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II )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227463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II )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II )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II )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与运用 (共6题;共32分)1. (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wn shng x y_的。何况事实上有多少良师益友在周围帮助你,f y_你。从学理方面说,便xi d_职业之神圣。这批无恶不作的法官,他们mi shng q xi_,俯伏于国王之前,凌驾于人民之上。2. (12分)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我寄愁心与明月,_。_ , 江春入旧年。士不可以不弘毅,_。关关雎鸠,_。_ , 蜡炬成灰泪始干。夕阳西下,_。浮光跃金,_。落红不是无情物,_。_ , 病树前头万木春。江山如此多娇,_。晏殊浣溪沙中表达惋惜和欣慰交织的情感并深蕴着生活哲理的名句是:“_ , _。”3. (2分)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平型关大捷”,一个中学历史考试经常喜欢考核的名词,用家喻户晓来形容恐怕并不为过。但有些东西听的次数多了,不免有些许逆反心理。纪录片我的抗战“伏击”这一集所有亲历者的记忆,都是从一场石破天惊的大雨开始的,没有人知道到底要去哪儿,唯一清楚的就是天亮后要去打仗,打鬼子。60多年后,关于平型关大捷,课本上伟大意义一二三四说得泾渭分明。但在课堂上苦心孤诣等着下课的学生们,你们真的了解这场战斗吗?你们可否知道,为了这场被誉为“抗战第一胜”的伏击战,我们的战士究竟付出了多大牺牲?A . 家喻户晓B . 石破天惊C . 泾渭分明D . 苦心孤诣4. (2分)下列句子中冒号的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这不是我们的狗,”普洛诃尔接着说:“这是将军的哥哥的狗。”B . 从吆喝来说,我更喜欢卖硬面饽饽的:声音厚实,词儿朴素,就一声“硬面饽饽”,光宣布卖的是什么,一点也不吹嘘什么。C . 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D . 上帝说:“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5. (7分)名著阅读。 (1)在横线上填写与内容概述相应的篇名(范围为艾青诗选)。_:抒发了诗人对抚养她的保姆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这首诗发表时第一次署名“艾青”,是他的成名作。_:是诗人“归来”之后创作的一首哲理诗,引发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2)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水浒传中的李逵,金圣叹说他是上上人物,写得真是一片天真烂漫到底。然而,也有人认为,李逵极为可恨,心智体能不全,无视他人生命。对此,你怎么看待?请结合水浒传的相关情节简要分析。6. (5分)名著阅读。(1)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汤姆刚开始不敢出来指证杀人犯印第安人乔,但后来终于挺身而出,指证印第安人乔。B . 汤姆索亚是英国作家马克吐温塑造的一个“顽童”形象。C . 孙悟空大闹天宫后,二郎神奉旨捉拿孙悟空,二人大战,孙悟空最终被二郎神降服。D . 黄狮精得到三件兵器后,筹备开“钉耙会”庆贺,需要猪羊,差两个小妖下山去买。(2)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他经常穿着大人丢掉不要的破衣烂衫,全身一年四季都在开花,衣服上绽开的破布条随着他的蹦蹦跳跳而飘舞。他头上戴着一个很大的破帽子,一块弯月亮样的帽边搭拉下来遮住了半边脸,肥大的上衣几乎拖到脚跟,裤子只一根背带挎在肩上,另一根背带不知哪里去了,裤裆像个大口袋吊在两腿之间,一只裤腿卷着,还有一只毛了边的裤脚拖到地上,走一步带起一阵灰尘。”