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写作历年问答题总结.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10267254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写作历年问答题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写作历年问答题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写作历年问答题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7月1、布鲁姆等人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典型特征。 2、教学方法的含义及其本质。 3、课程实施与教学的关系。 4、班级授课组织存在的缺陷。 5、课程与教学目标取向评价的本质、价值与局限6、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与过程模式的理解,并分析过程模式对我国课程改革的现实意义。 7、我国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方向。 2011年4月1、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2、课程选择的含义及其基本取向。 3、在今天的学校教育实践中综合课程的理想范例并不多,为什么? 4、课程与教学过程取向评价的本质、价值与局限。 5、“计算机为媒体的交往”对教学领域会产生哪些影响?6、“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谈谈你的看法。 7、从课程实施三种取向之关系分析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2010年7月1、 主体教育观的内涵是什么? 2、 试述赞科夫发展性教学理论的教学原则。 3、 试述学术中心课程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4、 简述隐性课程的特点。 5、 建构主义认识论的内涵是什么? 6、 试分析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及其特征。 7、 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各有哪些特征?两者关系如何?谈谈当前我国教育实践中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方面的现状。 2010年4月1.简述卢梭发现教学论的基本内涵。2.试述非指导性教学的基本特征。3.在对评价领域的发展历史进行四阶段划分时,古巴和林肯认为第一、二、三代评价的缺陷是什么?4.简述学科课程的局限。5.客观主义认识论的内涵是什么?6.试分析生成性目标的价值取向及它的优势与局限。7.论述建构主义教学观。2009年7月1、 简述泰勒原理的四个基本问题。2、 简述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功能。3、 怎样运用自主型教学方法?4、 简述课程创生取向视野中教学设计的特征。5、 简述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基本内涵。6、 关于课程的定义主要有“课程作为学科”、“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课程作为经验或体验”三类观点,请你分别谈谈对这三类观点的理解,并进行比较。7、 结合实际,谈谈应该怎样开发隐性课程2009年4月1.“活动分析”方法的提出者是谁?并简述其基本内涵。2.依据美国评价专家古巴和林肯对评价领域的划分,第四代评价的基本特点是什么?3.简述生成性目标的特点。4.简述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的基本特征。5阐述“课程教学”理念的基本内涵。6.课程实施相互适应取向视野中的教学设计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并谈谈其对实际课堂教学的启示。7.试比较提示型教学方法、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自主型教学方法之间的异同,并结合实际谈谈应如何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2008年7月1、布鲁纳提出的发现学习的含义是什么?具有哪些特征? 2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有哪些方面的教育价值? 3课程创生取向视野中的教学设计具有哪些特征? 4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的内涵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 5学科本位综合课程有哪几种形态,并简述之。 6课程与教学目标有哪些基本来源?在每一来源的确定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7论述学科课程的缺陷并提出改进建议。 2008年4月1简述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的基本特征。2什么是课程与教学目标?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环节是什么?3如何理解教学方法的本质? 4支架式教学的含义与基本特征是什么?5简述程序教学的含义与教学设计的原则6叙述课程实施的三种取向,并分析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如何实施课程。7比较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三种基本取向,并谈谈对改进我国课程与教学评价有哪些启示。2007年7月1、简述“课程审议”的基本内涵。 2简述科学、艺术、道德整合的基本内涵。 3列出三种典型的课程与教学评价模式及其代表人物。 4简述学术中心课程的基本特征。 5简述奥苏伯尔关于教学设计的两大原则的基本内涵。6班级授课组织有什么样的优势和不足? 7结合实际论述随机访问教学的基本构成要素。 2007年4月1、简述泰勒原理选择学习经验的一般原则。2简述表现性目标的涵义及价值取向。3简述教学对话的性质。4简述经验课程的基本特征。5简述随机访问教学的内涵与特征。6试分析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的特征及对我国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7什么是自主性教学,试分析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自主性教学方法?