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升学适应性检测试卷(II )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316728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升学适应性检测试卷(II )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升学适应性检测试卷(II )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升学适应性检测试卷(II )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升学适应性检测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1.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有时候他遇到晚霞和新月,这时他只想休(q),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磅(b)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地望见了大海。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也许有一天,他会再从海上篷篷的雨点中升起,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生命就是这样,有时,它也许会被冷酷地阻断,有时,它也许会被无情的搁浅。但是,生命之所以美丽,正在于它始终高扬着一个美丽的主题:在生命的底蕴中,始终流动着人类对世界最纯粹的良知与渴望。(1)给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qb_休_磅_屏息(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正确写法是_。 (3)文中“底蕴”一词的意思是_。 (4)划线句有标点错误,应将_。(修改意见) 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2. (6分)根据提示填空 (1)_,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了却君王天下事,_。(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范仲淹的渔家傲中抒发将士们既想建功立业,又思念家乡的诗句是:_,_。 (4)苏轼的密州出猎中借典故表达自己立功报国的愿望的句子是:_,_。 (5)辛弃疾的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了残酷战斗气氛的语句是: _,_。 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3. (5分)研学活动即将结束,小嘉、小舟觉得收获很大,打算围绕“访古探幽”或“重走一大路”主题,为学弟学妹做一个“南湖半日游”行程规划。 请你借助下面的示意图,并结合答题过程中获得的信息,完成这个行程规划。要求:设计一条路线,起点“会景园”。安排三个符合景点特征的活动。使用合理的表达方式。不超过150字。四、 名著阅读 (共2题;共7分)4. (6分)名著阅读。【甲】我也开始挣钱:我逢休息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平时放学以后也干这玩意儿,每星期六卖掉各种旧货,能得三十至五十戈比,运气好的时候,卖得更多。【乙】他拉上了个买卖,把车拉起来,他才晓得天气的厉害已经到了不允许任何人工作的程度。一跑,便喘不过气来,而且嘴唇发焦,明知心里不渴,也见水就想喝。不跑呢,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丙】对着这灿烂的美景,康塞尔跟我一样惊奇地欣赏着。显然,这个守本分的人,要把眼前这些形形色色的植虫动物和软体动物分类,不停地分类。满地都是腔肠动物和棘皮动物。变化不一的叉形虫,孤独生活的角形虫,纯洁的眼球虫【丁】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戊】且说 A见过众人之后,吃过晚饭,宝钗等都往贾母处去了,自己便往潇湘馆中来。此时黛玉已好了大半,见A也进园来住,自是欢喜。A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1)【甲】段文字的“我”是(写出人名)。(2)【乙】段文字写了(概括情节)的故事。(3)【丙】段文字出自小说。(4)【丁】段文字的作者是(写出人名)。(5)【戊】段文字的A是(人名)。A为什么有机会进入大观园?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5. (1分)以下这段文字选自哪部著作?“我”和“你”分别指的是谁?其中的“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是怎样的一种心怀?“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作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地存着凭吊的心怀。”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6. (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爸爸教我读中国诗程怡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1959年秋,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爸爸问我懂不懂这诗句,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有删改)(1)对第段画线部分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 写出了夏天夜晚满天繁星的景色。B . 突出了我童年学诗歌的模糊记忆。C . 表现出了夏夜我朦胧欲睡的状态。D . 引出我被父亲吟诗声唤醒的情节。(2)文中围绕爸爸教我读中国诗,记叙了三件事,请概括。 _上学前,爸爸教我理解示儿诗中的句意;_(3)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的理解。7. (17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2019年3月23日,武夷山第二届花朝节汉服游园会在武夷山中华茶博园举行。当日,游园会吸引了上百位汉服爱好者前来参加。人们身着汉服,游园踏春。“汉服热”近些年越来越火,国内不少地方都成立了“汉服社”,高校接二连三出现“汉服女神”,小学流行“开笔礼”,大学则流行“成人礼”,许多年轻人甚至选择集体汉式婚礼,在终身大事上玩把“穿越”。_。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也热衷于举办汉服活动,在异域吹起“中国风”,甚至连有些老外也成了“汉服粉”。(材料二)随机采访500位中国市民的调查问卷报告你认为以下哪种服饰最具中国特色?你对汉服的印象是什么?有机会你会穿汉服吗?