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优秀导学案含答案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0214071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氓》优秀导学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氓》优秀导学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氓》优秀导学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卫风 氓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并掌握氓的故事情节,诗经的文学常识和现实主义风格。2、了解叙事诗通过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熟读课文,分析比兴手法的表达效果,体会抒情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古人对真挚爱情的向往2、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叙述手法【学习重点】 1、学习氓作为叙事诗的特点和对比手法的使用。2、学习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学习难点】 1、理解诗经“六艺”。【知识链接】1、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 。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 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 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原本只称诗,是儒家的经典之一。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 篇,所以又称“ ”。 儒家奉有“四书”“五经”,“四书”指 ;“五经”指 ),才更名为“诗经”。(“五经”与“六经” 的区别是“六经”本是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儒家经典。其中乐经已失传,所以通常称“五经”)2、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 ”“ ”“ ”三部分。“风”又称15国风,大都是 ,它和屈原的离骚后人经常把它们并称为“ ”,本用来指两大文学流派,后人多用来指文人如“迁客骚人”。“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和小雅,是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 。3、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 、 、 三类。“赋”,朱熹在他的诗集传中说:“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即比喻,是诗经开创的修辞方法。它是用打比方的方式使被比喻的事物形象生动,以增强诗的感染力量。“兴”,就是托物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即由此物引起他物。诗经中运用“兴”的方法大致有三种情况:象征、联想、比喻。如:由雎鸟成双和鸣、相依相恋的情景,联想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南关雎);以盛开的艳丽桃花象征新娘的美貌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周南桃夭);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卫风氓)来比喻女子年青的时候美丽的容貌。后人习惯上把“风”、“雅”、“颂”、“赋”、“比”、“兴”合称诗经的 。自主学习案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练习册解决下列问题。 一基点知识预习自测1、给下列粗字词注音氓( ) 蚩蚩( ) 匪来贸丝( ) 乘彼垝垣( )( )愆期( ) 将子无怒( ) 载笑载言( ) 尔卜尔筮( )( )桑葚( ) 体无咎言( ) 于嗟鸠兮( ) 犹可说也( )其水汤汤( )靡有朝矣( ) 士也罔极( ) 渐车帷( )( )夙兴夜寐( ) 咥其笑矣( ) 隰则有泮( )( )二词义精练与内容把握1、学生自读课文,梳理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现象(1)解释加粗的实词、虚词匪我愆期( ) 将子无怒( ) 以我贿迁( )无与士耽( ) 自我徂尔( ) 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 ) 二三其德( ) 言既遂矣( )隰则有泮( ) 秋以为期( ) 以望复关( )(2)古今异义至于顿丘 古义: 今义:泣涕涟涟 古义: 今义:女也不爽 古义: 今义:总角之宴 古义: 今义:(3)通假字将子无怒 匪来贸丝 于嗟鸠兮 犹可说也 隰则有泮(4)词类活用其黄而陨( ) 三岁食贫( )士贰其行( ) 二三其德( )夙兴夜寐( )2、氓是以谁的口吻写的?采用了什么样的叙述方式?叙述了哪些经历?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诵读课文,学生讨论交流,复述诗中的故事后思考:全诗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诗中女主人公的情感有什么变化?情 节表现手法事件女主情感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许婚赋恋爱第二章:男女恋人相思、结婚赋第三章:女子自己自己婚姻教训比兴婚变第四章:女子概说婚姻失败的原因比兴第五章:女子细说不幸遭遇赋第六章:女子决心分手赋 比决绝合作探究案 一精读课文,探究细节(一) 品味第一、二章中的语言,思考下列问题:1在第一节中,诗作的叙事节奏颇似电影蒙太奇手法,选取了三个视觉效果极强的场面来表现。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这三个场景。 2.氓是如何来提亲的?女主人公怎样对待他,是否马上答应了他? 3.结婚前氓做了什么?结果如何?4.结婚前男女主人公表现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二) 品读第三、四、五章,思考下列问题:1.