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下册预习案.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0285363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9.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下册预习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下册预习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下册预习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预习作业题世界古代史一 。人类的形成1、 非洲的 是现代人类的祖先,出现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属于“ ”。 而 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2、 中国的人类学家把“完全形成的人”分为 、 、 和 四个进化阶段。3、 晚期智人时期出现了 的差异,主要分为 、 和 人种。人种的差异,是 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4、 人类最初经历的社会是 社会,过 生活。先后经历了 氏族和 氏族两个阶段,以 关系为纽带。“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是 ,“既知其母,又知其父”,婚姻关系相对固定的是 。二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原因: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大河文明)1、 约公元前3000年,在 流域出现了统一的古埃及国家, 是国王权利的象征。2、 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 流域建国,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 是世界是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维护了 的利益。3、 约公元前2500年,雅利安人在 流域建国,后形成“ 制度”,包括 、 、 和 四个等级。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并在此基础产生了佛教)三 。西方文明之源(原因: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海洋文明) 1、西方文明起源于 文明,也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摇篮。其继承者是 。 2、公元前8世纪,希腊半岛出现希腊人建立的城邦, 是其中最重要的城邦之一。雅典在 当政期间,达到全盛, 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被视为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3、公元前8世纪,在意大利的台伯河畔, 逐渐建立起来,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 。 4、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罗马为争夺 霸权,同 发生了三次 ,罗马胜利,成为地中海的霸主。 5、公元前27年, 独揽罗马大权,罗马共和国被 所取代。四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1、 在5世纪统一了日本。 2、7世纪中期,改革派发动 成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 开始了。 3、大化改新的内容有:政治上,建立 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 ,以才选官;经济上,把贵族的土地 , 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 过渡的标志。 4、622年, 在麦地那建立起 的国家,把 年定为历元年。 5、630年,穆罕默德率兵攻打麦加,麦加贵族接受,承认 政治和宗教领袖地位, 成为圣地。对阿拉拍国家的建立起重要作用是的 。 6、 年,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五 中古欧洲社会 1、5世纪后,日尔曼人在西罗马的废墟上建国,其中最强大的是 。 2、法兰克王国在查理马特任宫相时,改变了土地的分配方法,从而形成严格的 制度。 3、西欧封建社会时期, 有至高无上的权力,4世纪, 成为罗马帝国国教。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4、 开始,西欧城市开始兴起。城市为争取 而斗争(如:法国琅城斗争)。在城市中 形成,其中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的 。 5、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又称 。15世纪中期延续 多年的拜占廷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 启示: (对比唐朝开放与清朝闭关锁国)六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文明交流方式之一:暴力冲突) 1、希波战争:公元前6世纪,古代伊朗以波斯人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国。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与希腊发生了三次 ( 长跑源于此)。 2、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 ,都城在巴比伦。影响:37页3、罗马帝国的扩张:罗马帝国在 统治下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4、古代世界的战争影响:一方面给被征服地区人们 ,另一方面又促进了 。七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文明交流方式之二:和平交往) 1、“ ”是古代连接亚欧大陆的交通商道。 人在这条道路上担当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2、阿拉拍数字的传播: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的最大贡献是把 创造的“阿拉伯数字”传到世界各地。 3、马可波罗来华:1271年,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前往中国。来到中国后,受到 忽必烈的赏识,在中国做官达17年之久。回国后把他在东方的见闻记录在 一书中。八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 1、古埃及人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开始使用 文字。 2、公元前30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 文字。 3、腓尼基人创造的文字经过发展演变成为 文字。 4、公元前6世纪,在古代印度,乔达摩悉达创立了 ,后来被称为 。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忍耐服从”。 5、1世纪,在巴勒斯坦地区产生了 ,他们宣称 为救世主。耶稣诞生的那一年被定为公元元年,现在通行的公元纪年法即来源于此。经典是圣经。 6、7世纪,在阿拉伯半岛, 创立了 。号召大家信仰惟一的神“真主”安拉,教徒称为 。的经典是古兰经。九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 1、古希腊的杰出科学家 发现了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发明了螺旋式水车。 2、古希腊的 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3、 是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相传为盲诗人荷马整理而成。 4、 是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品之一。 5、 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是其中名篇。 