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II )卷新版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242929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II )卷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II )卷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II )卷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项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19九上闽清期中) 下面哪个人物颁布了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 A . 伯里克利B . 胡夫C . 图特库斯三世D . 汉谟拉比2. (2分) (2017九上霞浦月考) 关于印度的种姓制度的课本剧,违背史实的是( ) A . 婆罗门主持祭祀活动B . 刹帝利对婆罗门毕恭毕敬C . 吠舍在农田里劳动节D . 首陀罗担任官吏在办案3. (2分) 亚非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哪一幅图片与古巴比伦王国有关( )A . 汉谟拉比法典B . 金字塔C . 圆形剧场D . 长城4. (2分) (2019九上融安期中) 世界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人类光辉灿烂的文化。与右图呈现内容相关的文化成就是( ) A . “儒略历B . 医学集成C . 阿拉们数字D . 天方夜谭5. (2分) (2016九上徐州期末)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中,属于“观点”的是( )A . 哥伦布横渡大洋到达古巴等地B . 达伽马第一个找到了直通东方航路C . 麦哲伦船队实现首次环球航行D . 远航打破了长期以来相对隔绝的状态6. (2分) 一次座谈会上,朱老师说“我刚从但丁和莎士比亚的故乡回来。”朱老师去的地方是( ) A . 意大利和英国B . 英国和法国C . 意大利和法国D . 英国和俄国7. (2分) (2016九上张掖期中)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对“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达伽马 玻利瓦尔 麦哲伦 哥伦布A . B . C . D . 8. (2分) (2015九上成武期末)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君权从神授变成了民授,它根本性地改变了在英国已经存在了千年之久的王权性质”,对这一“变化”产生关键影响的法律文献是( )A . 权利法案B . 独立宣言C . 人权宣言D .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9. (2分)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 . 第一共和国成立B . 颁布人权宣言C . 攻占巴士底狱D . 雅各宾派专政10. (2分) (2017九上崇明月考) 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第一部民法典,下列阐述与它的立法精神与原则相悖的是( ) A . 确认了民事权利平等B . 承认贵族与资产阶级特权C . 契约自由原则D . 财产所有权无限制原则11. (2分) (2016九上麦积期中) 路易十六在日记中写道:“14日,星期二,无事”然而,这一天却改写了法国历史因为在这天( )A . 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B . 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C . 法国建立了共和国D . 拿破仑颁布了法典12. (2分)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为机器大生产奠定了基础的是( ) A . 珍妮机B . 瓦特的改良蒸汽机C . 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D . 富尔顿发明的轮船13. (2分) 英国在殖民争夺的道路上相继打败的竞争对手有(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A . B . C . D . 14. (2分) 马克思抨击欧洲资产阶级“丢掉了最后一点羞耻心和良心”的罪恶是指( )A . 赤裸裸的暴力抢劫B . 贩卖黑人奴隶C . 推行种族灭绝政策D . 进行不等价交换15. (2分) (2014淄博) 下图中小亮和小红围绕对某一历史事件的评价展开了争论。他们探讨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A . 美国南北战争B . 俄国废除农奴制C . 法国大革命D . 日本明治维新16. (2分) (2017烟台模拟) 19世纪70年代,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在此方面领先一步的国家是( )A . 英国和法国B . 美国和德国C . 英国和美国D . 法国和德国17. (2分) (2019九下枣庄期中) 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领域的另一重大成就,其中为内燃机发展做出贡献的科学家不包括( ) A . 奥托B . 戴姆勒C . 狄塞尔D . 诺贝尔18. (2分) 如今汽车已开始走进中国百姓家。追根溯源,这得益于20世纪初工业革命中诞生的“流水线生产方式”,由此开始大批量生产汽车。为此作出突出贡献、被称为“汽车大王”的是( )A . 卡尔本茨B . 亨利福特C . 莱特兄弟D . 爱迪生19. (2分) (2018九上老河口期中) 共产党宣言这本书最早刊行于1848年,它的问世标志着( ) A . 空想社会主义诞生B . 马克思主义诞生C . 列宁主义诞生D . 斯大林模式形成20. (2分) (2017句容模拟) 列宁曾说:“公社被镇压了,但鲍狄埃的国际歌却把它的思想传遍了全世界。公社的思想是指( )A . 无产阶级革命思想B .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C . 人文主义思想D . 天赋人权的思想21. (2分) (2017广东模拟) 下列历史人物与其取得的成就搭配有误的是( )A .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B .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C . 梵高向日葵D . 牛顿相对论22. (2分) 通过抓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与“列宁”、“斯莫尔尼宫”、“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冬宫”四个关键词都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B . “五月流血周”C . 俄国“二月革命”D . 苏联成立23. (2分) (2017河南模拟) 到1928年,苏联工农业总产值已恢复到战前的水平,然而由于工业复兴速度缓慢,工业制成品价格居高向不下,农民被迫生产更多的粉食以换取工业制成品直接导致农民收人降低,之此,苏联领导人实行(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 新经济政策C . 两个五年计划D . 市场经济体制24. (2分) (2017广东模拟) 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经拥有核武器。”苏联能取得丘吉尔所说的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A . 借鉴罗斯福新政的经验B . 开创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模式C . 新经济政策符合当时经济发展D . 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积极性25. (2分) (2016成都) 巴黎和会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能够佐证此结论的典型史实是( )A . 英、法、日三国操纵本次会议B . 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C . 与会各国签订了九国公约D . 美国居主导地位而且获益最大26. (2分) 2014年4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展开亚洲行,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重新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秩序,美国倡议召开了 ( )A . 巴黎和会B . 华盛顿会议C . 慕尼黑会议D . 雅尔塔会议27. (2分) 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涉及中国问题的条约是( )A . 凡尔赛和约B . 四国条约C . 九国公约D . 五国条约28. (2分) 某重大事件发生的,希特勒感到欣喜,说“现在我们不可能失败了,我们有了一个能给我们带来惊喜的盟国。”丘吉尔有了一种解脱的感觉,他对战争形势作出评价:“胜利终究属于我们。”蒋介石有了一种放松的感觉,破天荒地对副官说:“今天晚上去看戏。”此处“某重大事件”应该是( )A . 德国进攻波兰B . 太平洋战争爆发C . 苏德战争爆发D .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29. (2分) 下列内容属于慕尼黑协定的是( ) A . 