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试卷B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286172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试卷B卷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作为近代早期的两场侵略战争,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共同点有( )都是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A . B . C . D . 2. (2分)“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一个外国旅游团到我国广东省旅游观光,要求参观在该省设置的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假如你是这个团的导游,你不应带他们去下列哪个城市A . 深圳市B . 珠海市C . 汕头市D . 厦门市3. (2分)近代以来外国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上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 . 中英南京条约B . 马关条约C . 中俄伊犁条约D . 辛丑条约4. (2分)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 A . 鸦片战争B . 第二次鸦片战争C . 甲午中日战争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 (2分)对中国近代史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是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一段历史B . 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压迫的斗争史C . 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 .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6. (2分)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 . 清朝封建制度的腐朽B . 清朝军备落后C . 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D . 清政府的军事组织不当7. (2分)有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史实能够佐证这一结论的是( ) A . 英军进攻虎门炮台B .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 . 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D . 允许列强在中国开设工厂8. (2分)“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诗中所说的“两劫”中的“一劫”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另“一劫”发生在( ) A . 鸦片战争中B .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C . 甲午中日战争中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9. (2分)近代中国历史是一幕悲愤的屈辱史,西方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下面选项中涉及到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有( )马关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辛丑条约A . B . C . D . 10. (2分)大汉同学在假期里观看了以下五部影视剧,按照所反映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 末代皇帝 火烧圆明园 甲午风云A . B . C . D . 11. (2分)中国在19世纪上半期出现了“千古未有之变局”,政治上的独立自主、经济上的自给自足现状被打破,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变局”开始于( )A . 鸦片战争B . 洋务运动C . 甲午中日战争D . 维新变法12. (2分)太平天国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部文献都( )A . 试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B . 脱离了社会现实,流于空想C . 反映了农民的理想追求D . 受到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13. (2分)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 A . 定都天京B . 北伐和西征C . 天京事变D . 天京陷落14. (2分)资政新篇的指导思想是“治国必先赢政,而为政必有取资。”所谓“立政”,就是建立政治制度,制定政纲;所谓“取资”,即根据当时客观形势来办事。下列关于这一文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作者被封为干王B . 未能付诸实施C . 提出向西方学习D . 提出有田同耕15. (2分)致使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空想性的根本原因在于( ) A . 太平天国的斗争策略决定的B . 当时紧张的革命斗争形势决定的C . 小农经济的社会地位决定的D . 太平天国内部尖锐斗争决定的16. (2分)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 )A . 美国B . 俄国C . 英国D . 日本17. (2分)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在国内直接引发的事件是( )A .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 . 康有为和梁启超领导公车上书C . 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D . 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8. (2分)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指太平天国( ) A . 缺乏科学理论B . 没有实行宗教改革C . 不能充分依靠人民D . 没有彻底革命精神19. (2分)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 ) A .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B .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C .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D .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20. (2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 . 需要对外开辟商品市场和掠夺原料B . 开展同中国的贸易C . 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D . 反对中国禁烟二、 综合题 (共3题;共55分)21. (25分)习近平主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历史之痛】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辱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次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追梦之旅】材料三: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它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指出材料一中“第三次灾难性的战争”的名称及其签订的条约分别是什么?第一次和第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时,清政府分别割让了哪些领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第二次“灾难性的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2)材料二中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借口是什么?这场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材料三中“1911年”所指历史事件对中国人的思想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材料三中“建立了民国”是什么时候(年月日)? (5)【中国梦,我的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中国人的梦,作为青少年的你应如何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呢? 22.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马克思曾对世界史上发生的某事件有这样的评论:“俄国不需要花费一分钱,出动一兵一卒,却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材料二:以下是近代某一特殊历史情形下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和李鸿章的对话:伊藤博文:停战多日,期限甚促,和款应从速定夺,我已备有改订条款节略(李)中堂见我此次节略,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李鸿章:难道不准分辨?伊藤博文:只管辩论,但不能减少。材料三: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失败了希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1)材料一中马克思做出这一评论的史实依据是什么?(2)材料二中伊藤博文和李鸿章的对话为什么会如此不对等?对话的结果及其影响是怎样的?(3)材料三中满腔热情的告白出自怎样的历史背景?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23. (15分)中国近代史,既是外国列强的侵华史,又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同时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中国人)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全球通史材料二:材料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三次灾难性的战”的名称。列举两例中国人民在上述战争中反抗列强侵略的史实。(2)图1,图2是哪一运动的产物?图1,图2反映了此运动前期和后期追求的目标各是什么?(3)图2反映的历史事件与图1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关系?图2揭开了哪一运动的序幕?该运动的结果如何?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综合题 (共3题;共55分)21-1、21-2、21-3、21-4、21-5、22-1、22-2、22-3、23-1、23-2、2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