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2020届中考历史一模试卷D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247067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大版2020届中考历史一模试卷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华师大版2020届中考历史一模试卷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华师大版2020届中考历史一模试卷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师大版2020届中考历史一模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亚历山大的东征,从西方到东方,从希腊到印度,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直到今天,他的名字还被很多人传颂,这是因为东征和帝国的建立( ) A . 使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B . 削弱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C . 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D .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2. (2分)某同学对欧洲大学的起源非常感兴趣,他整理了如下资料卡片,资料反映了( ) A . 基督教会占有大量土地B . 基督教影响中世纪的文化、教育C . 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D . 中世纪大学脱离教会的控制3. (2分)对同类历史事件进行比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关于“百家争鸣”和“文艺复兴”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都发生在社会转型时期 都促进了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都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 都是社会生产力推动下出现A . B . C . D . 4. (2分)如图是一幅与1416世纪西欧手工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图片。从这幅图中可以得出的最准确信息是( ) A . 资本主义萌芽必然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B . 手工工场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C . 商品经济的发展是手工工场产生的前提D . 动力技术的进步是由于社会分工的扩大5. (2分)在学习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扩展后,同学们绘制了如图。它呈现的是下列哪个历史事件的发展进程( ) A . 美国独立战争B . 法国大革命C . 日本倒幕运动D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6. (2分)2018年3月31日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的葬礼在剑桥大学附近的圣玛丽教堂举行,6月15日,霍金的骨灰将被安葬在西敏寺大教堂,与著名物理学家牛顿、生物学家达尔文毗邻安息。下列关于牛顿和达尔文叙说正确的是( ) A.都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B都处在17-18世纪C都是在物理学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D都是英国著名的科学家7. (2分)“当18世纪来临的时候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这种“崭新的生产方式”( ) A . 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理论基础B . 带动了石油开采业C . 促进了汽车的发明D . 使人类进人蒸汽时代8. (2分)保罗肯尼迪说,英国的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2%,占欧洲人口的10%,却似乎具有相当于全世界潜力4050%的现代工业能力。这主要是因为( ) A . 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B . 英国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C . 英国率先进行了第一次工业革命D . 英国领先于第三次科技革命9. (2分)根据图判断,这张知识卡片概括的是哪位科学家的成就( ) A . 哥白尼B . 牛顿C . 麦克斯韦D . 爱因斯坦10. (2分)1963年,美国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在演讲中说:“一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解放宣言(如图),我们现在就站在他的纪念堂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是指( ) A . 华盛顿B . 林肯C . 威尔逊D . 罗斯福11. (2分)以下资料不能归入“殖民体系的崩溃与亚非拉国家的振兴”这一学习主题的是( ) A . 美苏“冷战”B . 万隆会议C . 非洲年D . 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12. (2分)下列图片中,能反映罗斯福为摆脱经济危机而采取的增加就业、扩大内需的措施有( ) A . B . C . D . 13. (2分)苏联(俄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充满了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和悲剧性,下列相关史实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新经济政策十月革命赫鲁晓夫改革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成立“苏联”斯大林模式解体B . 斯大林模式赫鲁晓夫改革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成立“苏联”十月革命解体C . 十月革命成立“苏联”斯大林模式新经济政策赫鲁晓夫改革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解体D . 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成立“苏联”斯大林模式赫鲁晓夫改革解体14. (2分)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我国签字于共同宣言,罗斯福总统特别对子文(宋子文,时任外交部长)表示:欢迎中国列为四强之一。此言闻之,但有惭惶面已。二十多个交战国共同宣言发表后,中苏美英四国已成反侵略的中心。”材料中“共同宣言”的签署标志着( ) A . 华盛顿会议上中国收回山东主权B . 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C .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D . 联合国的成立15. (2分)新全球史说:“世界开始重建,而另一场战争也开始了。曾经击败德国和日本的联盟也解体了,在很短的时间里,美国和苏联及其各自的盟国在冷战中已经摆好了作战的姿势,开始了主要在政治、经济和宣传层面的对抗。”这表明( ) A . 为反法西斯建立的联合国在战后迅速解体B . 冷战主要是军事上的对抗C . 二战以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相互对峙D . 冷战的目的是为了遏制苏联16. (2分)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地打击。德、意、日法西斯势力迅速膨胀,最终走上对外扩张道路,美国则实行了罗新新政,其主要作用是( )A . 使苏维埃政权得以进一步巩固B . 使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与巩固,缓和了危机。C . 从根本上变革了资本主义制度,消除了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D . 摧毁了法西斯势力,沉重打击了殖民体系17. (2分)美国总统奥巴马高调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说到底,就是在新形势下围堵、遏制中国发展的霸权主义战略。在60多年前,美国针对苏联实行了类似政策的是( ) A . 杜鲁门主义B . 马歇尔计划C . 绥靖政策D . 冷战政策18. (2分)20世纪以来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系列共同问题,下图漫画反映了( ) A . 贫富差距拉大B . 核战争的威胁C . 国际恐怖主义猖獗D . 生态环境恶化19. (2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两大趋势,但局部战争时有发生,特别是20世纪的一战、二战,都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从而也引发人们对战争的思考。为避免战争、维护和平,人类采取的措施有( ) 建立国际机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国际合作加强民主政治建设A . B . C . D . 