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初中语文现代文结构与要点分析.docx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0331355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初中语文现代文结构与要点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沪教版初中语文现代文结构与要点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沪教版初中语文现代文结构与要点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初中语文现代文结构与要点分析一、 三大文体:1、记叙文 2、说明文 3、议论文二、 说明文中说明的三种顺序:1、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 3、逻辑顺序通常的逻辑顺序可包括:由浅入深(或相反),由表及里(或相反),由个别到一般(或相反),由总体到局部(或相反),由具体到抽象(或相反),由现象到本质,由主到次(或相反),由简单到复杂等。三、记叙文中叙事的三种顺序:1、顺序;2、倒叙;插叙(段落)补充交代、呼应、铺垫等。四、小说的三要素:1、生动的人物形象;2、完整的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3、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其中最主要的是人物形象,其它两个要素都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五、四大文学体裁:1、散文2、小说3、诗歌4、戏剧六、五种表达方式:1、记叙2、描写3、抒情4、说明5、议论七、描写事物的五个角度:1、视觉2、味觉3、听觉4、触觉5、嗅觉八、记叙文六要素:1、时间2、地点3、人物4、起因5、经过6、结果九、中考必考人物描写:1、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2、语言描写3、动作描写4、心理描写十、句子在文中常见的几种作用:句子在开头的作用:看题(开门见山、点题,照应标题);看尾(首尾呼应);看下文(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看本身(修辞、描写、引起读者兴趣、强调突出,点明论点等);句子在文章结尾的作用:看题(扣题、照应标题);看头(首尾呼应);看上文(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升华主旨等);看本身(修辞、描写、引起读者兴趣、强调突出等);句子在文章中间的作用:承上启下、过渡;前后呼应;铺垫;烘托、衬托;设置悬念、引起兴趣、强调突出等;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在题干中还可以被表述为:某句不能删去的理由;谈谈对某句话的理解;作者为什么要写某句话等。十一、写作手法(表现手法、表现方式):1、以小见大2、化静为动或化动为静(以静写动或以动写静)3、象征4、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先扬后抑或先抑后扬)5、烘托或衬托(正衬或反衬)6、对比7、夹叙夹议或叙议结合8、化虚为实(以实写虚)或化实为虚(以虚写实)9、寓理于事,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借物抒情10、托物言志11、讽刺(反语)十二、中考必考说明方法:1、举例子2、列数字3、作比较4、列图表如某个句子或段落中同时出现几种说明方法,则举例子一般是主要说明方法。十三、说明方法的作用:具体准确地说明(或介绍)了+说明对象的特点、特征等;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十四、中考必考修辞方法:比喻 拟人 夸张 设问 反问 十五、散文的特点:形散神不散(形散神聚)十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十七、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静写动),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移步换景、定点特写。十八、环境描写的作用典型性环境描写的作用: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景物的某方面特点;渲染了气氛;融情于景,以景写情,表达了的情感;点明主旨、升华主旨;非典型性环境描写的作用: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与另一场面形成对比,强调突出了。十九、修辞方法的作用:修辞方法本身的作用;结合文章中心思想和语境。修辞方法本身的作用: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先明确本体、喻体及两者共同点后再来回答其表达效果)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本体+特性。2、排比:加强语气、强调突出了;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发读者思考或阅读兴趣;答题格式:引发读者对+对象(问题)+特性或某种现象的注意和思考4、反问:加强语气,强调突出了;5、夸张:生动形象地强调突出了【注意】比喻与夸张的不同特点:比喻强调的是本体的某方面特点;夸张强调的是本体某方面特点所达到的程度。结合文章中心思想和语境。一定要把修辞的作用和文章的主旨联系起来进行思考,点明修辞对表现文章主旨的作用和意义,点明修辞对表现人物的作用和意义,点明修辞对情感表达的作用和意义。二十、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某词能否删去?为什么?)