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社会学概论教学内容,第一章社会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 社会学研究方法 第三章 社会与文化 第四章 社会化与社会角色 第五章 社会互动 第六章 家庭与婚姻 第七章 群体与组织,第八章 教育、劳动与消费 第九章 社区与社区发展 第十章 城镇化 第十一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第十二章 偏差行为与社会控制 第十三章 社会问题 第十四章 社会变迁,1,第十章 城镇化,城镇化是社会变迁的一种表现,是人类的物质与精神形态日益演进的过程。城镇化有不同的范畴,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一节 城镇化概述 第二节 中国城镇化进程 第三节 中国城镇化道路的选择与小城镇的建设,本章为新版教材增加的一章内容。许多内容现实针对性较强,很多知识点带有较强的政策色彩,从考试角度而言,有些内容的可考性不是特别强,但也不容忽视。,2,第一节 城镇化概述,一、城镇化的概念和特征 1.概念:(识记)也称城市化、都市化,指人们向城市聚集,社会功能、生活方式、文化模式和社会角色发生变更,使城乡接近、融合的过程。,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当前,世界城镇化水平已超过50%,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3,2.世界城镇化演进模式,欧美模式市场主导型的城镇化 产业革命引导的工业发展、社会分工和市场细化的自然结果。工业化发展较城镇化发展还要迅速的历史发展进程。 墨印模式政治主导型的城镇化 在政府主导下向发展工业和少数城市倾斜,工业化水平大落后于城镇化的发展水平,这就是发展经济学中所谓的典型“无工业化的城镇化”,是低水准的城镇化。,4,3.当代城镇化的特征,(易考,易出简答题)(领会、简单应用) (1)速度快,发展中国家超过发达国家 (2)出现“世界城市”和“世界群” (3)知识经济、信息等提升城市内涵 (4)城市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进步及扩散 (5)发达国家出现逆城镇化和再城镇化进程 (6)发展中国家成为城镇化主体,主要表现为乡村向城镇移民,5,二、世界城镇化的“推拉”理论,(综合应用) 概念:人口流动过程中迁出地的推力和迁入地的拉力相互作用形成的合力理论。 代表人物:英国人口学家雷文斯坦 著述:人口迁移的规律 新发展:美国人口学家唐纳德博格从运动学角度提出两种方向,即积极因素和校级因素。,6,三、城镇化的类型 (识记),(1)同步城镇化 指城镇化的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水平趋于一致的城镇化。 (2)过度城镇化 又称超前城镇化,是指城镇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作化和经济发展的水平的城镇化。 (3)滞后城镇化 指城镇化水平落后工作化和经济发展的水平的城镇化。,7,(4)低度城镇化 指以农业产业为主导,工业基础薄弱的城镇化。 (5)逆城镇化 指城市市区人口尤其是大城市人口郊区化、大城市外围卫星城镇布局分散的城镇化。 逆城镇化不是城镇化的反向运动,而是城镇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更高层次的城镇化。 城镇化进程的空间周期理论: 城镇化 郊区城镇化 逆城镇化 再城镇化,8,四、世界城市,1、概念:世界城市是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是指在城市国际化进程中处于最高层次,能够在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发挥全球性影响的国际城市,又称全球城市。 2、发展阶段:前工业时代、工业时代和后工业时代三个发展阶段 3、世界城市的三个代表:纽约、伦敦、东京 4、世界城市与国际城市不同,国际城市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世界城市(全球性国际城市);第二层次是区域性国际城市,如巴黎、香港;第三层次是国家性国际城市,也称为国家中心城市,如北京、上海等。,9,五、 世界城市群,1、城市群概念:地理学家琼戈特曼最早提出。 概念:(识记)又称“城市圈”“都市带”“都市丛”“大都市连绵区”等,是指人口规模在2500万以上和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千米250人的城市集聚区。,10,2、城市群分类,从规模和层次角度,划分为超级城市群(顶级城市群、特级城市群、超大城市群)、一级城市群(大型城市群)、二级城市群(中型城市群)和三级城市群(小型城市群)等。 从形态和结构角度,分为星系城市群、带状城市群、扇形城市群、葡萄串城市群等。 从中心城市的角度,为单核城市群、双核城市群和多核城市群。,11,3、城市群研究,(1)田园城市。概念(识记) 兼有城市和乡村各自优点,城乡交融和群体组合型城市。 (2)组合城市。 将城市和乡村的规划纳入到同一的体系中,使规划包括若干个城市以及它们周围所影响的整个区域。 (3)区域整体发展理论。 (领会) 城市与区域的关系: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区域产生城市,城市反作用于区域。 (4)城市集中发展理论。 (领会) 城市必须集中,只有集中的城市才有生命力。 (5)城市群理论。 (6)城乡融合区。 (识记) 中心城市主体及周边一起形成了“扩展大都市区”。,12,第二节 中国城镇化进程,一、中国城镇化的历史背景(领会)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城镇化开始起步。 中国城镇化的“推-拉”理论检验; 民国时期城镇化的特征(领会) (1)商业化高于工业化,集中于沿海 (2)大城市少,发展畸形 (3)城市道路设施及其落后 (4)城乡对立,沿海和内地对立,13,二、中国城镇化的三个阶段(识记),第一阶段(1949-1957),平稳起步阶段 第二阶段(1958-1977),大起大落阶段 第三阶段(1978年至今),加速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加速发展的条件(易考,易出简答、论述)(简单应用) (1)联产承包责任制 (2)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释放 (3)乡镇企业发展 (4)经济特区的带动作用 (5)城市扩大和升级(6)户籍制度有序改革 (7)传统文化关键变化,14,三、中国城市群的规划与演进,1.中国的三大城市群(识记)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环渤海)三大城市群 2.中国城市群演进中的主要问题(常考,易出简答、材料) (1)行政干预过高,市场机制不完善 (2)受行政体制束缚,求大求全 (3)原有城市人口和经济总量拉动作用有限 (4)大中小城市少,城乡缺乏连接 (5)城市群空间分布不均衡,15,一、中国城镇化道路选择的不同观点 (领会),1.大中城市论 2.均衡城市论 3.多元模式论 4.小城镇重点论 二、中国城镇化的方针(领会) 1.改革开放初期 2.十六大 3.十七大,16,三、促进中国小城镇的健康发展,1,中国小城镇的地位(综合应用) 小城镇作为城市之尾,农村之首,一方面它从城市引进了技术、资金、信息等生产要素,使得小城镇成为工业经济和城市文明的载体;另一方面,它作为农村的区域中心,改变了农村生活方式,传输了城市文明,对改变农民观念,统筹城乡发展起到重大作用。,17,2.中国小城镇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常考点,易出简答、材料)(简单应用) (1)建立相适应了财税、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制度 (2)加快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市场化改革 (3)政府引导,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大公共和社会资金投入 (4)保护耕地的前提下,解决小城市建设用地 (5)改革管理体制,特别是行政管理制度改革 (6)加强市民文化素质教育,建立相适应的城镇文化,18,第十一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社会不平等、社会分层、社会流动是社会学分析的重要主题。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 第一节 社会不平等 第二节 社会分层 第三节 社会流动,本章内容比较重要。从历年考试情况来看,涉及知识点比较多,就考查形式而言,选择、简答题和论述都有可能,需要学员加以重点复习和掌握。,19,第一节 社会不平等,一、社会不平等(识记) 广义:就是社会差别,指个人或群体间的任何差异。(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 狭义:指个人或群体之间的等级差异。(美国学者赫勒),20,二、社会不平等的相关概念,1.性别和年龄 性别:是指男女两性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别。 两性的突出的区别: 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女性优于男性 ; 在视觉平衡能力方面,女性则不如男性 ; 在逻辑思维数学能力方面,男性较高于女性; 在触觉方面女性一般比男性敏感,反应更快 在竟争性、好胜心和合群方面,男性明显优于女性在记忆和观察方面男性则较女性逊色。,21,第一节 社会不平等,社会性别和性别不平等(领会) 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别,更多地是一种“社会性别”上的差别,带有社会建构和父权制压迫的特点。同时,“年龄地位”也是构成社会等级的基础。 2.种姓、种族和等级 联系与差异(领会) 种姓:或种姓制度是以血统、血缘和职业为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群体或社会集团的社会等级制度 种族:亦称人种,指在体质形态上具有共同生活遗传特征的人群。 等级:指按经济地位和政治法律地位不同而互相区别的群体或社会集团。,22,3.阶级、阶层和社会分层(领会),阶级:依据社会资源的不同占有状况及其相互关系所组成的社会集团。 阶层:是指阶级内部的层次划分泛指具有不同社会地位的群体。 