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下第一单元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同步练习A卷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338143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下第一单元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同步练习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下第一单元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同步练习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下第一单元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同步练习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下第一单元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同步练习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同步练习 (共25题;共89分)1. (2分)下列对1917年3月俄国爆发的二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 . 结束了沙皇专制统治C . 之后形成了两个政权并立局面D . 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2. (2分)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这里的“新”主要是指( ) A . 社会主义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B . 宣告了资本主义制度走向衰落C .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蓬勃发展D . 人类历史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3. (2分)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在俄国统治的事件是( )A . 彼得一世改革B . 1861年改革C . 俄国二月革命D . 俄国十月革命4. (2分)俄国二月革命后政治上的突出特点是( ) A . 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B . 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掌握主要权力C . 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D . 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5. (2分)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主观原因是( ) A . 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B . 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落后于西欧C . 国内各种矛盾尖锐D . 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6. (2分)1917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十月革命”的性质是 ( )A . 资产阶级革命B . 农民起义C . 社会主义革命D . 反帝爱国运动7. (2分)从“l917年”、“列宁”、“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等信息可以联想到的事件是( )A . 俄国二月革命B . 俄国十月革命C .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D . 赫鲁晓夫改革8. (2分)20世纪初期,将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 . 宪章运动B . 巴黎公社C . 俄国二月革命D . 俄国十月革命9. (2分)“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二次大战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描述了( )A . 美国的历史B . 英国的历史C . 法国的历史D . 苏联的历史10. (2分)俄英两国历史上都发生过新历史时期到来的革命,二者的主要不同在于( )A . 建立的社会制度B . 革命进行的方式C . 人民群众的参与D . 旧统治的结束11. (2分)今年是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十月革命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 ) A . 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B . 成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 .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 . 成立了巴黎公社12. (2分)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二月革命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布尔什维克党攻占冬宫实行新经济政策A . B . C . D . 13. (2分)下表是“1928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钢产量在欧洲和世界所占的地位”,其地位前后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28年1932年1937年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工业总产值53221钢产量55432A . 十月革命的影响B .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 . 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D . 赫鲁晓夫改革14. (2分)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军舰上(图左)的大炮发出了震撼世界的怒吼,起义部队潮涌般冲进反动政府最后的堡垒(图右),一个新的时代来临了。这件事发生于( )A . 巴黎B . 彼得格勒C . 伦敦D . 华盛顿15. (2分)李大钊热情歌颂过一种革命的胜利,是“20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并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进一步指出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这里歌颂的革命是:( ) A . 资产阶级革命B . 俄国十月革命C . 太平天国运动D . 维新变法16. (2分)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_时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_。17. (4分)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在新文化运动中,创办青年杂志,率先提出“民主”“科学”口号的人是_。他是兰考县县委书记,带领人民治理“三害”,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他是_。文艺复兴的先驱是_。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是_。18. (2分)为以下图片填写说明:1._2._19. (1分)俄国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的名称是_。20. (2分) 1936年12月,苏联新宪法通过,标志着被称为“_”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_。21. (3分)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改革_。 (2)俄国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_。 (3)1921年苏俄促进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的改革_。 22. (5分)举出列宁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所实行的经济政策。 23. (5分)20世纪的两次大灾难两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在欧洲,对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95年前在欧洲取胜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什么?(2)一战后,哪一体系的形成,建立了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17个非洲国家摆脱殖民统治赢得独立是在哪一年?(3)德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挑起者,一战后以处治德国为中心的是什么会议?二战后期召开的有惩治德国的会议是什么?(4)二战后西欧、东欧分别加入了什么军事政治集团?二战后,西欧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客观条件是什么?24. (10分)读图,回答问题。(1)上述三幅图片分别反映或纪念历史上的哪些重大事件?(2)图一、图二、图三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间有何内在联系?25. (25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探寻经济发展规律、推动经济繁荣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和世界,现代化带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工业化的起点,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和依赖日益紧密,全球化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全球化的角度看三次科技革命材料二:见下图材料三:材料四:二战后,德国人诚恳地接受了自己历史上沉重的一面。没有推卸自己应该对犹太人大屠杀所负的责任,没有否认自己经受了12年的纳粹独裁统治德国人再次创造了经济奇迹。经过一代人的努力,这个历经两次世界大战重创的国家,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大国崛起解说词(1)材料一所说的工业化的“起点”开始于哪一生产部门?请写出推动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和依赖日益紧密的2件大事。 (2)材料二这项发明是哪一个国家率先完成的?这一发明的改进和广泛使用,对人类生活有何积极影响?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原子能的发展利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表现之一,哪一科学理论的创立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 (4)由材料及所学知识,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你如何理解罗斯福所说的“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5)阅读材料四,“12年的纳粹独裁统治” 指的什么?结合所学分析德国人为什么能再次创造经济奇迹? 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同步练习 (共25题;共89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1-2、21-3、22-1、23-1、24-1、24-2、25-1、25-2、25-3、25-4、2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