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6课《昆明的雨》同步练习B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351521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6课《昆明的雨》同步练习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6课《昆明的雨》同步练习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6课《昆明的雨》同步练习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6课昆明的雨同步练习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与运用 (共6题;共37分)1. (8分)给划线的字注音。 _崇祯拏更定一芥_毳衣雾凇铺毡沆砀2. (10分)联系课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只一个的上下文,解释句中划线的词并造句。 (1)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2)“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3. (4分)下面一段话中划线的句子均有语病或错别字,请在下面横线上改正。目前,地球的绿色之肺森林正在日益委缩。近200年来,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量在强烈增加。此消彼长,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这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产而且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 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_ _ _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B . 我们必须认真克服,随时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缺点。C . 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D . 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脸和谆谆教诲总是浮现在我眼前。5. (4分)仿照以下句式,补写句子。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骨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_,_;_,_。6. (9分)自然界没有风风雨雨,大地就不会春华秋实。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活动一:猜一猜】猜下列谜语,各打一自然现象。水皱眉,树摇头,草弯腰,云逃走。家在湖泊海洋,常在高空飘荡;春夏来到人间,滋润草木生长。谜底:_ 谜底:_(2)【活动二:写一写】收集三个含有“风”“雨”的成语。 (3)【活动三:赏一赏】大自然的风雨,浸润了多少文人墨客的心,所以它们的身影一再出现在各类文学作品中。请你展示一句写风或雨的古诗名句,并简要赏析。诗句:_赏析:_二、 课内阅读 (共1题;共15分)7.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从作者方面而言就是“见物起兴”。诗经上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周南关雎)听到水边沙洲上雎鸠鸟“关关”的叫声,就引发起君子想求得淑女为配偶的情意。还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也是“兴”的作用。(节选自好诗共欣赏,叶嘉莹,三联书店2016年版)【材料二】我们说中国是诗的国度,不纯粹是指诗歌的数量。这样说,主要指以下两层意思。一是中国的一切文化艺术,无不渗透了诗的特点,比如汉字,是从象形文字开始的;汉语有声调上的抑扬起伏,即平上去入的不同。二是从先秦到今天,我们的理论核心,即真善美的原则标准是统一的。我们的美学思想同真和善不可分割。孔子说诗可以:“兴、观、群、怨”,汉人诗讲究“温柔敦厚”,都是与真和善紧密结合的。从上述两层意思说,中国确是诗的国度。(节选自莎斋闲览,吴小如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材料三】陶渊明是中国诗人里边最有思想性的诗人,一般的诗人写诗,他们常常是见景生情,就是说看到什么景物,引起他们什么感情,就写下一些诗句,像李后主看到“春花秋月何时了”,就想到“往事知多少”了,其实李后主也是信佛的。一般人他们所写的诗大都是因景生情:悲欢离合呀,伤春悲秋呀,可是陶渊明的很多诗都不是像一般人所表达的那种见景生情的偶然的感情,陶渊明是一个最有思想性的诗人。(节选自叶嘉莹说陶渊明饮酒及拟古诗,叶嘉莹,中华书局2007年版)【材料四】陶渊明朱光潜大诗人先在生活中把自己的人格涵养成一首完美的诗,充实而有光辉,写下来的诗是人格的焕发。陶渊明是这个原则的一个典型的例证。正和他的诗一样,他的人格最平淡也是最深厚。和我们一般人一样,渊明的生活中有许多矛盾和冲突;和一切伟大诗人一样,他终于达到调和静穆。他饱经忧患,极端贫穷,逼得要自己种田,他逼的要去乞食,穷还不算,他一生很少不在病中,他的诗集满纸都是忧生之嗟。他的大半生中,国家兵戈扰攘,几无宁日。他一个穷病书生,进不足以谋国,退不足以谋生,也很忧愤。渊明诗篇篇有酒,他要借酒压住心头极端的苦闷,忘去世间种种不称心的事。但渊明由冲突达到调和,并不由于饮酒,弥补这世间缺陷的有他的极丰富的精神生活,尤其是他的极深广的同情。渊明有任何力量不能剥夺的自由,能在“樊笼”以外,发现一个“天空任鸟飞”的宇宙。他先是打破了现在的界限而游心于千载,发现许多可“尚友”的古人。在诗中,他把他所敬仰的古人排起队来,向他们馨香祷祝。渊明还打破了身处的小天地界限,他的世界中,人与物与我在一体同仁的状态中各徜徉自得,如庄子所说的“鱼相与忘于江湖”。他把自己的胸襟气韵贯注于外物,使外物的生命更活跃,情趣更丰富;同时也吸收外物的生命与情趣来扩大自己的胸襟气韵。这种物我的回响交流,有如佛家所说的“千灯相照”,互相增辉。所以无论是微云孤岛,时雨景风,或是南阜斜川,新苗秋菊,都到手成文,触目成趣。他没有由苦闷而落到颓唐,也正因此。渊明尽管胸襟高超,却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他在诗中表现最多的是对子女的慈爱。他做了官,特别派遣一个工人给儿子,以减轻他的劳作之苦。还关照说:“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这既可以见出做父母的仔细,尤可见出人道主义者的深广的同情。