社会分层:是指依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划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23,三、社会分工和社会不平等,1.私有制与人类不平等的产生(领会) 1775年,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书中,鲜明的论证了人类不平等的产生是随着私有制而来的,是建立在私有制确立的唯一基础之上的。但卢梭没有深入探讨 ,这个任务先是由亚当斯密,后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完成的。 2.社会分工与社会不平等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分工理论(综合应用) 其实质是以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为核心的生产关系的不平等,24,四、社会不平等的两个研究传统,(易考点,易出论述题)(简单应用) 1.阶级分析把阶级斗争作为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关键。 2.分层研究是以“生活机会”的分配和获得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不平等研究传统。 根本区别:对“社会不平等是什么”的本体论假设不同。 分层研究认为是社会整体的需要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不平等的形成及其内在逻辑; 而阶级分析则是认为社会不平等只是社会中少数人(统治阶级)的需要,统治阶级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不平等的形态及其变化。,25,第一节 社会不平等,这一差异导致二者方法论上的不同。 在分层研究看来,体现社会不平等的资源,只存在量的差别,并没有质的差异。所以它倾向于把所有的分析维度,都化约为只有数量差异可以通约的“变量”,然后放进统计模型中,企图计算“谁通过什么方式得到多少?” 而阶级分析认为,社会不平等首先体现在质的差异上,然后才是量的差异。,26,第二节 社会分层,一、社会分层 概念:(识记)社会分层的实质,是社会资源在社会中的不均等分配,包含社会分层结构和社会流动两方面的基本内容。 二、相关理论 (一)古典社会分层理论 1.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揭示了阶级产生的真正根源和阶级本质,建立了科学的阶级、阶层分析方法 。 表现:(1)阶级的存在,仅仅与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专政目的是消灭一切阶级和达到无产阶级社会 贡献:将阶级存在同所有制关系联系起来。,领会、综合应用,27,2.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领会、综合应用) 主张用经济(财富)、政治(权力)和社会(声望)三项标准划分阶层。 3.帕累托的精英理论 代表作:普通社会学总论 精英阶级理论(领会) 精英循环理论(领会),28,(二)当代社会分层理论,1.功能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领会) 观点:社会分层是社会不平等的体现;社会分层之所以在各个时代、各个社会中普遍存在,是因为社会运行过程的需要。 代表人物:戴维斯、摩尔 著作:分层的若干原理 功能主义的缺陷(易考点,简答、材料题)(简单应用),29,2.冲突论的社会分层理论(领会),观点:与功能主义相反,强调冲突在不平等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不认为社会是一个各种特征都有助于整个社会稳定的系统,认为冲突各种社会所固有的。,30,第三、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及其变迁,1.新中国成立以前的阶级阶层结构(识记)七个阶层 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游民无产者阶层 2.改革开放前的阶级阶层结构(识记) 三个阶段:1949-1952,1953-1956,1977 3.改革开放以来(识记) (1)从身分到契约的转化 契约:是根据一定权利义务关系订立的协议。 (2)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动:农村阶层结构的变动;城镇阶层结构的变动;军人阶层; 社会边缘阶层,31,第三节 社会流动,一、社会流动 概念:(识记)指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或职业向另一种社会地位或职业的移动。 类型:(识记) 1.垂直流动与水平流动 2.代内流动与代际流动 3.结构式流动与自由流动 4.竞争式流动与赞助式流动,32,第三节 社会流动,二、当代中国的社会流动 1.新中国成立以来五次大规模的社会流动(领会) 1949-1956,1957-1965,1966-1977,1978-1991,1992至今 2.影响中国社会流动的因素和机制(常考,易出材料、论述)(综合应用) 先赋因素(宏观层面,中观层面)与自致因素(微观层面)交织,三个层面影响 3.