汉服30%很好看64%一定会14%唐装25%穿起来麻烦20%会38%旗袍马褂23%恶心难看0%可以考虑36%中山装22%没有印象16%不会12%材料三:全国人大代表钱建民:“我去欧洲访问,但凡接见我的官员都说我穿的汉服好看,如果我们都带头穿汉服,民族自豪感就出来了。汉服不仅仅是服装,也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钱建民还表示,文化自信不妨从身着汉服做起。老百姓喜欢穿汉服了,文化自信就体现出来了。浙江华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爱华:“这几年陆续有人来订做汉服。喜欢灵便的就选丝绸、全棉的料子,喜欢挺括的就选麻料。当前,我们正积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宣扬中国梦。汉服浓缩了民族文化要素,身着汉服,就是一种流动的宣传。”大二王同学:“汉服宽大飘逸、流畅脱俗,它作为一种独一无二的服饰文化,是一定要保护的。汉服中蕴含着的服饰美学对当代服装设计依然有借鉴意义。”(1)根据上下文,给材料一空缺处补写合适的句子。 (2)阅读材料二,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结论。 (3)阅读材料三,请简要概括提倡汉服的意义。 (4)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 . 3月23日,上百位汉服爱好者在武夷山茶博园参加第二届花朝节汉服游园活动。B . “汉服热”不仅在中国流行,世界各地人民也热衷于举办汉服活动。C . 汉服因为选择材料的不同而呈现出多样的风格,可灵便,可挺括。D . 汉服以其宽大飘逸、流畅脱俗的特征,成为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服饰文化。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分)8. (1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桶,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此诗当是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李白遇赦由江夏南游洞庭时登岳阳楼而作。迥:远。行杯:传杯而饮。历代文人写下过许多有关“洞庭湖”“岳阳楼”的传世佳作。范仲淹著有岳阳楼记,孟浩然创作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李白写下了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请仔细比较这三篇作品,完成下表。作品洞庭湖的景象景物描写的作用岳阳楼记(范仲淹)霪雨霏霏,连月不开春和景明,波澜不惊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_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_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9. (17分)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后面题目。【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童隶而登焉。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选自张孝祥观月(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春和景明( ) 沙鸥翔集( )未尝身至其地( )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语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中秋之月 怅恨久之(司马迁陈涉世家)B . 此乐何极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战国策)C . 其喜洋洋者矣 公问其故(左传)D . 于是为备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翻译下面的句子。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天无纤云,月白如昼(4)联系醉翁亭记、桃花源记、与朱元思书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任选一篇写出下句,与上句组成对偶句。上句:岳阳楼壮丽雄奇下句: (5)结合【甲】段选文内容,说说作者写景的作用是什么?八、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10. (5分)根据情景把内容补充完整。今年岳阳楼景区推出的“背岳阳楼记,领免费门票”新春活动受到游客热捧,大年初一至初十有近万人“背”得岳阳楼免费门票。5月1日至5月7日,孔子故里曲阜也推出“背论语免费游三孔”活动。针对这两个景区 的新举措,某班级出现了两种不同声音。甲:我们不赞成这种做法。景区完全是拿传统文化作秀,纯属借背诵之名来提高景区的知名度,以达到增加经济收入的目的。乙:我们认为这种做法值得推广。_。 九、 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鲁迅先生告别“百草园”时,是那样动情:“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在你的生活中,也一定感受过这样的时刻;那段日子,一定盛满了请以“告别”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提示和要求: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不要忘了拟一个题目。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会扣分。不得抄袭。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最好不要少于500字。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1-1、1-2、1-3、1-4、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2-1、2-2、2-3、2-4、2-5、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3-1、四、 名著阅读 (共2题;共7分)4-1、4-2、4-3、4-4、4-5、5-1、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6-1、6-2、6-3、7-1、7-2、7-3、7-4、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分)8-1、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9-1、9-2、9-3、9-4、9-5、八、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10-1、九、 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