这段文字选自_,选段中的“他”是指_。用简洁的语言写一个与“他”相关的情节_。二、 文言诗文阅读理解 (共2题;共26分)7.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注释】回乐峰:指城东的烽火台。受降城:因唐太宗亲临该地接受突厥部投降而闻名。(1)诗中“沙似雪”、“月如霜”两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边塞怎样的环境特点? (2)这首诗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8. (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河中石兽纪昀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山门圮于河_ 竟不可得_湮于沙上 _ 如是再啮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3)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 闻之笑曰B . 当求之于上流C . 一老河兵闻之D . 其反激之力(4)课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9. (1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隐忍的痛,肆意的爱医院里。医生瞅了X光片半天,让母亲走两圈。母亲走得很慢,左脚抬起,落下,右脚抬起,更深地落下,就像右边的地板随着脚的落下陷下去一截。医生问,这样瘸着多久了?我有些不高兴,一直都这样,哪是瘸呀?母亲忙说,17岁时上地里干活,跨一个沟坎时闪了一下,就这样了。医生眼镜后的眼珠凸出来,就这样“走”了30年?不疼?父亲说,一直都疼,前两年活重,下地拾棉花,她弯不下腰,就跪着一步一步地挪。我和弟弟都瞪直了眼睛。医生摇着头,不可能啊。腿骨脱臼了,怎么走呢?他指着片子说,你看,腿骨脱出骨巢,偏向一边,骨巢里已长满了厚厚的细胞,都长平了。现在腿是靠着臀部的肉支撑着,上面的肉都磨死了,成硬硬的结块。即使手术把骨巢刮平,要让骨头重回原位也是不可能了。一股深秋的风从窗外吹过,吹动了母亲额前那一绺枯黄的头发,母亲似乎瑟缩了一下。医生感叹道,真是奇迹!你看她全身都变形了,怎么不觉得整个身体都疼呢?在我们的目光下,母亲两手扭着衣角,低头掩饰着不自在。我鼻子一酸,急忙转开脸。记忆中,家中光景很是贫窘,父亲的腿不能干重活,矮小的母亲就扛起了重担,背起沉重的喷雾器给秧苗打药,弯着腰除草,低着头做饭、缝衣竟然搜索不到静坐的记忆。近几年,我师范毕业,弟弟下学打工,父亲的腿也渐渐康复。谁知弟弟又早早有了孩子,母亲忙前忙后,日夜都抱着孙子回去的时候,离车站不过200米,我们却用了很长时间。父亲扶着母亲走在前面,母亲不愿被弟弟背着。她说,以后的路还长呢,都要你们背着?每次出门,我们总是走在前面,嫌母亲走得慢,现在,我们的目光终于落到这个世界上离我们最近,却最少注意的那两个人身上。一直以来,我们的目光,只看向自己,灼热地投向神秘的前方,从来没有回过头看一看,始终把整个生命都投注在儿女身上的父母,他们的目光里有没有隐忍的痛、化不开的渴望?深秋的阳光静静洒下来,落到因萧索的风吹得有些苍凉的母亲身上。母亲的背影一如_来年的老样子,左脚抬起,落下,右脚抬起,更深地落下,就像右边的地板随着脚的落下陷下去一截。这一次,我却仿佛听到骨肉厮打,血肉模糊的呻吟,每一步都像尖锐的刀深深刺到我的心里,心里也是一片血肉模糊。我任凭汹涌的泪水肆意流淌在秋风中,母亲,30年来,是什么力量竟能支撑一条“掉”了的腿,挑起我们晴朗蔚蓝的天空,自如行走在天地间?泪眼蒙眬中,我听到弟弟重重地说,明天我们就去省城大医院里看。真不行,我和姐就是您的双腿。不知是不是泪眼闪动的关系,我看到,母亲单薄的肩膀在颤抖着。她左脚抬起,落下,右脚抬起,更深地落下,就像右边的地板随着脚的落下陷下去一截,像极了舞蹈着的美人鱼。那是喂养我们、给我们无穷力量的姿势,那是生命华美的律动,那是为爱在刀尖上舞蹈着的奇迹!(1)随着对母亲病情的了解,“我”对母亲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嫌弃_感激(赞美、崇敬)(2)细读全文,说说母亲的“隐忍”和“肆意”分别指什么?(3)文中画横线处三次写到母亲“左脚抬起,落下,右脚抬起,更深地落下,就像右边的地板随着脚的落下陷下去一截”,这样写在结构与内容上有什么作用?(4)谈谈段中“一直以来,我们的目光,只看向自己,灼热地投向神秘的前方,从来没有回过头看一看,始终把整个生命都投注在儿女身上的父母,他们的目光里有没有隐忍的痛、化不开的渴望”这句话表达了“我”什么样的情感?