当前中国社会流动的特点(常考点,易出简答),33,第十二章 偏差行为与社会控制,第一节 什么是偏差行为 第二节 偏差行为的理论解释 第三节 社会控制,34,第一节 什么是偏差行为,一、偏差行为 概念:(识记)指在一定的社会中,社会成员不同程度地偏离或违反了既有的社会规范的行为,也被称为越轨行为、离轨行为、差异行为等。 社会规范 概念:(识记)每个社会都存在一套对其社会成员行为具有约束力的行为准则,以调节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指导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35,偏差行为类型,(易考点,易出选择题)(识记) (1)按照表现方式分为 偏差习惯:个人行为嗜好因不被社会所认可而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如打麻将。 偏差心理:因为心理或精神的原因导致无法进行常规的社会交往或社会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 偏差文化:以与社会主流或主导文化所不同的文化变现出来的偏差行为。,36,第一节 什么是偏差行为,(2)按行为所偏离的社会行为准则的标准分为:违法行为、违章行为、违规行为。 违法行为:违反国家法律条文的行为,包括犯罪和未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 违章行为:违反有关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的规章条例。如交通违章,考试作弊。 违规行为:指一切违反既定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的行为。如不适应行为,不从众、不道德行为。,37,偏差行为功能,(易考点,易出简答、材料)领会、简单应用 负功能: 干扰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损害个人和社会的利益 减弱他人遵从规范的意愿 破坏社会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正功能: 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社会规范 有助于加强社会团结 有助于社会预警 有助于促进社会变迁,38,第二节 偏差行为的理论解释,一、生物学解释 基本观点:(识记、简单应用)是从个人的生物性和生理性特征来解释偏差行为发生的原因,尤其强调遗传因素的作用。 根本缺陷:(领会)在于它无法区分产生偏差行为的生理因素影响和社会文化影响的界限,也无法指出生理特征和偏差行为之间的实际联系。 二、心理学解释(识记、简单应用) 弗洛伊德:重视个人的精神、情绪、性格等心理因素对行为的影响,认为之所以出现偏差行为是因为个人心理方面的原因造成偏差者没有能力去学习和遵守有关的社会规范。心理学主要从个人层面出发解释偏差行为,有助于我们了解个人产生偏差行为的心理过程,特别是特定的偏差行为的个体发生机制。,39,三、社会学解释,更强调社会结构性因素对偏差行为的影响。 (1)失范理论:(综合应用)(涂尔干,默顿)认为是社会失范导致了个人的偏差行为。 (2)文化传递理论:(领会)也称为亚文化理论,认为偏差行为者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是从其所处的文化环境中习得的,他们不是偏离了社会规范,而是遵循着所在团体的社会规范,他们的行为之所以被视为偏差行为,只是因为他们所在团体的规范和主流的社会规范不一致甚至是矛盾的。 (3)标签理论:(领会)认为一种行为之所以被视为偏差行为是因社会的权力集团给这种行为贴上了偏差的标签、偏差行为只是一种社会定义为偏差的行为,40,第三节 社会控制,一、社会控制 概念:(识记)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通过社会规范以及相应的方式和手段,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进行指导和限制,对各类社会关系加以调节和制约,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进行引导和约束的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则主要指对偏差行为给予惩处和重新教育的过程。 特点:(易考选择,识记)普遍性/规范性/多重性。 必要性:社会生活中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目标不一致上; 稳定各种社会关系上;制止社会生活中各种失控现象方面。,41,二、社会控制类型,(1)宏观控制和微观控制(识记) 宏观控制:指社会利用政权、法律、政策、条令等手段对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加以控制,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控制。对稳定社会、促进社会进步意义重大。 