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A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245399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冀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冀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A卷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阅读是源头活水,课堂是半亩方塘,只有把活水引入方塘,语文教学才能清澈如许,这是不言而喻的。B . “这些网络游戏就是化了妆的魔鬼,是在教唆犯罪。”一位参加过网络游戏测评的教育界人士义愤填膺地说。C . 在新农村建设中,某些地方政府不是因地制宜 , 而是大拆大建,把好端端的民心工程变成了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D . 索契冬奥会上,与短道速滑带来的激情不同,花样滑冰的别样舞美给观众一帆风顺的感受。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2. (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书籍,是知识的来源。经过半个学期的语文旅行,我们获得了许多的感悟和体验。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我们领略到黄河惊涛澎pi_的气势;读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我们了解到闻一多先生钻探古代典籍时qi_而不舍的精神;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我们感受到邓稼先鞠躬尽cu_为国献身的精神,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作者ch_痛的爱国情怀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耐住寂寞,携书而行,你就会在喧嚣中找到一份宁静,你心灵的天空就会闪烁着星光的快乐!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9分)3. (9分)多读多背经典诗文可以提高你的文学品位,请工整、规范地默写古诗文名句。(1)但愿人长久,_。(苏轼水调歌头)(2)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_,_。(吴均与朱元思书)(3)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5)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中可以用来勉励困境中的友人努力进取的句子是:_,_。四、 语言表达 (共2题;共8分)4. (6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静以修身_非宁静无以致远_非学无以广才_淫慢则不能励精_险躁则不能治性_悲守穷庐_5. (2分)下列句中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中:晋太元中中无杂树B . 舍:便舍船 屋舍俨然C . 皆:皆叹惋 皆出酒食D . 寻:寻向所志寻病终五、 中国名著 (共1题;共6分)6. (6分)名著阅读。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行无数里,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张飞曰:“天寒地冻,尚不用兵,岂宜远见无益之人乎!不如回新野,以避风雪。”玄德曰:“吾正欲使孔明知我殷勤之意。如弟辈怕冷,可先回去。”飞曰:“死且不怕,岂怕冷乎!但恐哥哥空劳神思。”玄德曰:“勿多言,只相随同去。”(1)这段文字选自我国古典名著_,作者是_,本段讲述的故事是_。 (2)“纶巾羽扇,身衣鹤氅,素履皂绦,面如冠玉,痞若抹朱,眉清目朗,身长八尺,飘飘然有神仙之概”描写的人物是_,写出两个与该人物相关的故事_、_。 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7分)7. (7分)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校将5月定为“孝亲敬老月”并推出一系列活动。 (1)如果你来策划,除了以下两项活动项目,请你再设计两项活动项目。活动项目一:“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活动项目二:走进敬老院送温暖:活动项目三:_;活动项目四:_(2)你班举行了“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的主题班会,以下是班长的结束语: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其实就是需要帮助时,伸过来的一只温暖的手;需要谈心时,捧上来的一颗火热的心;A , ;B , 。C孝敬父母并不是要求我们一定要轰轰烈烈地去为父母做什么大事,就是要求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只有这样,父母才能感到人世间的温馨与美好,才能远离孤独,才能欣慰地走完属于他们的人生。D让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做到敬老,爱老,助老,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任务!