6、宗教圣地: 是建筑的典型代表。 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世界近代史十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14-16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1、14世纪前后, 区域是欧洲贸易最繁荣的地区。2、 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的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 的文化运动,被称为文艺复兴。 3、14世纪,文艺复兴开始于 。思潮核心是 。实质是资产阶级的 运动。 4、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有:意大利诗人但丁(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 ;意大利画家达芬奇,代表作 ;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代表作 。他们的作品都集中体现了 的精神。 5、文艺复兴影响:推动了 的繁荣,为 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文艺复兴是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6、15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人们对黄金的渴望加剧,开始了一场探寻前往东方的航路的“ ”活动。世界经济全球化就开始于此活动。最早探寻的国家有 和 。 7、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 受西班牙王室资助,开始首次远洋航行,到达 。认为自己到的地方是亚洲的 ,称当时居民为 。 8、1487年,迪亚士到达非洲 。1498年达,达伽马到达 。915191522年, 完成首次环球航行,证明地圆学说。 10、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血腥的 也开始了。十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17-18世纪)1、 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 。2、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于 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国王在议会的斗争中;领导人是 ,并打败王军,1649年,英国国王 被推上断头台。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后查理二世复辟。3、 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发动了 (光荣革命),推翻了专制统治,另立新国王。4、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 ,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 在英国确立。5、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推翻了 ,确立了 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十二。 美国的诞生(美国独立战争 17751783年) -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17-18世纪)1、 从17世纪开始,英国先后在北美建立了 。(美国独立前称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2、 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是波士顿倾茶事件;开始标志是 (1775年4月);领导人是 。3、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 ,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标志 诞生了。4、 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 (1777年), 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5、 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既是一场 运动又是一场 革命。6、 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 国家, 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7、 评价华盛顿: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 战争的胜利,开创 的先河。(先河指拒绝继续连任总统)十三 。法国大革命(17891794年)和拿破仑帝国 -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17-18世纪) 1、开始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 ,法国大革命开始。 2、资产阶级颁布了 (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 神圣不可侵犯)。宣言保护 阶级的利益。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国王 被送上断头台。罗伯斯庇尔掌握了政权。 3、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1794年7月, 等人被送上断头台。 4影响:法国大革命摧毁了 ,(因此法国革命最彻底)传播了资产阶级 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5、1799年, 发动雾月政变,夺取了政权,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了 。(它是资产阶级国家第一部民法典,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所效法。是对法国历史发展最主要的贡献)拿破仑发动的对外战争既打击了 ,也损害了 ,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十四。 “蒸汽时代”的到来(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1840年前后)1、 根本原因: 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2、 开始标志:哈格里夫斯发明“ ”;开始国家: ;开始部门: 。3、 最重要发明:1785年,英国机械师 改进 ,人们开始利用蒸汽机带动机器生产,人类进入“ ”。 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 的广泛应用。4、 交通运输工具方面的进步有: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汽船”;1825年英国工程师 发明了 。5、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代替了手工生产;改变了社会面貌,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确立;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十五 。血腥的资本积累(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1、 新航路开辟以后, 、 、英国和法国等国先后走上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道路。2、 三角贸易(葡萄牙最早,英国最大)路线: 。3、 18世纪后半期,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4、 英国在印度的殖民侵略开始时间:17世纪(1600年);殖民机构: ;殖民头目: 。十六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1、 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时间:18571859年;民族英雄: ;结果:失败。