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A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244180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语文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语文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运用 (共7题;共28分)1. (2分)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确凿(zo) 眼睑(jin) 忍俊不禁(jn)B . 纤细(qin) 造诣(y) 美味佳肴(xio)C . 酝酿(ning) 肥沃(w) 吹毛求疵(c)D . 畸形(q) 隐晦(hu) 风驰电掣(ch)2. (4分)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铁军情盐阜情纪念新四军重建军部七十周年音乐会在央视三套播出。这场音乐会让全国观众在享受高品位的视听艺术盛宴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水绿盐城”的崭新风貌和独特mi力。央视已把这场音乐会成为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的重头戏之一 , 在央视频道多次播出。(1)给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_mi盛宴崭新_力(2)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3)给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_mi盛宴崭新_力(4)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3. (2分)下列各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能否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是中考取得满意成绩的前提。(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去掉“能否”)B . 据商务部统计,目前大约已有1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相应“一带一路”建设。(语义重复,去掉“大约”或“左右的”)C . 通过阳光体育锻炼,使同学们的身心得到了健康发展。(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使”)D . 张华同学以优美的文笔、大胆的创意荣获“光雾杯”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特等奖获得主。(用词不当,“荣获”改为“评为”)4. (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歌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了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了中华儿女向它学习的决心。B . 土地的誓言是现代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的思念之情。C . 最后一课是一篇短篇小说,作者是德国著名作家都德。D .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塑造了替父从军的花木兰的英雄形象。5. (6分)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相顾无相识,_。 (2)_,长河落日圆。 (3)乱花渐欲迷人眼,_。 (4)_,壮心不已。 (5)_,不以疾也。 (6)晴川历历汉阳树,_。 (7)_,江入大荒流。 (8)此物何足贵? _。 6. (7分)名著导读 (1)水浒传的作者是_,他是_(朝代)人。 (2)嘉佑三年,天下瘟疫盛行,不想却惹得_地罡、_地煞降临,从此轰动大宋江山。 (3)鲁智深是水浒传中最可爱的一个形象,他豪爽率直,任性大度,他到哪,哪就热闹,请写出与他有关的含有“闹”字的两个故事名:_、_。 (4)水浒传中也塑造了一些生动的女将形象,如母大虫_、一丈青_、母夜叉_。 (5)水浒传中许多人物身怀绝技,善游的是_,善盗的是_,善用智的是_,善射的是_,善神行之术的是_。 (6)请写出下列人物的绰号:杨志_、宋江_、武松_、李逵_、鲁智深_。 (7)请补全回目:花和尚倒拔垂杨柳,_误入白虎堂;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_卖刀;浔阳楼_吟反诗,梁山泊戴宗传假信。 (8)武松在鸳鸯楼杀死张都督、蒋门神等人后,在墙上写下了“_,_!”这八个大字。 (9)补全歇后语:_打宋江过后赔礼 7. (5分)综合运用2015年4月23日,是第20个“世界读书日”,学校我校举行了“我爱读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王晓刚: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可以看的书很多,但是,面对茫茫书海,我们不知从何下手。李薇薇:我们现在太忙了,要做那么多题目,哪有时间读课外书?边潇潇:我们读过很多书,但读后很容易忘记,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请你针对以上发言,给在场的老师和同学分别提一条建议,注意语言的得体。