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D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224016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D卷一、 单项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7八下丹阳期中) 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后的喜悦,歌词中“驱散乌云见太阳”指的是( )A . 新中国成立B . 抗美援朝开始C . 西藏和平解放D . 土地改革完成2. (2分) (2016八下泰来期中)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这首动听的歌曲唱出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声,歌词中“当家作主站起来”指发生在哪一年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A . 中华民国成立B . 中国共产党成立C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D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3. (2分) 同学们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以下图片资料,这些资料共同反映的学习主题是( )A . 八路军将士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B . 解放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C . 抗美援朝志愿军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事迹D . 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4. (2分) 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A . 消灭了地主阶级B . 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C . 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D .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5. (2分) (2016八下丹阳期末) 如图是1954年河北唐山启新水泥厂工人庆祝公私合营的照片。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 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B .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C . 国家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D .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6. (2分) “一五”计划完成于( )A . 1953年B . 1954年C . 1956年D . 1957年7. (2分) (2016八下石柱月考)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提出要集中主要力量( )A . 发展重工业B . 发展轻工业、农业和商业C . 培养建设人才D . 把生产合作社合并为人民公社8. (2分) (2016八下衡阳期中) 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彻底废除的标志是( )A . 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制定B . 新中国的成立C . 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9. (2分) (2017广东模拟) 如图是我国某地某时期水稻产量的数据柱状图,导致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 “大跃进”运动中浮夸风盛行B . 农业合作化运动C .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D .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进行10. (2分) “社会主义改造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变革。”这里的“社会变革”指的是( )A . 土地改革B . 抗美援朝C . 一五计划D . 三大改造11. (2分) (2016八下商河期末) “文革”中刘少奇遭到错误批斗并被迫害致死,他曾拿着宪法悲愤地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这实质上说明( )A . 刘少奇是被冤枉的B . 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C . 国家政权遭到削弱D . 科教文化事业遭受摧残12. (2分) (2017宿迁) “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其中“历史红”的主要依据( )A . 中国共产党诞生地B . 南昌起义爆发地C . 长征胜利会师所在地D . 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3. (2分) 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大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杰出人物,人民分别给予了他们许多光荣的称号,下面图片中人物与图片下的称号不相符的是 ( )A .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B . 抗洪英雄C . 两弹元勋D . 县委书记的好榜样14. (2分) (2017八下海南期中) 当前,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A . 上海浦东B . 广东深圳C . 海南D . 河北雄安15. (2分) 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回顾所学知识,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找到的正确道路是( )A . 计划经济的道路B . 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C .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道路D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6. (2分)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问题的理论是( )A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B . 毛泽东思想C . 邓小平理论D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7. (2分) (2018九下临沭月考)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为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实行了一项针对少数民族的基本国策是( ) A .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B . 民族平等C . 各民族共同繁荣D .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18. (2分) “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最主要目的是( )A . 早日实现国家完全统一B . 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C . 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和平D . 促进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19. (2分) 2012年7月1日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15周年纪念日。央视新闻频道推出“香港十五年”特别报道,全方位展示15年来香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香港的发展成就充分说明( )A .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B . 民族区域自治的正确性C . “一国两制”的可行性D . “求同存异”方针的包容性20. (2分) (2016八下鄄城期末) 我国反分裂国家法中规定“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 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实现中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A . 坚持反对外国干涉的原则B .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C . 坚持不使用武力的原则D .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二、 材料分析题 (共1题;共15分)21. (15分) (2016八下石柱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阅读材料后请回答:(1) 材料一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体现了哪一构想的成功运用?(2) 从材料二中你能获取什么信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3) 展望未来,你认为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什么?并说出理由。三、 综合题 (共3题;共57分)22. (25分) (2017八下双阳期中) 胡锦涛于2006年2月14日在扎扎实实规划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讲话中指出,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历史事实证明,“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为此,同学们组织了一场以“三农”问题为主题的知识竞赛:首先,请您作为参赛选手回答问题:(1) 建国初,中国封建土地制度被废除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2) 三大改造时期,对农业改造采取的形式是引导农民参加什么组织?(3) 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出现的失误是什么?(4) 改革开放后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具体的政策指什么?实行这种政策有什么好处?(5) 为解决农民问题,党和政府不断调整政策,对此你有什么样的想法?23. (20分) (2016八下鄄城期末) “民以食为天;农业稳,天下稳;农民安,天下安”,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和政府时时刻刻关心着农民,关注着农业,在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中,党和政府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农业政策,有错必纠。这样,才使得我国农业在希望的田野上茁壮成长。请回答以下问题:(1) 20世纪50年代初,我党在农业上执行的政策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2) 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党在农业上又有怎样的举措?解决了什么实质问题?(3) 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中,我党又在农业政策上犯了怎样的错误?有何消极的影响?(4)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党又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此政策的出台,是源于什么地方的做法得到了党中央的肯定?24. (12分) (2016八下达州期中) 仔细观察下图,回答问题:(1) 填出图中ABCD代表的城市:A_,B_,C_,D_。(2) 写出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_。(3) 图中ABCD四个城市分别属于哪几个省?我国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哪个城市?(4) 经济特区的设立有何作用?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二、 材料分析题 (共1题;共15分)21、答案:略三、 综合题 (共3题;共57分)22、答案:略23、答案:略24、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