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0337340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作答。(7分)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lio( )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贫困的孤岛上;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旧在美国社会的一隅受苦受难,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使人听了感到十分震惊的情况公诸于众。(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2分)lio( )铐 一隅( )(2)请用一个成语概括文段加线的句子 (2分) (3)文段中加波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说说其表达效果(3分) 2诗文默写。(10分)(1)天接云涛连晓雾, 。(2) ,坐看云起时。(3)气蒸云梦泽, 。(4) ,带月荷锄归。(5)忽逢桃花林, , , ,落英缤纷。(6)此生谁料, , 。(7) ,故园无此声。3按提示填空题。(4分)阅读一篇优秀之作,如同与一个高贵的灵魂对话,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作者的情感,更是他的心灵寄托和生命渴望:背影中刻画了 ,表达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我有一个梦想用饱含激情的语言表达了黑人对 的渴望和向往;长城谣通过写对长城、黄河的思念,表达了 ;为人民服务中毛泽东号召大家要学习张思德 的精神。4综合性学习。(9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问题。【材料1】戏曲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最典型的审美方式。但随着上世纪现代文明的崛起,西方文化大量引进,娱乐方式渐趋多样,中国戏曲的生存环境大大改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曾经辉煌一时并出现过梅兰芳、周信芳、俞振飞、袁雪芬、常香玉等艺术大师的戏曲艺术,在当代一度却面临人才队伍萎缩,观众流失的窘状,加之市场经济对艺术的反作用力,更加重了戏曲自身发展的困难。【材料2】在中国戏曲剧种保护发展座谈会上,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说到,我国现存剧种仅剩267个,就在这267个剧种中,有一半的剧种仅有业余演出,有60多个剧种没有音像资料保存,许多地方剧种正在走向消失。他还指出,中国戏曲艺术遗产的保护,应该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在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受到保护的戏曲剧种已达92项。【材料3】中国戏剧网问卷调查显示,超过65%的大学生表示自己不喜欢或不大喜欢戏曲,其原因主要是“听不懂”。戏曲唱词中大量的文言、方言、典故,表演程式中的板式、手眼身法,舞台上的特殊时空间度都会使缺乏戏曲知识的学生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还有一些学生表示,听不懂戏曲还在于对剧情发生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不甚了解,难以领会其中深层的意蕴。另外,许多传统戏曲内容往往宣扬封建伦理道德、三纲五常,与现代生活太脱节,导致青年观众大批流失。(1)围绕材料1和材料2,请你说说中国戏剧的现状(2分) (2)请根据材料3,为“如何更好地让戏曲文化进校园”提两点建议(4分) (3)请你从第三单元三篇戏剧作品中选择一个你认为刻画得最为成功的人物,并简要说说你的理由(可从人物的形象、语言、行为、性格等方面作出分析)(3分) 二阅读(60分)(一)比较阅读,完成58题。(15分)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 乙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选自醉翁亭记)5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微斯人 (3)树林阴翳 (4)太守谓谁 6翻译。(6分)(1)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根据所学的两篇课文对出下联(2分)欧阳修醉翁亭里与民同乐 8两篇文章都是抒情散文,试比较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上有什么异同?(3分) (二)阅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节选),完成912题。(15分)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也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使人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淹没了。 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这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9中国传统教育里“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作者所体会到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4分) 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一个事实论据,并联系上下文说说它的作用。(4分)事例: 作用: 11请你从正面补充一个事实论据,以论证“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一观点。(2分) 12请结合选文内容和自身实际谈谈,在求知过程中,该摒弃哪些学习习惯?为什么?(5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317题。(20分)我为白菜狂的日子莫 言12岁那年,一个临近春节的早晨,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我去找个篓子来。“娘”我悲伤地问,“您要把它们”“今天是大集。”母亲沉重地说。“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透过朦胧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两棵较大的白菜从墙上摘下来。最后,那棵最小的、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也脱离了木橛子,挤进了篓子里。我熟悉这棵白菜。因为它生长在最靠近路边那行的拐角处,小时被牛踩了一脚,一直长得不旺。我和母亲格外关照它。尽管还是小,但卷得十分饱满,收获时母亲拍打着它,感慨地对我说:“你看看它,你看看它”在那一瞬间,母亲脸上洋溢着欣喜的表情,仿佛拍打着一个历经磨难终于长大成人的孩子。去集市的路上。