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docx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10201790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6.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全德小学 甘德秀摘要:近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就是良好习惯的培养。小学阶段的学生,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都是迅速变化的重要时期,小学阶段养成的行为习惯往往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而农村的教育环境比较差,教育条件也相对落后,教育资源也有限。结合农村的这种特殊情况、教育现状及本人的教学实践,初步探知一下如何改进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正文:一位教育家说过:“在孩子心灵播种理想,就会收获行为。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会收获品德。播种品德就会收获命运。”19世纪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过一句名言:“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存在的道德资本,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享受它的利息。”可见养成教育在人的一生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朱熹曾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可见行为习惯对于学生良好教育的重要性。近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教育就是良好习惯的培养。小学阶段的学生,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都是迅速增长与变化的重要时期,小学时候养成的行为习惯往往会影响人一生。好习惯终身受益,学生行为习惯的好坏,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且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而农村有着特殊的教育环境,教育条件也相对落后,教育资源也很有限。所以对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小学生实施行为教育应该知难而上,因地制宜,从细节入手,一步一个脚印。本文结合教育实践,初步探究农村小学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一、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的现状在农村小学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观察到学生的行为习惯现状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由于学生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个人素质比较高,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觉主动的学习习惯,比如:爱学习、学习认真、踏实,成绩优异。爱清洁,讲卫生,衣着整洁大方。能很好地处理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主动参与意识,非常乐意协助老师做好班级工作,同学有困难能主动去帮助。第二种,学生成绩平平,表现一般,平时较为沉默,对班集体的事情不主动参与,需要老师点拨,学习成绩也不太稳定,时好时差。第三种,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都很差,不讲究个人卫生,常常衣冠不整,上课不能专心听讲,对学习持无所谓态度,经常犯错误,对于作业也不能按时、认真完成,必须要在老师和家长的严格督促下才能勉强完成,学习成绩也明显落后于全班整体水平。二、农村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产生的主要原因1.农村家庭因素。农村学生家长一般文化水平不太高,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方法也过于简单和粗暴。由于他们自身文化水平有限,学习上对孩子的功课无法正确辅导,所以就难以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但又不懂如何正确教育孩子,一旦孩子成绩下降或达不到要求,动辄加以训斥、打骂,甚至威胁,直接导致学生对学习的恐惧心理和对学习的厌恶心理,没有学习兴趣,出现厌学的现象。更有家长只会用棍棒法,只要孩子稍有差错,不分青红皂白,就用棍棒解决,根本不给孩子讲讲道理和辩解的机会,也不分析孩子产生错误行为的原因,更不加以正确引导,这样非但不能改变孩子的错误行为,反而还会不断增长孩子的逆反心理,给孩子带来了非常不良的影响,导致孩子今后如果遇到一点委曲和挫折也自然地想到用武力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如今独生子女的隔代教育现象增多,爷爷、奶奶的过分溺爱、骄宠,加上父母望子成龙心切的棍棒教育,致使这些孩子滋长了自私自利、依赖、自负、自卑、自暴自弃等复杂的性格特点,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农村部分家长由于自身道德意识和文化素养的缺失,对孩子的道德行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也不能起到很好的指引作用,致使农村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得不到很好的纠正和培养。长此以往,会大大影响农村孩子人格的成长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2.学校因素。首先,农村学校的教育体制还不够完善,教育资源有限。由于家长、社会等评价一个孩子和学校好坏的标准就是成绩,因而导致老师们也只重视学生成绩的提高而忽视对学生德育的培养。于是老师们将所有的教学时间都放在了文化知识的教育上,课余时间也是加班加点地对学生进行辅导,完全没有时间和精力对学生的行为道德和心理进行辅导,学生犯了错误,也就是简单的批评教育,没有进行跟踪观察和监督。此外,农村教师的素质整体不高,而某些教师更是缺乏正确的教育观,教育观念陈旧,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简单粗暴,动辄训斥羞辱、体罚学生等,使学生很容易产生恐惧、厌学、厌师等情绪,这大大降低了他们自身好的行为习惯养成的欲望,使学生好的行为习惯难以养成。3.社会因素。现在农村不良的社会因素也对小学生造成不好的影响。现在农村学校周围环境不干净,很多不法商贩开的游戏厅、台球室、网吧等场所,引诱小学生玩耍,这些场所对于本身就缺乏自制力的小学生来说吸引力极大,许多学生因此开始逃学旷课,不思学习。除此之外,这些场所高昂的费用也诱导学生开始与社会不良青年混在一起,滋事敲诈,小偷小摸,甚至抢劫其他同学,走上犯罪的道路。4.时代因素。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种社会需求也随之提高。因此,许多农村的农民为了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提高生活水平,纷纷进城打工挣钱,将孩子丢给了年迈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或亲戚朋友,所以农村的留守儿童就出现了。紧接着就是这些孩子的生活、教育等一系列严峻的问题摆在了大家的面前,削弱了孩子的家庭教育,致使有些孩子在家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缺失,也直接导致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失衡。曾经有一种说法叫:5加2等于0,意思就是每周学校的5天教育,周末回到家2天,家长放任不管,再加上老人的溺爱,让孩子把在学校接受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抛之脑后,什么都没有了。所以家长、社会希望将这一重任完全交给学校,期望学校、老师完全承担起对孩子的教育责任,这是不现实的。因为大家都明白,一个孩子的教育,必须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三、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对策1.从点滴抓起。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必须时时刻刻,一朝一夕都要进行。必须从小事抓起,一点一滴都不能马虎,不能放过。例如:要尊敬长辈、团结同学。平时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品摆放要整齐。讲卫生,爱清洁。从最基本的坐、立、走、跑姿式、作业书写姿势,到进出校门、在校、在家、在社会上的礼仪等,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动作都要进行训练。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讲文明、懂礼貌、仪表端庄的优良品质。教育学生在校园内轻声慢走,在家不吵、不闹,以免影响邻居。见到老师和长辈主动问好,不随意扔垃圾,见到垃圾随手捡,同学之间或者别人有困难主动帮助等。“百尺高台起于垒土。”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都能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而良好的习惯正是良好道德素质的基础。2.学校家庭互相协调,合力促进养成教育。学校教育承担着道德认识上的教化、行为道德上的规范训练、学生日常行为的教育等。但这也只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一部分,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养成教育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中着重强调环境的熏陶,同时父母的言行直接影响和感染孩子。因此,只有充分发挥学校与家庭的综合教育力量,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社会重视、关注。虽然是小学生,但他们也是社会的个体,是社会的一部分,学校、家庭之间也还存在着空白的地段。这个时候,只要是社会的一份子,就要承担起教育好我们下一代的责任,发现任何孩子有不良行为,在任何时候,任何人都要加以制止,纠正。不要抱着不是我的孩子就不管的自私思想,坐视不管。我相信,只要全社会的人都抱着关爱下一代的思想去重视、关注孩子的教育,我们孩子的素质一定会大大提高,整个社会的素质也会提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日之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持之以恒。纠正一个不良习惯更不是短时间能办到的事。由于小学生年龄的局限,必须从各方面协调入手,学校、家庭、社会相互合作,改善社会大环境的状况,全面切实地抓好农村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对社会有用的现代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