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一、二章运动、声现象复习(知识点综合加例题).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0277043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第一、二章运动、声现象复习(知识点综合加例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物理第一、二章运动、声现象复习(知识点综合加例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物理第一、二章运动、声现象复习(知识点综合加例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二章 运动、声现象复习知识网络: _产生声音 声音产生和传播 _传播声音,_不能传声 物态:V固_V液_V气 声速 影响 温度:温度越高,声速越大(空气:15时,V空气=_) 回声计算 (注意:声音走的路程是人与障碍物距离的两倍) 耳听声过程:声音_振动_大脑 听声 双耳效应:判断声源方向 骨传导 音调:由_决定(高或低) (频率概念:_,描述振动_,单位_,符号_)声音的特性 响度:由_决定(大或小) (振幅概念:物体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描述振动_) 音色:由发声体本身的_和_决定 (好听、特别) 定义:凡是_都属于噪声 (环保角度) 强弱等级:单位_,符号_噪声 危害:课本 P43 _(消声器) 控制噪声: _(隔音板,马路边树林) _(耳塞) 人耳听声频率:_到_ 次声波:_传递信息:地震、海啸、台风等地质灾害;动物交流。声利用 声与信息:听诊器、_、_等 超声波:_ 声与能量:_、_等(详见课本P47) 定义:_机械运动 标准参照物:物体的静止和运动是_,需要一定的标准,被选作_的物体 工具:_,读数:三看、三放、一读、三记 长度 单位及其换算:国际单位_,1m=_km=_dm=_cm_mm_=m=_nm测量 估算(1m,1dm,1cm,1mm有多大?) 时间:工具_,国际单位_,1h=_min=_s 误差:_和_之间的差别,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可避免,只能用求_、_、_的方法来减小误差 物理意义:描述_的物理量,大小等于_。 符号_(s_,t_)速度 国际制单位:_,换算关系:_=_ 计算 匀速直线运动:_ 图像 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_典型题目:1、参照物:“小小竹排江中游”是选择_为参照物;“巍巍青山两岸走”是选择_为参照物的。诗句“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中“远树来”所选的参照物是( )A行船 B远树 C河岸 D山峰坐在向东行驶的甲汽车里面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则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A、静止 B、向西运动 C、向东运动,速度比甲小 D、以上都有可能2、速度公式变式的计算:一个物体匀速直线运动4s通过了24m,则它的速度是_,如果他继续运动18m,所用的时间是_汽车在平直高速路上行驶,1min通过1200m路程汽车速度是 ( )A、1200m/s B、72 m/s C、60 m/s D、20 m/s 匀速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它们所用时间之比是1:4,路程之比是3:1,那么他们的速度之比是_3、匀速直线运动的理解与计算:一个物体,8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求这个物体在前2s内的速度。一个物体,1S内运动了1m,2s内运动了2m,3s内运动了3m,则物体运动是(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是变速运动C可能是匀速运动4、平均速度的计算:汽车出厂前要进行测试,一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了500s,紧接着又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了100s,则汽车在这整个测试过程中的总路程是多少?整个过程平均速度是多大?一物体做直线运动,通过一段路程,其全程是48m,若在前一半路程中需用8s,后一半路程需用12s,那么,该物体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全程的平均速度是?(3)、百米赛跑时,如果终点的计时员听见起跑的枪声才开始计时,他记录的百米成绩是12.5s,这个成绩准确吗?更加准确的成绩应该是多少?(4)、某校学生乘坐汽车到风景区春游,路上共用1.5h。车在最初的0.5h行驶了15km,中间0.5h行驶了20km,最后0.5h行驶了10km,汽车在1.5h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5、换算单位:(比较大小时候,同一化成国际制基本单位m)课桌的高度0.75_,物理课本的长度250_ 17.30cm=_km=_nm 1.3mm=_m=_nm5min=_h 20s=_min 1800s=_h72km/h=_m/s 25m/s=_km/h 水中最快的旗鱼的速度可达到108km/h,陆地上最快的猎豹每秒可跑40m,空中的海燕,每分钟飞行5km,如果三个速度分别用V1、V2、V3表示,比较三个速度的大小_。6、速度图像:哪个是匀速直线运动的s-t,v-t图像?_ 小明和小李,谁的速度大?_ 同步训练P8 第9题7、误差与错误:关于测量工作中出现的错误和误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认真测量可以消灭误差 B、测量过程中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D、测量工具越精密,测量中的误差也就越小于娜同学用刻度尺先后五次测量物体的长度,其数值如下:8.96cm、8.99cm、8.95cm、8.97cm、8.89cm。那么,更接近物体真实长度的值是( )A、8.95cm B、8.96cm C、8.99cm D、8.97cm三次测量,5.37 cm,5.36 cm,5.36 cm,最后的结果应该记为:_8、刻度尺读数:一位同学在实验室里测量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5.37 cm,他用的测量工具( )A能准确到1mm的刻度尺 B能准确到0.1mm的游标卡尺C能准确到0.01mm的螺旋测微器 D不能判定用的是什么测量仪器图1 图2上图1中,分度值是_,示数是_;图2中,刻度值的最小刻度是_,示数是_。9、火车过桥:一列长为200m的火车匀速直线运动,整列火车通过1.8km的大桥用了100s,那么火车的速度?一列长150 m列车,以54 km/h的速度通过一座桥,车全部通过需要时间8min,这座桥多长?南京长江大桥下层的铁路桥全长6.772km,一列长228m的列车以36km/h的速度通过此铁路桥要用多长时间?10、回声计算: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3s,收到返回的声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_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31 m/s)。这种方法能不能用来测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_为什么?_某汽车以36 kmh 的速度匀速驶向一座陡峭的高山,司机按了一下嗽叭,经4s钟听到回声。听到回声时,车与前面高山的距离是多少?11、乐音三要素(声音特性):关于老牛叫的声音和蚊子发出的声音相比较,说法正确的是()分别由什么决定?A老牛的音调高,响度大B老牛的音调低,响度大C老牛的音调低,响度小D老牛的音调高,响度小在唱歌时,演员发出的每个音的音调不同,这是因为发音时声带振动的()A频率不同B振幅不同 C频率和振幅都不同D响度不同请从反映声音特性的三个物理量中选择一个填在横线上。(1)“脆如银铃”说明声音的_ 高;(2)“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_ 好;(3)“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 大。、俗语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震耳欲聋”、“声音刺耳”所描述的声音特性分别由发声体的_、_、_所决定。12、双耳效应:关于双耳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双耳效应,可以判断声音的大小B利用双耳效应,可以判断声音的远近C利用双耳效应,可以准确判定声音传来的方向D声音从人的正前方或正后方传来时,人耳不易分辨清楚音乐会的声音我们听起来有丰富的立体感,这主要是由于人的听觉具有_效应。13、声利用: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A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的到来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确诊C比赛场上发令员的枪声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我们能听到蜜蜂嗡嗡的声音,却听不到蝴蝶的飞舞声,这是因为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小于_HZ,属于次声波,所以我们听不到。14、噪声: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A堵塞感受噪声器官 B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C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 D防止噪声产生回声人们用_(dB)为单位来计量声音的_,人耳刚好能听到的声音为_,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15、声音产生传播:将正在发声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用抽气机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会发生()A电铃的振动停止了 B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亮C只见电铃振动,但听不到声音 D不见电铃振动,但能听到声音声音能在 , , 中传播,但是不能在_中传播。声音在 中传播速度最大,在 中次之,在 中最小。声速的大小还与_有关,通常情况下(15),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大约为 。16、听声:耳聋的病人佩戴骨导式助听器听到声音的原理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