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同步练习(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228189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同步练习(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同步练习(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同步练习(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同步练习(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1. (2分) “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 洋务运动B . 戊戌变法C . 新文化运动D . 五四运动2. (2分) (2016八上呼和浩特期中) 五四运动之所以成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原因是( )A . 它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B . 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C . 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 . 中国的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3. (2分) 五四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 .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工人队伍壮大B . “一战”期间美日加紧侵略中国C . 北洋政府对外卖国、对内掠夺,阶级矛盾加深D .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4. (2分) (2017汕头) 曹汝霖在回忆录中写道“一天,吴总监来电说天安门外有学生千余人,手执白旗,标语为和会失败,攻击曹总长诸位,请诸位暂留公府。”这段文字讲述的是( )A . 公车上书B . 百日维新C . 北伐战争D . 五四运动5. (2分) (2014重庆) 95年前,一群青年学生发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怒吼,掀起了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爱国运动。这场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 .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B . 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C .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D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6. (2分) 中共“一大”确定的党的中心工作是( )A . 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B . 确定党的名称C . 建立党的地方组织D . 制定党的革命纲领7. (2分) (2014宿迁)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经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下列有关新、旧民主革命不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革命性质不同B . 领导阶级不同C . 指导思想不同D . 发展前途不同8. (2分) (2018九上兴化期末) 下侧漫画创作于20世纪前期中国社会急剧动荡的环境里。这幅作品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是( )A . 五四运动B .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C . 新文化运动D .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9. (2分) (2016八下平山期中)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巨变。这三次巨变是指(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 抗日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改革开放A . B . C . D . 二、 综合题 (共2题;共30分)10. (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每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召开巴黎和会。操纵和会的英法等大国无视中国提出的收回山东权益等合理要求,还无理地将大战前德国强占山东的特权交给日本继承。这激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引发了一场以青年学生为先锋的运动。材料二: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的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举行会议。慕尼黑会议期间,当事国的代表却被拒这于会议之外。协定签字后,英法代表只向当事国代表宣布了会议结果,并蛮横地声称“这是无权上诉和不能修改的判词”。(1) 材料一中缔结的“和约”指什么?引发的“运动”是什么?(2) 材料二中的“当事国”指哪个国家?“协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英法代表的做法体现了什么政策?造成了什么恶劣影响?(3) 结合上述材料和史实,说说你的看法.11. (15分) (2018八上苏州期末) 19世纪末以来,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不断奋斗,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年前(1894年)郑观应还只能把他的书名称作盛世危言;一年后,严复就在救亡决论中第一次呼唤“救亡”这一口号,要求通过改革改变现状,寻求新的出路金冲及20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二:北洋政府为解决山东问题的系列外交活动年份外交大事1917年中国对德宣战,为收回利权积极参与和会1918年为能参与和会争取主动,中国倾向联美制日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中国收回利权的要求遭拒绝材料三:1943年12月1日,开罗宣言正式发表,宣称:(中美英)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王建朗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上)(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引发“救亡”口号提出的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北洋政府外交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其“要求遭拒绝”在中国社会引起了什么反响? (3) 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国际社会对中国所提出的领土主权要求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三、 问答题 (共1题;共21分)12. (21分) (2019通州模拟)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发展与胜利。 材料一:1919年上半年开始的爱国运动,是一场急风暴雨式的群众斗争。在严重民族危机的刺激下,这个运动迅速的席卷全国,从大城市一直扩展到中小城市以至偏僻乡镇。6月3日,大批北京学生被捕的消息传来,上海许多工厂的产业工人宣布罢工,各地工人纷起响应。吴玉章回忆这次爱国运动时说:“这是真正激动人心的一页,从前我们搞革命虽然也看到过一些群众运动的场面,但是从来没有看到过这种席卷全国的雄壮浩大的声势。”运动之后,一些先进分子转向更深层次的探索,开始信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中国先进思想界的主流。这是一条全新的道路。摘编自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近代中国受尽列强的欺凌和宰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夜,中国人民解放军所到达的地方,驻扎在中国领土上的外国军队被迫完全撤走。先后收回北京、上海等地被列强占有的地产权。中国的海关管理权完全回到中国人的手里,并禁止外轮在中国内河航行。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土地上的各种特权,被一一取消。变化1 在过去,劳动人民处于社会最底层,毫无政治权利可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这种状况,中国各阶层的人民,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民主权利,能够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变化2 近代中国是一盘散沙的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已解放的广大地区实现前所未有的统一,在全国范围内可以通盘筹划,密切协作,一致行动。变化3 (1) 写出材料一中爱国运动的名称_;材料一中“严重民族危机”是指_。 (2) 依据材料一回答,为什么说这是一条全新的道路? (3) 说出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名称。根据两幅地图并结合所学,说出中国和俄国的革命道路的不同点。 (4) 依据材料三中的图片,说说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所作出的贡献。 (5) 依据材料四,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变化,(在表格内填写变化1和变化2)并综合以上四则材料谈谈促成这些变化的因素。 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二、 综合题 (共2题;共30分)10、答案:略11、答案:略三、 问答题 (共1题;共21分)12、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