20. (2分)下面是某一时期某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本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统计表,它反映出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 ) A . 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断加大B . 新的发明层出不穷C . 科技成就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D . 科学技术各领域间相互渗透加强二、 综合题。 (共5题;共65分)21. (10分)2018年3月29日英国正式启动“脱欧”程序引发关注。近代世界史上,英国曾是现代化潮流的“领头羊”。我校九(6)班同学对英国崛起历程展开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 (探究一:图文并举)(探究二:数据解读)凡是有煤炭的地方,就能新建工厂,工厂还可以建在人口密集的地带,以便招募工人和销售产品。1841年,英国就业人口中从事农业的占20%,从事工业的占43%。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2%,伦敦的人口达到230万。(探究三:理性思考)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图片一中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怎样的现代化政治制度?该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结合所学简析英国先于地中海沿岸国家走向现代化社会的经济方面原因。 (2)指出英国人在图片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中充当的角色,并分析该角色给英国带来的影响。 (3)材料中的“动力机器”指的是什么?该机器的应用促成了英国工业哪些新变化? (4)牛顿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的代表著作是什么?综合以上探究,谈谈英国崛起的过程中有哪些重要因素? 22. (20分)面对危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期,美国人培理率领的黑船舰队叩开日本的大门,日本人深切感受到了日本与外国的巨大差距。培理率领的舰队中有两艘黑色的近代蒸汽铁甲军舰,为日本人生平第一次见到。“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黑船来航对日本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摘编自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二:1840年以后,意识到落后的中华民族求知若渴,四处寻找老师,学习美国、日本、前苏联等不少国家,最后还是通过走“中国特色的道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足以表明,强调“中国特色”在解决自身问题上,不仅具有必要性,更具有可行性。摘自顾骏大国方略:中国怎样走向世界材料三:西欧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经济发展水平接近,具备一定的联合基础。1945年之后德法两国都毫无疑问地认识到:两国之间的对抗,不仅削弱了自己,而且还削弱了欧洲。于是由法德作为发动机带动起来的欧洲共同体组织,由于形成统一的市场,统一的货币,组建了共同的议会乃至军事力量,一个超强的地区联合体横空出世了。摘自大国崛起(1)材料一中面对黑船来航的巨大冲击,日本是如何应对的? (2)根据材料二,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观点的正确性。 (3)根据材料三,简述西欧走向联合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23. (15分)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历史现实,已经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材料一:布尔什维克党人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其唯一的原因就在于:号召他们(人民群众)来参加推翻并粉碎旧制度的工作,然后再在旧制度的废墟上,同他们一道建立起新世界的骨架。约翰里德震撼世界的十天材料二:农业生产发展情况表1921年1923年1925年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662078608730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22.1333.4544.24材料三:第四个时间段,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逐步形成。列宁逝世以后,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步形成了实行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指令性计划经济、权力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习近平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1)列举材料一中的“新世界”建立的标志事件。指出“新世界”建立的国际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苏俄(苏联)农业生产发展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该趋势的主要原因。 (3)说出材料三中的“苏联模式”形成的标志。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模式”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4)斯大林逝世后,_开始在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5)_(历史事件)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苏联解体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_。 (6)综上所述,谈谈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24.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治政府把全国分成了3府72县,县知事由中央任命,承认土地私有和自由买卖;为了迅速发展工商业,明治政府出钱建立了大批工厂;为“求知于世界,”日本还请来了外国专家和技师。材料二: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相差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经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1)材料一反映了明治维新的哪些内容?各对日本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你认为在改革开放和借鉴外来文明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25. (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共建“一带一路”,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谋划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图),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二:2018年,中美关系中新出现的、愈加难以预测的动态变化撼动着亚洲许多地区年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受到中国“国事访问+”超规格接待。一年后中国和美国贸易领域摩擦不断,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从“战略接触”开始转向“战略竞争”。陆克文2019年,中美关系会怎样?材料三: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依据材料及所学,指出我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希望推进构建一个什么共同体? (2)根据材料二说明美国特朗普政府在处理与中国关系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_,40年前的元旦,中美关系又有怎样的变化_,促进实现这一变化的美国总统是_,那个时代,中国除了这一外交上的重大变化,还有哪两件重大事件?_(3)材料三“世界和平的建设者”体现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的_(外交原则)上,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参加_会议体现了我国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这次会议上提出了一个_方针,促进了_会议的圆满成功。 (4)综上所述,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有什么重要的作用? 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综合题。 (共5题;共65分)21-1、21-2、21-3、21-4、22-1、22-2、22-3、23-1、23-2、23-3、23-4、23-5、23-6、24-1、24-2、25-1、25-2、25-3、2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