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五)课内阅读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310194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春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五)课内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长春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五)课内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长春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五)课内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春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五)课内阅读姓名:_ 班级:_ 成绩: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阅读 (共6题;共76分)1. (16分) 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1) 先解释划线的词语,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碧玉:_绿丝绦:_诗句的意思:_。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裁:_似:_诗句的意思:_。(2) 诗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里“碧玉”是指_,“绿丝绦”是指_,又把_比作“剪刀”。 2. (16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鹬蚌相争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注】方:刚刚。曝:晒。箝:同“钳”,把东西夹住的意思。禽:同“擒”,捕捉,抓住。弊:弊病;害处,这里指疲弊的意思。(1) 试着翻译下面的句子。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2)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苏代把_国和_国比成了故事中的鹬和蚌,把_国比成了渔者。(3) 苏代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3. (14分) 课外阅读。 北大荒的秋天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生活在这里的人,喜欢用“大豆摇铃千里金”来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这里的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草甸子,都会在这个季节里用双手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1) 北大荒的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_比作_,写出了河水_的特点。 (3) 第4自然段一共有句话,是围绕“_”这句话写的。 (4) 本文描写了北大荒的秋天的_、_和_的景色,人们用“大豆摇铃千里金”来赞美北大荒_的美丽景色。 4. (9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喜鹊的新发现喜鹊在半空中飞着,眼睛只盯住自己的下面。它看见那些蜻蜓、蝴蝶、蜜蜂等小昆虫在低空中飞,便叫起来:“看来,世界上要算我飞得最高了。”哪知,头上传来鸽子咕咕的歌声,喜鹊吃了一惊!难道上面还有飞鸟?往上一看,一群鸽子在头上飞。它伸长脖子向上面喊道:“鸽兄,看样子天上数你飞得最高了吧?”“不,不,我飞得不算高,上面还有大雁呢!”鸽子对喜鹊说。喜鹊抬头一看,真的,雁群排着“人”字行,整整齐齐地飞向远方。“真是人上有人,天外有天哪!”喜鹊说。(1) 本文共有1节,第1节有2句话。 (2) 写出与“整整齐齐”形式相同的词语。 (3) 把下列鸟名按从低到高的飞行方式排列。 A鸽子 B喜鹊 C蜻蜓 D大雁 (4) 喜鹊的新发现是( ) A . 蜻蜓飞得最低。B . 大雁飞得最高。C . 人上有人,天外有天。5. (8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落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田野里,一群小鸟正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1) 用“_”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2) 文中描写春雨声音的词语是_。 (3) 小鸟正在争论什么问题? 6. (13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1) “眼前的一穗”指_,“最大”的“追求”指_。“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又指_。 (2) 文中把人生比作_,把_与追求最大的理想相联系。 (3) 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句中“麦穗”加引号表示_。 引用原文 着重论述 特殊含义(4) “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请你围绕这一句话联系自己的学习体会写一段话。 第 6 页 共 6 页参考答案一、 阅读 (共6题;共76分)1-1、1-2、2-1、2-2、2-3、3-1、3-2、3-3、3-4、4-1、4-2、4-3、4-4、5-1、5-2、5-3、6-1、6-2、6-3、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