微观控制:相对于宏观控制而言,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具体领域所实现的控制,这些领域涉及人们最基本的社会生活需求,42,(2)制度化控制和非制度化控制,(识记) 制度化控制:指按照一整套条文规定,由某种组织体系加以推行的一种社会控制形式。包括法律控制、宗教控制、规章制度控制等。 非制度化控制:指社会控制的形式并不以明文规定的条文来实现,而是通过社会成员日常互动所形成的共识来实现。包括习俗控制,道德控制,社会舆论控制。 二者关系:有时统一,有时不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利用各种宣传和舆论手段改变人们的观念,移风易俗,以形成和制度化控制相一致的非制度化控制的社会基础。,43,(3)外在控制和内在控制,外在控制:利用外部社会力量促使社会成员遵从社会规范。包括法律控制,规章制度,习俗,道德控制。 内在控制: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持有的观念,从而自觉地按照社会规范的要求约束自己的社会行为。 作用:(综合应用)外在控制使社会成员不得不服从社会规范,否则不仅得不到认可,反而受到惩罚;内在控制使社会规范习得和内化,使社会成员自觉遵从社会规范,是社会控制的最有效手段 (4)积极性控制和消极性控制(识记) 积极性控制:利用奖赏性手段来鼓励社会成员按照社会规范行事,这些手段包括物质性奖励和精神性奖励 消极性控制:利用惩罚性手段来限制社会成员不要做一些行为,44,三、社会控制的方式,(识记) 法律控制:是所有社会规范中最有权威的一种,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以国家权力为依托,给予强制执行的一种社会控制方式。 道德控制:是人们在集体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一套辨别是非、辨别善恶、辨别正义与非正义的价值标准。 习俗控制:是人们在集体生活中逐渐形成并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也是最原始的一种社会控制方式。比法律和道德具有更广泛、更普遍的约束力。 宗教控制: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控制方式,能够对其教徒产生很强的约束力。,45,四、社会控制的适度问题,(领会) 1.社会控制的度:社会控制应避免社会过控和失控,合理适度的社会控制将有助于社会稳定繁荣,也有助于人的个性全面发展以及创造性的发挥。 社会过控:过分强调了社会控制的一面,忽视了社会成员的个性表达及自由要求的一面。 社会失控:指社会控制相对削弱,社会成员的自由散漫性提高。,46,2.个人自由和社会控制的关系,社会控制和个人自由是辩证的关系,个人相对自由是在自觉遵守社会规范的前提下实现的;社会控制是对个人的的社会行为的控制和引导。 3.合理适度的社会控制(常考点,易考论述题) 合理适度的社会控制有助于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以及创造性的发挥。,47,单项选择题,1.从1949年到1957年,中国的城镇化处于() A.平稳起步阶段 B.大起大落阶段 C.加速发展阶段 D.滞后衰退阶段 2.下列哪一理论把工业化的思想带入了城市研究领域,主张用全新的规划与建筑方式改造城市() A.田园城市理论 B.组合城市理论 C.区域整体发展理论D.城市集中发展理论,48,3.为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基本前提的是()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了生产力 B.大量外资的注入 C.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大发展 D.文化观念的变化 4.以血统、血缘和职业为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群体或社会集团的社会等级制度是() A.婚姻家族制度 B.种姓制度 C.种族制度 D.等级制度,49,5.首先对社会不平等的产生和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并鲜明的论证了社会不平等是随着私有制而来的是() A.卢梭 B.马克思 C.涂尔干 D.赫勒 6.新中国成立以前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重塑发生于() A.1949-1956 B.1957-1965 C.1966-1977 D.1978-1991,50,7.学校考试作弊属于() A.违法行为 B.违章行为 C.违规行为 D.失范行为 8.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慎独”是一种() A.内在控制 B.外在控制 C.制度化控制 D.宏观控制 9.在默顿的目标-手段适应方式类型中,为了追求社会鼓励的目标,采用了不被社会认可的手段,甚至是违法的手段,这种方式是() A.形式主义 B.革新 C.退缩主义 D.反叛,51,多项选择题,1.从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关系来考察,城镇化可分为() A.同步城镇化 B.过度城镇化 C.滞后城镇化 D.低度城镇化 E.逆城镇化 2.中国城镇化道路选择的观点有() A.大中城市论 B.均衡发展论 C.