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四)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307801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四)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四)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四)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四)姓名:_ 班级:_ 成绩: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现代文阅读星期天下午,我在邻居的花圃里,观察了一盆樱桃椒。这盆樱桃椒长得十分茂盛!远远望去,绿叶丛中,似乎闪烁着红宝石,真是惹人喜爱。 走近细看,樱桃椒又是一番姿态。看,樱桃椒的茎笔直粗壮,枝叶向四周撑开着,犹如一把绿色的小伞,有些枝条已偷偷地伸出花盆,平卧在盆沿上。有的枝条刚劲挺拔,直向蓝天伸延。樱桃椒的叶子窄而长,绿油油的在阳光下发光。在绿叶丛中,盛开着一朵朵洁白的小花,仿佛是满天的星星,洁白的花瓣跟梅花有点相似。听王伯伯说:“深秋季节,这红色的果实,形如樱桃,所以叫它樱桃椒。”看着,看着,我不由自主地说:“樱桃椒,樱桃椒,你真美啊!”1 . 给短文加个恰当的题目。2 . 走近细看时,是从樱桃椒的_ 、_ 、 _、 _ 、_等方面进行观察的。他们的特点分别是_、_ 、_、_ 、_ 。3 . 远看樱桃椒是什么样子的?_4 . 在文中用“_”画出两个比喻句,这两个比喻句分别把_比作_ ;把_比作_ 。5 . 在文中用“”画出樱桃椒名字来历的语句。课外类文阅读。盲人心中的明灯大学实习时,我带过一堂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那天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有一个盲人晚上出门总挑(tiotio)着一盏灯笼,这是为什么?”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他是给儿子买的灯笼(lnlon)”还有的说:“夜里太冷,他是想取暖的吧?”可能,这些答案都对,但这些年龄不到10岁的孩子都认为盲人提灯一定是为自己,所以,他们的答案不免单一。他们没有一个人回答:盲人也许是为了给别人(健全人)照亮,这样,别人才不会撞上他盲人的心中装着一盏亮暖的灯,为别人着想正是他们心中的明灯。这些孩子不明白:很多时候,帮助别人其实是帮助我们自己。为什么那么多眼睛好的人在暗夜中往往会相撞?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没有明灯,手上也不提明灯啊。6 . 请用“”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7 . 下列句子中的“明灯”指的是什么?请将序号填到括号里。A明亮的灯B为他人着想的思想(1)他们心中没有明灯。(_)(2)他们手上没提明灯。(_)8 . 文中的省略号的意思是( )。A引文的省略B列举的省略C说话断断续续9 . 请你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这个自然段的意思。_10 . 这位盲人为什么晚上出门总是挑着一盏灯笼?_11 . 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收获?请写一写。_12 . 阅读短文。谁发明了E-mailE-mail又称为“伊妹儿”,是电子邮件的意思。如今在Internet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E-mail以其方便、迅速深受广大网民的喜爱。那么,E-mail是谁发明的呢?它的发明者是美国电脑工程师雷托姆林森。1965年,托姆林森在麻省理工学院附近一家BBN企业从事电脑方面的研究工作。当时,这家企业正受聘于美国军方,参加了Internet的前身Arpanet的建设和维护工作。当时,托姆林森在BBN的工作是在一些简陋的硬件设备上面搞一个操作系统。为了让用数字PDP-10S来工作的程序员和研究人员能够互相发送信息,托姆林森搞出了一个“传递信息”的程序。刚开始时,这个程序只能在当地使用。但很快,便可以跨越整个Arpanet来传递邮件。第一个E-mail电子邮件于1972年发出,但电子邮件的具体内容已经没人记得了,所知道的只是这封电子邮件是由托姆林森从一台电脑发给另一台电脑的,而收件人也是他自己。后来,一个名叫罗伯特的人对托姆林森的发明爱不释手,并把电子邮件作为自己在工作中唯一的通信方式。他的这一极端举动,迫使那些信赖其拨款的研究人员不得不纷纷使自己联网,于是,托姆森搞出的这种通过网络来传递信息的系统,很快就从一种方便之举,变成了一个不可缺少的工具。