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综合试题.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0215843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综合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化学综合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化学综合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姜堰四中07级语文寒假作业(二) 设计:王双兰 第一部分 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C)A浩淼(mio) 着落(zho) 旋涡(xun) 繁衍(yn)B募集(m) 惬意(qi) 嗤笑(ch) 憬悟(jn)C. 称职(chn) 舷窗(xin) 赡养(shn) 应分(fn)D挑衅(tio) 沉淀(din) 赔偿(shng) 签署(sh)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D)A故乡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C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D.学校对面二、三十米处是一个网吧,有的孩子考完试来到这里“减压”,对此,一些家长颇感担忧。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C)A市教育局下达的“减负增效”的文件,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引起了轩然大波。B近日,墨西哥和美国发生的猪流感疫情气象万千,所有国家都加强对非正常暴发的流感类疾病和严重肺炎的监控。C.奥巴马大力鼓吹的经济刺激计划并未收到预期效果,各种问题仍层出不穷。D消费者受到的伤害还没有完全平复,浙江的“皮革水解蛋白粉”竟然就东山再起了。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A大家通过读书和举办讲座等形式开展活动这对于推动全民族养成读书,提倡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将起到促进作用。B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有效地得以实施,特别是建立与完善,需要相应的经济和制度基础。C. 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D. 目前,药监、工商等部门尚未对强生等产品的安全性做出回应。5.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D)A.乞人不屑(认为不值得) 朝服衣冠(穿戴) 人恒过(犯过失)B.时时而间进(偶尔) 既克(已经) 管夷吾举于士(士兵)C.此皆良实(善良诚实的人) 杂然相许(相互) 由是感激(这,这样)D.小大之狱(案件) 惧有伏焉(在那里) 汝心之固(助词,无实义)6.将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A)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寒鸦万点,_。在它们的翅膀底下,晚霞已到最艳丽的时刻那娇红口又透出一点蓝,显得十分凝重驮着夕阳,掠过枯树林,转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红色的西天正配得上空气中摸得着的寒意西山在朦胧中涂抹了一层娇红,轮廓渐渐清楚起来A.B.C.D.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二、按要求答题(共37分)7.下列词语中共有4个错别字,一一找出,然后按顺序改正在田字格里。(4分,书写要工整、规范、美观)标致 浮燥 深恶痛疾 侃侃而谈 兴致盎然 神采弈弈 波光粼粼 身临其境清淅 祈祷 百无聊赖 不可思异 鞠躬尽瘁 局促不安 油光可鉴 哑然失笑 订正躁奕晰议8.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10分(1)(4)每题1分,(5)(7)每题2分) 义无反顾,_。 _,见端以知末。由是感激,_ 。 _,西北望,射天狼。_,_国恒亡。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带给人民的总是痛苦和灾难。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表现这一思想的句子是:_;_中国政府宣布免除非洲贫困国家100亿人民币债务。这种关注人间冷暖的举动,体现了中华民族“_,_ ”的济世情怀。(请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作答)9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楚江怀古 (马戴)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云中君不降,竞夕自悲秋。【注马戴:晚唐诗人,字虞臣,会昌四年进士第。