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A卷新版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214207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A卷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A卷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A卷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A卷新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 重寻近代中国一书中写道:“这个条约对中国的最大影响不是赔款,不是割让香港(岛),而是五口通商。”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 . 赔款数额对中国社会危害不大B . 割让领土没改变中国社会性质C . 条约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D . 条约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2. (2分) (2017八上合肥月考) 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诗中所说的“两劫”中的“一劫”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另“一劫”发生在哪一次战争期间?( ) A . 鸦片战争B . 第二次鸦片战争C . 甲午中日战争D . 中法战争3. (2分) (2017八上高邮月考) 日本侵略中国过程中,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二十一条”A . B . C . D . 4. (2分) (2017苏州模拟) 有人认为,历史就是一部部人物传记。下表是历史事件和所对应人物活动的描述,其中不符合历史发展事实的选项是( )A . AB . BC . CD . D5. (2分) (2017重庆) 揭示历史事件、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搭配,不正确的是( )A . 都江堰修筑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B . 张蓦出使西域海上丝绸之路开辟C . 辛丑条约签订北京东交民巷设使馆界D . 法国启蒙运动兴起自由、平等思想得到传播6. (2分) (2017合肥模拟) 照片具有真实记录历史的史料价值。下图所示的老照片记录了1900年法国远征军经过卢沟桥的情景。它反映的历史事件中( )A . 向英国割让香港岛B . 英法联军大肆焚毁圆明园C . 清廷利用义和团对抗联军D . 中国人民开展全民族抗战7. (2分) (2017八上揭西月考) 下表归纳了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四次重大探索。请按提示在表中的处填写最佳答案( )梦想重大探索代表人物自强求富梦李鸿章变法强国梦戊戌变法康有为民主共和梦辛亥革命民主科学梦新文化运动A . 洋务运动;孙中山;陈独秀B . 五四运动;孙中山;曾国藩C . 五四运动;曾国藩;胡适D . 洋务运动;陈独秀;梁启超8. (2分) 标志着洋务运动“自强求富”愿望破产的是( ) A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B .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C . 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D . 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9. (2分) (2015八上岳阳期末) 揭开戊戌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A . 组织强学会B . “公车上书”C . 成立保国会D . 德国强占胶州湾10. (2分) (2017广东模拟) 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15年,那他这一生可能经历的事情有( )在虎门协助林则徐销毁鸦片 参加科举考试 在轮船招商局工作 剪掉留了几十年的辫子 发电报问候家里的情况 在京师同文馆里学习英语A . B . C . D . 11. (2分) (2017八下富顺期中) 要去参观辛亥革命遗址,最理想的去处是( )A . 武昌、南京B . 天津、北京C . 延安、遵义D . 上海、广州12. (2分) “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的两句话,其作者是( ) A . 陈独秀B . 鲁迅C . 李大钊D . 聂耳13. (2分) (2017八上东昌府月考) 中国近代化经历了由表及里、层层递进的历程。其中,19世纪末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核心内容是( ) A . 学习西方的经济技术B . 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C .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D .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14. (2分)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 .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B . 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合理要求遭到拒绝C .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D .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5. (2分) (2016八上钦州期末) “广大学生群众的英勇斗争,唤起了民众,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充分显示了青年知识分子的革命先锋作用”。材料评价的是( )A . 公车上书B . 五四运动C . 新文化运动D . 中共成立16. (2分) (2016八上临河期中) 在中国近代,国共曾有过兄弟般的合作。如图图片对应的历史事件中能体现这种合作的有( )A . 中共一大B . 五四运动C . 北伐战争D . 遵义会议17. (2分) (2016黑龙江模拟) 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日战争和全面抗日战争开始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 . 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B . 西安事变、七七事变C . 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D . 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18. (2分) 1936年一场震惊世界的“兵谏”在中国爆发,导致“兵谏”的主要外因是( ) A . 中共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 . 中日矛盾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C . 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情感D . 蒋介石主张停止内战、联共抗日19. (2分) (2017赤峰) 南京大屠杀是震惊中外的惨案,但日本右翼势力极力否认这一事实。以下关于“南京大屠杀”最有力的证据是( )A . 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B . 当年幸存者的控诉材料C . 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D . 