“赋、比、兴”是诗经主要的三种表现手法。在氓这首叙事诗中,哪些诗句是比兴句?2. 女主人公为什么突然写到“桑树”叶落前和叶落后的变化? 3.女主人公对女子发出什么感慨? 4.女主人公婚后过着什么样的生活?5.周围的人是如何看待女主人公?6.婚后男女主人公表现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三)品读第六章,回答下列问题1.最后一段中女主人公对男子表现出一种什么态度?“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在这里有什么作用?暗含什么意思?男女主人公表现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二纵观全文,总结探究 1.本诗三个部分情感基调各是什么?第一部分:热情幸福 第二部分:沉痛怨恨 第三部分:清醒刚强2. 技巧鉴赏(1)回忆和对比:氓是女主人公在回忆中叙事、抒情的。在回忆中运用对比的手法。女主人公自身婚前婚后形成对比:氓,婚前婚后也形成了对比:(2)赋、比、兴手法: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许婚(赋);第二章:男女恋人相思、结婚(赋);第五章: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赋)。第三章,诗人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来比喻女子年青的时候美丽的容貌,同时也是兴。诗人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起兴,从而引出“于嗟女兮,无与士耽”感受。第四章,诗人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来比喻女主人公年长色衰的情景。有人认为,用桑叶嫩绿而枯黄来比喻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这种有比中兼兴的手法更富有艺术魅力。总之,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即能激发读者联想,增强语言的意蕴;又能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氓翻译农家小伙笑嘻嘻,抱着布币来换丝。原来不是来换丝,找我商量婚姻事。我曾送你渡淇水,直到顿丘才告辞。并非我要拖日子,你无良媒来联系。请你不要生我气,重订秋天作婚期。我曾登那缺墙上,遥望复关盼情郎。望穿秋水不见人,心中焦急泪汪汪。既见郎从复关来,有笑有说心欢畅。你快回去占个卦,卦无凶兆望神帮。拉着你的车子来,快用车子搬嫁妆。桑叶未落密又繁,又嫩又润真好看。唉呀班鸠小鸟儿,见了桑堪别嘴馋。唉呀年青姑娘们,见了男人别胡缠。男人要把女人缠,说甩就甩他不管。女人若是恋男人,撒手摆脱难上难。桑树萎谢叶落净,枯黄憔悴任飘零。自从我到你家来,多年吃苦受寒贫。淇水滔滔送我回,溅湿车帘冷冰冰。我做妻子没过错,是你男人太无情。真真假假没定准,前后不一坏德行。结婚多年守妇道,我把家事一肩挑。起早睡晚勤操作,累死累活非一朝。家业有成已安定,面目渐改施残暴。兄弟不知我处境,见我回家哈哈笑。净思默想苦难言,只有独自暗伤悼。与你偕老”当年话,老了怨苦更增加。淇水虽宽有堤岸,沼泽虽阔有边涯。回顾少年未婚时,想你言笑多温雅。海誓山盟还在耳,谁料翻脸变冤家。违背誓言你不顾,那就从此算了吧!氓导学案答案文学常识详见鼎尖教案(1)解释加点的实词、虚词愆:动词,拖延 将:动词,请,愿 贿:名词,财物 耽:动词,沉溺徂:动词,往 渐:动词,溅湿,浸湿 爽:名词,过错 德:名词,品德,德行 言:助词,无实义 遂:动词,顺心,满足 隰:名词,低洼的地方 以:介词,把 以:连词,来(2)古今异义至于顿丘 古义:直到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泣涕涟涟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女也不爽 古义:没有过错 今义:表示看别人不顺眼或心里不高兴、不舒服总角之宴 古义:快乐 今义:酒席,宴会(3)通假字(“无”通“毋”,不要)(“匪”通“非”,不是)(“于”通“吁”,感叹词,相当于“唉”) 犹可说也(“说”通“脱”,脱身) 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4)词类活用黄:名词作动词,变黄 贫:形容词作名词,贫苦的生活 贰:使动用法,使不专一 二三:使动用法,使三心二意夙、寐: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夜里2、氓是一首情节完整的叙事抒情诗,全诗从女主人公的角度出发,写了恋爱(第一、二章)、婚变(第三、四、五章)、决绝(第六章)三个方面,清晰地展现了女主人公由欢喜到悲伤,怨恨,以至决绝的情感变化过程,让我们感受了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合作探究一 详见顶尖教案1.初次相逢定情相送约期相别2.男主人公:“抱布贸丝”,假借物物交换的买卖来和我谈婚事。女主人公:深情远送“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婉言拒绝“匪我愆期,子无良媒”3.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4. 男:对婚姻很郑重其事,认真 女主人公:痴情 总结:概括两人性情。想像两人的婚姻生活。氓:急躁、任性、表里不一 姑娘:温柔、体贴、痴情、善解人意、迁就男子“性格决定命运”,再加上当时的社会环境特点,预示了两人今后的悲剧性婚姻生活。 二1.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这几句运用了比兴。桑未落,新鲜润泽,既比喻女子的年轻貌美,又比喻恋爱的甜美。桑之落,枯黄脱落,既比喻女子的年老色衰,又比喻爱情的失败。在说不幸身世之前,先说其它的事物,但所说的事物与后面要表达的意思又具有相似性,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情感,如桑叶落和女主人公的色衰年老具有相似性;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此引起所说内容。2. 看到桑树想到其荣枯前后,如同自身命运 3. 无与士耽4. 三岁食贫夙兴夜寐,靡有朝矣5. 咥其笑矣 6. 男:不体谅人 暴躁 三心二意 女:勤劳肯吃苦 任劳任怨 专情柔弱三1. 决绝分离的态度; 比兴,一方面说自己的愁思,另一方面也表明自己的态度,对男子的忍耐也有极限 男:易变 女:决绝,刚强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