像许多其他信息时代的先锋一样,托姆林森改变了整个世纪的面貌,为许多人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自己却没有从中得到过哪怕一分钱的好处。他自我解嘲地说:“创新有时候是能够带来巨大回报的,但这项创新却不属于此列。”【小题1】给加线的字注音。受聘( ) 简陋( ) 依赖( ) 解嘲( )【小题2】解释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自我解嘲_爱不释手_【小题3】缩写画横线句:_【小题4】画“”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_【小题5】为什么说托姆林森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为许多人带来了巨大的财富?_课内阅读。众猴听得,个个欢喜。都道:“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进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儿,也都进去了。跳过桥头,一个个( )盆( )碗,( )灶( )床,( )过来,( )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隐了,遂称美猴王。13 . 将下列动词还原到文中。占争抢夺搬移14 . 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力倦神疲:_。15 . 文中加下划线的句子用了_的修辞手法。16 . 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意思。_17 . 众猴只顾戏耍玩闹,可石猴却讲出那番话,说明了石猴_,从中可以看出石猴_。18 . 那段话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内容?_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约翰周末晚上出去游玩,爸爸妈妈规定,必须在10点前回家。但是有一次周末,约翰没有按规定的时间回家,是半夜才回来的。回家时怕父母发现,他就从后窗跳进屋子。第二天早上,爸爸见后屋外窗下有一个凳子,就把约翰叫起床,说:“你这样做不仅会摔伤,还有遭枪击的危险”。因为在美国,别人发现有人在跳窗子,会开枪射击的。然后,爸爸又重申了按时回家的规定,并告诉他这样做的道理。年老的祖父意味深长地说:“孩子像牛一样长得越来越大,需要的牧场也越来越大。但不管牧场大小,我们还是要用栅栏将牧场围起。”生活不能没有规则。规则就是人生的红绿灯。这看起来是在限制,实质是在保护。红绿灯是城市交通的指挥官。如果没有控制,整座城市将陷入一片混乱之中。人也一样,没有“红绿灯”的限制,将会无法无天,闯下大祸。中国世贸组织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一次和几个朋友在瑞士公园里散步,上厕所时,他听到隔间“砰砰”地响,很是纳闷。这是怎么回事?出来后,一位女士着急地说,儿子进厕所十几分钟都没出来,她请龙永图帮忙看一下。龙永图折回到洗手间,打开那“砰砰”作响的隔间,见一个七八岁的小孩正在弄抽水马桶,却怎么也冲不出水,累得满头大汗。你看,小孩也懂得上厕所不冲洗是违反规定的。尊重和遵守规则是一种教养、一种风度、一种文明、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品格。没有这些,人便无法在社会上生存和立足。没有规则,社会也无法得到和谐与安宁。19 . 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0 .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写出意思。红绿灯是城市交通的指挥官。这句话中,“红绿灯”具体是指_人也一样,没有“红绿灯”的限制,将会无法无天,闯下大祸。这句话中,“红绿灯”具体是指_21 . 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写出意思。“孩子像牛一样长得越来越大,需要的牧场也越来越大。但不管牧场大小,我们还是要用栅栏将牧场围起。”_。22 . 边想边读,回答问题。根据短文内容填空a引用小约翰_的事例,目的是想说明_。b引用瑞士小孩_的事例,目的是想说明_。c文章中正反两个事例都说明了“_”根据短文观点答题a生活处处有规则。请列举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具体规则:_。b为了引导人们尊重和遵守这一规则,请写一条公益广告_。阅读理解苏七块冯骥才苏大夫本名苏金散,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环,天津卫挂头牌,连洋人赛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赛的乌黑锃亮。