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268153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与运用 (共6题;共12分)1. (2分)读课文纪念白求恩,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这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 )A . 例证法B . 引证法C . 对比论证法D . 比喻论证法2. (2分)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这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 )A . 白求恩同志毫无利己的动机。B . 白求恩同志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C . 白求恩同志具有国际主义精神。D . 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精神。3. (2分)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方式,错误的是( )。A . 我去小兴安岭的乌马河林业局采访。(记叙)B . 这双手皮肤呈木色,纹络又深又粗,一道道黑土色。(描写)C . (他的手)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记叙)D . 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的,怕也磨光、磨透了。(议论)4. (2分)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排比)B .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夸张)C .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对偶)D .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对偶)5. (2分)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精益求精( ) A . 更加B . 利益(2)微不足道( )A . 满足B . 值得(3)漠不关心( )A . 沙漠B . 冷淡(4)拈轻怕重( )A . 沾染B . 挑捡6. (2分)纪念白求恩号召共产党员学习白求恩的_的精神, _的精神, _的精神,以及_的精神,其中核心精神是_。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7分)7. (20分)阅读节俭也是一种改革气质一文,完成小题。节俭也是一种改革气质“当改革号角吹响,中国的节俭风气也在深入渗透。”最近,一些国际观察家有此感言。十八届三中全会刚刚闭幕,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就公布施行,沿着制度化轨道,节俭之风愈发强劲。这也带来了新的思考:改革越是深化,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为何越显得重要?鲁迅先生说,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改革是常为新的,改革者最有进取精神。为政以俭,“知足”的背后,更有“知不足”、“不知足”。从“草鞋书记”杨善洲,到穿着俭朴被当作村民的兰辉,很多奋发有为的干部,对个人生活、物质待遇要求不高、适可而止,而对学习研究更深些、事业发展更好些、矛盾问题更少些、群众幸福更多些等问题,却时刻放在心上,唯恐标准不够高、做得不够好,专心致志以思之,革故鼎新以变之,精益求精以成之。节俭,也是变革之心、进取之志生长的沃壤。啃硬骨头、涉险滩,要的就是这么一股子劲。古人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固然,工作生活离不开必要的物质条件,但如果陷入马克思所说的“黄金拜物教”,滋长了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势必走向反面。一些党员干部沉溺于个人享受,房子不厌其宽敞,车子不厌其豪华,菜肴不厌其精美。然而,觥筹交错之际,催生了多少醉生梦死之徒?声色犬马之中,潜伏着多少欲壑难填之官?挥霍无度之举,又导致了多少离心离德之果?左传曰“侈,恶之大也”,白居易言“奢者狼藉”。对党员干部来说,奢靡享乐之害,常在于消磨改革斗志、消解改革共识,助长因循苟且、庸懒散混等坏风气。这正是改革向前进必须排除的阻碍。奢靡者眼里只有自己,节俭者却常常想到别人。当年,周恩来总理吃饭,总会夹起一片菜叶把碗底一抹,把饭汤吃干净,最后才把菜叶吃掉。有人对他如此俭朴感到不解,周总理说:这比人民群众吃得好多了!一粥一饭的俭与奢,映照的是为政者的公与私。改革者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浪费、倡节俭,把心思精力用在改革发展上,把资金、资源花在刀刃上,自己甘过“紧日子”以换来百姓的好日子,这难道不是责任与担当的最有力诠释?正如一位网友所说,俭朴是机关单位最好的名片。从河南卢氏到湖南龙山,县委大院尽管矮小破旧,但民生投入却不惜真金白银,在人们心中树立了座座丰碑。那些劳民伤财的“白宫式”办公楼,其“形象工程”、“衙门作风”等骂名,不也从反面拷问着改革发展到底“为了谁”?方志敏曾写道: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90多年来,从延安窑洞里的“兴国之光”,到“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建设者,共产党人始终秉持“勤俭是吾宗”,不断在历史上书写骄人答卷。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面对复杂的考验与风险,节俭更是一种宝贵的改革气质。俭以养德、俭以励志、俭以为民,我们就能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取得接力赛中我们这一棒的优异成绩。(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_。(2)第段中划线的“必要”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3)请分析第段画线部分是怎样论证该段的观点?(4)下列两句名言,哪一句更适合作为本文的论据?请简述理由。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家训人们轻易得到的东西往往不珍惜。契诃夫8. (1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让生命之花常开不败一枚贝壳要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将一颗沙粒转化成一粒并不规则的珍珠,雨后的彩虹绽放刹那的美丽却要积聚无数的水汽。如果把这些都看成是一次又一次的挫折,那么是挫折成就了光彩夺目的珍珠和美丽的彩虹。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而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人生之旅。要让我们心里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就只有直面挫折,而不是放大痛苦。冰心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开放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如果遭遇挫折,仍能以奋斗的英姿与之对抗,那么这样的人生是辉煌的。当苏武被流放到北海时,北海的羊群咩咩地叫着,似在欢迎这位坚贞不屈的大汉臣子。这十几年的痛苦如果可以当作是一次挫折,那么这次挫折无疑是痛苦的。