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试卷(I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345363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试卷(I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考历史试卷(I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考历史试卷(I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试卷(II)卷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传说中造字的人是( ) A . 黄帝B . 仓颉C . 嫘祖D . 伶伦2. (2分)下列三幅图片体现的共同主题是( )A . 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B . 加强亚欧非三洲联系C . 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D . 东西方文明交往通道3. (2分)假如你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下列哪件事情不可能发生( )A . 你作战有功,被赏赐很多良田B . 你耕种土地,喜获丰收,得到了政府的奖励C . 你看病时,医生会切你的脉搏D . 你看到了屈原用隶书写的离骚4. (2分)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 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整顿吏治 重视人才的选拔和知人善任 都注意加强思想文化的控制A . B . C . D . 5. (2分)下列相关内容搭配不当的是( )A . 莫高窟甘肃B . 活字印刷术毕昇C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辛弃疾D . 宋江水浒传6. (2分)西藏正式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 )A . 唐朝B . 隋朝C . 北宋D . 元朝7. (2分)下表是一位同学整理的关于明朝加强专制统治措施的学习笔记。请你从下列选项中帮他再补充一项( ) 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1废丞相,权分六部2设内阁大学士3A . 完善三省六部制B . 建立行省制度C . 设立军机处D . 设厂卫特务机构8. (2分)保利艺术博物馆、常州博物馆共同举办了“圆明园兽首回归保利国宝展”,展期自2014年8月30日至9月21日。直接导致这些文物流失的事件是( )A . 第一次鸦片战争B . 第二次鸦片战争C . 甲午中日战争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9. (2分)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 . 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B . 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C . 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D . 列强侵华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10. (2分)90年前,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爆发。下列有关五四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 . 爆发的地点在上海B . 运动取得了了彻底的胜利C . 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 . 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11. (2分)毛泽东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描绘的是下列哪次战役( ) A . 渡江战役B . 辽沈战役C . 淮海战役D . 平津战役12. (2分)当前,石油价格持续走高,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日益突出。历史上中国结束了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的事件是( ) A . 一五计划的完成B . 三大改造的完成C . 大庆油田的建成D . 胜利油田的建成13. (2分)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 )A .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B .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C .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D . 内地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14. (2分)一位美国学者曾在书中高度评价我国的一位科学家:“是他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这里的“他”应是( )A . 袁隆平B . 邓稼先C . 侯德邦D . 钱学森15. (2分)报据下列第组的内在关系,选择一个合适的答案,使第组成立,伯利克里推动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屋大维( )A . 建立雅典奴隶制共和国B . 发动布匿战争C . 建立罗马共和国D . 建立罗马帝国16. (2分)下列表述属于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相同点的是( )A . 赢得了民族独立B .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C . 建立了君主立宪制D .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17. (2分)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是( ) A . 波士顿倾茶事件B . 第一次世界大战C . 萨拉热窝事件D . 第二次世界大战18. (2分)阅读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变化情况示意图。19291933年失业率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B . 华盛顿会议的召开C .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D . 纽约股票市场的崩溃19. (2分)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经济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其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西方国家是( ) A . 英国B . 法国C . 联邦德国D . 美国20. (2分)下列不属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是( ) A . 洗衣机B . 电冰箱C . 电子计算机D . 电风扇二、 列举题 (共2题;共24分)21. (20分)(2017黔东南)思想解放促进社会进步, 请列举以下中外思想解放潮流:(1)中国近代思想大解放运动 (2)中国“文革”结東后的思想大解放(3)14-16世纪西方思想大解放(4)18世纪西方第二次思想大解放22. (4分)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将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的是_。 (2)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的作者是_。 (3)18世纪在英国改良蒸汽机的是_。 (4)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作者是_。 三、 综合题 (共4题;共70分)23.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1年12月,中美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12月23日,在重庆召开了中、美、英三国军事代表会议,讨论了有关对日作战问题,并确定中国战区,由蒋介石担任总司令,成立三国代表组成的联合作战参谋部,由史迪威任中国战区的参谋长。据张殿清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及启示摘编材料二:朝鲜战争后,中美两国对抗格局已经基本上定下来了。但到20世纪60年代,双方的政策都在酝酿着改变。中国改变的重要因素是苏联,中苏关系到1963年进行公开论战,中苏分歧公开化,中苏同盟实际已经破裂,这个美国是看得很清楚的。如果美国能够跟中国联合起来对付苏联,这对美国显然是有利的。20世纪60年代后期70年代初,美国在越南战争当中越陷越深,非常希望能从中解脱。当时中国是支持越南抗美的主要力量。美国认为,如果能够跟中国打开关系的话,可以帮助美国从越南解脱出来。(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美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归纳20世纪六七十年代,促使中美双方的政策发生改变的重要因素。(3)上述材料及问题探究的主题是什么?24. (20分)2014年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中国网和中央档案馆联合推出专题档案天天看邓小平档案。请阅读部分档案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伟人风采】材料二:【伟人手迹】材料三:【伟人语录】是姓“资”还是姓“社”,判断的标准,应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992年在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材料一中,图会议在党的历史上有什么重大意义?(2)阅读材料二,深圳得到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材料三“谈话要点”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4)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25.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邓小平(1)邓小平的“三个面向”对教育的发展有何指导意义? (2)90年代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发展战略?请谈谈实施该战略的意义。 (3)我国政府做了哪些具体的工作? 26. (2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了解圣人孔子“全世界都在学中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一曲明快的中国话,表达出人们对祖国的美好祝愿。材料二:某中学初一(8)班新学期刚刚开学,班中屡次出现乱扔纸屑、破坏公物的现象。为此班委召开紧急会议,但大家意见不统一而争论了起来:劳动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5元”班长:“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相信他们会改的”。生活委员:“随他们去吧,扔几张废纸而已,无所谓的事,根本不用管”。请回答:(1)歌词中的“孔夫子”生活在什么时期?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2)他的主要思想记录在哪一部著作里?(3)“孔夫子”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什么?请列举他的教育名言两句。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有哪些?他创立的学说对后世有何重要影响?(4)材料二中劳动委员、班长和生活委员的话分别蕴涵了战国时期哪三家学派的观点?请分别指出。这种现象当时叫做什么?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列举题 (共2题;共24分)21-1、21-2、21-3、21-4、22-1、22-2、22-3、22-4、三、 综合题 (共4题;共70分)23-1、23-2、23-3、24-1、24-2、24-3、24-4、25-1、25-2、25-3、26-1、26-2、26-3、2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