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初级中学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所有内容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250196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初级中学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所有内容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一初级中学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所有内容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一初级中学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所有内容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初级中学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所有内容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首次把我国航天员成功送入浩瀚的太空并安全返回,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空前绝后的成就。B . 在王平同学上次作文时因用词不当丢了丑以后,我决心吃一堑,长一智 , 苦下功夫遣词造句,一定不要犯他那样的错。C . 跟别的地方比,遂宁的经济总量不是强项,但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使得遂宁可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走出一条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D . 为了绵遂高速公路早日通车,工程技术人员处心积虑地克服了许多困难。2.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句是( )A . 公安部门一定要严厉打击黑网吧,不让它们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B . 之前大家对微信还一无所知,现在已经非常熟悉,都不以为然了。C .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 , 处处洋溢着无限的希望。D . 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掀起“创卫”高潮,经过外墙粉刷、护栏改装、路面平整等系列改造,城区面貌焕然一新。3. (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特写是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一种新闻体裁,它往往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段或细节,作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B . 整篇文章不过是记叙中国跳水姑娘夺取桂冠的一秒七,但是,中国健儿的拼搏精神却在这短短五百字内得到了充分的体现。C . 外国记者的赞叹,观众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以及印度观众的赞美从侧面烘托出吕伟跳水技艺的高超或烘托出吕伟表演的精彩。D . 人物特写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叙述,选材要截取“局部”,而非一件事的始末或一个人的一生,并放大细节。4. (2分)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联盟(mng) 血清(xu) 巨额()B . 遗嘱(sh) 渗透(shn) 挪威(nu)C . 颁发(fn) 即日(j) 首届(ji)D . 仲栽(ci) 拔款(b) 利息(x)5. (2分)下列加线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 . 中国政府对菲律宾妄图在南海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提出了严正抗议。B . 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林志炫的服装精致得体,天衣无缝。C .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D . 习近平主席谈治国的道理时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啊!二、 名著导读 (共1题;共4分)6. (4分)在红军旅伴中,“老狗”、“老表”、“铁老虎”等几个少年红军旅伴他们几乎全体都遭遇过人生的悲剧,但他们都知道“红军帮助穷人”,“打仗是为了帮助穷人,救中国”,“红军是抗日的”,“红军对人民很好,不抢不打”,“红军是革命的军队,打地主和帝国主义”。其中“红军教我读书写字,现在我已经能够操纵无线电,用步枪瞄准”。这句话是出自谁的口?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4分)7. (4分)阅读下面的古诗。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1)本诗表现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四、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8. (14分)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回答相关问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人恒过然后能改 入则无法家拂士 (2)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必先苦其心志 其如土石何B .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出淤泥而不染C . 舜发于畎亩之中 何陋之有D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战于长勺(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五、 默写 (共1题;共8分)9. (8分)古诗文填空(1)_,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2)我寄愁心与明月,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_,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4)春蚕到死丝方尽,_。