宣宗大中初,太原李司空辟掌书记,以正言被贬为龙阳尉。楚丘:楚地的山丘。木兰舟:,水兰树所制的舟,因楚江而用楚辞中的木兰舟。广泽:广阔的水面。云中君:屈原的辞九歌篇中的云神,因楚江而想到九歌。竟夕:整夜。(1)从诗中看出,此时是何季节?特点是什么?(2分)晚秋。萧索清冷。(2)颈联就山水写夜景,用字凝练,如“生”“夹”字,请选择其中字说说好在哪里。(2分) “生”字描写出夜幕降临,一轮明月静静地从广阔的洞庭湖上升起的动态美。 “夹”字写出滔滔乱流在深苍的山峦间汩汩而泻的气势。(本题2分,两词中任一作答)(3)此诗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伤秋怀远,悲凉落寞。(或抒发了自己羡慕屈原的情怀。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苦闷忧伤的心情。)(意思对即可)(2分)10.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11分)从1995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希望藉此鼓励世人尤其是年轻人发现阅读乐趣。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一次“我爱读书”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以下活动。(活动一)你的同学从网上搜到了这样一幅漫画,供大家欣赏解读,请说说这幅漫画的含义。(3分)这幅漫画告诉我们读书可以让我们更加聪明,更加智慧,号召青少年要多读书,这样能开阔眼界,增长才干。(活动二)你参与调查了“中学生平均一星期读书的时间的情况”,请问你是如何开展调查的?请设计一份调查活动设计方案。(3分)准备阶段:搜集有关中学生读书的情况信息,设设计好调查格和问题;调查阶段:在网上进行调查,或者问卷调查,个人访谈:整理调查得到的。数据资料,形成调查报告,进行小结。(活动三)你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温家宝在4月23日这一天到国家商务印书馆和国家图书馆视察的一段电视新闻,温家宝的一席话让同学们受益匪浅,感慨万千。(3分) 温家宝说:“书籍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读书可以改变人,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读书可以给人智慧,可以使人勇敢,可以让人温暖。读书要有选择,要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请谈谈你对“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的理解。读有闪光思想和高贵语言的书,读经过时代淘汰而巍然独存下来的书。这些书能撼动心灵,激动思考。我们不仅要读书,而且要实践:不仅要学知识,而且要学技术。即不仅要学会动脑,而且要学会动手;不仅要懂得道理,而且要学会生存;要提高自己的修养,还要学会与人和谐相处。(意思对,即可给分,3分)11.名著:朝花夕拾阅读(5分) (1)朝花夕拾中的琐记忆叙鲁迅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作品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似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2)无常还戴着二尺来高阿帽子,帽子上写字,白无常写着“一见有喜,生活幸福”,黑无常写着“一见发财,腰缠万贯”。很简单的八个字却体现了人们的什么普遍愿望?三、阅读理解(共42分) (一)阅读成侯邹忌为齐相,完成1214题。(10分) 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hn)谓邹忌日:“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战而不死,曲桡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于王前。田忌遂走。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注】说:感情和睦。曲桡:罗织罪名。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邹忌以告公孙闰(把) (2)操十金而往(拿)(3)卜者出 (占卜) (4)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于是)1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邹忌认为他说得对,于是劝说齐王派田忌讨伐(攻打)魏国。(“然”,对1分:“伐”,讨伐1分) (2)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 名声震慑天下,现在想要谋求大事,请你看看吉凶如何?(“威”,震慑 1分;“为”,谋求1分)14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善于思考,忠君爱国。上面这则故事中的邹忌又表现出怎样的特点呢?(2分)嫉贤妒能(1分);陷害政敌(1分)(意思对即可)(二)阅读隆鸟一文,完成15-19题(14分)一枚重达9公斤的巨大鸟卵,静静地躺在澳大利亚佩斯博物馆。