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285341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肥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合肥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合肥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肥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空气液化,矿石粉碎B . 碘升华,红磷燃烧C . 食物腐烂,铁生锈D . 冰融化成水,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2. (2分)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个数有 ( ) A . 3B . 4C . 5D . 63. (2分)2018年我国水周的宣传主题是:“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该宣传主题的是( ) A . 淋浴擦沐浴露时暂时关上喷头B . 洗衣的水用来拖地C . 水龙头坏了,立即进行修理D . 用水管不间断冲洗汽车4. (2分)下列化学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 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固体B . 给试管内得到液体加热C . 向试管内滴加液体D . 倾倒液体5. (2分)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2Y+3Z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X一定是化合物B . 若Z为单质,则该反应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C . 若X、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a和b,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D . 此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2:36. (2分)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设计灵感于一个“方盆子”,许多“水泡泡”、许多“水分子”。下列关于水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分子是极小的水滴B . 水分子不能再分C . 水分子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D . 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7. (2分)下列有关物质构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物质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B . 结构示意图为 、 的粒子,表示了同种元素不同的粒子C . 某原子M的原子序数m,核内有n个中子,则原子M的相对原子质量m+nD . 原子序数为16的原子,位于周期表中第2周期8. (2分)下图是锂原子的构成示意图,根据此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原子核比原子小很多很多B . 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C . 原子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D . 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9. (2分)如图是氧元素,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有关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氧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B . 的结构示意图是 C . 氧元素与钠元素的本质区别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D . 两种元素可组成化学式为 的化合物10. (2分)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B . 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是1:1:1C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CO2+2H2OD . 该反应中,反应物之间的质量比是1:4二、 填空题 (共6题;共17分)11. (5分)过滤是一种净水的方法,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与水分离开来。如图是过滤操作示意图,请指出错误,并加以改正。 错误之处改正方法_12. (3分)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 ”分别表示氢原子、氮原子。以下是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画出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氮原子容易_(填“得”或“失”)电子。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该反应的反应类型_。 13. (2分)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单质的是_,属于混合物的是_,属于氧化物的是_。(填字母) 14. (1分)关于木炭、铁丝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_。 (2)木炭在集气瓶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更剧烈,原因是_。 15. (3分)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首先必须放平,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_保持水平。仰视读数偏_,俯视读数偏_。 16. (3分)某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采用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过滤。 请问:(1)加明矾的作用是_,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其作用是_, 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是为了_; (2)操作过程中,他发现过滤速度太慢,原因可能是_; (3)过滤后发现,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 (4)改进后得到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地宣布,我终于制得了纯水,对此你有无不同的看法?理由是_, 若要制取纯水,还需采用的净水方法是_。 三、 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3分)17. (3分)某化学研究小组对蜡烛(主要由碳、氢元素组成)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图1 图2 (1)设计图1所示实验,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请推测靠近三通管_(填“上口”或“下口”)的火柴火焰熄灭,理由是_。 (2)某同学用大烧杯将高低2支燃烧的蜡烛罩住(如图2所示),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 (提出问题)导致高的蜡烛先熄灭的原因是什么?(猜想与假设)假设1:可能是高蜡烛火焰附近的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导致其先熄灭;假设2:可能是高蜡烛火焰附近的氧气浓度过低导致其先熄灭。(设计实验)甲同学按图2装置进行实验,点燃蜡烛,用大烧杯罩住。一段时间后,发现贴在烧杯内上部的滤纸条先褪色(石灰水能使酚酞变红,碳酸钙不能使酚酞变红),说明此时高蜡烛附近的二氧化碳浓度比低蜡烛附近的二氧化碳浓度_ (填“高”或“低”)。(3)为进一步验证假设1,乙同学收集一瓶含20%氧气和80%二氧化碳的气体,将点燃的蜡烛慢慢伸入瓶中并密闭,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慢慢熄灭,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假设1_(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 (4)丙同学使用传感器测得密闭装置内蜡烛从燃烧到熄灭的过程中(80s时蜡烛熄灭)装置内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3。则可得出蜡烛燃烧的条件是氧气的浓度_。 图3 (5)(得出结论)经过以上实验可知,假设_成立。 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 填空题 (共6题;共17分)11-1、12-1、12-2、13-1、14-1、14-2、15-1、16-1、16-2、16-3、16-4、三、 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3分)17-1、17-2、17-3、17-4、1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