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I )卷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212024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I )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I )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I )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I )卷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7七上绵阳月考) 下列图片符合北京人生活特征的是( ) A . 半地穴房屋 B . 打制石器 C . 稻谷 D . 彩陶器 2. (2分) (2017七上临河月考) “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远古居民是( ) A . 北京人B . 山顶洞人C . 半坡人D . 河姆渡人3. (2分) (2018七下大庆开学考)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这是大自然的规则,人类总是在不断与自然适应的过程中发展前行。下列生活技术中,明显地增强了人们的生存能力的是( ) A . 制造工具B . 使用火C . 缝制衣服D . 种植作物4. (2分) (2017七上汇川期中) 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位有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为( ) A . 选举制B . 投票制C . 世袭制D . 禅让制5. (2分) (2018七上紫金期中) 夏、商、西周三个王朝都历经数百年,但最终都没有摆脱灭亡的命运,它们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 . 建国者没有打好基础B . 不注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C . 后期统治者昏庸暴虐D . 内部发生严重叛乱6. (2分) (2017七上康平月考) 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是( ) A . 夏朝B . 商周C . 西周D . 春秋7. (2分) (2015七上六盘水期末)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手写汉字的能力慢慢下降了。针对汉字书写危机,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全新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全国引发了书写汉字的热潮。请问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 )A . 夏朝B . 商朝C . 西周D . 春秋8. (2分) (2018九上江门开学考) 伴随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我国历史舞台上出现了后来成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 ) A . 奴隶主阶级B . 地主阶级C . 奴隶阶级D . 平民阶级9. (2分) 采用“尊王攘夷”策略,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 )A . 齐桓公B . 晋文公C . 楚庄王D . 秦穆公10. (2分) (2017九下乐陵月考)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遂灭商君之家。”这段材料说明( )A . 商鞅变法失败的原因是触犯了奴隶主贵族利益B . 社会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C . 太子即位后顺应民心处死商鞅D . 改革可能遇到重重阻力,会付出沉重代价11. (2分) 战国时期,发生在秦赵之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 ( )A . 牧野之战B . 长平之战C . 巨鹿之战D . 赤壁之战12. (2分) (2019七上无棣期中)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经常引经据典,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里的东方智慧。2015年,他在浙江乌镇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讲到:“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习近平主席引用的这一观点出自( ) A . 老子B . 孔子C . 墨子D . 韩非13. (2分) (2018七上紫金期中) 孟姜女在长城边上哭啊哭啊,哭得天昏地暗。一声巨响,长城轰然倒塌,她发现丈夫的尸骨就埋在城墙下面。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与秦朝哪一暴政有关系( ) A . 赋税很重B . 徭役繁重C . 刑罚残酷D . 焚书坑儒14. (2分) (2019七上兰山期中) 资治通鉴卷十五评价文景之治时期是:“海内安宁,家给人足,后世鲜能及之”。这一时期出现这种现象的园素不包括( ) A . 重视以德化民B . 提倡勤俭治国C . 依靠严刑峻法D . 提倡以农为本15. (2分) 下列成语的出处与历史人物不对应的是( )A . 退避三舍-晋文公B . 卧薪尝胆-勾践C . 纸上谈兵-赵括D . 破釜沉舟-陈胜16. (2分) (2019七上滨州期中)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报告精神的是( ) A . 有教无类B . 温故知新C . 因材施教D . 仁者爱人17. (2分) (2019七上西安期中) 史记记载:“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舜子商均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该史料反映的是( ) A . 分封制B . 世袭制C . 禅让制D . 郡县制18. (2分) (2016七上罗湖期末) 战国七雄之间战争的特点是( )A . 争霸B . 兼并C . 对峙D . 分治19. (2分) (2017七上合肥期中) 传说中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历经十年终灭水患的治水英雄是( ) A . 禹B . 尧C . 舜D . 炎帝20. (2分) (2016七上东台期中)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副对联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A . 项羽和勾践B . 陈胜和吴广C . 刘邦和项羽D . 楚庄王和晋文公二、 填空题 (共2题;共7分)21. (4分) (2019七上龙凤期中)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_,这是中国历史上_。启继承父位,标志着_代替了_,“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22. (3分) (2019七上沾化月考) 文物识别:说出下列各图中的文物使用的远古居民,填入表中的横线上。文物内容船形彩陶壶骨针鱼纹彩陶盆猪纹黑陶钵远古居民三、 改错题 (共1题;共25分)23. (25分) (2019七上黑龙江期中) 指出下列史实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1) 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从此分封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2) 距今(2019年)170万年,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北京人。 (3) 影片半坡原始居民介绍了半坡人生活在距今(2019年)五六千年的黄河流域,住着干栏式的房子。 (4) 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四羊方尊。 (5) 战国时期闻名世界的水利防洪灌溉工程是李春父子主持修建的都江堰。 四、 材料分析题 (共4题;共60分)24. (10分) (2019七上奈曼旗期末) 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中国历史上的多次改革,深刻影响了王朝的兴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孝公用商君,废并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矣。汉书食货志材料二: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1) 材料一中的“商君”指的是谁?用材料中原话指出“商君”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效果。 (2)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这一观点正确吗?请阐述你的理由。 (3) 材料三中的“魏”政权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材料三评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历史事件的积极作用。 (4)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国家走向富强的重要途径。 25. (20分) (2018七上徐闻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仁”即要爱人,要广泛地理解和体贴别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应强加于人。材料二: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韩非子(1) 材料一反映的是谁的思想主张?他属于哪家学派?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2)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家学派思想?战国时期采用该派思想进行改革并取得重大效果的是什么事件? (3) 穿越时空的七年级某班学习小组组员小华帮助百家争鸣电视台招聘一些节目主持人,有下列人员最后人围,请你帮忙给他们安排最合适的节目主持。 人围人员:孔子、庄子、韩非、墨子人与自然_法制在线_教育论坛_勤俭持家_26. (15分) (2019七上揭西期末) 杰出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颁布变法令规定:废除土地国有制,全面实行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这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博。斯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材料三: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山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除谥法。材料四: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1) 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2) 材料二中商鞅变法产生了什么效果? (3) 材料三中“初并天下”的“王”是指哪一个历史人物?“并天下”有何意义? (4) 材料四反映了秦朝建立后实行了哪些措施? (5) 材料二,四中商鞅和秦始皇釆用的共同思想主张是什么? 27. (15分) (2018七上镇平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其实还在其次,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材料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材料三:东汉画像砖(见下图)请回答: (1) 材料一中“致命打击”指的是哪一事件?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 (2) 材料一中的“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又是指什么历史现象?试从经济角度分析当时为什么能出现这种现象? (3) 材料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是谁提出的?材料二反映的这一政策目的又是什么?推行这一政策的手段和方式和材料一所指事件的有何不同? (4) 材料三反映的历史现象和材料二又有什么联系?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二、 填空题 (共2题;共7分)21、答案:略22、答案:略三、 改错题 (共1题;共25分)23、答案:略四、 材料分析题 (共4题;共60分)24、答案:略25、答案:略26、答案:略27、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