渊明的伟大之处就在他有至性深情,而且不怕坦白地把它表现出来。总之,渊明经过极端的苦闷,达到极端的和谐肃穆。他的智慧与他的情感融成一片,酿成他的极丰富的精神生活。他的为人和他的诗一样,都很淳朴,却都不很简单,是一个大交响曲,而不是一管一弦的清妙声响。(节选自诗论,北京出版社2011年版,有删改)(1)自然景象常让人内心感动,请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再举一例“见物起兴”的诗句,并作简要赏析。 (2)“材料三”中,陶渊明中的人格表现在哪些方面? (3)“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生活与诗从未有片刻的分离。请联系上述几则材料,谈谈你对生活与诗的关系的理解。 三、 拓展阅读 (共1题;共17分)8. (1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三无科学家”屠呦呦,凭什么斩获诺贝尔奖孙建勇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和两名外国科学家,因在疟疾治疗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这个名字我们并不陌生,2011年9月,她曾获得国际生物医学大奖拉斯克奖。她是一位用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的女科学家。那株小草,就是青蒿,在中国民间又称臭蒿和苦蒿,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屠呦呦就是从这样一株小草里,萃取了一种名叫青蒿素的物质,为全世界亿万疟疾病人造福。不过,做出如此贡献的屠呦呦,既没有博士学位,也没有海外留学经历,没有中国两院院士光环。她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化学研究人员。”那么,一个“三无”教授为什么能够成就今天的辉煌呢?答案只有一个,那便是:踏实+勤奋。踏实和勤奋,是屠呦呦打小就养成的品质。1930年,她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呦呦,意为鹿鸣之声,取自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一句。学生时代的屠呦呦因为踏实和勤奋,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25岁那年,她以优异成绩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被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从此,她埋头从事生药、炮制及化学等中药研究,一干就是半个世纪。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研究院条件非常艰苦,设备极为简陋,只有用于土法提炼的七口大缸和几间平房,但是,屠呦呦从不抱怨,一心扑在工作上。那时,她身患结核病,仍然坚持野外采集标本,认真实验,从不耽误。短短几年里,她的半边莲和中药银柴胡两项生药学研究成果,相继被收入中药志。1969年1月21日,中医研究院任命屠呦呦为科研组组长,参加全民抗发疟疾“523”项目。作为科研组组长,她带领团队成员,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入手,四处走访老中医,先后调查了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选择了其中640种可能治疗疟疾的药方,最后,从200种草药中,得到380种提取物,进行小白鼠抗疟实验。然而,实验进行了190次,始终没有获得满意结果,研究一度陷入绝境。面对这种情况,屠呦呦没有气馁,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她想,当年爱迪生发明白炽灯,仅植物类的碳化试验就迭6000多种,经历了约10000次的失败,自己这190次失败又算得了什么?有一天,屠呦呦一部接一部地翻阅着古代医药典籍,以期获得一点线索或灵感。翻着翻着,她突然眼前一亮,一行文字令她激动不已。那是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的一句话:“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她注意到,这里记载的取汁方法与常规法不同,不是煎熬,而是“绞取”。这是否意味着青蒿里的有效物质不能够高温煎熬呢?想到此,屠呦呦立即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在60摄氏度下获得了青蒿提取物,发现其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190次实验,190次失败,190次从头再来,屠呦呦终于在第191次实验中取得了成功!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显然,屠呦呦就是一个有准备的人,她用踏实与勤奋,为自己赢得了成功。数学家华罗庚曾说:“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搞科学研究工作就要采取老老实实、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有半点虚假浮夸。”用一株小草夺得诺奖的屠呦呦,正是这句话最好的注脚。(选自意林2015年第22期)(1)你从文中看出屠呦呦是个什么样的人?(至少用上三个词语) (2)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翻着翻着,她突然眼前一亮,一行文字令她激动不已。(3)结尾引用数学家华罗庚的话有什么作用?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屠呦呦踏实和勤奋的品质最初是在中药研究过程中形成的。B . 第段画横线句子中列出的数字充分说明屠呦呦的科研团队走过的弯路是因为对古典医籍的研究不够细致导致的。C . 本文主要采用了动作、心理、语言描写刻画屠呦呦的人物形象。D . 第段说屠呦呦“190次实验,190次失败,190次从头再来”是为了与第段“当年爱迪生发明白炽灯,经历了约10000次的失败”相对比,强调了屠呦呦的成功来得太容易。四、 作文练习 (共1题;共5分)9. (5分)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与运用 (共6题;共37分)1-1、2-1、2-2、3-1、4-1、5-1、6-1、6-2、6-3、二、 课内阅读 (共1题;共15分)7-1、7-2、7-3、三、 拓展阅读 (共1题;共17分)8-1、8-2、8-3、8-4、四、 作文练习 (共1题;共5分)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