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10305648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卷中学语文资源网辑命题人:李金洪一、选择题。(共12分,每题2分)1、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分)A、百舸(g) 模(m)糊 青荇(xng) 椽(qun)子B、混沌(dn) 拾掇(du) 琴瑟(s) 箪(dn)食C、机杼(zh) 暧(i)昧 涟漪(y) 骠(pio)勇D、檄(x)文 叮咛(nng) 安谧(m) 拓(t)片2、 下列词语中都有错别字,其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分)A、大相径庭 寻根究底 拖沓冗长 矫柔造作 B、清新自然 含混晦涩 道路以目 急于事功C、明珠暗投 蜂涌而至 老态龙钟 没精打彩 D、情随事迁 自惭形秽 人心惟危 哀声叹气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分)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废除静止地孤立地研究的方法。为此目的,就要同志们的眼光向着这种实际事物的调查和研究。错误常常是正确的。 、指导先导引导向导、向导指导引导先导、向导引导先导指导、先导引导向导指导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分)A、的确,我们很难简单地概括出中国文学的传统,但大约不会有人否认,先秦文学的诗经、诸子散文、楚辞至为绚丽,是后人难以超越的高峰。B、在大量药品广告的影响下,一些家长期望通过使用补品和保健品来提高和增长孩子的智力,这种想法本身就是子女教育中的一个误区。C、从牡蛎和某些棘皮动物中可以提取抗癌物质,许多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正在被推广和发现,前途不可估量。D、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响声。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分)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寄希望于未来,寄希望于前仆后继的语文教育教育工作者。B、孩子们跟在疯二爷背后,尽管拍手、取笑、高声起哄,他都漠不关心。C、读完诗我们才大彻大悟,原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只不过是个引子,主题之所在则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D、便民箱、井盖板、金属垃圾桶被盗,盆景名花不翼而飞,公共设施被毁发生在城市里的这些不文明现象,令人愤慨。6、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两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分)每当夜幕深垂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烁着疏落的灯光;_。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A、山上的灯光把黑暗照淡了,山下的灯火把黑暗照亮了。B、山上的灯光把黑暗照亮了,山下的灯火把黑暗照淡了。C、山下的灯火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光把黑暗照淡了。D、山下的灯火把黑暗照淡了,山上的灯光把黑暗照亮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共12分,每题3分)孙权北击合肥的历史作用 一项历史结局是参与此历史过程的人共同构筑的复杂的动态过程。仅经赤壁一役,并不足为三国鼎立奠定基础。世人之所以有“一战定三分”的误解,就在于忽略了其后孙、曹间的战争。其实,出现三国鼎立的局面,主要原因是孙权在赤壁战后,坚持了抗曹的政策,并不断在淮南地区发动进攻。 建安十三年至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08-219年),孙、刘、曹周旋了11年。其间,三国志中记载的孙、曹间围绕合肥的战役为8次,刘、曹作战3次。赤壁之战后的11年中,孙、刘与曹之争,主要由孙方承担,孙军攻合肥,击当涂,战役的目的是开拓合肥东、西、北三面的用兵空间。如果孙权进占合肥,逼取寿春(今安徽寿县),再沿淮河水系东出北上,曹方的徐、豫诸州等地,将会受到严重的威胁,孙军不仅独据长江天堑,还可兼得淮河运兵之利。孙权攻合肥的战役虽没有取得预想成绩,但它使曹操不得不改取先稳定淮南的策略。因此,权、操合肥之争,阻滞了曹操建安十三年后的军事进程,影响了其政治措施,这就为刘备的发展创设了条件。 孙权在进击合肥中无多少成效,论者或以为他的真实目的是“利在鼎足”。这种看法,低估了孙权的雄心,高估了他的实力,并不符合事实。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权继兄孙策为江东主。这时曹操、袁绍间胜负未决;刘表坐守荆州;刘璋偏安益州;交州各郡官员观望游移。