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研修《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学设计

上传人:xgs****56 文档编号:10275261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研修《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6研修《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6研修《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 教学目标目标层次具体内容知识与技能1.通过演示,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特征;2.理解昼夜现象及昼夜交替形成的原因;3.掌握晨昏线的判断方法;过程与方法1.分析地球自转的相关知识,形成宇宙物质性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性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地球观,使学生明白地球对于我们生命的重大意义,号召大家爱护地球,使人类共同的家园更加美好。二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更替现象。(二)教学难点晨昏线的判断方法三教具多媒体,地球仪,数字星球四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首先我们来看一组图片,然后回答两个问题。(PPT播放图片)同学们,看完图片后,我们来看一个问题:图中反映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接下来我们共同走进本节课程。学生自主学习一、地球的自转1阅读课本P11文字,找出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周期。教学演示通过数字星球,演示地球自转,学生拨动地球仪,说出方向周期总结归纳:练习在下列三幅图中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2速度:通过观看动画演示,填写下表:自转速度概念描述变化规律数字描述角速度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除 外,其他地点都 15/h线速度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弧长随纬度增加而 随高度增加而 赤道1670 km/h60纬度837 km/h了解了地球自转的概况后,下面我们来看今天的重点昼夜更替。所谓昼夜更替,就是在地球上昼夜更替出现,形成昼夜相间出现的现象。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昼夜和昼夜更替的的原因。大家都知道,昼夜就是白天和黑夜,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白天和黑夜的呢?学生自主学习二、产生昼夜交替根据演示,完成下列问题:1阅读课本P12第一自然段,找出昼夜现象的成因。2阅读课本P12第一自然段,找出昼夜交替的成因及周期。思考:假如地球不自转,就不会有昼夜交替,这句话正确吗?3.晨昏线观察数字星球,展示晨昏线,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认识晨昏线。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下列问题:(1)结合课本P12知识点,观察右图中甲乙两地所在半球分别是白昼还是黑夜?表示晨昏线的是哪条线?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黑夜进入白昼的为 (2)晨昏线判断方法: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白昼进入黑夜的为 训练检测教师结合本节内容的重点,给出部分训练检测的题目,让学生通过训练巩固相关知识。此时,教师可让学生先进行讨论,运用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然后让同学主动进行回答和讲解。当堂检测1、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读右侧太阳光照图,回答2-4题:2、昼夜形成的原因是(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C黄赤交角的存在 D.地球是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3、图中( )A. AB是晨线 B. AB是昏线 C. AN是晨线 D. BN是晨线4、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一天是指( )A.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B. 地球公转的周期C. 一个太阳日 D. 一个恒星日5、有关昼夜交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地球不自转,地球上就不存在昼夜交替现象B如果地球不自转,地球上就不会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C昼夜交替的周期是1个恒星日D昼夜交替的周期有利于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 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_(填字母),它是_(晨/昏)线。(3)B即将进入_(昼/夜)半球。(4)按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把图中各点排列为_。总结升华到此时,本节课内容差不多已经结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重申重难点,要求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并在此基础上承上启下,适当点拨下节课的内容。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