向老师提建议:向同学提建议: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8.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会报警的植物1952年12月5日,英国伦敦地区的天气突然出现异常。空气沉闷得让人透不过气,浓重的烟雾混合着怪味在街区四处弥漫。往日喧嚣异常的闹市如今人烟稀少,警察都全副武装,戴上了防毒面具在岗位上指挥交通。那些不得不出门办事的人被刺鼻的味道和烟雾呛得泪水直流。仅仅7天时间,就有七百多人因这股烟雾引起气管炎发作而死亡。这是一次典型的氟气泄露事件。其实在毒气出现之前,自然界已经发出了预警,只是粗心的人们没有发现,那就是来自剑兰叶子的警告。氟气泄露的那些日子,本该亭亭玉立的剑兰像得了大病一样,它的叶子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斑痕,如同长了癞疤疮,看着让人揪心,只有当它氟中毒时才会出现这种现象。只要空气中氟浓度达到亿万分之四十,在短短三个小时内,剑兰的叶子就会变得萎靡不振,继而斑痕成片,出现伤痕累累的状态。而人只有在氟浓度达到百万分之十才会受到伤害,可见剑兰是多么敏感!它是空气中氟含量最合格的检验员!会报警的植物有很多,我们身边常见的有苹果树、棉花、紫茉莉、向日葵、大麦、荞麦等。如果它们的叶子发黄或有黑斑出现,则表明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过高;木棉、青苔受伤,则意味着空气中的氯气超标。水中也有植物报警器,那就是水葫芦。水葫芦,学名凤眼莲,多年生草本,原产于南美洲委内瑞拉,上世纪50年代引入我国,现广泛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等10多个省自治区市。近年来,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环境保护,向水体大量排放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等,使水体氮、磷元素过多,造成富营养化,导致水葫芦疯长。水葫芦具有很强的净化水质的功能。实验证明,水葫芦在1公顷的水域里,24小时内可以从污水中吸附34公斤钠、22公斤钙、17公斤磷、4公斤锰、2.1公斤酚、89克汞、104克铝、297克镍和321克锶,还能将氰等有毒物质分解成无毒物质等。 水葫芦不仅是水质污染的报警器,更是解决问题的过滤器。近年来,科学家们还发现,地震前,某些植物竟然也会发出预警,出现机体紊乱或突然改变生活习性等异常情况。比如某些植物会在冬季突然开花,其中蒲公英、山芋藤、杏树最为典型。唐山大地震前夕,天津郊区的竹子大面积开花,柳树成片枯死。一些果树明明秋天刚结完果,转眼枝头又繁花盛开。最奇怪的是含羞草,正常的含羞草是白天开放,夜里闭合。而地震前,它的习性完全颠倒:白天闭合,夜里开放。这些植物的反常是它们对所处环境发生的变化而产生的生理反应。如果地温、地下水、大地电位、电流、磁场等出现变化,植物体内就会发生紊乱。当它们突然改变习性,很可能意味着地震即将来临,从而给人们现世安稳的生活敲响警钟。如果抱着尊重、敬畏的态度观察研究,我们就可以通过植物的细微变化,尽可能地把地震损失减少到最低。(1)文章开头写伦敦氟气泄露事件有什么作用?(2)植物是如何进行报警的?根据文意,分点概括回答。(3)指出下列说法的错误,并简述理由。第段划线句子用打比方的方法,只是为了说明水葫芦具有很强的净化水质的功能。第段中划线的“竟然”和“可能”这两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竟然”一词,说明在地震前人们已经意识到植物会发出预警;“可能”一词,说明植物报警具有一定的准确性。(4)请根据本文中介绍的关于植物会报警的情况,谈谈我们如何科学地利用植物的这个特点。9. (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身在“辐”中要知“辐”手机有辐射、电脑有辐射、冰箱有辐射、微波炉有辐射、电吹风有辐射、电视机有辐射、太阳光也有辐射现代人早已身在“辐”中。可是,我身边很多人对于“辐射”两字,可以说是谈“辐”色变。如果是这样,那说明你身在“辐”中不知“辐”,因为辐射远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可怕。“辐射”是科学上常用的一个名词,指的是物体以电磁波或粒子的形式向周围发射能量的过程,也称为“放射”。如果辐射会说话,它一定会非常得意地说:“我无处不在,你无处可逃!”如此,你不用怕了。因为,怕也没用!依据能量高低及电离物质的能力大小,可以笼统地把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所谓“电离”,一般而言,是指电子被高能辐射从电子壳层中击出,使原子带正电。拥有足够高能量的辐射可以把原子电离,人们因而称之为“电离辐射”。核辐射就是一种高强度的电离辐射。人体组织中的每一个细胞大约由数万亿个原子组成,一旦受到核辐射,就会无差别地破坏人体细胞中原子的化学键。当破坏的程度非常之大,人体自身无法修复时,就会出现致癌、致死等情况。更可怕的是,为了修复被破坏的原子化学键,人类的基因可能会发生突变。一旦生殖细胞基因发生了突变,就有可能遗传给后代。据说,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后,当地有些老鼠受到核辐射,基因发生突变,如今有的老鼠已经和猪仔差不多大了。非电离辐射,是指含有的能量很低,不足以让原子电离,它是由电场和磁场交互作用产生的电磁波向外释放形成的,所以也被称为电磁辐射。例如紫外线、红外线、激光、微波都属于非电离辐射。在我们生活中最容易接触到的就是太阳光和一般家用电器发出来的非电离辐射。我们天天接触的都是非电离辐射,事实上我们一点也不用怕它。首先,家用电器的功率很小,相对的辐射“剂量”也很有限,一般不足以对人体造成伤害。大家都知道在家用电器中,微波炉算是“辐射剂量”超大的了,但微波是无法穿透金属的。