一:18,19世纪的革命者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试图通过建立于一个能够代表民众利益和需求的政府来构建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法国革命者废除了君主政体,重新构建了社会秩序。19世纪初,拿破仑波拿巴将法国置于军事统治之下,使革命理念得以在西欧大部分地区传播开来。简明新全球史材料二:大约在150年前,(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大国崛起材料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法国大革命爆发了,爆发的标志是什么?拿破仑为了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颁布了什么法令?(2)材料二中的“岛国”指哪个国家?受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该国通过哪场改革“摆脱西方大国的侵凌”?“一战”后,哪个会议使该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权益被削弱?(3)材料三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以科学和民主为旗帜,在哪一年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受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人最终选择了什么西方思想?中共“七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什么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23. (8.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材料二: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1898年某变法令的内容材料三: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院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材料四:希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1)材料一是哪一革命组织的政治纲领?从其纲领来看,该革命组织性质如何?它的成立有什么意义?后来孙中山将其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 (2)材料二变法令的发布者是谁?该法令的发布对应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的发生有何积极意义? (3)材料三的内容出自哪一年颁布的什么文献?此文献具有怎样的性质?有何重要意义? (4)材料四这一段话反映的是哪一事件?材料中“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充分体现了其怎样的性质?该事件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 24. (6分)中国近现代历史丰富多彩,外国学者用自己的眼光看待这一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自从帝国主义势力在中国的影响日益强大,一个民族反动派开始出现。多次起义失败后,国内的不满情绪终于在1911年凝聚成了一场革命,皇帝不得不退位,中国成了共和国。各种不同的派别都想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这个国家。新青年派从马克思主义中看到了希望,1921年夏,他们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后来)领袖毛泽东,他虽然遵循马克思和列宁的学说,但主张走中国自己的道路。(共产党和国民党)两个政治阵营都在组建了自己的军队,相互进行了多年的战争在1946年爆发的内战中,共产党得到了千百万农民的支持,战胜了国民党,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摘自【德】曼费雷德。马伊世界历史(1)材料中提及哪几个重要历史事件?(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原因。(3)材料对于“1946年爆发的内战”叙述简略,请你提供三件事供其补充时使用(每个事件写出名称即可)。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共20题;共59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非选择题(21题13分,22题13分,23题8分,24题6分 (共4题;共40分)21-1、21-2、21-3、21-4、21-5、21-6、21-7、21-8、22-1、22-2、22-3、23-1、23-2、23-3、23-4、24-1、24-2、2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