历史著作的记述20. (2分) (2018菏泽) 文艺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下列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高粱叶子青又青,九一八来了日本兵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A . B . C . D . 21. (2分) 自古以来,和平就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为争取国内和平,1945年8月毛泽东出席了( )A . 西安事变谈判B . 遵义会议C . 重庆谈判D . 中共七大22. (2分) (2016八上苏州期末) 历史图示是对客观历史进程直观而简明的反映下面的示意图更有助于我们了解粉碎敌人进攻(转战陕北)( )A . 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B . 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C .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历程D . 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23. (2分) 甲午战争后,“实业救国”失败的原因是( )A . 封建制度的阻碍B . 科学技术的落后C . 经济管理不善D .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势力的压迫24. (2分) 在对下列四位历史人物进行分类时,某同学将前三人归为一类,他确定的分类标准是( ) A . 勇于学习西方的先行者B . 清政府内部的有识之士C . 倡导政治维新的改革家D . 著名的近代爱国实业家25. (2分) (2017黑龙江模拟) 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的强大而奋笔疾书,清末著名的思想家魏源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编写的书是( )A . 海国图志B . 四洲志C . 天演论D . 三国志二、 综合题 (共3题;共57分)26. (2分) (2017八上修水期中) 1945年8月,苏联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错误:_;改正:_27. (35分) (2017无锡)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就必须与时俱进,敢于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孝文帝召见群臣,说:“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和罢官。”材料三: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经济方面保护农工商业,提倡开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发展科学技术政治方面广开言路,准许民众上书言事;精简机构,裁汰冗员,澄清吏治文教方面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文;鼓励兴办学堂,创设京师大学堂;提倡办报、译书、出国留学军事方面整顿陆海军,裁减冗兵,采用新法练兵,增强海防实力摘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四:兹依照本法令所指导的办法,将用以束缚定居在地主领地上的农民和家务农奴的农奴制度永远废除。材料六: 1978年12月18日的北京,白雪皑皑,空气新鲜。在“文革”结束之后,中国面临向何处的重大历史关头,在这里召开了一次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极为重要的会议中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对该国历史发展具有什么进步意义?材料五: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1868年某日本官员(1) 材料一记载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次改革?这次改革对秦国起到了什么作用?(2) 孝文帝的改革在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 拉开这场维新运动序幕的是什么?请写出这场维新运动的一位代表人物。(4) 材料四是俄国颁布的法令,它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有什么作用?(5) 材料五反映的是日本近代史上的哪一重大改革性历史事件?(6) 材料六指的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做出了怎样的伟大决策 ?(7)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17日在北京表示,改革进入攻坚期,因为要触动固有的利益格局。“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但是,再深的水我们也得趟,因为别无选择,它关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中国的发展根本上要靠改革,必须全面深化改革。结合以上内容,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28. (20分) (2017九下渭滨月考) “历史事实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实现民富国强”。为寻找历史事实依据,印证上述结论,九年级(13)班同学以“探寻中国救亡图存、富民强国之路”为主题,通过网络等手段搜集到以下资料,设计出相关问题,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探究。【屈辱与探索】材料一: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抉择与奋斗】材料二: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联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将重心转向农村,积聚革命力量,发展壮大自己,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与富强】材料三:1956年,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经过艰辛求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1) 依据材料一,指出“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的含义是什么?“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概括“维新之路”“共和之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的共同原因。(2) 依据材料二,“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在这条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长期艰苦卓绝斗争中经历了哪些重大事件?(两项即可)(3) 依据材料三,“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指什么?“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指什么道路?请列举19782001年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一例即可)(4) 【收获与拓展】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同学们对上述结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请谈谈你的认识。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24、答案:略25、答案:略二、 综合题 (共3题;共57分)26、答案:略27、答案:略28、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