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注意联系文章主旨、人物感情等因素);(记叙文)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注意联系文章主旨、人物感情等因素);(记叙文、说明文)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调换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说明文、议论文)回答步骤:表明态度:“不能删去”或“不能替换”;解释原词的字面含义(即词典意义);说清该词在文本语境中的含义;对原句和替换后的句子进行比较,着重点明两者的差异;点出改动或删去该词后不能体现相关文体的语言表达特点;因此,不能替换或不能删去。【注意】(散文:从表情达意上来谈;说明文:从用词准确性,科学性以及符合客观实际的角度来谈;议论文:从论证严密性、逻辑周密性角度来谈)。二一、文章中某几个词、几个句子甚至几个段落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因为:调换后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这几个词、句子或段落与上下文中一组词、句子或一系列的段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这些词、句子或段落是因果或递进关系,环环相扣或层层递进,不能互换;或是时间先后顺序,不能互换。二二、理解、鉴赏、品味、体会、感悟词语或句子的基本答题思路:(修辞优先,描写其次,用词最后)一看修辞;二看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三看用词(即遣词造句特点)。二三、段意的归纳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了(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文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述了)+论点二四、仿句注意三方面的要求:仿句必须与原句在结构上保持一致或相似;内容保持相近或匹配;原句用什么修辞方法,所仿的句子也要在相应的位置上使用同样的修辞方法。二五、理解性选择题常见题型:下列选项中对全文(或某个段落)意思理解正确(或错误)的一项是如果在题干中“最”这一最高级表达(“最准确”、“最合理”等),则该题可能出现梯度赋分。二六、标题的作用和意义记叙文和托物言志类散文(*一般适用于标题为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时)一般可从四个角度来思考:标题往往是文章的核心线索,全文围绕其展开;阐明标题的实际意义;阐明标题的象征意义或作者在其中寄托的思想感情或思想认识;标题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或背景等。说明文一般可以从四个角度来思考:标题点明了本文的说明对象;标题点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兴趣;引发读者对某种现象的重视(这种情况下标题常为祈使句)。议论文一般可以从四个角度来思考:标题点明了本文的论点;引起读者的思考或阅读兴趣;标题点明了本文所要讨论的话题;引发读者对某种现象的重视(这种情况下标题常为祈使句)。【注意】论点包含价值判断(即对是非、对错、善恶、优劣等的判断),话题一般不包含价值判断;论点是对问题性质的判定,话题则是对问题涉及范围的界定;另,论点不等于写作意图,两者关系:论点是作者传达写作意图的手段和途径。二七、感悟类小作文的写作回答步骤:直接点明自己的观点或态度;简单摘要与你的观点相关的文章内容(尽可能简明扼要);结合自己的认识进行简要分析(根据题干要求,不要完全拘泥于文章内容)。得分要点: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语言流畅;开头空格;注意字数要求;书写正确。二八、续写类小作文的写作回答要点:注意扣题、首尾呼应;注意承接上文的情节发展;注意联系文章主旨;注意人称;开头空格;注意字数要求;书写正确。二九、几种常见标点符号的作用1、逗号的作用:用于句子内部停顿,停顿略长于顿号;有时用于强调表达效果。特别注意逗号表示总分结构之间的停顿:【例】参加劳动的同学们,有的挖坑,有的抗苗,有的抬水,干得热火朝天。2、顿号的作用: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很小的停顿。【例】周恩来的品德、人格、风范、情怀为中华民族树立了一座精神的丰碑。【注意】比较长的并列短语之间的停顿要用逗号隔开。3、引号的作用:表示引用;强调突出;表示特殊含义(否定、反语等);表示专有名词。4、破折号的作用:表示解释或补充说明;表示意思的转折;表示意思的递进;表示语言和声音的中断、停顿或延长;表示插入语。5、省略号的作用:表示引文的省略;表示列举的省略;表示说话断断续续;表示语意未尽,意在言外(一般用于文末);表示沉默;表示对没有说完的话的省略。6、冒号的作用:表示提示语后的停顿;*表示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三十、议论文的论据和论证方法:论据:事实论据;理论论据;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如某个句子或段落中同时出现几种论证方法,则举例论证一般是主要论证方法。三一、论点的位置和特点:标题、开头、结尾。出现下列五种情况则一般不能视作论点:使用修辞;描写、抒情较丰富;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疑问句(一般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否定句;放在引号中直接引用的话;以“论”、“论”、“小议”、“之我见”、“也谈”等形式出现的议论文标题。三二、议论文论证结构:并列式、总分式、层进式、对照式。全文的论证结构一般不可能是并列式:几个段落之间的论证结构一般不可能是总分式。本材料中带下划线的内容须重点关注并牢固掌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