仿照结束语中画线的句子,在A,B两处各续写一个句子。C,D画横线两句有语病,请你帮助修改。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9分)8. (22分)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如何看待数字时代的文学评论薛晓倩评论当然是重要的。传统评论的重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概述原著和提炼观点。贝克在他的著作你和我中认为:“思想史变革的主要动力是书评而不是书籍。”因为人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用来阅读所有他们想要阅读的书籍,取而代之,有些时候便选择阅读书评。除了书评的重要性,另一个争论的焦点在于书评的影响力,包含两个问题:首先,书评是否有影响力?其次,由书评产生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为了证明评论的影响力,我们需要搜集一些例子,包括那些你已经有了看法的事物,和那些你还不了解的事物。“周六观点”这个电视栏目是个不错的例子。这个栏目会发布书籍、电影、电视秀和展览的介绍及评价,你可以收看节目,然后把认同或不认同的观点记录下来。重复几次之后你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对于你不喜欢的作品,如果有某些评论试图改变你的态度,那么,在你完全缺乏了解的领域,你会倾向于接受评论者提供的意见。相较而言,如果评论涉及你已经有所了解的领域,你就没那么容易被说动。节目里曾经讨论过一部我读过的小说,评论的观点和我对这部小说的认识大相径庭,令我很不以为然。同样,我也不会因为某人的一家之言而厌烦一部电影。这证明了两点:评论是否有效取决于其具体内容评论也绝不是简单的“对”与“错”的问题。评论人对某些作品不够公平的时候,评论就成为了艺术的敌人。另外,大量可能不尽正确的文学批评影响了奖项评审,或许导致很多杰出的作品被低估。如果以往确实存在这种现象,那么近十五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随着新媒体对传统媒体行业的冲击和重塑,数字时代的“评论家观点”还有价值吗?数字批评家一书给出了在网络时代对文学评论的意义的思考。相对于传统媒体自上而下的结构,网络世界有一些有趣的特性,比如免费的文章、作为职业的博客写作,等等。这本书中最重要的发现是,网络评论对文学评论传统造成了根本性的影响快如迅雷,又极具吸引力。网络时代的评论会像蔓草似的覆盖掉原始的文本,使其仅剩一个迷蒙的轮廓。当书评取代了书籍本身,评论的波涛淹没了文本本身,导致的结果是,出现了大量对当前观点进行总结的文章。这一切想起来就令人沮丧大量的文化交流是我们不可能追上而终将错过的。显然,数字时代的文学评论有其内在价值,但是问题也很明显。我们希望字里行间都有爱,但是评论家们漫步在故事、图像、声音和口味所建构的迷宫里,一边怀疑。一边追寻符合他们口味的最终价值,我们应该喜欢这些吗?他们的文学评论深刻而准确吗?(据2018年5月18日文汇报同名文章改写)(1)阅读全文,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请指出第段使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为什么作者要花一半的篇幅讨论传统的文学评论? (4)阅读第两段,概括网络文学评论的特点。 (5)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紧扣名人名言论证中心论点,行文简洁,视野开阔,论证严谨。B . 文章第段列举了部分评论家的观点及其争论的焦点,为第段论证拓展了空间。C . 文章第段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形象地指出了网络时代评论的负面影响。D . 本文引导读者正确看待数字时代的文学评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9. (17分)阅读文段,回答1-4题。谨防数字化痴呆症刘戟锋上世纪90年代初,当笔者的导师,著名理论家龚育之先生开始学习电脑打字时,他自嘲道,练习电脑打字,是因为自己的字写得不好。那时我们未曾想到,仅仅几年后,就像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描述的那样,巨大的数字化浪潮,将包括儿童在内的庞大社会群体一网打尽,人类社会踏上了数字化的“不归路”。凡事有利也有弊,有得必有失。韩国首尔脑部平衡中心专家不无忧虑地告诫:长期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将导致数字化痴呆症。有报纸专门撰文列举若干相关症状,如“你只记得住自己的单位电话和家庭电话”,“你觉得新认识了某人,但其实曾见过他”,“你在车里安装导航设备后就看不懂纸质地图了”,等等。数字化痴呆症?信还是不信?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不管这类说法是危言耸听,还是警世洪钟,有一点可以肯定,从人类思维方式来看,过度痴迷和依赖数字化产品,势必导致大脑发育和使用的不平衡。在数字化与信息化时代,动动手指就可以在网络上获得应有尽有的资料,知识的获取即时化了,人类的创造力却下降了。茶余饭后的谈资海量化了,人类的注意力却分散了。科技与经济的联系全球化了,人类社会群体间的亲情却淡漠了。碎片化信息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之大,可以一言以蔽之:以目废心。当数字化时代造成信息泛滥,负面效应就会浮出水面。对一些热点事件的全方位报道为何让人产生信息厌倦之感?连篇累牍的电视剧为何让人感到视觉疲劳?