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的和甜的》教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263284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酸的和甜的》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酸的和甜的》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酸的和甜的》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学科组内研讨课教案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授课人:张旋 授课班级:二年级(10)班 授课时间:2012年10月26日教材简析: 酸的和甜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组中的第四篇课文。本组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专题,选编了一些能给人以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本课是一篇非常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是以连环画的形式编排的,是一篇精读课文。“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这是狐狸闹的笑话。狐狸用这种“精神胜利法”得到心理安慰,却迷惑了小松鼠和小兔子。如果不是小猴子敢于亲自尝尝,他们都将错过这一顿美餐。它告诉我们做事要亲自尝试,不能光听别人的话。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2、 分角色表演课文。教学难点:讨论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吃水果吗?你知道哪些水果是甜的吗?你们知道哪些水果是酸的吗?展示图片,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教师强调酸、甜二字的写法,并给酸和甜注音。 2、复习生字、生词教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这一课的生字,我现在来考考你们,看看这一课里的生字,你们是否都会读了。A 出示生字图片,开火车认读。 B、出示词语,开火车认读。再齐读两遍。酸味 葡萄 狐狸 急迫 等待 硬要 坚硬 一串串 迫不及待2、 品读课文。1、课文中主要讲了哪几个小动物?这些小动物当中谁最先说葡萄是酸的?课文中哪一个自然段讲了? (一)学习第1自然段1、指名朗读读第一段,并进行评读。 出示图片:请看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 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葡萄啊? 想吃吗?课文中的这只小狐狸,看到了这样的葡萄,他想吃么?2、你怎么知道它想啊?课文哪个句子可以看出狐狸很想吃葡萄! A、找句子。 (葡萄架下有一只狐狸,它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有摘到。) B、配上动作读句子。3、这时候,狐狸忙了半天,却没摘到葡萄,他的心情会怎样?(讲体会并带着体会读课文。)4、那么老师请你像狐狸那样,( )地来读读这句话。 (它指着葡萄架上的葡萄说,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 请每个小朋友根据自己心中的理解,来读这句话。(齐读) (它指着葡萄架上的葡萄说,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 除了小狐狸说葡萄是酸的,还有谁认为葡萄是酸的呢?我们接着往下读课文。 (二)学习第2、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用“-”画出小松鼠和小兔子心里想的话。 2、师生合作读课文。 3、谁来告诉老师,为什么小松鼠说葡萄是酸的?小兔子又是怎样知道葡萄是酸的呢? 那它们两都是听别人说的。自己去试过吗?是不是森林里所有的小动物想法都和小松鼠、小白兔是一样的呢?那谁不是啊?那他是怎么做的呢?课文中第几自然段?(第4自然段)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读课文(自由读) 找一找课文中那个词语看出小猴子当时是很着急的? 2、读成语。(四字词语:迫不及待) 3、读句子。(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我们来读读这句话,试试把着急的心情读出来。 4、比较句子去掉了迫不及待会怎样呢?我们来读一读。你喜欢那句啊?( “迫不及待”就能看出小猴子怎样爬上葡萄架的。) 5、口头训练:小猴子( )爬上葡萄架。 除了迫不及待,我们还换另外一个意思相近的词来说小猴子怎样爬上葡萄架呢? 你们的词汇可真丰富,能用这么多词体现小猴子爬葡萄架的样子。 现在我要请小朋友带着迫不及待地心情来读读这句话。 6、齐读句子: (可正当小猴子摘下一串葡萄要往嘴里送时,小兔子来了,他来干什么呢?他是怎样说的呢?) 小兔子说:“不能吃,不能吃,这葡萄是酸的!”这只热心的小兔子多着急呀,谁能学学他?(指名读、加动作读)真实一只着急的小兔子,学的可真像。谁来学学他?把着急的语气读出来。小兔子说:“不能吃,不能吃,这葡萄是酸的!” (四)学习第5.6自然段小猴子听了小兔子说不能吃,他怎么办呢?咱们继续读以下的课文。(男女比赛读)刚才老师用耳朵去听,用我的心去感受,孩子们读得非常认真。孩子们给点掌声自己吧! (五)学习第7自然段1、小猴子相信他们的话了吗?(还是吃到了葡萄)看,小猴子吃得多开心啊!嗯,真香!因此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2、比较句子: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小猴子地吃起葡萄来。 发现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吗?你喜欢那一句?3、说话练习:那你什么时候大口大口地吃过东西? 老师听出来了,你们当时也一定吃得很香,很开心,对吗?那谁愿意再把这句话读读呢?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你觉得自己吃得香吗?谁再来试试?真香啊!想读的同学咱们站起来一起读。 看来加上一些形象的词语可以使句子变得更加生动。来,我们也来当一回小小化妆师吧。1、 小小化妆师:(4人)刚才我们知道了小猴子吃葡萄时吃得很香。