张口说话,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远近一样响,要是当年入班学戏,保准是金少山的冤家对头。他手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呢?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倘若再来,一准儿是鞠大躬谢大恩送大匾来了。人有了能耐,脾气准各色。苏大夫有个各色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这叫嘛规矩?他就这规矩!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因故得个挨贬的绰号叫作:苏七块。当面称他苏大夫,背后叫他苏七块,谁也不知他的大名苏金散了。苏大夫好打牌,一日闲着,两位牌友来玩,三缺一,便把街北不远的牙医华大夫请来,凑上一桌。玩得正来神儿,忽然三轮车夫张四闯进来,往门上一靠,右手托着左胳膊肘,脑袋瓜淌汗,脖子周围的小褂湿了一圈,显然摔坏胳膊,疼得够劲。可三轮车夫都是赚一天吃一天,哪拿得出七块银元?他说先欠着苏大夫,过后准还,说话时还哼哟哼哟叫疼。谁料苏大夫听赛没听,照样摸牌看牌算牌打牌,或喜或忧或惊或装作不惊,脑子全在牌桌上。一位牌友看不过去,使手指指门外,苏大夫眼睛仍不离牌。“苏七块”这绰号就表现得斩钉截铁了。牙医华大夫出名的心善,他推说去撒尿,离开牌桌走到后院,钻出后门,绕到前街,远远地把靠在门边的张四悄悄招呼过来,打怀里摸出七块银元给了他。不等张四感激,转身打原道返回,进屋坐回牌桌,若无其事地接着打牌。过一会儿,张四歪歪扭扭走进屋,把七块银元“哗”地往台子上一码。这下比按铃还快,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挽起袖子,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子上,捏几下骨头,跟手左拉右推,下顶上压。张四抽肩缩颈闭眼龇牙,预备重重挨几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当下便涂上药膏,夹上夹板,还给张四几包活血止疼口服的药面子。张四说他再没钱付药款,苏大夫只说了句:“这药我送了。”便回到牌桌旁。今儿的牌各有输赢,更是没完没了,直到点灯时分,肚子空得直叫,大家才散。临出门时,苏大夫伸出瘦手,拦住华大夫,留他有事。待那二位牌友走后,他打自己座位前那堆银元里取出七块,往华大夫手心一放,在华大夫惊愕中说道:“有句话,还得跟您说。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华大夫把这话带回去,琢磨了三天三夜,到底也没琢磨透苏大夫这话里的深意。但他打心眼儿里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选自俗世奇人)注各色:方言。意思是特殊,与众不同。23 .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口说话,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远近一样响,要是当年入班学戏,保准是金少山的冤家对头。”这句话说明苏七块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声音响亮。B“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这两句话运用传神的动词和比喻的手法,表现了苏七块精湛的医术。C三轮车夫张四摔伤,因无七块银元,苏七块坚决不给他治伤,当看到张四把七块银元“哗”地往台子上一码,苏七块“这下比按铃还快”,马上给张四治伤,可见苏七块是一个贪财势利、毫无同情心的人。D小说富含浓厚的“津味”,小说中出现了很多具有天津卫方言特色的词语,如“嘛”“赛”,将人物表现得活灵活现。24 . 苏七块一直不给车夫张四看病,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他不愿意给张四这样身份低下的车夫看病。B因为张四拿不出七块银元,苏七块给他看病挣不到钱。C因为苏七块不想破坏自己定下的规矩。D因为苏七块看准了华大夫心善,他想等华大夫替张四付钱。25 . 下列对苏七块的人物特点概括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医术高明但唯利是图。B医术高明且坚持原则。C唯利是图但心地善良。D心地善良且坚持原则。26 . 文中画“”的部分主要是对人物的( )描写。A语言B动作C心理D神态27 . 苏七块是小说俗世奇人中的一个人物,请结合本文分析苏七块的“奇”表现在哪些方面。_28 . 人们为什么称苏大夫为“苏七块”? _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2、3、4、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