可是这位放羊老人从未曾放大痛苦,于是一百多年后,大汉的史书上书写下了他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昭君出走大漠,丝绸之路上又多了一串驼铃的叮当声,“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不应该是她真实心态的写照吧!如果她拒绝贿赂画师终致出塞算是一次挫折,那么是挫折换来了汉匈两地人民的短暂安宁。苏武和昭君的举动应该是对直面挫折、缩小痛苦的心理的最好诠释。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因此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没有必要因叶落而悲秋,也没有必要因挫折而放弃抗争。因为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一次挫折也荒废不了整个人生。人们常说:“风雨过后,面前会是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荆棘过后,面前会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既然如此,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放大人生的痛苦呢?如果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那挫折必是滋润花的养分。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没有给它养分的花迟早也会枯萎。痛苦和挫折是人生必然要遇到的两大难题,只有在遭遇挫折时排解痛苦,积蓄人生的力量,为新的目标而奋斗,才能使生命之花常开不败,生命的存在才会有新的更深刻的意义!(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标题有什么好处? (3)文章开头有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 (4)选文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5)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些人的经历可以证明本文论点?请用简练的语言写在下面。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纪念白求恩是一篇散文,是毛泽东写的一篇怀念白求恩的文章。B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C . 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等故事家喻户晓。D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出自儒家经典著作论语,它告诉了我们学思结合的道理。9. (25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焦国成我们活在世上,免不了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朋,大至对国家、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不过,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种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世间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惟有对自己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也依靠不了别人。不止于此,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还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树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才可能由此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有这种爱,所以尽责任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反,一个不爱自己人生的人怎会爱他人、爱事业?一个在生活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会坚定地负起人生的责任?这样的人常常把尽责任看作是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也就无法弄清他对这个世界负什么责任。现实中,某些人虽然正承担着一些责任,但却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时尚、舆论等原因。譬如说,他们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作了自己的责任,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他们一发现社会上流行什么,就觉得自己应该紧紧地跟上去;他们十分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谨小慎微地为这种评价活着。他们由于不曾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么,在责任问题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一个人如果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一切社会活动中,就会对自己的行为持一种负责的态度。一个社会如果由这些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那么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1)作者为什么认为“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是“一种根本的责任”?(2)根据第段的内容,说说怎样做才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3)第段与第段比较,论证方法有什么不同?(4)根据要求,品析语言。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这句话的表达效果。)一个在生活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会坚定地负起人生的责任?(结合语境,理解加点短语的意思。)三、 综合题 (共1题;共6分)10. (6分)下列句子的空缺处,选择应填入的关联词( )这个创造性的设计,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在河水暴涨的时候,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水对桥身的冲击。A . 因为 所以 也B . 不但 而且 还C . 虽然 但是 却D . 如果 并且 就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与运用 (共6题;共12分)1-1、2-1、3-1、4-1、5-1、5-2、5-3、5-4、6-1、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7分)7-1、7-2、7-3、7-4、8-1、8-2、8-3、8-4、8-5、8-6、9-1、9-2、9-3、9-4、三、 综合题 (共1题;共6分)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