城市体系网络论 D.多元模式论 E.小城镇重点论,52,3.韦伯提出社会分层的标准有() A.经济标准 B.伦理标准 C.政治标准 D.人格标准 E.社会标准 4.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国形成的基本阶级格局包括()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资产阶级 D.小资产阶级 E.知识分子阶层,53,5.按照偏差行为的发现方式可以把偏差行为分为() A.偏差期望 B.偏差习惯 C.偏差心理 D.偏差文化 E.偏差目标 6.在默顿失范理论的适应方式中,被视为偏差行为的有() A.遵从 B.革新 C.形式主义 D.退缩主义 E.反叛 7.下列属于制度化控制的有() A.法律控制 B.宗教控制 C.规章制度控制 D.心理控制 E.道德控制,54,名词解释,1.城市群 2.田园城市 3.社会分层 4.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 5.偏差行为 6.失范理论 7.标签理论,55,简答题,1.简述中国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条件。 2.中国城市群在演进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3.简述功能主义分层理论的缺陷。 4.为什么说合理的社会流动是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 5.简述偏差行为的正功能。 6.合理适度的社会控制有什么意义?,56,论述题,1.论述城市化的基本内涵及其基本模式,您认为我国未来城市化道路最适合哪种模式?。 2.试述社会不平等的两个研究传统。 3.试述个人自由和社会控制之间的关系。,57,材料题,1.阅读以下材料: 西安市某初中学生张某趁课间操教室没有人拿走同学李某的手机一部,班主任经调查后发现了这一情况,他认为张某的行为很危险,这还了得,这么小就开始偷东西,为了让张某走上正路,同时也为教育全班学生,他把张某偷手机的事情向全班公布,从此张某被同学当成“贼”。这次事情之后张某在很长一段落时间内都抬不起头,但是后来周围的人发现他越发的不在乎,最后成了个问题学生,终于在半年之后退学了。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1) 什么是偏差行为? (2) 结合上述材料,请用标签理论分析学生张某为什么会这样,教师的教育方式存在什么问题?,58,论述题1答案,涵义指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数量逐步增加,农村居民点和农业人口则相应减少;基本模式指城市的空间分布由一个独立的状况转化为相互联系日益密切的城市网络状况或城市带;居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条件、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社会心理都逐渐具有城市的特点。根据城市化规模和结构状况,我们可以把城市化模式分类为小城镇模式、大城市和超大城市模式、大中小城市相结合模式。根据城市化区域发展状况,我们可以把城市化模式分类为农村城镇化为主导的模式、城市化为主导的模式、“双高”型模式。根据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工业化的关系,我们可以把城市化模式分类为同步城市化模式、过度城市化模式、滞后城市化模式和逆城市化模式。根据城市化的空间关系,我们可以把城市化模式分类为集中型城市化模式和分散型城市化模式。根据城市化的表现形式,我们可以把城市化模式分类为隐性城镇化模式和显性城镇化模式。根据城市化的主导力,我们可以把城市化模式分类为原始自发型城市化模式和政府主导型城市化模式。根据城市化的结构层次,我们可以把城市化模式分类为继续城市化模式、延伸城市化模式、递进城市化模式和跟踪城市化模式。,59,材料题答案,答案:(1)偏差行为指在一定的社会中社会成员不同程度地偏离或违反了既有的社会规范的行为,也被称为越轨行为和差异行为。 (2)标签理论认为,一种行为之所以被视为偏差行为,是因为社会的权力集团给这种行为贴上了偏差的标签,偏差行为只是一种被社会定义为偏差的行为。标签理论认为,人人都可能会有超出常规的、与众不同的行为,但如果没有被人注意或没有被社会处罚,就不会被视为偏差行为者。反之,如果被他人发现,并被社会的权力集团所惩罚,那么这种行为就被贴上了偏差行为的标签。因此偏差不是某类行动的本质特征,而是其他社会成员将社会规范和制裁手段施加于行为者的社会后果。 学生张某之所以成为了问题学生,是因为他不幸的被贴上了“小偷”的标签。老师把张某偷手机的事情向全班公布,使得张某的形象在同学中形成了一种定式。而周围老师及同学们的影响,使张某的自我认识走向了误区。逐渐的接受同学们的看法,自己贬低自己,最终自暴自弃,“越轨”成了问题学生。 老师教育学生贵在引导,孩子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稍加教育使他认识到错误可能就会改正。在现实生活中应该避免轻率地给人贴上偏差标签。对于做出偏差行为的人,我们应该采取更有效的办法帮助他转变态度、改正错误,而不是简单地给他贴上偏差者的标签。,6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