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模拟卷初一语文.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0223565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市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模拟卷初一语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州市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模拟卷初一语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州市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模拟卷初一语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州市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模拟卷(2)初一语文(本试卷共20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第一部分(24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j) 身 静(m) _ (qi)_而不舍 眼花(lio) _ 乱2下面一段文字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语文用文字把五彩班斓的世界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四季美景使人心旷神宜,科学世界令人心弛神往,美好情感让人感动回味。一个疑问的提出,一句妙语的解读,都会带给我们快乐和收获。让我们睁大善于发现的眼睛,走进奇妙的语文天地,去探寻无尽的宝藏,我们的心灵将在潜移墨化中接受美的熏陶。错别字改 正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作品。(10分) _,冷露无声湿桂花。 (_十五夜望月) 自古逢秋悲寂寥,_。 (刘禹锡_) _,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论语) 小楼夜听春雨,_。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_,自将磨洗认前朝。 (_赤壁)_,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落花人独立,_。 (晏几道临江仙)4名著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4分) 汤姆和蓓姬在岩洞中遭遇了哪些困境?汤姆最后是用什么方法机智地找山洞的出口的? _ 汤姆在当海盗之前想加入哪种人的行列,成为一名大酋长?他驾驶的海盗船名称是什么? _5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2分) 有关部门对儿童接触和使用电子科技产品的现状进行了一次调查,数据显示:67.28%的孩子接触过类似iPad的平板电脑;84.14%的孩子每天都会使用QQ; 80.08%的孩子每天都会上网看视频;71.21%的孩子每天都会玩网游;42.02%的孩子每天都会使用腾讯微博;50.41%的孩子拥有属于自己的手机,或与父母争夺手机玩网络游戏。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0个字)。 第二部分(36分)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69题。(10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分,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6下列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4分)( )( ) A 自非亭午夜分 B 隐天蔽日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刻舟求剑) 千万蔽地(以虫治虫) C 或王命急宣 D 春冬之时 绝壁或十许丈 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E 不以疾也 徐喷以烟(幼时记趣)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不是古今异义的一句是(2分)( ) A隐天蔽日 B虽乘奔御风 C或王命急宣 D不以疾也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三峡四季景物的特点。(2分)_ _9从作者对三峡“春冬之时”的描写可看出,三峡的景色迷人。但作者结尾却引用了“猿鸣三声泪沾裳”,让人感觉到一丝悲凉。你觉得作者引用恰当吗?说说你的理由。(2分)_ _ _10阅读下面文章,翻译划线句子。(4分)江水又东,迳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十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 水经注 江水【注】形容:形状、样子; 多所像类:有很多类似某种什么东西的形状 悉以临惧相戒:都用登临此境令人恐惧相劝告; 践跻:登临(1)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 (2)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114题。(10分)【甲】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节选自老舍济南的冬天)【乙】车过西泠桥以后,驶行于两边山岭林木连接着的野道中。所有的山上,都堆积着很厚的雪块,虽然不如瓦屋上那样铺填得均匀普遍,那一片片清白的光彩,却尽够使我感到宇宙的清寒、壮旷与纯洁!