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新版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333398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广东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广东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新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观察下面的示意图,判断“山顶洞人”应在什么位置( ) A . (a)B . (b)C . (c)D . (d)2. (2分)2007年1月19日,全国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和谐圣火”的“文明之火”在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点燃,大会组织者选择在元谋县采集圣火的主要原因是( ) A . 元谋县我国海拔最高的地方B . 元谋县我国气温最高的地方C . 元谋县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D . 元谋县是我国遗留人类化石最多的地方3. (2分)图一为我国古代某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请问该原始居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 . 玉米B . 粟C . 小麦D . 水稻4. (2分)中国有名的“瓷都”是景德镇,著名的陶器有“唐三彩”等。其实,早在几千年前,有个地方的居民就已懂得烧制大量的彩陶,你知道是哪个地方吗( ) A . 云南B . 北京C . 半坡D . 河姆渡5. (2分)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原始农耕居民是( ) A . 北京人B . 丁村人C . 河姆渡原始居民D . 半坡原始居民6. (2分)传说中,种五谷、尝百草、制历时、兴贸易,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是( )A . 燧人氏B . 神农氏C . 轩辕氏D . 伏羲氏7. (2分)“烽火戏诸侯”演绎了东方“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 )A . 夏桀B . 商纣王C . 周厉王D . 周幽王8. (2分)上古时期,河水泛滥成灾,因而,也就出现了一个治水的英雄是( )A . 尧B . 禹C . 舜D . 黄帝9. (2分)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就“分封制”和“郡县制”进行了激烈争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 . 分封制是封建社会的象征B . 分封制结束了地方官吏的世袭C . 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D . 郡县制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10. (2分)在西周初年,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 A . 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B . 乙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 . 丙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了汗马功劳D . 丁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11. (2分)长平之战是我国古代一次著名的战役。以下典故与这一战役有关的是( )A . 退避三舍B . 纸上谈兵C . 臣薪尝胆D . 风声鹤唳12. (2分)距今5000年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分布于( ) A . 长江流域B . 黄河流域C . 珠江流域D . 淮河流域13. (2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演绎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诸侯国的出现,源于( )A . 世袭制B . 郡县制C . 禅让制D . 分封制14. (2分)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反映出西周实行( )A . 禅让制B . 分封制C . 郡县制D . 行省制15. (2分)“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图1这件绝世青铜精品。它铸造于( ) A . 夏朝B . 商朝C . 周朝D . 秦朝16. (2分)如图中的牛耕方式开始于( ) A . 西周B . 春秋后期C . 战国时期D . 秦朝17. (2分)我们今天的汉字,是从( )发展而来的。A . 钟鼎铭文B . 大篆C . 甲骨文D . 隶书18. (2分)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们最早出现于( ) A . 春秋时期B . 秦汉时期C . 商朝时期D . 夏朝时期19. (2分)他对内重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对外“尊王攘夷”终于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他就是( ) A . 齐桓公B . 晋文公C . 楚庄王D . 越王勾践20. (2分)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有位国君为了报仇雪恨,“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这位“国君”是( )A . 齐桓公B . 晋文公C . 越王勾践D . 吴王夫差二、 非选择题 (共4题;共75分)21.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材料三: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最大不同是什么?你知道从谁开始出现了这种不同? (2)你能说一下禅让制与王位世袭制的区别吗? (3)材料三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在周初能够取得“封侯”地位的主要是哪些人? (4)西周实行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2. (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传说中黄帝时代的发明创造材料二:司母戊鼎(1)据材料一,指出4例传说中黄帝时代的发明创造。(2)你认为材料二可以印证哪些历史现象?(3)上述材料分别来自传说、文物。指出其中哪一种提供的历史信息最为可靠?(2分)请举出能反映夏朝建立之前中国历史的传说(材料一所涉及的传说除外)和文物各一例。23. (20分)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材料二: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般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中国人民具有伟大梦想精神,中华民族充满变革和开放精神。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秉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精神,开启了缔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自古以来,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变法变革图强运动,留下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等豪迈宣言。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齐桓公采取了哪些措施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 (2)材料中商鞅列举汤武、夏殷的例子有何用意? (3)如果生活在秦国依据商鞅之法,人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4)习总书记引用“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24. (2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子贡问政。子曰:“足兵(军事力量充足),民信之(百姓信任)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不取得百姓信任是立不住脚的)。”论语颜渊材料二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得到百姓的拥护)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章句下材料三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荀子王制请回答:(1)三段材料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哪一重要思想?(2)材料一中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关键的一条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统治者应怎么做?(3)材料二主要反映了孟子的哪一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依据这一观点孟子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做?(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为什么会提出“舟水之喻”?后世不少统治者以此为鉴,举出一个典型事例。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非选择题 (共4题;共75分)21-1、21-2、21-3、21-4、22-1、22-2、22-3、23-1、23-2、23-3、23-4、24-1、24-2、24-3、2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