2、 拉丁美洲人民争取独立反抗的国家:西班牙、葡萄牙;领导人物: (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结果:取得国家独立。十七。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 英国宪章运动发生的时间:18361848年;政治纲领:人民宪章;内容:要求取得 ,参与国家管理; 性质: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2、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 的发表。3、 巴黎公社运动的时间:1871年3月5月28日;结果:失败;性质:是 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4、 的词作者欧仁鲍狄埃(公社领导人之一);曲作者狄盖特。十八 。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19世纪)1、 美国南北战争前南北双方斗争的焦点是: ;导火线是:1861年, 当选为美国总统。 开始:1861年4月,南部各洲建立“南部联盟”,挑起战争。2、 美国南北战争的过程:初期,北方失利; 战局扭转:1862年9月林肯颁布 ,北方军队获得 ,扭转了战局; 结果:1865年 获胜,奴隶制被废除,国家统一。3、 性质:美国历史上的第 次资产阶级革命。4、 评价林肯:维护了 ,解放了 。十九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俄国废除农奴制1861年)(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19世纪)1、 俄国废除农奴制(或1861年改革) 人物:沙皇 ; 形式:自上而下;法令内容:农奴在法律上是“ ”,地主再也不许 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 ,但他们必须 这块份地。性质: 性质的改革;实质:是 与 相互勾结起来对农奴的双重敲诈与掠夺;影响:这次改革虽然留下 ,但加快了 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从此俄国由封建社会转向 社会。2、 日本明治维新 外部原因:1853年, 打开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 开始的时间:1868年。 主要内容: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 ;经济方面:允许 ,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 ;社会生活方面:提倡“ ”,即向 学习,努力 。 性质: 的改革。 影响: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使日本由封建社会转向 ,走上发展资本主义和 的道路。3、 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秩序(如英国 、法国 );民族解放战争:推翻殖民统治,取得民族独立(如美国 );资产阶级改革:通过改革,改变原有的封建制度(如俄国 制、日本 )。二十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1、 主要国家: 和德国。随着电力的广泛应用,人类进入了“ ”。2、 主要标志: 的广泛应用。3、 美国科学家爱迪生被誉为“ ”,1879年他研制成功耐用 ,为世界带来了光明。4、 交通运输工具方面的成就 :德国人 等人设计出内燃机,1885年他试制 成功;1903年12月,美国的 制成的 试飞成功。 积极影响:极大缩短全球各地区之间的距离,加强世界各地的联系和交流。 负面影响:造成环境污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改进措施: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寄语:保护环境,从我做起。5 新通讯手段:电报,电话6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二十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7-1918。11)1、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 不平衡;2、 一战前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是: (德意奥)和 (英法俄)。德国主要针对 ,争夺殖民地,重新分割世界。 后果: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国际关系极度紧张,最终导致 的爆发。3、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是: ; 欧洲“火药桶”指:巴尔干半岛;4、 开始标志: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 宣战。 4、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 ,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5、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1918年11月 投降。 6、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一场 国家之间的掠夺战争。(因为目的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 7、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规模大、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强。一战中的新式武器:坦克,飞艇,飞机,毒气弹等 8启示: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和平,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避免战争是人类社会每个公民的职责和义务。二十二。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1、启蒙运动-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法国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及主要观点: (反对 制度,主张由 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 ,批判 的黑暗和腐朽。) (否定封建王权,提出社会契约论); (提出三权分立原则)。 2、近代著名的科学家及主要成就:英国科学家 发现了 定律,创建了微积分,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牛顿三定律”);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 出版,他提出了“ ”的思想;科学家爱因斯坦在20世纪初提出了 ,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由此打开 的大门。二十三。 世界的文化杰作1、 德国伟大的作曲家 的代表作第三交响曲 ,是1804年他为拿破仑而创作。2、 是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列宁称他为“ ”。3、 荷兰的 是一位有世界影响的画家, 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预习作业题世界现代史一、俄国十月革命(1917。11)-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1、1917年3月,俄国爆发“ ”,推翻了 ,革命后,俄国出现了 政府和 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掌握着主要权力。2、1917年11月6日,在 的领导下, 起义取得胜利。(即 的序幕)3、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 。列宁当选为主席。世界上第一个 苏维埃俄国(简称“ ”)诞生了。4、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 (性质)。世界上第一个 由此诞生了。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 的统治,推动了 的发展,鼓舞了 的解放斗争。