什么样的巨鸟才能产下如此鸟蛋?难道人们传说中的大鹏鸟,真的存在?中国人一直相信世上有一种神奇的大鸟。庄子在逍遥游里说:“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民族英雄岳飞字鹏举,传说是佛祖座前大鹏鸟转世。典籍与传说,让我们对这样一种大鸟,充满着神往与期待。即使皇帝也不例外。有人曾经告诉元世祖忽必烈,在远离中国的一座大岛上,有一种鹏鸟,“状似鹰隼,体形硕大,可以扑住大象,将其举至高空扔下,摔为肉泥,慢慢享用。”这种鸟展开双翼有20多米宽,一根羽毛长达9米。忽必烈当即命人远赴重洋去看个究竟。据马可波罗记载,使者们不辱使命,果然带回了一根长达数米的羽毛,粗大的羽管要两只手掌才能握住事实上,使者们从马达加斯加岛上带回来的,是一种名叫隆鸟的羽毛。隆鸟,又叫大象鸟,身高4米,几乎是两层楼高,足足有450公斤重。它不会飞,翅膀也退化了,腿却短而有力,以水果和树叶食。很显然,它是不可能把大象举至空中再摔为肉泥的,更不会再“慢慢享用”。这群身材巨大然而性格憨厚的素食者,在17世纪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马达加斯加的人口渐渐膨胀,大片的森林被开垦成农田。隆鸟飞奔而逃的脚步追赶不上迅速消失的森林,它们颠沛流离,一批批饿死在逃亡的途中。一些逃无可逃的隆鸟,在饥饿的驱使下,不得不到农田冲去觅食。庄稼受损,使土著勃然大怒,他们忘了正是自己的掠夺才让其他生物无处藏身、无法果腹。他们强横地把隆鸟称之为“害鸟”,然后大开杀戒。人们不仅宰杀成年的隆鸟,甚至不放过幼鸟和鸟蛋。他们用隆鸟的腿骨做成项链,用蛋壳做酒缸,用羽毛装饰身体。1649年,马达加斯加土著完全不必担心隆鸟来糟蹋他们的庄稼了,他们把最后一只隆鸟也已经杀死。灭绝的生物,绝大部分就这样湮没在时光的黑暗中,永不再醒来。然而也有一些,在深埋的土地中变作化石,在某一天,它会提醒人们,它曾经存在。20世纪初,人们从马达加斯加挖出了隆鸟的化石。出人意料的是,在隆鸟化石的脚骨上,竟然戴着青铜脚环,脚环上刻满了种种神秘的符号和图案,而这些符号却与马达加斯加文化毫无关系。正当人们迷惑不解时,印度考古学家班纳吉在印度河流域文明发源地发现了一座死亡之城摩享佐达罗城。这座城市规模宏大,有着宽阔的街道、完整的排水系统和精致的水井。城内有大浴池、太粮仓、大会议厅等公共建筑。废墟中还掩埋着各种生产用具、陶器、青铜器、雕塑、绘图和骨刻。人们在出土的2000多枚印章上,发现刻着400多个奇怪的符号与阁案。这些无人能识的字符,竟与隆鸟脚环上的符号完全相符。这座繁华、喧闹、美丽的城市,在3600多年前的某一天,突然毁灭,全城居民几乎在同一时刻全部死去。隆鸟已经灭绝,那枚博物馆中的化石蛋,是它留给我们的最后遗物。人们用CT技术,细细观察它,竟发现其中有一个胚胎,隐约还能看到它的腿、爪和喙。可是,不会有小鸟破壳而出己它们带羞所有的秘密,在黑暗中沉默。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父母们告诉孩子:世界上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教育是基础教育之基础。也许,还应该告诉孩子们的是:最宝贵的,不独是人类自身的生命,还有与我们同在地球上的其他伙伴。因为它们的生命,同样只有一次,消失了,再不能回来。 选自读者2008年第24期15.读完全文,请你给“隆鸟”下定义,“隆鸟”是一种什么样的鸟?(3分) 隆鸟是一种隆鸟是一种身材巨大,不会飞翔,腿短而有力,以水果和树叶为食物,早已经从地球上灭绝的鸟。16阅读第4段,隆鸟为什么被土著人称为“害鸟”?(3分) 因为马达加斯加的人口渐渐膨胀,大片的森林被开垦成农田,使得其他生物无处藏身、无法果腹,逃无可逃的隆鸟,在饥饿的驱使下,不得不到农田中去觅食,庄稼受损,于是土著把隆鸟称之为“害鸟”,大开杀戒。17.“灭绝的生物,绝大部分就这样湮没在时光的黑暗中,永不再醒来。”中“绝大部分”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绝大部分”不能去掉,表示范围限制,说明不是所有的灭绝的生物都堙没在土地中不被发现,也有一些在深埋的土地中变作化石,在某一天,它会提醒人们,它曾经存在。18第9段中“可是,不会有小鸟破壳而出了,它们带着所有的秘密,在黑暗中沉默。”一句暗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这句话暗含作者对已经灭绝的隆鸟化石蛋居然有一个胚胎,但却永远不可能醒来的所表达的一种深深的惋惜,遗憾,也有对人类无视其他生物的生命的行为的深深的谴责。19.文章最后一段说“最宝贵的,不独是人类自身的生命,还有与我们同在地球上的其他伙伴”,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生命对所有阿生物来说都是珍贵的,我们不仅仅是尊重热爱我们人类自己的生命,也应该尊重地球上的其他生命物种。对于那些濒临灭绝的物种,如华南虎,大熊猫、扬子鳄等珍贵的野生动物,我们应当努力的去保护他们的生存环境,不要一味地只顾人类自己的资源开发。(三)阅读还来就菊花,完成后面题目。(17分)梅花报春,揭开一年的序幕;菊花则是一年花事的后记。“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最早的意思是穷尽。菊花凋谢后绽放的大概只有飞扬的雪花了。菊花的品种繁多,累计已超过三百种,花色丰富,仪态万方。纤细的,婉约的,婀娜的,娇羞的,或“玉骨冰肌”,或“茎疏叶且微”,或偃或俯,若舞若翔,如歌似笑,摇曳多姿。赢得了很多人的青睐。菊花首先是平民化的。