鲁肃根据这一形势,替他谋划了“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竟长江所据,据而有之”直至“建号帝王以图天下”的建国方略。这既符合孙权集团的实际发展需要,又与当时时局有切合之处。因当时孙权整体实力尚不敌刘表,更无论与曹对敌。 东汉末的政客军人中,由割据观望者,又想取汉代者,真正提出先与北方鼎足对峙而后建帝王之业者,鲁肃可算第一人。赤壁一战虽暂时稳定了孙吴的局势,但并不能保证孙吴已立于不败之地,孙权的长远目标也远未达到。因此,孙权争合肥,近期目的是进一步稳定局面,根本意图则是问鼎中原。可争合肥失利后,形势迫使孙权要维持与刘备的关系,这是刘备潜在的理想有了实现的可能,刘备在实现自己的目的中又成了孙权的新对手。孙权虽感到刘备的威胁,但继续攻合肥,在政治策略上人仍有向刘备表示抗曹的作用。在军事上,则有可能在“功敌所必救”中打击曹军,强化自己的皖北防务。于是,他明知合肥是曹军重点防御的城池,却仍将其作为核心战场,这样,即使攻城不能如愿,在政治上也可把握灵活处理孙、刘联盟基本关系的主动权,在军事上亦能给曹军造成压力。孙权因首攻合肥失利,实行了先自救而后发展的方针,采取了扶持刘备,阻滞曹操东下、西进的举动。这对他自己却又是利弊参半,孙权理想中的划江而治遂演化为三足鼎峙。7、下面不属于作者作为证明“三国鼎立”格局形成新观点的论据的一项是( )(3分)A、建安十三年至建安二十四年,三国志记载的孙、曹间围绕合肥的战役为8次。B、孙军攻合肥,击当涂,战役的目的是开拓合肥东、西、北三面的用兵空间。C、孙权攻合肥的战役虽没有取得预想成绩,但它使曹操不得不改取先稳定淮南的策略。D、合肥之争,阻滞了曹操建安十三年后的军事进程,影响了其政治措施,从而为刘备的发展创设了条件。8、下面不属于否定孙权进击合肥的真正目的是“利在鼎足”的观点是一项是( )(3分)A、这种看法,低估了孙权的雄心,高估了他的实力,并不符合事实。B、鲁肃“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等谋划既符合孙权集团的实际发展需要,又与当时时局有切合之处。C、赤壁一战虽暂时稳定了孙吴的局势,但并不能保证孙吴已立于不败之地,孙权的长远目标也远未达到。D、,孙权争合肥,近期目的是进一步稳定局面,根本意图则是问鼎中原。9、对第4段中作者关于孙权的“举动”是“利弊参半”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种“举动”客观上使刘备在实现自己的目的中又成了孙权的新对手。B、这种“举动”使刘备和曹操发生直接的军事对抗,阻滞了曹操东下和西进。C、这种“举动”客观上既阻滞了曹操东下和西进,也发展壮大了刘备的力量。D、这种“举动”的利在于阻滞了曹操东下和西进,弊则是导致了孙权无法发展。10、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出现三国鼎立的局面,赤壁之战并不重要,主要原因是孙权在建安十三年后坚持了抗曹的政策,并不断在淮南地区发动进攻。B、如果孙权北击合肥的战役能够取得预想的成效,那么孙军不仅独据长江天堑,还可兼得淮河运兵之利以实现问鼎中原之目的。C、孙权虽感到刘备的威胁,但继续攻合肥,是出于政治和军事两个方面的考虑,即向刘备表示抗曹的作用与强化自己的皖北防务。D、孙权进击合肥的根本意图在于实现鲁肃谋划的建国方略,因战事失利而实行了先自救后发展的方针,从而逐渐形成三足鼎峙的局面。三(阅读,共30分)(一)阅读狄金森的篱笆那边,完成1112题。篱笆那边有草莓一棵我知道,如果我愿意我可以爬过草莓,真甜!可是,脏了围裙上帝一定要骂我!哦,亲爱的,我猜,如果他也是个孩子他也会爬过去,如果,他能爬过!11、写出诗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1)草莓: 。(分)(2)篱笆: 。(分)12、下面对诗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A、这首诗形式短小,语言简朴,但又给人无限的遐想。B、诗的结尾意味深长,无疑是对“上帝”的调侃。C、诗借孩子的口吻写,既充满童趣,又富有哲理。D、此诗主旨在于反映人们在追求美好事物过程中的艰辛。(二)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独坐敬亭山 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13、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出了怎样的景象?试作简要的赏析。(4分) 14、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夸这首诗是“传独坐之神”,试略作分析。(4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8题。丁香结 今年的丁香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现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树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在我断续住了近二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样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株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丁香,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妖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的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立觉得她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 小文成后一直搁置,转眼春光已逝。