运用它有什么积极的作用?2006年7月1简述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基本特征。2.简述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的基本内涵。3.简述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产生的条件。4.为什么说“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5简述情境教学的基本特征。6论述在评价领域中古巴和林肯的历史分期思想。7基于你对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阐述并分析“教师中心论”、“学生特殊客体论”与“主导主体论”的观点2006年4月1简述“三大新教学论流派”。2加涅认为学习结果可以分为哪五类?这五类学习结果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3简述教学研究的一般趋势。4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有哪些?应该如何认识这些因素?5“教育性教学”的提出者是谁?其基本内涵是什么?6什么是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回应模式?为什么说它是迄今为止所有评价模式中最全面、最有效的模式?7综合课程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存在什么样的困难?开发综合课程的有效策略有哪些?2005年7月1.简述学科结构的基本涵义。2.将当代社会生活的要求确定为课程与教学目标时必须要遵循哪三条原则?3.如何认识教学过程的本质?4.简述杜威的“问题解决教学”的基本步骤。5.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有什么样的区别?6.义务教育制度确立以后中国课程教材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以后应朝怎样的方向努力?7.论述课程选择的基本取向,并结合实际谈谈应该如何处理这三者的关系?2005年4月1.简述实践性课程的基本内涵。2.简述倡导综合课程的基本依据是什么?3.泰勒认为,选择学习经验必须遵循五条原则,这五条原则分别是什么?4.简述20世纪世界课程改革的三种张力及其相对应的三种基本价值取向。5.简述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的主要内容。6.自主型教学方法的作用是什么?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运用自主型教学方法?7.课程实施的课程创生取向视野中的教学设计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并谈谈其对实际课堂教学的启示。2004年7月1.简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思想。2.简述20世纪世界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3.简述行为目标的主要缺陷。4.简述先行组织者对知识的学习和保持的作用。5.简述隐性课程的特点。6.阐述目标取向评价、过程取向评价、主体取向评价的本质,并谈谈应该如何改进我国的课程与教学评价。7.结合实例论述教师应该如何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课堂讨论。2004年4月1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的内涵发生了重要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提示型教学方法具有哪些教育价值?3如何看待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4如何理解教学对话的性质?5什么是课程与教学目标?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环节是什么?6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开发隐性课程。7试比较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与过程模式的不同,并谈谈过程模式对我国课程改革的现实意义。2003年7月1.学术中心课程的含义是什么?有哪些特征?2.课程实施的相互适应取向视野中的教学设计有哪些特征?3.20世纪世界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什么?4.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的价值何在?5.第一、二、三代教学评价共同存在的缺陷有哪些?6.课程与教学目标有哪些基本来源?将他们确定为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来源需要注意哪些问题?7.开发综合课程的有效策略有哪些?根据这些策略应如何推进我国综合课程的改革与实践?2003年4月1利维的教育评价历史分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教学方法的选择应符合哪些要求?3随机访问教学的含义与基本特征是什么?4简要说明课程与教学目标三个基本来源的含义。5简述兰德课程变革动因模式发现的课程变革过程的三个阶段。6论述教学对话的性质与策略。7结合实际谈一谈如何开发隐性课程。2002年7月1.列举范例教学的三个基本特征并进行简要解释。2.教学方法的本质是什么?3.第四代教学评价的内涵是什么?有哪些特点?4.普通性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各自的价值取向是什么?5.课程创生取向视野中的教学设计有哪些特点?6.罗杰斯的教学理论的基本特征及其对我国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7.结合实际分析我国课程教材改革应朝怎样的方向努力。2002年4月1.“教育目标分类学”有哪些基本特征?2.目标取向、过程取向、主体取向三种评价取向各自的本质是什么?3.简述程序教学的含义与教学设计的原则。4.倡导综合课程的基本依据是什么?5.教学过程的本质表现在哪些方面?6.论述“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的含义、价值与实施条件。7.世界课程改革有哪些发展趋势?据此应如何深化我国的课程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