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 古诗三首练习卷(1)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选择题1 . 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A路转溪桥忽见(看见)B移舟泊烟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C明月别枝惊鹊(另外的树枝)二、填空题2 .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望天门山一文中“_”“_”写出了水和山的颜色美。2.饮湖上初晴后雨是_代诗人_的杰作,这首诗抓住了夏季_的特征,展现了雨后美丽的_。3.“遥望洞庭_,_里一青螺。”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4.朝辞白帝彩云间,_。3 . 按要求填空。1小儿垂钓中描写儿童钓鱼的场景:路人借问遥招手,_。2山重水复疑无路,_。(陆游)3对于学习,列宁说:“_,天才在于积累。”学习需要时常复习,用孔子的话说,就是:“_,_。”4要想成功就要做到:千里之行,_。取得成绩,要懂得:百尺竿头,_。5.三字经中说:人之初,_。_,_。4 . 把古诗文和名言警句补充完整。(1)暖风熏得游人醉,_。(林升题临安邸)(2)_,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3)我劝天公重抖擞,_。(龚自珍已亥杂诗(4)操千曲而后晓声,_。(刘(文心雕龙)(5)_,慕鸿鹄以高翔。(丘迟与陈伯之书)(6)他山之石,_。(诗经小雅)三、信息匹配5 . 盘古的眼睛变成了(_),四肢和躯干变成了(_),血液变成了(_),汗毛变成了(_),汗水变成了(_)。A奔流不息的江河B茂盛的花草树木C太阳和月亮D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E滋润万物的雨露6 . 选字组词。涯崖天(_)悬(_)石(_)水(_)莹莺晶(_)黄(_)(_)白(_)燕概慨感(_)大(_)慷(_)(_)况资姿身(_)(_)源天(_)(_)态四、书面表达7 . 百字练笔。展开想象,把清平乐村居改写成一篇短文。五、判断题8 . 判断下列关于四字词语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鱼贯而入”“泪水如雨”都含有夸张的修辞手法。 (_)(2)“臭味相投”“游手好闲”一般用来对人进行批评或指责。(_)(3)“郑重其事”若无其事”意思相近。(_)(4)“头晕目眩”“成群结队”都含有一对反义词。(_)9 . 给下列说法正确的句子打“”。(1)“模糊、似乎、转身、分量”这些词中都包含多音字。(_)(2)“焕然一新、守株待兔、卧薪尝胆、胸有成竹”这一组词都是褒义词。(_)(3)“春天的杭州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节。”与“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都犯了语序颠倒的错误。(_)(4)蔺相如对手下的人说:“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改成间接转述句:蔺相如对手下的人说,秦王他都不怕,他更不会怕廉将军。(_)六、书写10 . 看拼音,写词语。f shchu xix hn bn t七、诗词曲鉴赏课外阅读。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1 . 题目中哪个字是全诗的字眼?_12 . 颔联写出了春雨的怎样的特点?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_13 . 首联中的“知”与尾联中的“重”有何妙处?_14 . 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诗人运用拟人手法,仿佛春雨知道农时,应时而来。B中间四句,诗人分别以听觉和视觉落笔,写出了“好雨”润物之功,诗人爱雨之情。C最后两句,诗人没有想到雨后晨景:雨过天晴,成都城中处处落英缤纷。D全是不漏一个“喜”字,但从“潜、润、细、湿”等字却可体会出诗人的喜雨之情。阅读暮江吟,完成练习。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15 . 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16 . 本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 )A秋天傍晚B春天早晨C冬天黄昏17 . 第三、四句写了新月初升时的景色,作者把_比作_,把_比作_,表达了作者_之情。18 . 怎样理解“半江瑟瑟半江红”这句诗?( )A天上的云彩颜色各异,倒映在江面上江水的颜色就有所不同,一半是青绿色,一半是红色。B江水没有被夕阳照射的部分呈现的是青绿色,而被夕阳照射的部分变成红色。课内阅读。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出塞_,_。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19 . 将古诗补充完整。20 . 解释下列词语。但使:_教:_21 . 夏日绝句一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这首诗中,“_,_。”两句直抒胸臆,提出了人活着要做人中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英雄的人生观。22 . 用自己的话说说“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意思。_23 . 通过学习,我发现这两首诗的主题都是_,但是情感表达上却不同。出塞一诗表达了诗人_;夏日绝句一诗表达了诗人_。第 7 页 共 7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二、填空题1、2、3、三、信息匹配1、2、四、书面表达1、五、判断题1、2、六、书写1、七、诗词曲鉴赏1、2、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