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列宁时期1917-1924年和斯大林时期1924-1953年)1、列宁时期:1921年,在列宁的领导下,苏俄开始实施 。主要内容是允许 并存,大力发展 ,促进 的恢复和发展。作用是恢复了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指明了建设 的方向,巩固了政权。2、1922年, 成立,最初由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组成,后来苏联扩大到15个加盟国。3、斯大林时期:19281937年, 时期苏联先后完成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 ,两个 完成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 ;国防力量在为加强;放弃新经济政策,实行 。4、1936年苏联颁布 ,宣布苏联是“ 国家”,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 ”的形成。(斯大林模式基本特征: 的经济政治体制)5斯大林模式的影响:严重阻碍苏联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这是造成后来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后形成的体系)1、巴黎和会: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操纵国:美英法)召开巴黎和会。1919年6月,协约国与 签订了 ,其中把德国在中国的权益转让给 ,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即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和之后的一系列条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性质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最能体现分赃性质的是和约中的哪一点( 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 瓜分)。2、华盛顿会议: 矛盾尤为激烈,19211922年,在美国召开华盛顿会议(操纵国:美英日),1922年签订了关于 问题的 ,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的世界和平秩序,但这个秩序是极不巩固的。因为它不仅没有消除反而加深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并且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4启示:弱国无外交,应努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四、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 1在 年间,资本主义世界基本上处于相对 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一时。但繁荣背后却孕育着严重的危机。2、1929年,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在 爆发,然后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3、19291933年经济危机特点: 特别广; 比较长; 特别大。4、罗斯福新政:1933年美国为应对经济危机推行了“ ”。 其目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 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 ,以消除经济危机。 中心措施:对 的调整。为此颁布 。 作用:美国经济 ,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 得到加强;美国 明显增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局限性:由于罗斯福新政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因此它不能从根本上 经济危机。罗斯福开创了 之先河。五、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专政-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1、1933年, 在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其罪行有:制造“ ”,逮捕、迫害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反犹排犹,残酷迫害 ,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迫害600多万犹太人。2、1922年,墨索里尼在 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其罪行有:1935年侵入埃塞俄比亚,释放毒气屠杀当地居民。3、1936年 少壮派军官发动兵变,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其罪行有:1931年开始侵略中国,制造了“南京大屠杀”,“731部队死亡工厂”。世界大战的 策源地形成了。4德,意,日三个法西斯互相勾结结成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这个集团称为“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又称 集团。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39。9-1945。9)1、绥靖政策是指 等国企图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法西斯侵略者,以求得自己一时太平的外交政策。实质是纵容侵略政策。2,慕尼黑阴谋:1938年9月,德,意,英,法在德国慕尼黑签订慕尼黑协定,规定 必须在10天之内把 地区割让给 国。 是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3、1939年9月1日, ,英法对德宣战,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4、1941年6月,德国突袭 ,苏德战争爆发,二战战局扩大。5、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 ,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二战达到最大规模。七、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为了 ,在华盛顿签署了 ,保证将用自己的 ,联合起来, 法西斯国家。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的建立。2、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苏联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在战后成立联合国。3、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1943年2月,希特勒集中兵力,进攻苏联重镇斯大林格勒。苏军取胜,德军损失惨重,被迫从战略进攻转向战略防御。 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4、1944年6月6日, 盟军 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5、1945年4月,苏军对 发动了总攻。希特勒自杀身亡。1945年5月8日, 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争结束。6、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 。1945年9月2日, 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二战的性质:是一场正义的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8、二战启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八、美国经济的发展1、二战后 成为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2、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发展, 和 发展尤其迅速。