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212865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西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西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I)卷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历史学习中往往史实与观点并存,下列叙述中属于观点的是( ) A . 两河流域文明约产生于公元前3500年B . 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C . 但丁的代表作品是神曲D . 拿破仑是一位英雄,又是一个战争狂人2. (2分)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当时执政的是( ) A . 汉谟拉比B . 凯撒C . 屋大维D . 伯里克利3. (2分)指南针、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等科技成果都( ) A . 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B . 属于医学研究领域C . 反映了宋朝的科技水平D . 促进北宋商业发展4. (2分)关于世界三大宗教说法正确的是( )A . 圣诞节与基督教有关B . 佛教产生于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释迦牟尼C . 产生于7世纪,十字架是它的标志D . 金刚经是基督教的典型代表5. (2分)神曲一方面给中世纪文化以艺术性的总结,另一方面又呈现出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这部作品的作者是( )A . 莎士比亚B . 达芬奇C . 但丁D . 托尔斯泰6. (2分)“它创立了一种世俗主义的、以人为中心的文化模式,引发了1417世纪欧洲社会各个领域的重大变革”。这里所说的“它”是指( )A . 百家争鸣B . 文艺复兴C . 启蒙运动D . 浪漫主义7. (2分)下列哪一观点不符合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 A . 人是罪恶、卑微、消极的存在,只有上帝是完美的B . 落在人们头上的幸福或不幸取决于自己C . 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族,而落在个人身上D . 真正的高贵并非天生的,而是自为的8. (2分)1417世纪,世界历史在欧洲的推动下,开始迈入近代社会的门槛。下列相关的历史信息中,搭配不正确的是( )A .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莎士比亚B . 开始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新航路的开辟C . 从以神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文艺复兴D . 发现美洲新大陆麦哲伦9. (2分)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捍卫民主法制的重要檄文有( )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 国际歌A . B . C . D . 10. (2分)九年级某同学在研究“17世纪40年代19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统治确立”这一主题的过程中,总结了以下知识点,其中错误的是( )A . 建立统治的唯一途径是革命B . 日、俄的改革具有不彻底性C . 最早爆发革命的是英国D .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阻碍是斗争的根本原因11. (2分)1718世纪,英、美、法三国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其共同点不包括( ) A . 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障碍B . 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C .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D . 赢得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12. (2分)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 )A . 军事力量B . 外交策略C . 第三产业迅速发展D . 推动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13. (2分)一位美国史学家描述道:“乘船在悲惨的中段航程中横渡大西洋,这些黑色货物上了镣铐,锁在甲板上,没有卫生设备,他们忍受着可怕的待遇”“黑色货物”将会被贩卖到( )A . 欧洲B . 非洲C . 美洲D . 亚洲14. (2分)下列图中的人物都是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其中一位与其他三位反抗的殖民统治者不同,他(她)是( )A . 华盛顿B . 章西女王C . 玻利瓦尔D . 林则徐15. (2分)学者们喜欢这样形容德国:“这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它要么考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当它用思想考问世界时,它是伟大的。”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体现德国“考问世界”的史实是( ) A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 . 相对论的提出C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D . 完成工业革命16. (2分)19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巩固与扩大。与这一历史现象相关的事件是( )A . 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B . 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颁布C . 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D . 美国独立战争、拿破仑战争、美国内战17. (2分)列宁在评价1861年改革时说:“臭名昭彰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下列史实不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A . 农民不再是地主的私有财产B . 改革后农民受到村社的严格管理C . 改革后农民支付高额的赎金D . 改革使农民背负了沉重的经济负担18. (2分)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标志是( )A . 大化改新B . 倒幕运动C . 明治维新D . 美国扶植19. (2分)英国政治家帕麦斯顿说:“我们没有永久的盟友和永久的敌人,我们只有经常的、永久的利益。”20世纪初,英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加入了( )A . 协约国B . 同盟国C . 北约组织D . 华约组织20. (2分)下列说法,不是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是( ) A . 伏尔泰B . 卢梭C . 孟德斯鸠D . 梵高二、 综合题 (共4题;共85分)21. (20分)革命和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如图材料二: 第一条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六条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参与法律的制定摘自某历史文献材料三: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直接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为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展开开辟了道路。其秉持的三权分立思想,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近现代政治体制,创造了第一个联邦总统制共和制国家,使美国的经济发展踏上快车道。亚特伍德人类简史材料四: 在整个历史上,每逢较弱的社会受到较强的、好战的社会威胁时,就会产生两种相反的反应:第一种反应表现为退却和逃避;第二种反应则体现为调整和适应。前者的口号是“返回美好的从前”,后者的口号是“向西方学习,已与西方作战”。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材料一表示的是哪一革命的经过?该革命最终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2)材料二摘自哪一历史文献?它诞生于哪一场革命中?(3)材料三体现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哪些影响?(4)根据材料四,写出19世纪后期的亚洲,通过“调整和适应”成功抵抗西方侵略,并逐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是哪个国家?这一“调整和适应”是通过该国的哪次改革实现的?22. (30分)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等多国隆重举办纪念活动,既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更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以下是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的四幅示意图。材料二:材料三: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以立法形式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集中反映中国人民的意志,使我们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1)从材料一中任选两幅示意图,指出各自反映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影响或作用。(2)从材料一中任选两幅示意图,指出各自反映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影响或作用。(3)据材料二,指出德、日两国对待二战的态度有何不同?(4)据材料二,指出德、日两国对待二战的态度有何不同?(5)据材料三,指出中国确定“纪念日”和设立“公祭日”有什么现实意义?(6)据材料三,指出中国确定“纪念日”和设立“公祭日”有什么现实意义?23. (20分)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充满野蛮扩张的过程,它既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与灾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500年左右,它(大西洋)一变而成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一般看来,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他地方(美洲、非洲等) 的人则意味着灾难。现代世界史材料二:材料三:(两次工业革命)给工业化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列强将世界上大片地区强行纳入资本主义的统治之下。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争斗便尖锐起来。世界近现代史材料四:原始积累的方法决不是田园式的东西。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马克思所谓原始积累(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500年左右世界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名称。同时指出当时哪一位航海家为大西洋变为“桥梁”作出巨大贡献。 (2)材料二示意图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什么重要影响?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两次次工业革命中,给“工业化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的新能源技术分别是什么?“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争斗便尖锐起来”而导致的最终结果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进程有什么主要特征? 24.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交通发展简表类别大事记公路17601774年,议会批准了452项公路筑路申请至1800年,已建成1600条公路内河航运1761年,开凿第一条内陆运河18世纪90年代,开凿42条新运河,耗资650万英镑。铁路至1835年,议会批准了54条铁路修筑计划。18451847年,又有576家铁路公司被批准成立,筑路8731英里。材料二:英国的煤产量从1770年的600万吨上升到1861年的5700万吨;铁产量也从1770年的5万吨增长到1861年的380万吨。18011851年,英国国民总产值增长1256%,英国迅速成为“世界工厂”,它庞大的远洋船队把数不尽的工业品运往世界各地,再把原材料运回国。(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在18世纪60年代以后国内交通飞速发展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与材料二内容之间的联系。 (3)交通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请再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综合题 (共4题;共85分)21-1、21-2、21-3、21-4、22-1、22-2、22-3、22-4、22-5、22-6、23-1、23-2、23-3、23-4、24-1、24-2、2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