孟浩然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重阳赏菊,代代相续。同时中国百姓还将菊花晒干,泡制清凉解毒的菊花茶,用菊花泡酒,制成“菊花酒”。更直接的是屈原,“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菊花不是高人隐士的专利,而是雅俗共赏的。“家家争说黄花秀,处处篱边铺彩霞”,无论亭榭还是茅舍,我们都可以看到菊的身影,“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的欢乐也是老百姓所共享的。至于“人比黄花瘦”的感伤自有特定背景,杜牧的“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的欢乐是老百姓所共享的。菊花什么时候开始“归隐”,我不甚了了。“菊,花之隐逸者也。”菊花成为隐士身份的象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成为爱菊的始祖。后来有很多读书人在官场失意,或不甘束缚,纷纷效仿他隐逸山林,与菊相伴,过自由闲散的生活。菊的纤瘦身影变为隐逸者的写照,菊的幽香成为独立精神的营养,至今我们翻读史书,还能嗅出菊一般的芬芳。“秋来谁为韶华主,总领群芳是菊花”,落叶飘零,风霜肃杀,菊携一身淡雅花香悄然绽放。“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菊的飘零和开放一样,都有一种悲壮的色彩。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而菊花宁愿在枝头憔悴、干枯,也不萎落风尘和泥滓。宋遗民郑思肖称道:“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苏轼也赞道:“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雪枝。”将菊花卓尔不群的品性恰到好处地勾勒了出来。菊花在这里虽然被文人赋予阳春白雪般高雅的身份,但仍然是老百姓的“下里巴人”,就如很多的力量从民间孕育一样。菊花自有其不畏严寒、不萎尘泥的刚烈品性。平民诗人白居易赞叹:“菊花如志士,过时有余香。粲粲滋夕合,英英傲晨霜。”唐代起义军首领黄巢,这是一位从民间走出的人:“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菊在他的笔下披上黄金甲,幽香也成了杀伐的阵势。他一反文人以菊象征孤高绝俗的老调和感怀悲秋的习气,义愤填膺地抒发改天换地的伟大抱负:“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可惜这样气势磅礴的诗鲜有继作,中国人骨子里的血性似乎也萎落枝头,让后人叹惋了。当然这样的菊花在现在为数甚多的菊花展上是很难看见了。秋风日益凛冽,观者如潮的菊花展又开始了,我也应回到乡下老家,去看看满山的菊花。19.体会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1)还能嗅出菊一般的芬芳。 芬芳:指史书中所记载的人物的淡泊情怀。(2)中国人骨子里的血性似乎也萎落枝头。萎落:指中国人骨子里的血性似乎也萎落枝头。20.结合全文说说菊花能“赢得很多人的青睐”的原因。(3分)菊花本身的花色丰富,仪态万方。(1分)(2)淡雅芬芳,雅俗共赏能给大众去欢乐。(1分)(3)菊花不畏严寒,洁身自好,卓尔不群,体现了中国人骨子里的血性。(1分)21.请简要说作者引用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的作用。(2分)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菊花所具有的平民性,能给人众带去欢乐,(1分)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添了文章的文彩。22.作者为什么不去菊花展而要同到乡下老家去看满山的菊花的?(4分)因为菊花展的菊花大多是温室培育的,娇气媚俗,缺少了家乡满山菊花的那种不畏严寒,不萎尘泥的刚烈与气势,缺少中国入骨子里的血性。(4分)23.结合你所熟知的花草,仿照下面的语言格式写出你的理解。(4分) 示例:“菊”仪态万方,清新淡雅,于是有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名句,再现了一代隐士的千古风范。示例:莲,亭亭玉立,、洁白雅致,于是有了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华章妙语,表明一位君子的高洁情怀。(4分)四、作文(60分) 人生是条路,漫长而曲折。回首你的人生之路,放眼他人的人生之路,你都看见了什么?有人说一路上快乐多多,有人说一路上坎坎坷坷;有人说一路上鲜花簇拥,有人说一路上荆棘丛生;有人说一路上友爱如春,有入说一路上真情似海请以“人生路上_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提示和要求: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2、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诗歌除外)3、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能抄袭,文中也不可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