70年代,由于中东产油国 ,引发了 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美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经济地位下降。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 。3、20世纪90年代,美国进入 ,它的主要特征是 和 。九、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1、1967年,法国和联邦德国等西欧六国成立了“ ”。2、欧盟: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 ,简称 。欧盟的性质是一个 的政治经济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 。到2007年,它已经拥有27个成员国。表现在:使用单一货币- 。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 ,不同国家的人可以自由地在任何一个成员国 , 和 。同时还力求在 , 等方面步调一致。影响:促进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和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3、二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美国的扶持;朝鲜、越南战争的刺激;日本实施适当的经济政策,以及大量引进最新科技成果。4、日本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战后在 的援助下日本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到20世纪70年代 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5、日本的发展趋势:谋求世界政治大国。 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 ”政策。随着日本经济发展,国际地位得到加强,日本谋求 的欲望开始膨胀。十、苏联的改革与解体1、赫鲁晓夫的改革:1953年, 上台,在政治、经济上实施了一些改革,但未能改变苏联 的经济政治体制。2、戈尔巴乔夫的改革:1985年, 上台,先在 上实施改革,但导致经济进一步恶化,后又在 上进行改革,把一党制变为 ,导致国家权力分散。3、苏联解体: 年底,苏联最终解体。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的严重弊端。 直接原因是: 的改革。十一、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1、 原因:二战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大都按照 模式进行经济建设,走了许多弯路。2、 匈牙利改革:在 的领导下,匈牙利实施改革,在政治上,发扬 民主,健全法制,在经济上,放慢重工业发展速度,优先发展 ,取消一些国家的指令性计划。 3、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政权发生剧变。十二、亚非拉的奋起 1、亚洲国家的独立运动:1947年, 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实行 ,把原来的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 任印度第一任总理。2、非洲的独立运动:1952年, (纳赛尔领导)独立; 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有17个国家独立);1990年 独立,标志着非洲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3、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1959年, 独立(卡斯特罗领导),走上社会主义道路;1999年巴拿马人民从美国手中收回 。十三、动荡的中东地区1、 中东问题的原因:历史、宗教、种族、地理位置、资源等。2、 中东问题的关键: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冲突。(或 冲突)3、 中东问题的发展历程:19481973年,阿拉拍国家和以色列国之间发生了四次中东战争;20世纪90年代,中东和平出现转机;21世纪初,中东问题出现恶化。十四、冷战中的对峙1、 冷战的概念: 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 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 的发展。2、 冷战开始的标志:1947年,“ ”的出台。3、 冷战的进一步扩大: 的出台; 、华约的成立,形成两极格局。4、 冷战结束的标志:1991年, 解体,标志着美苏冷战的两极格局结束。十五、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 “ ”,世界政治格局朝 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迄今还没有定型。 “一超”指 ,实行强权政治。“多强”指日本,欧盟, , ,他们实力不断增强,成为 称霸世界。2、 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 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3、 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霸权主义等成为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3突出事例:1999年3-6月发生的 ,是 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的挑战。十六、世界经济的“全球化”1、 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两大主题)。2、 当今世界经济格局: 。3、 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1995年1月1日, 成立(WTO)(中国2001年11月加入)。 4、中国如何应对经济的全球化: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既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的同时,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十七、第三次科技革命1、 兴起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 兴起国家: 2、 领域: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3、 核心: 的广泛应用。(人类进入 的社会) 4、特点:首先,大大加快了 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其次,科学技术在 大大加强。第三, 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断提高。5、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 空前发展,并进一步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6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7评价:“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新的技术在给人类巨大利益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灾难和问题。如空气污染,交通堵塞,全球变暖等。十八、现代文学和美术1、文学名著:美国 的美国的悲剧;法国 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法国 的等待戈多。2、美术名作:西班牙 格尔尼卡。十九、现代音乐和电影1、 音乐成就: 起源于非洲音乐,19世纪末20世纪在美国 发展起来。二战后 起源于美国,60年代风靡西方。2、 电影艺术: 成为美国电影的代名词。是世界电影之都,它以 为目的。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