要看满城丁香,须待来年了。来年又有新的结待人去解谁知道是否解得开呢?(文/宗璞)15、分析第节划线的句子,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感情赋予在这些丁香花身上的?(3分) 16、第节分别从什么角度描写丁香花的?(分)联系第节划线的句子,说说作者的用意。(3分) 17、说说文中引用古人关于丁香结的诗句的作用。(4分) 18、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者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斗室外的三棵白丁香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作者花大量笔墨写这三棵白丁香。B、作者在文中以细腻的笔调,描写出了一个色彩绚丽的丁香花的形象。C、作者实写丁香花的形象,虚写寄托于丁香花的理念、志趣,创造出了一个深远的意境。D、作者在文中一反古人寄托在丁香结上的情感,以开阔的胸襟为今天的读者开拓了一个“丁香结”全新的艺术境界。四、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共6分,每格1分)(19)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 。诗经卫风氓(20) ,海不厌深。 ,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21)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 。淘渊明归园田居五、作文(40分) 22、读下面一篇文章,以“桥”为话题作文。桥李振 通往村小学的路上,又一条山溪,每逢雨季,溪水徒涨,他就守候在溪边,把它的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小溪。惊悚的浊浪、滑溜的软石,狂风暴雨他从未间断过,日日如此,这样使他的名声远扬,电台、报纸纷纷颂曰:“人桥”。 不久,他就被提升为文教主任。 接替他的,是一个文弱娇小的姑娘,姑娘没有胆量涉过小溪,更谈不上背孩子渡水。于是一到雨天的早晨、黄昏,岸边就排着一支家长的队伍,一律高挽裤脚,她很是发愁。 不久,小溪上架起了一座桥,钢筋水泥结构的。从此孩子们可以顺顺畅畅地上学了,家长们也就松了口气。 姑娘至今还在山村小学,教着三个年级的五十多名学生。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答案一、选择题。(共12分,每题2分)1、A 2、C 3、B 4、A 5、D 6、C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共12分,每题3分)7、A 8、C 9、C 10、A三(阅读,共30分)11、(1)草莓:人们所喜欢的事物,所追求的目标。(分) (2)篱笆:既是一种界限,更是一种障碍,是阻隔人们实现愿望的一种距离。(分)12、D(3分)13、首两句写了鸟儿飞去,白云飘远,“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分);这两句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分)14、鸟儿飞去,白云飘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而惟有敬亭山与诗人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分)作者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诗人的思想感情与自然景物的紧紧联系在一起。(分)15、作者将丁香拟人化,使无意识的丁香具有了人的思想感情。(3分)16、第节分别从色彩(雪白)、香味(甜香)描写丁香花的;(分)作者以丁香的雪白、甜香,映衬人们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和追求。(3分)17、文中引用古人关于丁香的诗句,从另一角度展示了丁香结的形象,丰富了丁香结的内涵,为读者提供了展开丰富想象的天地。(4分)18、B(3分)四、(共6分,每格1分)(19)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诗经卫风氓(20)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21)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淘渊明归园田居五、作文(40分) 22、读下面一篇文章,以“桥”为话题作文。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