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0223638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班级_ 姓名_ 分数_一、 语言积累和运用(23分)1. 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6分) 皮肤藏污纳gu,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在四方脸中间,我们见到的是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头打蹋了的样子。在乱篷篷的头发后面,怎么也遮不住那对难看的招风耳。o陷的脸颊中间生着两片厚厚的嘴唇。 。 改正文中两个错别字和根据拼音写汉字,依次写在下面的括号里。(4分) ()()()() 文中横线处应填入的是()(2分) a. 留给人的总影响是失调、崎岖、粗鄙,甚至平庸。 b. 留给人的总影响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c. 留给人的总影响是崎岖、失调、平庸,甚至粗鄙。 d. 留给人的总影响是崎岖、失调、粗鄙,甚至平庸。2.请选出下列选项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2分) a盛气凌人暗然失色不可名状广袤无垠 b粗制烂造诚惶诚恐期期艾艾翻来覆去 c冥思暇想长吁短叹环堵萧然油光可鉴 d深恶痛疾顾名思义无可置疑正襟危坐3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4分) 油光可鉴 ( ) A镜子 B当镜子照 C仔细看 D引为教训的事 迷惑不解( ) A分开 B解除 C了解、明白 D解释 广袤无垠 ( ) A没有边际 B界限、边际 C白色 D货币 非凡器宇 ( ) A度量 B器官 C才能 D人才4.选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2分)A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一生著述丰富,有小说、散文、散文诗、诗歌、杂文等。B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学者、文史学家、哲学家。以倡导“五四”文学革命着闻于世。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C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曾参加克里米亚战争,战后漫游法、德等国,返乡后兴办学校,提倡无抵抗主义及人道主义。创作甚丰,皆真实反映俄国社会生活,除著名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之外,另有自传体小说童年?少年?青年和数十篇中短篇小说,以及剧本、书信、日记、论文等。D 斯蒂芬茨威格,匈牙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茨威格在诗、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长。茨威格对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学说感兴趣,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和心灵的热情的描摹。5.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B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无独有偶,王新也获得了优秀。C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玩忽职守。D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6.仿写句子。(3分)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 。7. 根据意思写词语。(4分)A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B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C形容口吃。( )D厌恶、痛恨到极点。( )二阅读理解和赏析(48分)(一)阅读语段,完成811题(10分) 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犀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掩饰都抵挡不住。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对此,屠格涅夫和高尔基等上百个人都作过无可置疑的描述。 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n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ng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这是出现在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8.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锃( )亮 甲胄( ) n( )然失色 意趣ng( )然 9. 选文第一段运用了、等修辞手法,写出了托尔泰眼睛的、 的洞察力。(4分)10. 选文第二段引用高尔基的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话作结,有什么的好处?(2分) 11.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托尔斯泰的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眼睛充分表达出来。认真品读选文,试找出一句精彩语句加以赏析。(2分)(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11分)甲(1)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2)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3)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全是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4)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5)“万岁!”他们(A)都拍掌欢呼起来。(6)这种欢呼,是每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7)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B)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8)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乙这一学年没有完业,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的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12、甲段第(1)句话“所以”连接的两个分句之间有因果关系吗?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3分)答: 13、文中两个“他们”各指的是什么人?(2分)A、 B、 14、作者为什么感到“这一声特别听得不到刺耳”?选择正确的解释( )(2分)A、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 B、对噪音特别反感C、听不惯日本学生的疯狂欢呼 D、认为课堂上不应该大声欢呼。15、“呜呼,无法可想!”的含义是什么?(2分)答: 16、从乙中看“我的意见却变化了”的原因是什么?(2分)答: (三)阅读文段,回答问题。(11分)“娘,您别送了,”我喉咙涩涩的,“天不早了,您回去吧!” “娘晓得。我儿上了大学,娘心里高兴,我儿给娘和你爹争了气。”车窗外的娘眼眶红红的,笑着说,“娘没文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娘只指望我儿今后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要多挺一挺,咬咬牙,也就过去了” “我记住了,娘”我哽咽着,低下头 娘终于回去了,一直没有回头我知道,娘一回头,就又舍不得走了,娘每走几步,便伸起手擦眼泪。娘瘦小的背影渐渐模糊,泪水顺着我的脸颊毫无顾忌的流下来。 那一晚,我失眠了想娘,为了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娘不识字。小时没念过书,因为家里穷。十三四岁的时候,跟别人到大山砍柴,晒干了晾干了,再挑到十几里外的桑市去卖。收购干柴的老板欺负娠不识字,记数用“壹贰叁肆”,故意克扣柴的重量。娘气得一边骂一边暗暗发誓:以后就是典家什、当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识字念书,不能当“睁眼瞎”。 哥哥和我小时念书用功,期中、期末总是每人摞看一叠奖状回家,这是娘最高兴的时候。但一到开学娘就犯愁了。兄妹三人都念书,三双要钱的手都伸向娘。爹只能靠卖力气挣钱,那点微薄收入仅够敷衍油盐酱醋。娘只有一个办法借! 跑东家,串西家,鞋底磨穿了,嘴皮也磨破了。大清早出去借,往往半夜才能回来。好几次梦中醒来,我听见娘和爹的叹息声、交谈声,还有娘低低的抽泣声。娘为凑齐兄妹三人的学费,好几天都吃不下饭,却从来没抱怨过半句娘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个誓言。 读高二那年,家里已经穷得丁当响。欠了一屁股债不说,娘在干活时又不慎扭伤了脚。因没钱进医院,娘从此走路一瘸一瘸的。可娘粗活、重活照样干。礼拜六,我回家拿伙食费,看娘的表情,我没忍心问。礼拜天,娘一大早就出去了,傍晚才回来。我苦着脸,正打算返校时,远远地,我看见娘了娘拄着一根竹竿,一瘸一拐地走回来了!五角钱!就为了省五角钱给儿子作伙食费啊! 我跑过去,扶着娘,看见娘的嘴唇已咬得裂开了一个大口子。娘从怀里掏出两张10元钞票,吃力地笑着说:“儿,总算借到了。天快黑了,快回学堂吧!” 我拿着钱,无言地跪下了,泪水一点一滴地洒在钞票上。 前几天,妹妹来信说,娘收到我在天安门前照的相片后,用一块新手绢小心地包着。几乎每天晚上她都要就着昏暗的灯光细细地瞅着,看的时候,总是一个人乐着 读着读着,泪水不由得又盈满了我的眼眶,我又想起了娘,想起为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17本文第8段画线部分的“那个誓言”指的是什么?(2分) 18本文第2段画线句子“多挺一挺,咬咬牙”表现出母亲什么样的品质?她把这句话说给儿子听的用意是什么?(4分) 19本文三次写“我”流泪。请用简练准确的词语分别写出三次流泪的不同:(3分) 第一次流出的是 的泪。 第二次流出的是 的泪。 第三次流出的是 的泪。20概括指出本文主要选取了什么材料来歌颂母亲。(2分)(四)阅读与朱元思书中文段,完成问题。(5分)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2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4分)互相轩邈( )鸢飞戾天( )望峰息心( )负势竞上( )22.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参照你乘船或坐车时的体验,说说这样写好在哪里?(2分)23.从写景方面看,这段文字写景顺序是怎样安排的?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景物的?(2分)24.从抒情方面来看,作者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抒发了自己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25.说说你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深层意思的理解。写一则200字左右的笔记。(3分)三、作文(30分) (2)请以“我心中的那 (一轮太阳、一抹绿色、一份真情、一丝牵挂)”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