人类数千年大浪淘沙仅存的少数名著为何风光不再?当我们长期沉溺在信息的汪洋大海里,为之欣喜,为之癫狂,为之焦虑时,是否也该冷静地检讨一下,我们的思维习惯、日常行为、生活体验是否发生了某种扭曲与异化?前不久,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了美国西弗吉尼亚州一个名叫“绿岸”的小镇。由于该小镇位于美国国家无线电静默区内,手机、路由器、电视、广播等电子产品在这里统统失灵。如果有人需要与外界传递消息,镇上有唯一一台付费电话可以和外部联系。据了解,从六七年前开始,越来越多想要戒掉“电子瘾”的人们搬到这里,感受缓慢、宁静与本真的生活。对于那些对现代生活感到疲惫的人们来说,美国“绿岸”小镇的桃花源式生活可遇不可求。在数字化时代,将过度使用数字产品引发的种种问题归咎于器物本身,也不是一种客观和理性的态度。克服数字化痴呆症,需要增强对自身行为的把控能力,养成更加积极平衡、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止被数字化产品“绑架”了思维、“绑架”了生活。(1)请根据提示,用概括的语言完成思路。长期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将导致数字化痴呆症(_)(_)。(2)第段讲到,我们的思维习惯、日常行为、生活体验都发生了某种扭曲与异化,请在文段中找到具体的危害现象。(3)找出文中的主要论证方法。(4)结合对第段画线句子的理解,谈谈你预防数字化痴呆症的具体措施。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0. (1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问题。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1)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的思想感情 。(2)说说“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写景的妙处。九、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11. (16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韩愈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千金市骨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注解】安事:要何用;捐:弃;之:指死马;期年:满一年;诚:真心;致士:纳贤士;见事:被侍奉。(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的意思。策之不以其道_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_买其首五百金_鸣之不能通其意_(2)结合你对选文的理解,说说甲乙两文中“千里马”的共同喻意是什么。 (3)甲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发出了“ ” 的感慨,表达的主题是_,乙文借“古之君王”费尽周折遣人以五百金购得已死千里马的故事,表达的主题是_。 (4)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十、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作文:以下两个文题任选其一:“相见时难别亦难”,告别是一种不舍;“唯见长江天际流”,告别也是一种惆怅;告别冬日的寒冷,才能迎来春天的似锦繁花;告别童年的幼稚,才能迎来少年的意气风发;告别是挥手,也是眺望;告别是结束,也是新的开始岁月的章节,都由告别书写成诗。请以“告别 ”为题写一篇文章。“很多愿望,我想要的,上苍都给了我,很快或者很慢地,我都一一地接到了。而我对青春的美的渴望,虽然好象一直没有得到,可是走着走着,回过头一看,好象又都已经过去了。有几次,当时并没能马上感觉到,可是,也很有几次,我心里猛然醒悟:原来,这就是青春!”席慕蓉成长的痕迹请以“原来,这就是青春”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两个题目任选其一;若选第一个,请将题目补充完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不得在文中出现真实校名、班名、人名。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1、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2-1、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9分)3-1、3-2、3-3、3-4、3-5、四、 语言表达 (共2题;共8分)4-1、5-1、五、 中国名著 (共1题;共6分)6-1、6-2、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7分)7-1、7-2、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9分)8-1、8-2、8-3、8-4、8-5、9-1、9-2、9-3、9-4、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0-1、10-2、九、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11-1、11-2、11-3、11-4、十、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