(无题)(5)_,身世浮沉雨打萍。(过零丁洋)(6)马作的卢飞快,_。(破阵子)(7)“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成就人生传奇;逝于安乐,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这是感动中国人物“霍英东的颁奖词”中一句话,化用了孟子的“_,_。”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10. (13分)阅读课文美丽的颜色,回答问题 (1)居里夫妇的工作是“极端艰苦”的,但他们在工作中却感受到了“极大的快乐”。“极端艰苦”具体指什么? (2)编者将本文节选内容标题“伟大的发现”改为了“美丽的颜色”,你更喜欢哪个题目?为什么? (3)判断下面句子使用的描写手法,并说出其表达作用。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4)赏析句子。但是镭要保持它的神秘性,丝毫不希望人类认识它。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5)文中多处引用居里夫人的话有何作用呢? (6)通过阅读,你感受到了居里夫妇哪些可贵的品质? 11. (1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守山人张小萌甘河镇的山,初见的人定时不会喜欢的,偏大的土包罢了,不巍峨,不峥嵘。时间久了,就明白这山的好了,一座连着一座,仿佛是看不到头的远。她是安静的,平和的,像母亲的怀抱,温暖舒适。山与山之间有时会出现一处缓坡,往往有溪水流过,一股炊烟在大山深处的山脚下突兀而出,青天白云下,十分扎眼,一座木制的房静静地立在小河旁。“老康呦,我退休了,明个儿回镇上。”看不见人影,苍老的声音从密林深处传来。屋里的老康听到这话,顿了一顿,发出一声叹息,出了屋子,半倚在门上,看看前方的树林,又是一声叹息。恰好林间的小路上现出个人影,头发花白,颤颤巍巍的行着,弓着腰,看到老康,直了身子,冲他一笑。“哈哈,你那点蘑菇是留不下了吧,我可是把我养了一年的鸡都带来了,哈哈”老朱笑得很开心,快走几步,奔着老康去了。“哼,你这死老头子,没多大个出息,除了吃,你还有啥念想?给你吃,都给你吃,可是只怕你的牙无福呦。哈哈”老康也离了门,走向老朱,两个人拥抱在一起。“老康,我老了啊。”“老朱,我也老了。”山间的风很少,这一刻却是舞动着,摇动着这山上的树,松树,杨树,桦树,高的,矮的,发出哗哗的声响。两人拍了拍肩膀,不愿分开。良久,老康接过老朱手上的鸡,进屋去了。老朱一屁股坐在树桩上,光滑油亮,树是盖房子时伐的,好大的树,当年他们数了数年轮,大概百年多吧,决不是一百年,他们却是没数清的,这样的树在这里好多,数不清的多。掏出烟袋子,装上一袋烟,火一燃,蓝色的烟雾飞了起来。“老康啊,我是不中用了,咱们仨上山那年,跟着魏大叔山上山下地不知跑了多少趟,虽然累但是有劲啊,现在是又”“闭上你的臭嘴,哪三个,不就咱们俩吗?哪三个,哪里有三个?”老康放下手里的松枝,不看老朱,却是一脸的不高兴。老朱的烟枪停在了空中,不一会老朱呵呵地笑了,把烟枪放到嘴里大口地吸了起来。也不知过了多久,老朱惦记的小鸡炖蘑菇发出诱人的香味。老康也坐在树桩上,折几个柳条,递给老朱一双,自顾自地喝了起来,老朱笑了笑,也不示弱,自己也喝得欢。他俩之间,也有个树桩,也有过打磨的痕迹,只是不像他俩坐的那般油亮。 “伙计,你算算咱们来了多少年了?”闻听此言,老康放下酒杯,看着铁锅,一言不语,老朱眯上眼,筷子停在空中。“三十七年了。”老康说。“三十七年啊!”老朱说。 “大家都没忘啊。”老康顿了一下又说道,“我总是不愿正视他的离去,你也要走了,我就想想过去吧,当年,咱们仨刚来,我至今还记得这镇上的人的好。”21世纪教育网老朱点了点头,“这里的人淳朴,风景也好,当时魏大叔让咱们来守山,咱们还不愿意,这里真是好地方”老康喝了口酒,接过老朱的话,“大叔带着咱仨走遍了山,这里的好东西真多,蘑菇,木耳,以前哪见过这么大的,野果也好多,山丁,山杏,榛子,吃也吃不完。”老康看着锅中的菜,唏嘘不已。“你真的舍得?”老朱不说话,只是喝了杯中的酒,“都走了,走了好啊。”老康似乎是哭了。第二天清晨,老康爬上了山,看着老朱走的方向,不一会儿,一个老人走了出来。今天老朱走得很直,像松树一样挺拔,象山杨一样沉稳。老朱确实走了,走的时候,向着山顶挥手,像是知道老康在这里,或许他在向大山告别。蓝天,白云,清翠的树林。一个月过去了,老康的房前多了两个年轻人。“老康叔,老康叔”老康闻声而出,那日没白尽的头发,已经全白了。“你们是”老康显然是不认识他们的。“老康叔,我叫朱明泽,你大概听过我的名字,父亲回去后,不到半月就去世了,他得了癌症,他告诉我,这里还有山,还有树,让我来帮您。”明泽的眼圈红了,转过头,看着山,又是那么坚定。“老康叔,我叫陈遗志,当年父亲为了救火牺牲的时候,我还没出生,母亲给我起名遗志,告诉我长大后,帮父亲看着这山。”遗志也看着这山,他的父亲就埋在这里。老康看着两个青年,笑着哭了(1)请根据提示,简要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三人在魏大叔的带领下守护山林。在一场山林火灾中,陈遗志的父亲殉职。_(2)请根据提示,简要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三人在魏大叔的带领下守护山林。在一场山林火灾中,陈遗志的父亲殉职。_(3)和段中两次写到老康“哭了”,但原因不同,第一次是_, 第二次是_ 。(4)和段中两次写到老康“哭了”,但原因不同,第一次是_, 第二次是_ 。(5)结合语境,赏析文章第段中的画线句。今天老朱走得很直,像松树一样挺拔,象山杨一样沉稳。(6)结合语境,赏析文章第段中的画线句。今天老朱走得很直,像松树一样挺拔,象山杨一样沉稳。(7)第段画线句子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8)第段画线句子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9)文章-段耐人寻味,请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10)文章-段耐人寻味,请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七、 写作题 (共1题;共50分)12. (50分)真挚的情感是可贵的:亲情、友情、师生情 美好的品德是可贵的:善良、执着、勤劳 幸福的点滴是可贵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叮咛请以“生命中_是可贵的”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名著导读 (共1题;共4分)6-1、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4分)7-1、四、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8-1、8-2、8-3、五、 默写 (共1题;共8分)9-1、9-2、9-3、9-4、9-5、9-6、9-7、9-8、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10-1、10-2、10-3、10-4、10-5、10-6、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1-10、七、 写作题 (共1题;共50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