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十五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327902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十五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十五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十五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十五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气氛(fn) 芭蕾(li) 疮疤(chung) 并行不悖(bi)B . 冰雹(bo) 颠簸(b) 玫瑰(gui) 咄咄逼人(duC . 祈祷(q) 包袱(fu) 档案(dng) 对簿公堂(b)D . 蛤蜊(g) 哺育(b) 笨拙(zhu) 诲人不倦(hu)2. (2分)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忽视母语修养,会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生活中日渐逐步消退。(去掉“日渐”或“逐步”)B . 每当站在祖国的地图前,使我会产生无尽的感慨。(删掉“使”)C . 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在“努力”前面加上“付出”)D . 人们常常忽略自己失去了什么,却往往在意自己拥有了什么。(把“忽略”和“在意”互换位置)3. (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与名著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文中描写的小阿虎是一只猫,它和蜜蜂、红蚂蚁有着相同的本能“凭借着对沿途景物的记忆找到回家的路”。B . 寂静的春天(雷切尔卡森)是一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它第一次对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断念提出了质疑,尖锐地指出农药的使用严重污染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C .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D . 汪曾祺的散文昆明的雨充满美感和诗意,散文语言直白而平和,简洁而有韵味,他的散文代表作还有受戒大淖记事等。二、 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4分)4. (4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不知大家有没有思考过诗歌。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不同的国度,拔动人们的心弦。她如绝美的天籁,拂去尘世的喧嚣,她似闪烁的星辰,照亮暗淡的夜空。徘徊在其间,我们的情感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我们的思想将在孜孜以求中变得深邃。三岁读静夜思和16岁读静夜思感触是那么不同。(1)文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当,下列词语可以替换的是( ) A . 迂回B . 徜徉C . 彷徨D . 踌躇(2)文段中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5. (4分)根据提示填空。(1)千嶂里,_。(范仲淹渔家傲)(2)_ ,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3)半卷红旗临易水,_。(李贺雁门太守行)(4)_ , 大渡桥横铁索寒。(毛泽东七律长征)(5)_ , 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6)人们常用“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脚”来形容有的人在充满诱惑的环境里挡不住诱惑,但有人却做到_。(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原文回答)(7)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人们更加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请用相连的两句古诗描绘出你向往的生态环境(课内外均可)(示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_ , _。(8)杜甫春望中“_ , _”与他的月夜忆舍弟一诗中“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一句意思表达相近。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7分)6. (7分)骆驼祥子是_(作者名)的代表作品,小说以二十年代末期的_(城市名)市民生活为背景,塑造了祥子这一被侮辱、被迫害的下层劳动者形象,他本是农民,进城后以_为生。祥子在兵荒马乱中被抢走了车,却冒险牵回了三匹_。 