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调研(期中)试卷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280654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调研(期中)试卷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调研(期中)试卷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调研(期中)试卷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调研(期中)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 (共3题;共6分)1. (2分)下面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凄(q)凉 魁梧(w) 静谧(b) 倾(qng)听B . 勉强(qing) 音韵(yn) 盎(ng)然 阻挠(ro)C . 瞥(pi)见 恬(tin) 静 气氛(fn) 唱和(h)D . 瘦削(xio) 气概(gi) 忧虑(1) 嗥(ho)叫2. (2分)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装璜 肖像画 当仁不让 吹嘘炫耀B . 懈怠 顶梁柱 心无旁鹜 肆无忌惮C . 俯瞰 关连词 心旌摇荡 纵横捭阖D . 沧桑 混凝土 一筹莫展 出奇制胜3. (2分)填入下列语段空缺处的内容,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岁寒三友”之一的竹,其叶 , ;其秆 , ;其形千姿百态,情趣盎然。漫步于青青翠竹之下,便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竹既美化了人的生活,又陶冶了人的情操,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隐逸之士携它唱和清风明月,淡泊功名利禄;谦谦君子学它不向权贵折腰,不为世俗所屈。四季常青 虚中有节 清丽俊逸 挺拔凌云A . B . C . D . 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3分)4. (13分)诗文填句(1)“白日放歌须纵酒,_。”这句诗出自_代著名诗人杜甫写的 _,诗中“青春”的意思是:_。(2)明代著名的诗人于谦曾经写过一首石灰吟表现自己高尚的情操,这首诗中表现诗人高尚情操的诗句是 _,_。(3)李洋是你视为知己的朋友,你可以用“_,_。”这句诗来表达你与他依依惜别的感情。我们用“_,_。”歌颂老师的奉献精神。(4)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_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_,会锻炼出一颗_。三、 外国名著 (共1题;共6分)5. (6分)名著阅读 (1)“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水浒传这首临江仙赞美的是梁山好汉,他的足智多谋不仅体现在智取生辰纲,还体现在_、智取文安县等。(2)“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也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舍,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个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一一本来就如此!”这段话是谁的名言?它体现了女主人公什么样的个性或精神追求?(答出两点即可)四、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23分)6. (5分)按前面的提示,续写两个句子。在我们浩繁的古诗词中,很多诗歌是歌咏祖国风物的,阴晴雨晦,丽日蓝天,风云变幻,真让人美不胜收。我们读到“春城无处不飞花”时,会联想起满城春花烂漫的绚丽图画;我们读到“绿树浓阴夏日长”时,又会联想到夏天青翠葱郁的树木,阳光明媚的美景; 7. (18分)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热播的文化益智类节目。节目通过演播室现场比赛的方式,重温经典诗词,深受观众的喜爱,并在社会上掀起了学习古诗词的热潮。为此,某校开展了题为“走进中华诗词”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中国诗词大会徽标的设计被广大网友点赞,请你根据下图徽标说说其设计的妙处。(可以从构图、书法、寓意等方面选择一个角度答题)(2)为了更好地宣传此次活动,请你根据下面的示例,拟写一则宣传标语。示例:赏中华诗词,品生活之美。(3)酷爱古典诗词的李静同学积极参加诗词比赛,可在最后一轮遭到淘汰,她情绪低落。作为好朋友,你该如何安慰她?(要求:语言简明,表达得体。劝说中至少引用一句恰当的诗词)(4)活动中某同学写了一则新闻稿,但有两处存在语病,请你帮他修改。为了弘扬传统文化,【A】近日,市滨江中学积极开设“走进中华诗词”活动。学校结合“书香校园”创建工作,充分利用橱窗、黑板报、主题班会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B】通过此次活动,让广大学生对中华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A】处划线句子中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_”一词改为“_”;【B】处划线句子成分残缺,应将“_”一词删去;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8. (12分)阅读背影片段,回答问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1)选段着重写了父亲买橘子和下车往回走混入人群的两处“背影”,对这样写的主要原因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 A . 因“我”的观察角度无法从正面看到父亲。B . 因“背影”是父亲在特定环境中的形象,父亲的老境颓唐,心情忧郁,父爱真挚等。都可通过“背影”真切地表现出来。C . 因“我”与父亲告别,感情悲伤,使我只能从“背影”中默默地向父亲表达怀念、祝福之情。D . 因“背影”给人的感觉是模糊的,与全文的感情基调形成明显的对照。(2)选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父亲的背影?这位父亲给你的印象和感受怎样? (3)品味语言。 选文中说父亲“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写出了父亲怎样心理?第二段中,“我”的两次流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9. (20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人工智能时代,天气如何预报天气预报的发展,经历了从定性预报、描述性预报向数字化、网格化预报的过程。比如,我国气象部门原来发布的城镇天气预报,内容只包括2400多个城镇的天气现象、高低温和风速风向预报,频次也只是一天三次,预报的时间精度和空间精度不够高。2012年,国家气象中心推出了一个新的预报产品,即大城市精细化预报,该产品把全国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24小时内的天气预报进行细化,每6小时开展一次预报,降水量可以预报到毫米。但即便这样也不够精细,不能满足各行业及公众的需求。于是,“网格预报”这一概念被引进到我国的精细化预报业务中。如何理解它呢?