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化学2019年中考试卷B卷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358852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州市化学2019年中考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福州市化学2019年中考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福州市化学2019年中考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州市化学2019年中考试卷B卷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门捷列夫是享有世界盛誉的俄国化学家。他的重要发现到今年整整150周年,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他的重要发现是( ) A . 原子学说B . 分子论C . 相对原子质量D . 元素周期律2. (2分)下列实验操作规范或获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 A . 用量筒量取10mL水,俯视量取,实际值大于10mLB . 加热试管中的药品,试管口必须向下倾斜C . 取用液体药品,未说明用量,则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D . 集气瓶可以收集、储存气体,亦可以作为化学反应容器3. (2分)党和国家已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长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要求加大自然生态系统恢复和环境保护的力度,下列做法不符合这要求的是( ) A . “低碳生活,绿色出行”正在成为人们的生活常态B . 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以加快经济建设C . 全面关停能耗大污染严重的企业,以减少资源浪费,恢复自然生态D . 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障农产品产量及食品质量安全4. (2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剩余药品放回原瓶B . 稀释浓硫酸C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D . 称量固体氢氧化钠5. (2分)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生成物均是氧化物B . 反应物中有单质C . 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D . 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是2:16. (2分)下列物质常温下呈液态的是( )A . 牛奶B . 氮气C . 玻璃D . 氧气7. (2分)现有、Y、Z三种金属,如果把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 A . YZB . YZXC . ZXYD . YxZ8. (2分)实验室里,用如右图所示装置还原氧化铁的过程中,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或铁等固体物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实验时,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B . 实验结束时,玻璃管中红色的氧化铁粉末变成黑色,该产物不一定是铁C . 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通一氧化碳气体,后停止加热D . 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9. (2分)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下,说法错误的是( ) 甲、氢气还原氧化铜 乙、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A . 实验时都应该先通入气体一段时间后加热,防止发生爆炸B . 两者都可以通过观察黑色固体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C . 甲试管略向下倾斜,乙玻璃管保持水平,主要是因为两种气体的密度不同D . 甲无尾气处理装置而乙有,是因为一氧化碳有毒而氢气无毒10. (2分)下列化学反应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是( ) A . 镁+氧气 氧化镁B . 石蜡+氧气 水+二氧化碳C . 铁+硫酸铜 铜+硫酸亚铁D . 碳酸氢钠 碳酸钠+水+二氧化碳11. (2分)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氧气性质实验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 A . 制备B . 收集C . 验满D . 验证氧气性质12. (2分)高锰酸钾、过氧化氢和氯酸钾都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下列有关这三种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它们都含有三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B . 它们制取氧气的反应有两个需要加热,有一个在常温下进行C . 它们制取氧气时均需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D . 它们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相同13. (2分)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 A . 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B . 用红砖粉末鉴别蒸馏水和双氧水C . 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O2和SO2D . 用燃着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氢气14. (2分)下列错误的实验操作中,可能引起安全事故的是:( ) A . 称量药品 B . 点燃酒精灯 C . 取用固体 D . 过滤 15. (2分)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B . 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C . 等体积等浓度的过氧化氢分解D .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16. (2分)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 A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B . 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C . 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热量,有大量白色气体生成D .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星四射,有黑色熔融物溅落瓶底17. (2分)亮氨酸(C6H13NO2)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之一,下列有关亮氨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由4种元素组成B .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 . 含有氧分子D . 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418. (2分)建设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美丽邵阳,需要全市人民共同努力下列做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A . 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B . 大力开发使用化石能源C . 大力植树造林,保固水土D . 对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进行标准化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19. (2分)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有不符合题意的一组是( ) A物质鉴别B认识物质俗名氯酸钾和氯酸铵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灼烧、闻气味氢氧化钙熟石灰氢氧化钠火碱C安全知识D物质构成与组成电器着火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液化气泄漏先关闭阀门再打开门窗通风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A . AB . BC . CD . D20. (2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检查装置气密性B . 过滤C . 加热液体D . 闻药品气味二、 填空题 (共3题;共8分)21. (5分)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1)氮分子_(2)硫酸根离子_(3)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_。 (4)2个碳原子_; 22. (2分)A、B、C三种元素,A元素的单质是最清洁的燃料;B元素的单质能在C元素的单质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元素的单质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写出A、B、C三种元素的名称或符号:A_、B_、C_;写出B、C二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_23. (1分)在实验室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 A、在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中,要力求利用最少的实验用品,获得最佳的实验效果,最大限度的减少废弃物B、向试管中滴加溶液时应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C、用同一支滴管取不同药液D、鼻子凑近集气瓶口,吸闻气体气味E、不能用手接触实验室里的药品,不要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不能尝药品的味道F、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不要把拇指按在试管夹短柄上,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试管内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一半G实验室剩余的药品不要随意丢弃,可拿回家继续做实验H打碎的玻璃仪器,要用一只专门的废物箱盛装,集满一箱后,送到废品收购站三、 流程题 (共1题;共2分)24. (2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根据图1回答: 写出a的名称_;在连接c和d时,使d较易插入c中的措施是_;(2)采用图2所示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之一是_; (3)利用图3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能进行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是吗? _(填“能”或“不能”); 四、 科普阅读题 (共1题;共2分)25. (2分)选择合适的序号填空: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1)在通常条件下,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_: (2)酒精受热变成了酒精蒸气_; (3)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_: (4)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_。 五、 实验题 (共3题;共6分)26. (2分)为了研究炼铁原理,我市某校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小组按如图所示,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进行实验,现请你一起参与。(1)该实验要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再加热,其目的是_。 (2)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装置内的固体由_色变为_色。 (3)C处酒精灯的作用是_。 27. (2分)某气体中可能含有CO、CO2和H2中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该气体的组成,某实验小组按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现象:A、D装置中均有白色沉淀产生;B装置中黑色粉末变成亮红色;C装置中有明显现象,该现象是_(2)依据上述实验现象,该气体的组成是_装置A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问题与反思: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对上述实验设计提出质疑,认为没有达成实验目的下面请你一起对上述实验装置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_28. (2分) (1)实验:实验室制O2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实验步骤】检查装置气密性;向锥形瓶中加入MnO2 , 塞进带导管和仪器A的双孔橡皮塞,关闭活塞C,向A中添加双氧水,塞上塞子B,将导管放入底部有少量黄沙的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片; _,控制活塞C,逐渐滴加双氧水,收集O2并验满。(2)写出仪器A的名称: _; (3)步骤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 (4)步骤中,塞进双孔橡皮塞的方法是:_; (5)步骤中,验满的方法是_; (6)若用图2装置收集O2 , 则O2由_端通入(填“a”或”b”) (7)实验:铁丝在O2中燃烧。 该反应的现象为:放热,_,生成黑色固体;(8)实验表明改用加热KMnO4制取、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进行本实验成功率更高,原因可能是_,写出加热KMnO4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 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填空题 (共3题;共8分)21-1、21-2、21-3、21-4、22-1、23-1、三、 流程题 (共1题;共2分)24-1、24-2、24-3、四、 科普阅读题 (共1题;共2分)25-1、25-2、25-3、25-4、五、 实验题 (共3题;共6分)26-1、26-2、26-3、27-1、27-2、27-3、28-1、28-2、28-3、28-4、28-5、28-6、28-7、28-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