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B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316496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北省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北省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B卷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隋朝的统治在中国历史上犹如一道流星划过,其统治类似于( )A . 秦朝B . 西汉C . 东汉D . 东晋2. (2分)“它”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 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它”指的是( )A . 都江堰B . 万里长城C . 隋朝大运河D . 赵州桥3. (2分)我国的四大发明中在唐朝时期出现的有( )A . 造纸术和印刷术B . 印刷术和火药C . 指南针和火药D . 造纸术和火药4. (2分)3月21日,吴中洞庭山碧螺春茶文化旅游节开幕,地产优质的洞庭山碧螺春茶开始上市。历史上饮茶之风在全国范围盛行是在( )A . 隋朝B . 唐朝C . 北宋D . 南宋5. (2分)“唐朝与当时的阿拉伯帝国并列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声誉远扬海外,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当时,与我国进行友好往来的亚洲国家是( )日本 新罗 天竺 雅典A . B . C . D . 6. (2分)宋朝时,下列逐渐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的是( )A . 小麦B . 水稻C . 高粱D . 玉米7. (2分)历史上武则天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其中人们对她予以肯定的一点是( )A .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B . 治宏贞观,政启开元C . 她重视老百姓,缓和了阶级矛盾D . 她能够接纳贤臣的进谏,开创开元盛世局面8. (2分)唐朝先后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局面,从这些盛世局面中得出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B . 统治者励精图治是盛世局面出现的政治保证C . 劳动人民生活安定,没有剥削和压迫D . 国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9. (2分)贞观初年,太宗常常告诫臣下不可浪费民力,他主张( )A . 统一铸造五铢钱B . 轻徭薄赋C . 废除丞相D . 闭关锁国10. (2分)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下列图中文物对我们了解宋代海外贸易有帮助的是( )A . B . C . D . 11. (2分)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许多盛世局面,下列盛世局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 隋文帝 贞观之治B . 唐太宗开皇之治C . 唐玄宗 开元盛世D . 武则天开皇之治12. (2分)你一定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吧!那么你知道剧中的唐僧是依据历史上哪个人物原型创作的( )A . 玄奘B . 鉴真C . 戒贤D . 普照13. (2分)隋唐时期最突出的社会特点是( )A . 中华文明的起源B .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C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 . 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14. (2分)占领了幽云十六州,与中原政权的冲突加剧的皇帝是( )A . 辽太祖B . 辽太宗C . 元昊D . 成吉思汗15. (2分)标志科举制正式形成的是( ) A . 明经科的创立B . 进士科的创立C . 殿试的设立D . 武举的创立16. (2分)下列史实反映了唐朝开放与交流的是( )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 国际性大都会 遣唐使 A . B . C . D . 17. (2分)“正月十五那一天,公主答应来西藏。莲花大坝不用怕,百匹骏马迎接您。”这一材料涉及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 . 唐玄宗时期B . 唐高祖时期C . 唐太宗时期D . 武则天统治时18. (2分)以下是科举制度产生、发展、废除的脉络,其中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A . 创立于秦朝,完善于隋唐,僵化于明清,废除于戊戌变法期间B . 创立于汉代,完善于隋唐,僵化于明清,废除于1905年C . 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僵化于宋元,废除于辛亥革命期间D . 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僵化于明清,废除于1905年19. (2分)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是( )A . 朝鲜B . 印度C . 日本D . 印度尼西亚20. (2分)郭靖与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两个重要的人物。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 ) A . 西夏建立B . 澶渊之盟C . 金灭北宋D . 元朝建立二、 改错题 (共6题;共44分)21. (16分)历史时空:假使你乘上“时空穿梭机”,就可以体验不同的历史时刻,见证各种历史的变迁。请根据下列信息在空格处填写史实。(1)你来到刚建立不久的秦朝,看到群臣见到嬴政,都喊他皇帝。那时国家在朝廷设有三位高官,即_、_和太尉,分别管理行政、监察和军事。在地方行政管理方面实行_制度。(2)你来到唐朝,遇到了唐太宗。见到他任用长孙无忌、房玄龄、_和魏征等在三省六部中担任要职。他实行_的政策,改善民族关系。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共同拥戴为“_”。(3)你来到清朝,听说康熙皇帝在雅克萨大败沙俄侵略军。沙俄被迫与中国谈判,签订了_,条约规定,黑龙江流域和_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大片领土是中国的领土。(4)你来到1935年1月的贵州,作为一名红军战士,听连长传达了中共中央在_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精神,这次会议肯定了_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并选举其为政治局常委。