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7. (5分)给下面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并简述理由。 人民日报北京12月11日电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最新统计,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一年来,累计分水水量222亿立方米,工程运行安全平稳,水质稳定达标。汩汩清水让京津冀豫10余个大中城市解渴,受益人口达到3800万人。一条输水线成为发展“保障线”,沿线城市供水保证率提升,社会、经济、生态效益逐步显现。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8. (20分)阅读下文,答后面小题。 一次失败的离家出走1998年,我上初二,有一天,我离家出走了。这是一次预谋已久的出走,原因是:我厌倦了当一个好孩子。我对着镜子,优伤,沮丧,无可奈何。镜子里的自己,长着一张平庸无奇的脸:瘦弱,白净,还有一副金丝眼镜,标准“小红花少年”的模样,我无数次比划。这里,对,是这里,斜下来,有一条刀疤该多好。更要命的是,因为成绩好,加上管教严,我一直是“别人家的小孩”-走路中规中矩,放屁细声细气。只是,只是,没人知道,在我内心深处,燃烧着怎样的火焰。十三岁的少年,两点一线,写不完的作业,却渴望像草莽英雄那样揭竿而起,像江湖豪侠那样仗剑行天下。那天的早饭是稀饭和白煮蛋。我喝完稀饭,把白煮蛋放进书包里,又从厨房拿了一个冷粽子。然后背上书包,右手插在裤兜里,紧紧攥着两张皱巴巴的钞票,一张五块的、一张十块的,钱是昨天问爷爷要的,理由是买学习资料。出门,沿老街一直走,前方有一座石桥,过了桥就是我所在的中学、我走过桥边,卖卤豆干的阿婆抬头看了我一眼,带着做贼心虚的快感,快速穿过一片旧街巷,我来到了小镇的尽头。镇北边是村庄,大地在我眼前徐徐打开,春天,油菜花盛开,三两农人在田里劳作。我走在田埂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一股悲壮感油然而生。你看,我自由了。我将浪迹天涯,永不回头。像格瓦拉走向丛林、像贝吉塔走向那美克星,像十二月党人走向他们的流放地。世界如此辽阔,而我是孤独的。意识到这一点,真是让人又心酸又骄傲。我不由想起工高尔基的童年、锹更斯的雾都孤儿和日本动画片咪咪流浪记。我情不自禁地唱起来:落雨不怕/落雪也不怕/就算寒冷大风雪落下接下来的歌词我不好意思唱出来,什么“我的好爸爸”“我要我要找我爸”,一律用“啦啦啦啦”代替了。我没去找爸爸,我爸爸来找我了。中午的太阳白晃晃,我坐在田埂上,吃完了白煮蛋,正在剥粽子。我爸骑着自行车,无息地靠近。发现他的时已经太晚,我再想逃跑已绝无可能。我爸是高中部的老师,对于我的动向从来都是了如指掌。一定是班主任跟他说我没去上课,然后卤豆干阿婆泄露了我的行踪。我爸停了车,倒也不着急。他摸出打火机,半靠半坐在后座上,点了一支烟,抽了几口之后,他摁掉烟头,说,走。我要我要找我爸爸/去到哪里也要找我爸爸/我的好爸爸没找到/若你见到他就劝他回家我爸推着车走在前边,我垂头丧气地跟在后面。一路上,谁也不说话,到校门口他开口了:我跟你的班主任打过招呼了,说你身体不舒服,请半天假。我说嗯,低着头往大门里走。他叫住了我:钱交出来。什么?跟你爷爷要的钱。十五块钱相当于三十根雪糕,五十个游戏币,一百五十只甩炮,说没就没了,我欲哭无泪。我爸有点得意,这点小花招,哼哼,还能瞒得过我期中考到年级前三,我就不告诉你妈。他抽出那张五块的扔给我,把那张十块的塞进自己上衣内兜,一甩腿,骑上车走了。(1)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我“离家出走”失败的原因。 (2)结合文中划线的句子,简要分析“我”最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3)请从词语使用的角度分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十五块钱相当于三十根雪糕,五十个游戏币,一百五十只甩炮,说没就没了,我欲哭无泪。(4)作者两次引用我爸爸的歌词作用相同吗? (5)有人说选文中的爸爸跟班主任打招呼、“威胁”儿子考不到班级前三就告诉其母、扔给儿子五元钱的做法,是助长孩子犯错。针对上述说法,具体说说你不同意的理由。 9. (20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亲亲麦子麦子是一枝灿烂而实在的花朵,开在万里田畴之上,开在农民心坎上。麦子的颗粒很美,有土壤般朴素柔和的质地和本色。一粒麦子是美丽的,一颗麦子是美丽的,一地麦子还是美丽的。麦子生命的每一个过程都是美丽的。麦子原本是一粒种子,浸润了阳光、空气、水分,结出黄灿灿的麦粒,丰富了我们的血液和躯体。麦子用它的物质颗粒和精神内核书写着人类的历史。当秋阳拂照四野,耕耘完的田畴袒露出丰腴的肌肤,随着父亲手臂的挥动和铿锵的步伐,麦粒穿过深秋的空气落入土地。田野上空一阵又一阵金色的雨在秋阳里一闪一闪。父亲脸上荡漾着微笑的涟漪,把麦粒交给生命的家园。种子要想不丢失自己,就必须走回它生命的家园,走向疏松湿润的土壤,吸收大地的微温和芬芳。在秋雨的润泽下,绿色的剑刺破黑暗的泥土指向天空。嫩嫩的绿芽儿探出头来,它们挨挨挤挤地住在一起,以盛大的形式展开,以集体的力量显示其生存的意义。麦子从容地迈过冬天的门槛,第一个用绿色的手与春天紧握。清纯的麦苗相依相扶、牵牵连连,一直铺向遥远的远方。瞬间,万野绿遍,大地尽染。麦子在一望无际的田畴尽情地拓展绿色的海洋。大地融进了蓝天,蓝天陷进了绿海。此时的乡亲们忙着在麦海里除草施肥。麦子在人类的呵护下,展示着拔节吐穗、开花灌浆的生命过程。麦子和人类在和谐中相互期待、相互拥有。麦子把生命之花开在头部,最完美地接受阳光雨露。麦子终于完成了对生命的雕塑,不动声色地吐露出饱满的穗子。麦穗就是国徽上的那穗。麦穗是绝妙的艺术品。数十粒麦子团结起来,井然有序地排列成一个柱体。