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似的。我的手很快冻麻了,篓子跌在地上,篓底有几根蜡条跌断了,那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根跌损了。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然后小心又匆忙地下到沟底将它抱上来放进篓子。我知道闯了大祸,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母亲的脸色缓和了,没再打骂我,只用一种温暖的腔调说:“不中用,把饭吃到哪里去了?”然后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上肩头。终于挨到了集上。母亲将篓子放在七姥爷的旁边,就让我去上学。我也想走,但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了白菜的价钱,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但她没有走,而是蹲下,揭开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又用枯柴一样的手指,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母亲用忧伤的声音说:“大婶子啊,这样的白菜您还嫌卷得不紧,那您就到市上,看看哪里还能找到卷得更紧的?”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我忍不住冒出了一句话:“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了!”老太太惊讶地看着我。母亲转回头批评我:“小小孩儿,说话没大没小的!”老太太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干枯的菜帮子。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你这个小孩子,说话怎么就像吃了枪药一样呢?”老太太嘟哝着,但撕扯菜帮子的手却并不停止。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洁白的菜帮。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老太太抱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秤。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母亲因偏头痛,算了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我找了根草棒,用刚学的乘法,在地上算着。我报了一个数字,母亲跟着报出。“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你自己算就是了。”我说。“这孩子,说话真是暴躁。”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揭开,露出一沓纸票,沾了些唾沫,一张张地数着。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我看到七姥爷尖锐的目光在我脸上戳了一下,然后移开。我放了学回家,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三棵白菜都躺在蜡条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剥去了干帮子,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我的心猛地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娘”我哭着说,“我”“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泪挂在了腮上。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选自杂文选刊2013.4有删改)13文章题目是我为白菜狂的日子, 请说说“我”的“狂”体现在文中哪些地方?(4分) 14文章第一段用了大量的细节来刻画母亲,找出这些词语并说说它们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理?(4分) 15作者回忆了那年随母亲卖白菜的事,母亲的言行举止表现了她怎样的品质?(4分) 16作者在文章结尾说“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依然沉痛”,这“沉痛”的背后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分) 17文章多次写到那棵最小的白菜,请你探究一下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4分) (四)名著阅读(10分)18下列不是伊索寓言中的故事的一项是( ) (3分)A.狼来了B.龟兔赛跑C.守株待兔D.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 19请你将伊索寓言中的故事与所给寓意对号入座(只填代号,备选项有多余) (3分,每空1分)备选项:A.两只口袋B.农夫和蛇C.蚯蚓和狐狸D.狐狸和葡萄 E.蚂蚁和蝉F.狼和小羊 寓意:讽刺好逸恶劳的,如( );讽刺找借口自我辩解的,如( );讽刺只说别人的坏话而看不见自己缺点的,如( ) 20请讲述伊索寓言中有关贪得无厌的一个故事(只写故事概要) (4分) 三作文(60分) 21请以“不会变的是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泉州一中2013-2014年第二学期期末考(参考答案)初二年语文科试卷(2014.6)一积累与运用(30分)3(4分) 父亲的背影 ; 自由 ; 对故乡的思念 ; 为人民服务 4(1)(2分) 【示例】中国戏曲剧种锐减甚至消失,急需加大力度进行保护。(2)(4分) 示例:广泛宣传,普及戏曲知识; 加强历史文化知识的学习与积累,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适当修改戏曲内容,贴近现实生活。(三点答出两点即给满分)(3)(3分) 略(言之有理即可)二阅读(60分) (二)9(4分) 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2分)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2分) 14(4分) 本段细节描写用了“叹息、抬高、瞥、锁定、端详”几个动词(2分),生动地表现了在艰苦的年月里,母亲对自己珍爱的白菜不想卖又不得不卖的矛盾、无奈和痛苦的心理。(2分,大意正确即可,但没答出“不想卖又不得不卖”的意思扣1分)15(4分) 表现了母亲本性善良、为人诚信、朴实能干、严格教子的品质。(任答对1点得2分) (四)18(3分) ( C) 19(3分,每空1分)(E );( D);( A)20(4分) 大意对即可 【示例l】如衔肉的狗:狗衔着肉过河,看见水里的影子,以为是另一只狗也衔着一块更大的肉,于是放下嘴里的肉冲过去抢那块结果两块肉都没了:那一块本来就没有,这一块又被河水冲走了【示例2】骆驼和宙斯:骆驼想要像牛一样的长角,就去找宙斯宙斯说:你有庞大的身躯,高耸的驼峰,还有漂亮的长耳朵,为何还要角呢?骆驼说:牛有而我没有,这公平吗?宙斯一听很生气,觉得他太不知足了,就把他的长耳朵变小了从此,骆驼就只有一双小耳朵了 三作文(6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