那这串葡萄甜不甜?接着读。2、 品读句子: (小松鼠和小兔子见他吃得这么开心,也尝了一颗,啊,真甜。) 感觉到有一点甜了。谁在来读读,让我们感受一下这是一串更甜的葡萄。这么甜的葡萄,狐狸却说是酸的,小猴子是怎么知道葡萄是甜的啊?小猴子是因为自己亲自去尝试,才知道葡萄是甜的。这时小松鼠和小白兔,尝到这么甜的葡萄之后,他会怎么想呢?(小松鼠和小白兔真不明白,狐狸为什么硬要说葡萄是酸的呢?) (六)学习第8自然段1、哦,他们不明白,那你们明白了没?明白什么了?2、吃不到就吃不到,为什么还要说葡萄是酸的呢?你猜猜狐狸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哦!他自己吃不到,也不想让别人吃到。所以就故意说葡萄是酸的。当时的小白兔和小松鼠还蒙在鼓里呢。小马也遇到过同样的问题,马妈妈是怎样劝说小马的呢?下小马也遇到过同样的问题,马妈妈是怎样劝说小马的呢?下面我们看看故事小马过河。 三、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故事中的小马在妈妈的劝说下,亲自尝试,知道了河水的深浅。小马有妈妈的劝说,那你能模仿一下妈妈哪样劝劝课文中的小松鼠和小白兔吗?1、 学生自由畅说。2、 师生互说。3、 学生表演。四、家庭小作业:自选伙伴,合作表演这个故事。五、板书设计 17、酸的和甜的 狐狸 葡萄是酸的,不能吃 小松鼠 一定是酸的,不能吃 小兔子 一定不能吃 猴子 敢尝,是甜的 (做事要亲自去尝试)5、 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执教的酸的和甜的一课正是想努力体现这一教学思想,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执教后,我觉得本堂课基本突现了学生这一主体,彰显了学生的个性。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我觉得这节课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合理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成功的秘诀。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通过多种渠道积极为学生创设情境。课堂上,我利用多幅图片把学生带进了有趣的童话世界。用自己亲切生动的语言引领学生与小动物们同喜同乐,同急同忧。用形象的语言描述诱人的葡萄,学生们都睁大了眼睛,垂涎欲滴。整节课在宽松民主的气氛下进行的,师生关系比较和谐,学生学得比较轻松。(二)朗读想象,加深学生情感体验朗读是低年级的训练重点。本节课是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在学生读得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指导他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他们读出不同角色的特点,读出不同的情感体验。在这节课上,我通过自由读、指名读、表演读、交流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有重点地指导学生读好描写小狐狸、小猴子等语言、动作的语句,使学生充分地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同时,抓住时机,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小狐狸和小猴子的心理活动,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学生的感情朗读做好铺垫。教学中,我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感受和独特的体验,鼓励学生读书有不同的感受。如指导学生读狐狸的话时,我引导学生体会当狐狸忙乎了半天,还摘不到一颗葡萄时,他会怎样?从而根据自己不同的理解读好“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在引导学生解决“为什么狐狸硬说葡萄是酸的?他心理会怎么想?”这一问题时,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理解等。(三)品词析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小学阶段是语文素质的初步形成时期,是奠定基础的时期。所以,在小学阶段,必须注重语文基本素质的训练与养成。二年级属于低年段,应该培养学生初步理解词句的能力。这节课,我对关键的词句,启发学生反复揣摩,深刻理解,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句中加了“迫不及待”、“大口大口”等词后的不同表达效果,通过感情朗读、动作演示、联系生活运用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帮助学生多角度地理解了词语,积累感悟语言。这种精雕细刻式的阅读和讨论,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地理解作者谴词造句的精当,理解了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的妙处。当然,本节课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激励评价的语言应更丰富。好的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知识点,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本节课,我很注重体现评价的多元性,采用了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和自我评价等形式,但在评价语言的艺术性上,语言有些贫乏,没能在学生最需要鼓励的时候进行恰到好处的点评,在以后教学中仍需加强。 (二)加强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在学生合作学习这一环节中,由于学生年龄小,教师应关注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对于个别小组的合作学习只停留在形式上,老师应作为学习的参与者参加到小组的学习中,以平等的身份引导孩子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以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共 0 条留言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