常绿树的枝叶上所堆着的雪,和枯树上的很有差别。前者因为有叶子衬托之故,雪块堆积得大一点,远远望去,如开满了白的山茶花。后者,则只有一些小小的雪片能够在上面粘着不落下去,与刚开花的梅李树绝对的相似。真的,我开始几乎把那些近在路旁的几株错认了。野道上半黄或全赤了的枯草,也多压在两三寸厚的雪褥下面。 (节选自钟敬文两湖的雪景)11运用比喻,常使文章增色不少。请分析上文波浪线句的妙处。(2分) _12济南的雪令老舍欣喜不已:“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而西湖的雪又使作者产生怎样的感受呢?请从乙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摘抄到下面的横线上。(2分) _13两段文字在描绘雪景时都有一定的顺序,请参照下面的示例,写出乙文的写景顺序。(2分) 【甲】文:山上 山尖 山坡 山腰 【乙】文: 14同是写雪,甲乙两文所写的雪的特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文中划线句中的加点字简要分析。(4分) (1)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_ (2)常绿树的枝叶上所堆着的雪,和桔树上的很有差别。 _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9题。(12分)亲情,无法挑剔 这个世界上什么都可以问“为什么”,唯有亲情不是。 大舅不谙孝道。十多年来,我们一家赡养外婆。母亲三天两头,买些水果、零食、鱼肉,或是做些馄饨、包子,送给外婆。可大多数,都“孝敬”了大舅。且外婆还把节省下的生活费,偷偷贴补给大舅。 五月,七十多岁的外婆,摔碎了胯骨。直到三天后,母亲给外婆送鸡汤,发现奄奄一息的外婆躺在小屋里呻吟,而大舅却没事人一般。 两个月后,外婆坐着轮椅出院了。这一次,她似乎对大舅彻底失望了,决定住在我家。母亲把外婆照料得红光满面,干干净净。闲暇时,推着她晒太阳、遛公园、逛超市。外婆很开心。一次一次含着泪说:“闺女,我享福了。” 中秋节前后,亲戚得知外婆在我家落户,纷纷拎着礼品前来探望,有的200元,有的100元,往外婆手里塞,让她安心在我家养老。然而,翌日多外婆突然提出要回家。说农忙了,得帮大舅做做饭。母亲不解地说:“你还惦记他?他惦记你么?”可是,无论母亲怎么说,外婆老小孩一般,哭着闹着要回家。急得母亲呜呜直哭,说:“为什么呀?是我们待你不好么?”不料,外婆说:“亲戚们送的礼品和钱,我吃不了,想带回去” 外婆坚持要回家。母亲虽然很生气,但终是放心不下。一天几趟地往大舅家跑。那天,外婆说想吃饺子。中午,母亲自己饿着肚子,急急地送了饺子去。外婆闻着香喷喷的饺子,却直着脖子喊大舅,快来趁热吃。 母亲心里的委屈再也憋不住了,“哇”的一声爆发出幕,边哭边数落说,大舅这般不懂事,外婆还是心心念念记挂他、心疼他。省着嘴里的给他吃,抠下钱来给他花,为什么呀?为什么呀? 外婆叹口气说:“闺女,妈知道这些年委屈你了。可你是我生的,你对我好。他也是我生的,咋就不懂事呢?人心都是肉长的,我就不信,我始终对他好,他就不对我好。是块石头我也把他焐热。”说完,外婆伤心地抹着泪。 说来奇怪,刚刚聚精会神,狼吞虎咽的大舅,嘴巴里衔了一个未咬断的饺子,突然放下小勺,呆愣愣地盯着外婆,慢慢,慢慢,低下头,埋进胳膊里此后,他不但对外婆说话的口吻和悦了许多,且时不时跑到外婆跟前,问:“老娘,喝水不?老娘,想吃点啥?老娘,我推你出去转一圈?”也许,这个世界上什么都可以问“为什么”,唯有亲情不是。在它面前,你可以不按常理出牌,为了它,你可以蛮不讲理。而任何人,都无法挑剔。【注解】谙:熟悉、精通;熟记 呻吟:指因痛苦而发出的声音 翌日:次日,明日15. “可大多数,都孝敬了大舅”,一句中的“孝敬”为何要加引号?(2分) 16. “这个世界上什么都可以问为什么唯有亲情不是。”这句话分别出现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何作用?(3分) _ _17. 文中的“大舅不谙孝道”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_ _18. 大舅不谙孝道已有十多年了,后来是什么使大舅的态度发生了改变?(2分) _19. 阅读全文,你觉得文中的外婆是溺爱大舅吗?为什么?(3分) _ _第三部分(40分)20作文。(40分)请以“冬日暖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姓名、所在学校。参考答案1跻 谧 锲 缭2 错别字班怡弛墨改 正斑缀驰默3略4迷路,没有火照明,饥饿疲劳,蓓姬的消沉,遇到敌人。汤姆面对洞中的支道,把风筝的线系在一端,边摸索着走边放线。印第安人 “风暴之灵”号5电子科技产品已经进入孩子的生活,他们接触的多是电脑和手机,主要用来娱乐。6BD7A8夏季:水势浩大,水流湍急;春冬季:清荣峻茂,清幽秀丽;秋季:林寒涧肃,清冷寂静。9合适。与“良多趣味”一致,春冬三峡给人美感。引用诗句写秋天三峡给人以悲凉之感。说明三峡四季给游客以不同的感受。(如有同学写不合适,如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10.(1)两岸高山重重叠叠地(遮挡着江面),要不是中午或半夜,是看不到太阳和月亮的。(2) 等到我来到这里的时候,十分欣喜,于是相信“耳闻不如目见”这句话了。11.描绘了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给人以动态感。12.那一片片清白的光彩,却尽够使我感到宇宙的清寒、壮旷与纯洁!13.山上 树上 野道上14. (1)一个“顶”写出了雪的薄,那点薄雪只是轻轻地落在树的顶端。(2)“堆”写出了雪的厚重,照应了上文的“壮旷”,也与下文中的“乐”字吻合。15表示强调作用。16开头点题,引出下文。结尾再次出现,首尾呼应,突出中心“亲情,无法挑剔”。17母亲给外婆送的吃的大多都“孝敬”了大舅。外婆把节省下来的生活费补贴了他。外婆摔碎了胯骨在小屋里呻吟,而大舅却没事人一般。18是外婆对妈妈讲的一番话触动了他,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19示例:不是。外婆只是想让大舅能将心比心,也对自己好一点。20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