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B .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C . 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D . 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30. (2分) 下图漫画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中的某一重大战役,该战役是( )A . 中途岛战役B . 斯大林格勒战役C . 阿拉曼战役D . 凡尔登战役二、 辨析题 (共1题;共5分)31. (5分) 辨析题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作用,史学界观点不一,主要有两种:一是“灾难说”,认为它给亚非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二是“进步说”,认为新航路开辟虽有消极作用,但总体上促进了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你比较赞同哪一种观点呢?为什么?三、 材料解析题 (共2题;共55分)32. (20分) CCTV 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读了 15 世纪以来世界大国崛起的历史。请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 “ 工业革命 ” 。持续的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带动了对商品的需求;科学意识和市场意识,提高了英国人普遍的认识水准。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开创了影响深远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并建立起一个地跨全球的 “ 日不落帝国 ” ,在 18 世纪中期到 19 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材料二: 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就像列夫 ? 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的开篇所写的那样: “ 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材料三: 1894 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各大国之首,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这一年,距离这个新国家的诞生仅仅 118 年,距离这片新大陆被发现也才 400 年。 400 年来,它从欧洲汲取营养,发展自己; 118 年来,它创造了自己的发展模式。(1) 历史是奔腾不息的洪流,事件就是影响沧浪前进的沙石。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出对英国崛起产生深远影响的两件大事。(2) 导致材料二中俄国 “ 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 的这场改革是什么?(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有哪些事件促成了美国成为 “ 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 ? ( 写出二件即可 )(4)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 我国可以从这些大国的崛起中获得哪些启示?33. (35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重温战争历程】材料一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铭记历史,警惕战争,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家举行各种纪念活动。材料二 下图是一幅宣传海报,上面有残破的美国国旗和相关文字。其中文字的意思是“记住12月7日!”【探究战争根源】材料三 1919年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迫使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根据条约,德国交出了1/8国土、1/10人口和300万平方千米的全部殖民 地,承担1 320亿金马克的战争赔款。废除德国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人,莱茵河东岸地区50千米内,德国不能设防。材料四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导致德国经济急剧下滑,工业生产下降40%,外贸减少了69%,7万多家企业破产面对困难,国会没有能力组建新的政府,导致了德国政局的极度混乱。【再现风云人物】材料五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感悟战争启迪】材料六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罗斯福材料七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1) 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年月日)和标志。(2) 请写出材料二中提到的“12月7日”发生的历史事件及影响。(3)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国挑起的。分析材料三、四,归纳导致德国发动战争的主要因素。(4) 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图片中“雅尔塔会议三巨头”的名字。(5) 请举出中国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的两个将领。(6) 材料七的内容出自哪部文献?该文献的发表有什么意义?(7) 结合材料六、七及所学知识,分析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四、 综合阅读题 (共1题;共35分)34. (35分) (2017无锡)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就必须与时俱进,敢于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孝文帝召见群臣,说:“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和罢官。”材料三: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经济方面保护农工商业,提倡开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发展科学技术政治方面广开言路,准许民众上书言事;精简机构,裁汰冗员,澄清吏治文教方面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文;鼓励兴办学堂,创设京师大学堂;提倡办报、译书、出国留学军事方面整顿陆海军,裁减冗兵,采用新法练兵,增强海防实力摘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四:兹依照本法令所指导的办法,将用以束缚定居在地主领地上的农民和家务农奴的农奴制度永远废除。材料六: 1978年12月18日的北京,白雪皑皑,空气新鲜。在“文革”结束之后,中国面临向何处的重大历史关头,在这里召开了一次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极为重要的会议中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对该国历史发展具有什么进步意义?材料五: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1868年某日本官员(1) 材料一记载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次改革?这次改革对秦国起到了什么作用?(2) 孝文帝的改革在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 拉开这场维新运动序幕的是什么?请写出这场维新运动的一位代表人物。(4) 材料四是俄国颁布的法令,它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有什么作用?(5) 材料五反映的是日本近代史上的哪一重大改革性历史事件?(6) 材料六指的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做出了怎样的伟大决策 ?(7)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17日在北京表示,改革进入攻坚期,因为要触动固有的利益格局。“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但是,再深的水我们也得趟,因为别无选择,它关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中国的发展根本上要靠改革,必须全面深化改革。结合以上内容,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24、答案:略25、答案:略26、答案:略27、答案:略28、答案:略29、答案:略30、答案:略二、 辨析题 (共1题;共5分)31、答案:略三、 材料解析题 (共2题;共55分)32、答案:略33、答案:略四、 综合阅读题 (共1题;共35分)34、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