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质量检测试卷C卷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338105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质量检测试卷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质量检测试卷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质量检测试卷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质量检测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共20题;共58分)1. (3分)歌曲中国人中,有一句歌词: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由此可见,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我国境内目前已经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A . 北京人B . 元谋人C . 河姆渡人D . 半坡人2. (3分)下图所示,居住这种房屋的原始居民是( )A . 元谋人B . 山顶洞人C . 河姆渡人D . 半坡人3. (3分)围绕“原始社会是一个理想的社会吗?”这一问题,几位同学在网上发起了热烈的讨论,下面是四位小网友的发言,你认为哪一位的观点最科学( )蓝色心雨 22:29:06原始社会没有压迫和剥削,人人平等。因此它是一个理想社会。追风少年 22:29:39并不是理想社会。原始社会虽然不存在剥削压迫,但是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更谈不上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浅灰色的橡皮 22:30:29不是理想社会。因为原始社会里有人吃人的现象,而且人的寿命都很短。草色青青 22:31:08是理想社会。虽然生活艰苦,但是有尧、禹这些杰出的首领,那时的社会风气好,人们之间的关系和谐。A . 蓝色心雨B . 追风少年C . 浅灰色的橡皮D . 草色青青4. (3分)如图,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青铜农具 石斧 石锛 六角形铁锄A . B . C . D . 5. (3分)传说禹治理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治水成功,深得众望。舜年老后,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传给了禹。这一传说反映的是( ) A . 禅让制B . 世袭制C . 分封制D . 科举制6. (3分)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原因是( ) 工具简陋 生活环境险恶 食物太少 使用天然火A . B . C . D . 7. (3分)孙中山先生曾在一篇祭文中这样说道:“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先生这里赞扬的是( ) A . 尧B . 舜C . 禹D . 黄帝8. (3分)有一位英雄人物,花了13年的时间,三国家门而不入,终于治好了洪水,造福人民。他是( ) A . 黄帝B . 鲧C . 炎帝D . 禹9. (3分)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是( ) A . 群居生活的形成B . 氏族社会的开始C . 禅让制的实行D . 夏朝的建立10. (3分)齐鲁网是山东广播电视台主办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齐鲁代表山东应追溯的古代制度是( ) A . 禅让制B . 分封制C . 世袭制D . 郡县制11. (3分)决定着我国西周王朝建立的战役是( ) A . 坂泉之战B . 涿鹿之战C . 牧野之战D . 禹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启12. (3分)我国奴隶社会时期在生产力方面的最大进步是( )A . 弓箭的使用B . 青铜器的使用C . 牛耕的使用D . 铁器的使用13. (3分)左传成公十三年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国之大事”最早以文字形式记载在下列哪种材料上( ) A . 鹿皮和虎皮B . 龟甲和兽骨C . 青铜器D . 树皮14. (3分)春秋时期,齐晋两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 )政治上,改革内政经济上,发展生产军事上,加强军队建设用人上,都有贤相辅佐,如管仲、伍子胥都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A . B . C . D . 15. (3分)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变法。下列有关商鞅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变法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奖励军功、按功授爵”是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 改革措施体现了法家思想 商鞅被杀说明改革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A . B . C . D . 16. (2分)“春秋以来,由于它们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财产并出租”“它们”指( )A . 磨制石器B . 骨耜C . 青铜器D . 铁农具和牛耕17. (3分)汉武帝采纳主父偃建议实现推行“推恩令”的根本目的是( ) A . 加强中央集权B . 分封更多诸侯C . 加强思想控制D . 削弱地方权力18. (2分)观察战国形势图,其中处为( )A . 燕B . 齐C . 秦D . 楚19. (3分)假如你生活在秦朝,要给朋友写一封信,所写字体最有可能是( ) A . 甲骨文B . 小篆或隶书C . 楷书D . 草书20. (3分)下列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中,属于汉武帝时期的是( ) A . 奖励耕战B . 规定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C . 将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D . 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二、 非选择题(21题8分,22题14分,23题7分,24题11分 (共4题;共40分)21. (8分)下面两幅图生动的展现了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场景。识图后 请你回答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京人生活环境险恶,工具简单粗糙,只靠个人力量,无法生活下去。他们就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材料二: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按照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一个氏族一般只有几十个人,有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居住在一起。(1)假如你是图一中的一位北京人,你平时主要通过哪些途径得到“火”? (2)图二中的山顶洞人在用火方面与北京人有何不同?练习所学知识 ,你认为图二右边的那个人应该在干什么? (3)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与北京人的原始群居有何根本区别? (4)根据材料,比较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之处? (5)人们常说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的知识说明理由。 22. (14.0分)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材料一:“温故而知新”“当仁不让于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材料二:某中学初一(8)班新学期刚刚升学,班上屡次出现乱扔纸屑、破坏公物的现象。为此班委会召开紧急会议,但大家意见不统一而争论了起来:劳动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5元。”班长:“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相信他们会改的。”生活委员:“随他们去吧,扔几张废纸而已,无所谓的事,根本不用管。”材料三:现代史学家郭沫若说:“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书籍被烧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请回答:(1)材料一是那一历史人物的言论?他创立了什么学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2)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有哪些?(3)材料二中劳动委员、班长和生活委员的话分别蕴含了战国时期哪三家思想学派的观点?请分别指出。(4)材料三中“蓬蓬勃勃的那种精神”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上的什么局面?23. (7.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汉初将冶铁、采矿、煮盐等山泽之源下放给私人经营,出现了大量靠经营冶铁、煮盐的富商,形成一股与中央政权相抗衡的社会势力。武帝中期,多次大规模的征讨匈奴,军费开支浩繁,财政入不敷出,朝廷不得已向豪富借贷,而富商大贾却“不佐国家之急”。在此情形下,汉武帝于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对盐、铁实行官管,由政府垄断。摘编自万海峰、肖燕略论汉武帝时期的盐铁专卖制度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在西方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虽然五年计划伴有严厉的压制和民众的贫困,但实质上是成功的。苏联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迅速上升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这种前所未有的成就具有国际性的影响,尤其是因为当时种种经济困难正使西方陷于困境。【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经过20多年的实践,它的弊端逐渐显露,计划经济体制造成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扼杀了人们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1984年)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以中央决议的形式,承认了市场的作用,提出了要发展商品经济,这是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中国的伟大创举。摘编自中央电视台、人民出版社复兴之路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对盐铁经营政策进行调整的目的(2)20世纪30年代,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是苏联经济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这一体制得到作者肯定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共中央在经济政策制定方面的变化。(4)综上,谈谈你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认识。(5)根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对盐铁经营政策进行调整的目的(6)20世纪30年代,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是苏联经济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这一体制得到作者肯定的原因。(7)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共中央在经济政策制定方面的变化。(8)综上,谈谈你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认识。24. (11.0分)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于今受其赐”。论语材料二: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请回答;(1)“管仲相桓公”成就了齐桓公怎样的千秋伟业? (2)找出材料二中商鞅变法的依据。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至少两点)(不得摘抄原文)用材料三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你可获得怎样的启示?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共20题;共58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非选择题(21题8分,22题14分,23题7分,24题11分 (共4题;共40分)21-1、21-2、21-3、21-4、21-5、22-1、22-2、22-3、22-4、23-1、23-2、23-3、23-4、23-5、23-6、23-7、23-8、24-1、24-2、24-3、2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