一般微波炉都是全金属外壳,所以,一个合格的微波炉是不可能让微波出来游逛的。其次,“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人类早就发明了很多防范辐射的方法。比如,给微波发生器加上金属罩;放射工作人员穿上专门的防护衣服;核电站的核反应堆深埋地下,并加上层层防爆防护罩;医院的放射治疗室用特殊材料制造,以免辐射外泄再次,对于自然界中的辐射,如太阳光,因为人类从古到今一直面对它,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抵抗力和适应性,人体皮肤完全可以吸收小剂量的辐射,并把它转化成热量。随着人类对辐射的认识逐渐增加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防辐射的办法越来越多。所以,辐射想干点坏事,还真不容易找到机会呢。当然,辐射也并不是总干坏事的,它也能为人类造福。我们熟知的一些医疗手段,比如癌症放疗、核磁共振检查、X光检查、CT扫描,都是利用了辐射。如此看来,我们身在“辐”中要知“辐”,这样我们才能很好地利用辐射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也就不会谈“辐”色变了。(作者阮华君,文章有删改)(1)作者以“身在辐中要知辐”为题目有什么好处?(2)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说明第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据说,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后,当地有些老鼠受到核辐射,基因发生突变,如今有的老鼠已经和猪仔差不多大了。(3)阅读第段,说一说下面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表达作用。一个合格的微波炉是不可能让微波出来游逛的。(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 本文是按照逻辑顺序组织材料进行说明的。B . 第段“”处可以填入的关联词语是“既然就”。C . 文章主要介绍了辐射及其分类,告诉人们要科学认识辐射并利用辐射为人类造福。D . 家用电器的功率很小,相对的辐射“剂量”也很有限,不足以对人体造成伤害。三、 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10. (17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乙】昔年过洛,见李公简云:真宗既东封还 , 访天下隐者,得杞人杨朴,能诗。及召对 , 自言不能。上问:临行有人作诗送卿否?朴言:无有。惟臣妻一绝云: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余在湖州,坐作诗追赴诏狱 , 妻子送余出门,皆哭。无以语之,顾老妻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妻子不觉失笑,予乃出。(书杨朴事)【注】东封还:封泰山归来。杞:地名。召对:召其应对诗歌。断送老头皮:意为被斩首。坐作诗追赴诏狱: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第二年被贬至黄州。(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念无与为乐者_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顾老妻曰_妻子送余出门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3)【乙】文中写了真宗的“大笑”和苏轼之妻的“失笑”,请说说对这两处“笑”的理解。 (4)这两篇文章都是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时所作。请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写出你对苏轼的认识。 11. (7分)阅读下面的诗,回答相关问题倦夜苏轼倦枕厌长夜,小窗终未明。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衰鬓久已白,旅怀空自清。荒园有络纬,虚织竟何成。注络纬:昆虫名,俗称“纺织娘”。(1)结合全诗分析,首联有何作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四、 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人都有爱心,人都有爱好,爱是人的天性。爱,有时要讲究方式;爱,有时要把握尺度。请以“爱,还要会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不能用本试卷的阅读材料作为写作内容;书写工整规范。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运用 (共7题;共28分)1-1、2-1、2-2、2-3、2-4、3-1、4-1、5-1、5-2、5-3、5-4、5-5、5-6、5-7、5-8、6-1、6-2、6-3、6-4、6-5、6-6、6-7、6-8、6-9、7-1、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8-1、8-2、8-3、8-4、9-1、9-2、9-3、9-4、三、 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10-1、10-2、10-3、10-4、11-1、11-2、四、 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