(5)1958年开始,全国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农业大跃进中的_和工业大跃进中的_是“大跃进”运动的主要表现。(6)你来到14到16世纪的欧洲,发现这里已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里的指当时欧洲发生的历史事件_和_。“人被发现”这事件的核心思想是_,神曲的作者是_。22. (5分)李世民于626年继承皇位,改年号为“_”,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_。他明白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是_,他知人善任,尽量做到_、_。23. (10分)四川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约前256年前251年,_担任蜀郡守,修建_,使成都平原成为“_”。(2)四川成都武侯祠是纪念_时期_(国名)丞相诸葛亮的祠宇。(3)该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现实主义诗人_的故居。他的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_ ”。(4)上图是_时期四川地区出现的_,它是世界上最早的_。它比欧洲同类事物早出现600多年。24. (2分)唐朝时,日本派出大批_来到中国学习唐朝文化;宋朝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_,加以管理。25. (10分)认真观察下图,回答问题。(1)图一:世界上现存最早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_。(2)图二:名画步辇图中,唐太宗接见的是吐蕃首领_的求婚使节,此后 _ 公主入藏,“和同为一家”。(3)图三:隋朝著名工匠李春修建的世界最古老的的单孔石桥_。(4)图四:隋朝修建的大运河的主要功能是_。(5)图五:玄秘塔碑的作者_和颜真卿并称为“颜筋柳骨”(6)图六:唐朝的_,是世界工艺的珍品。(7)图七:北宋时期,四川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8)图八: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他“精忠报国”的故事世代流传。他是_。(9)图九:鉴真来到日本,精心设计了_,被视为日本的艺术明珠。(10)图十:玄奘西游回到长安,写成了_一书。26. (1分)隋朝开始实行_,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三、 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60分)27.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出自宋朝谚语材料二: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宋代手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商业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苏湖”具体在什么流域?(2)“宋代手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这说明了什么?28. (25分)在数千年的文明史中,人类通过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完善,推动了社会进步。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野与能,讲信修睦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材料三: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日齐。材料四:卫鞅日:“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日:“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史记商君列传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我国古代的哪一项民主制度?请举例说明古代的哪位先贤是通过这种方法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2)材料二反映出古代实行的什么政治制度?(3)材料三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西周实行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4)材料四中“卫鞅”指谁?“孝公”是哪国国君?(5)卫鞅在孝公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请简述这次变法的至少三条内容与作用。29.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 ,“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瑚熟,天下足”。材料二:如图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币(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经济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完成在哪一时期?(2)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有哪些?(答出其中两点就行)(3)图片最早出现在哪一朝代?(4)从古代经济发展的史实中,你得到的最大启示是什么?四、 综合题 (共1题;共15分)30. (15分)历史老师让同学们围绕“近代化探索”这一主题设计历史板报,请你参与完成。步骤一:举步维艰栏目二:柳暗花明栏目三:旭日东升陈独秀1902年赴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留学1907年赴法国考察研究蔡元培1902年赴日本考察 1907年赴德国访问1912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留学胡适1910年赴美国留学李大钊1913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鲁迅1902年留学日本(1)图1至图4反映了“近代化探索”的哪一历史事件?(2)阅读图5及其材料,指出这一伟大人物认为实现目标的途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奋斗目标是否实现,为什么?(3)根据栏目三的材料,表格中人物为什么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概括他们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二、 改错题 (共6题;共44分)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24、答案:略25、答案:略26、答案:略三、 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60分)27、答案:略28、答案:略29、答案:略四、 综合题 (共1题;共15分)30、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