麦粒大头向下,小头尖尖向上,汗滴一般,而麦芒如剑直指蓝天。风来了,麦浪一波又一波,似乎整个大地都跳起了舞。父亲去看麦子的长势,怜惜地扯下几根麦穗搓着,然后眯起眼,吹起麦芒,将一手心鲜嫩的麦粒倒进嘴里。我去嗅麦子清香的味道,像掬起一捧水那样,用双手捧着几个麦,将脸贴在它们的上面,我手捧着它们表达我的亲近。在我心里,麦子就是我永远的亲人。看母亲割麦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镰刀闪着星月一般俏丽的锋芒。母亲一手抡开镰刀,一手揽麦入怀。镰刀贴着地皮,挥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瞬间,麦子便倒进母亲温暖的怀里。顺手,母亲抽出一绺作要子,就势将麦子翻转过来,捆好。麦捆从腋间滑落下来,躺在田垄上。这一连串的动作一气呵成。农民为麦子备好行囊,走进炊烟袅袅的村庄。麦子收后的田野静静的。母亲细心地寻找麦子,唯恐遗漏一粒,像在寻找土里的珍珠。融入了阳光、雨露、汗水的麦粒,是大地之树结出的鲜亮的果子,是大地母亲分泌的乳汁,哺育着人类。麦子是芸芸众生生命的基本元素,锻造着我们的灵魂。麦子从容地走完真善美的一生,生根,长叶,开花,结果,奉献麦子,普通而神圣的麦子,朴素而雅致的麦子,养育我们血脉和精神的麦子,弥漫着文化意蕴,流淌进海子纯洁的诗篇。面对你,我俯首膜拜,诚谢敬仰!(选自诗意的栖居)(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 本文生动详细地记述了麦子生根、长叶、开花、结果的一生,运用准确细致又充满热情的语言,表达了对麦子的情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 . 主要运用了叙议结合的手法以及拟人、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使作品生动形象,显得很有文采。C . 从字里行间不难看出,“我”的父亲种麦子很有经验,例如在第段,他吃下鲜嫩的麦子就能判断麦子的长势。D . 本文安排文章的结构颇有匠心,如写父亲播种、母亲收割时各有侧重,行文富有变化。(2)从以下两句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进行赏析。 田野上空一阵又一阵金色的雨在秋阳里一闪一闪。父亲去看麦子的长势,怜惜地扯下几根麦穗搓着,然后眯起眼,吹起麦芒,将一手心鲜嫩的麦粒倒进嘴里。(3)联系全文,探究作者主张“亲亲麦子”的理由。 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10. (17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彝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阡陌交通 , 鸡犬相闻_无论魏晋_日出而林霏开_野芳发而幽香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佝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3)填空。 【甲】文主要描写了_和_(地点)的景色,【乙】文描写了琅琊山_和_。(时间)的景色。(4)【甲】【乙】两文同写了百姓之乐。作者写它的目的是否一样呢?请你加以分析。 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11. (6分)古诗阅读 清明即事孟浩然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与友人过山寺戴叔伦共有春山兴,幽寻此日同。谈诗访灵彻 , 入社愧陶公竹暗闲房雨,茶香别院风。谁知尘境外,路与白云通。【注释】帝里:京城长安。茗:茶。灵彻:诗僧,戴叔伦友人。陶公:指陶渊明。两首诗都写到了“茶”这个意象,诗人借此表达的情感相同吗?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九、 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人生中有很多的“遇见”让我们内心感到温暖,如:一个人,一本好书,一部电影,一段动听的音乐,一处流连忘返的风景请以“遇见”为题,或自拟一个含有“遇见”一词的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500字。标点符号的运用力求正确、规范。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1、2-1、3-1、二、 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4分)4-1、4-2、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5-1、5-2、5-3、5-4、5-5、5-6、5-7、5-8、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7分)6-1、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7-1、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8-1、8-2、8-3、8-4、8-5、9-1、9-2、9-3、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10-1、10-2、10-3、10-4、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11-1、九、 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