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10. (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妈妈的额头蒋平童年的印象里,母亲的额头是最亲切的。那时的我体质弱,常常生病发烧。每次见到我一脸绯红的样子,母亲就觉得不对劲,然后她的额头就会贴在我的额头上,只那么轻轻一贴,母亲就能准确判断出我的健康状况。母亲的额头,很多时间都被汗水占据着,劳动着的母亲是美丽的。那时候,年轻的母亲,以光洁而温馨的额头为纸,为这个家,书写着人生的喜怒哀乐。跟我们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日子,母亲是开心的,幸福的,这些开心和幸福,在她的额头上表现得阳光灿烂。当我们遇到挫折和磨难,那额头上则会写满忧虑和郁闷。我一度怀疑,多年以后,母亲额头上那一条条清晰的纹路,该是多年担忧留下的记忆档案。母亲用额头为我诊断了无数次病痛,而她自己生病的时候,总是悄悄瞒着。好些回,我看见母亲浑身无力地躺在床上,父亲用湿毛巾捂着她的额头,才知道母亲已被病魔折腾多时。每一次,母亲从疲惫中爬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揉拍前额,好让自己保持一份清醒,第一时间理清生活的烦琐,解开心头的愁结,为家的未来精打细算。韶华流转中,母亲老了,无论记忆力还是动作气力,已经大不如前,唯一不改的,依然是拍额头的习惯性动作,那手掌在额头上发出的声音,于我而言,更多成了一种带着淡淡咏叹的生活乐章。母亲是爱美的,也许从她懂事时起,就用那些粉膏,每天在额头上涂抹。然而岁月匆匆,雨霜重重,谁也无法挽留青春饱满的脚步。一道道皱纹,在一个个不经意的夜晚,悄悄爬上了母亲的额头。如果说母亲是一棵树,那额头上的纹路,就像一圈圈年轮,圈满了昨日的记忆。而我更感觉那纹路如林,是一种写在额头上的不变情怀,仿佛漫山遍野的秀木,永远葱绿绵长。母亲七十大寿那天,女儿忽然说头晕,母亲的额头,又习惯性地跟她贴在一起。那是怎样的两张额头啊,一张沧桑遍布,饱经风霜;一张青春饱满,一如母亲当年。母亲仔细端详着孙女,不由感慨万千:“奶奶老了,瞧这额头上的皱纹,多深!”我伸过手,轻抚母亲的额头:“妈,谁说您老呀。瞧您的额头,还是当年那样温暖。在我心里,您有一张永远年轻的脸。”是啊,母亲的额头是不老的,那里面,写满了永恒的母爱。(1)文中写了有关“妈妈的额头”的几个生活片断,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母亲用额头为“我”诊断病痛。_母亲揉拍前额缓解劳累。_(2)结合语境,解释第段画线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并说明其表达作用。这些开心和幸福,在她的额头上表现得阳光灿烂。(3)结合文章内容,赏析第段与第段画线的句子。她的额头就会贴在我的额头上,只那么轻轻一贴,母亲就能准确判断出我的健康状况。如果说母亲是一棵树,那额头上的纹路,就像一圈圈年轮,圈满了昨日的记忆。而我更感觉那纹路如林,是一种写在额头上的不变情怀,仿佛漫山遍野的秀木,永远葱绿绵长。(4)你认为文中的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活中我们都拥有亲人们的关爱,请你把感受最深的和大家分享。 四、 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有这样一种声音,是亲切的呼唤,仿佛带你走进温暖的港湾;有这样一种声音,让你卸去疲惫,陶醉于美好的过往;有这样一种声音,给你心灵的震撼,让你心中盛满感动;有这样一种声音,铿锵有力,唤起你灵魂深处的良知和责任你的耳边,常会响起什么样的声音?在你的心中,谁的声音最让你刻骨铭心?请以“有这样一种声音”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不少于600字;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与运用 (共6题;共32分)1-1、2-1、3-1、4-1、5-1、5-2、6-1、6-2、二、 文言诗文阅读理解 (共2题;共26分)7-1、7-2、8-1、8-2、8-3、8-4、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9-1、9-2、9-3、9-4、10-1、10-2、10-3、10-4、四、 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