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教学设计(1)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0241114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角。(2)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初步建立1度角、30度角、60度角、120度角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3)通过联系生活,使学生理解量角的意义。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2)通过先估后量,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基本方法,能灵活、正确地测量各种不同位置的角,并感知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教学难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三、教学用具:活动角、量角器、三角板、多媒体课件。四、设计理念:(一)设计旨意:角的度量属于空间与图形中的测量的一个部分,而角的度量又是测量中难度最大的,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利用的是角的大小的空间感觉来估计角的大小,很少用到专用的工具去测量一个角的精确度数,所以在本课的设计中,不仅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同伴交流互助来掌握测量角的技能,而且还把量角与建立学生头脑中角的大小的表象结合起来,重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了达到了这个目标,主要通过以下两种策略:1、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动手操作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有助于让学生理解抽象的算理和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可以通过动手操作摆1度、90度、30度等各种角,使学生初步在头脑中建立各种角的大小表象,一方面加强对量角的操作技能形成,另一方面达到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目的。2、利用先估后量,突破难点。新课程特别重视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在本节课中,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直角,把直角等于90度做为参照物,通过先估一估有多少度,再动手测量,一方面能有效地突破读内、外刻度的难点,减少错误,另一方面也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二)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和直角,并明确了角的概念,知道了角是有大小之分的基础上学习本课的知识,并为学生后续学习角的分类和画角打下基础。(三)学生分析:学生对于角的大小有了初步的体验,并知道了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且有部分学生已经知道了量角器,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用量角器来测量角几乎没有体验。五、学习过程:课前一分钟: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喜欢的举手。看来这么多同学都喜欢啊,老师不反对大家偶尔玩一些益智小游戏,但是希望同学们不要过度沉迷游戏,这样会影响到学习更重要的是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师:今天,老师就满足大家的愿望给同学们带来个好玩的人游戏大炮打面具!谁愿意上来一试?同学们刚两位同学调整了大炮的什么,最后击中了目标?设计意图:本情境设计既能围绕知识关键点、重点展开,却又点到为止,彰显了情境设计直接为教学服务的目的,不仅明确了精确角度的重要,更产生了一种欲罢不能和急切学习的心理状态。(一)复习角的概念和各部分的名称1教师出示教具,提问:(1)怎样的图形叫做角?(2)说一说角各部分的名称。预设:根据学生的回答抓住角的两边都是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教师用教具演示,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无限延伸的含义。2多媒体出示: 教师问:“你知道角2比角1大多少吗?”3揭示课题师小结:如果我们能够度量出这两个角的大小,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你们想不想知道它们究竟相差多少呢?(揭示课题:角的度量)设计意图:“思起于疑”,在导入环节,在让学生指出各部分的名称之后,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你知道角2比角1大多少吗?”抛给学生,由于无法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这个问题,一下激起了学生的疑问,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二)探究新知揭示课题后,教师顺势提出,要知道“角2比角1大多少,可以使用什么方法?”相信有学生能提出可以使用量角器,教师指出并板书“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1.认识量角器。(1)学生观察自己的量角器上有什么。(2)让部分学生尝试说一说量角器上各部分的名称。(3)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补充并小结归纳:量角器半圆周上所刻的线就是量角器的刻度线,每10格上标一个数。圆心就是量角器的中心点。外圆刻度(顺时针方向)从0度开始到180度止,内圆刻度(逆时针方向)也是从0度开始到180度止。(4)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5)自学看书本41页的例1知识。(6)学生汇报,教师边用多媒体演示边说明,并板书: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o”来表示。把半圆形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的角,记作。设计意图:在认识量角器时,让学生初步整体感知量角器,知道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并认识。在让学生认识1度的角时,放手让学生自主观察,这样将学生自主探索和多媒体演示补充有机结合,有效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1度角的实际大小的表象。2.量角(1)让学生尝试度量书本41页的角1,并标上度数。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以下几种错误类型的同学,但不急于纠正。错误类型一:量角时,量角器中心点和角的顶点没有重合。错误类型二:量角器零刻度线与角的边没对齐。错误类型三:看错了刻度,应看里圈,却看外圈刻度了;或者应看外圈却看里圈刻度了。(2)学生同桌之间说一说自己度量角的具体步骤。(3)请学生说一说量角的方法和步骤。让刚才巡视中注意发现有错误的同学先汇报,同时教师要组织学生说说怎样才能避免以上错误,正确迅速地量出角的度数呢?(4)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小结学生的量角的方法。(5)教师一边演示量角,一边让学生对着课本上的1,跟老师一起用量角器度量。(6)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并板书。(7)学生自主度量41页的角2,同时同桌互相交流方法。(8)教师再次点一下量角的方法和量角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设计意图:在教学量角时,先让学生尝试度量一个角,并试着同桌交流,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初步感知量角的方法;再通过听其他同学的汇报和交流碰撞进一步了解量角的方法;通过教师的小结掌握量角的方法并通过跟着教师一起用量角器度量(模仿)巩固量角的方法;接着通过多媒体演示深化的量角方法,然后通过自主度量41页的角2,这样由感知-了解-掌握-深化-应用实践,强化巩固了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促进了学生数学技能的掌握。3.角的大小决定因素, (1)多媒体出示:书本第42页中间的两个角,请学生说一说两个角有什么不同。估计一下,谁大谁小。(2)让学生用量角器在书上具体量一量,并标出数据。学生操作,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3)学生汇报哪个角大?”相信通过度量,绝大部分学生都知道两个一样大。教师此时要指出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并提出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问题,学生很容易说出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4)教师拿出活动角放在量角器上验证,叉开两条边,演示大小不同的角。(5)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并板书: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的越大,角越大。设计意图:角的大小决定因素的教学,由猜测到验证,再到结论的得出,加深了学生对角的大小的认识,遵循了儿童的认知规律,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同时,也把角的两边是射线可以无限延长这一知识点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系统。4.摆角(每人提供两根牙签)(1)在自己的量角器上用牙签摆角:摆一个直角。摆30度、45度、60度、120度的角,同桌互评。教师多媒体演示对比,注意与直角形成对比。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在量角器上摆1度的角、90度的角,帮助学生建立特殊角的表象,再摆30度、45度、60度、120度的角,有利于学生正确判断所摆的角的度数是读内圈,还是外圈,从而解决量角时读数的难点。最后让学生脱离量角器,在桌子上摆角,培养学生对角度大小的初步估量。5巩固练习(1)回应课前引入“角2比角1大多少”这一问题。通过让学生度量,计算出角2比角1大的度数。(2)多媒体出示:你能估出下面的角哪些角小于90?哪些角大于90?(3)书本42页做一做第3题。先让学生估计两个三角尺上各个角的度数,然后把这些角描在练习本上,再用量角器量一量各是多少度?教师进行小结的时候,注意提醒学生以后量角的时候,可以先心里把所要度量的角与三角形的角比一比,估计一下多少度,再进行度量。七、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是怎样获得这些收获的?八、作业:课本练习七2、3、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