可以这样比喻,就像地球上的经纬网一样,我们可以把中国以及每个城市所在的区域分解成许多个5公里5公里甚至1公里1公里的网格,而公众就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个网格中,每个网格中的天气情况也会有所差异。与原来的定点预报相比,它在空间上更加精细,也更具针对性。拿北京的预报来说,原来的预报只是以南郊观象台这一个点的气温、降水等来代表整个城市的天气情况,但通过开展网格化预报,北京的天气不再由一个定点来反映,针对北京的气象服务和天气预报可以精细地反映在整座城市每个不同的网格之中。网格化预报的精细程度不仅体现在空间上,还反映在可以每天以更高频次更新和发布上。原来一天的天气预报只会涉及一种天气现象,现在网格化预报可以做到全国范围内逐3小时预报。随时随地,公众都能了解到自己当前所处的网格未来是什么样的天气,能够清楚地了解气温、降水、风等多个基本气象要素。除了对陆地上的网格进行预报外,气象部门还将我国的责任海区划分为多个10公里10公里的网格,并进行海上能见度、海上大风等要素的精细化预报。在原先的预报产品中,公众接触较多的就是气温、风和天气现象这三个要素,而当前的陆地和海洋预报产品就已细化到四大类_个气象要素。第一类是基本要素,即气温、降水、降水相态、风、云量、相对湿度等。以前,12小时的预报中就只反映一个要素值,现在有了更精细的逐3小时预报,可以反映不同时段的要素值。第二类是环境气象要素,包含雾、霾、沙尘暴、能见度等。第三类是灾害性天气要素,包含短时强降水、雷暴、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预报。第四类是海上气象要素,在产品中具体体现为海上大风、海上能见度、海上天气现象等预报。与以前的天气预报相比,网格预报是精细定量的数字化预报。在方便公众获取更精准更精细的天气预报之余,还将有助于预报员开展高影响天气预报和气象灾害风险预报预警,同时基于精细的智能网格预报开展的地质灾害、暴雨洪涝、高温干旱等影响预报准确率也会大大提高。未来,气象部门还将发展结合物理机理与数值预报大数据挖掘应用的智能预报技术。一方面,基于数值预报机理的数理统计形成复杂预报模型、预报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基于气象大数据的挖掘萃取、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将与天气预报更深入地结合。人工智能对预报提出了挑战,但也给人类带来机遇。击败世界围棋排名第一人柯洁的“阿尔法狗”发展到现在,已经脱离了靠大量棋谱来“喂养”的阶段,凭深度学习就能不断进步。气象与围棋都有所不同,围棋虽然内部机理比较复杂但规则相对简单,而气象是个更为复杂的系统,受影响的因素太多。比如降雨,即便水汽、湿度条件都满足了,但大气没有抬升水汽无法凝结,空气中没有“凝结核”,雨滴也不会长大掉落地面。因此,“智能”并不意味着预报员在这一过程中毫无“用武之地”。预报员的优势在于丰富的经验和对关键天气形势的把握,在智能预报发展过程中,预报员多年的预报经验可以用来“喂养”机器和模型。在灾害天气过程的预报服务中,预报员仍将发挥关键作用。(作者:宗志平 薛峰,有改动)(1)通读全文,概括“网格预报”的优越性。 (2)第段画线部分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第段划线词“喂养”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4)简述本文的说明思路。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10. (17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湖心亭看雪)【乙】兴尽而返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世说新语)【注释】眠觉:睡觉醒来。宿(xi):一夜。(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 )强饮三大白( )夜大雪( )(2)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是日更定矣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B .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且焉置土石C . 及下船 徐公何能及君也D . 人问其故 故外户而不闭(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4)甲文中“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可以看出作者的高洁情怀和的生活态度。乙文则从语言和动作两方面刻画了王子猷、的性格。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11. (7分)古诗词赏析。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 “五十弦翻塞外声”中的“塞外声”指的是悲壮粗犷的战歌。B . 上片描写的都是作者曾经经历过而今天已失去的军旅生活情景,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这些表明,被迫退隐的作者仍渴望再有机会从军杀敌、建功立业。C .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有力地烘托出一种豪迈热烈的气氛。D . 从“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两句可以看出作者最终实现了率师北伐,统一天下的人生理想。(2)“可怜白发生”蕴含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2. (1分)任选一题作文。 (一)有一个地方那儿,充满了关爱、欢乐和温馨,写满了友谊、感动和期盼。那儿有失落和泪水,也有鲜花和掌声。那儿,我们遇见了美好,学会了坚韧。那儿,留下了你怎样的故事?带给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以“那儿,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二)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有这么一个故事。一年秋天,一群天鹅从遥远的北方飞到天鹅湖的一个小岛上,准备去南方过冬。岛上住着一对老渔夫见到这群天外来客非常高兴,拿出喂鸡的饲料和打来的小鱼精心喂养天鹅。冬天来了,这群天鹅竟然没有继续南飞。湖面封冻,它们无法获取食物,老夫妇就敞开茅屋,让它们取暖并给它们喂食,直到第二年春天湖面解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年冬天,这对老夫妇都这样奉献着爱心。终于有一年,他们老了,离开了小岛,天鹅也在第二年湖面封冻期间饿死了。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 (共3题;共6分)1-1、2-1、3-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3分)4-1、4-2、4-3、4-4、三、 外国名著 (共1题;共6分)5-1、5-2、四、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23分)6-1、7-1、7-2、7-3、7-4、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8-1、8-2、8-3、9-1、9-2、9-3、9-4、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10-1、10-2、10-3、10-4、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11-1、11-2、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