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新教材复习导航(汇总排序).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199867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78 大小:3.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新教材复习导航(汇总排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高中化学新教材复习导航(汇总排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高中化学新教材复习导航(汇总排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新教材复习导航 汇总排序 第一章 化学 计量与能量变化 4 智能考点一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4 智能考点二 气体摩尔体积 11 智能考点三 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6 智能考点四 化学能与热能 22 智能考点五 化学能与电能 30 第一章 化学计量与能量变化单元检测题 37 第二章 理论化学 42 智能考点六 氧化还原反应 42 智能考点七 分散系 48 智能考点八 强 弱电解质 51 智能考点九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 pH 56 智能考点十 溶度积原及其应用 59 智能考点十一 原子结构 62 智能考点十二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70 智能考点十三 化学键 79 智能考点十四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86 智能考点十五 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 90 智能考点十六 化学反应速率 93 考点十八 化学反应的方向及判据 98 智能考点十八 化学反应的限度 102 智能考点十九 反应速率与限度理论在化工生产上的应用 110 第二章 理论化学 单元检测题 115 第三章 元素化学 121 智能考点二十 卤素及其化合物 121 智能考点二十一 硫及其硫的化合物 127 智能考点二十二 氮及其氮的化合物 137 智能考点二十三 碳族元素 144 智能考点二十五 金属材料与金属的冶炼 152 智能考点二十五 复合材料 157 智能考点二十六 碱金属元素 160 智能考点二十七 镁和铝 166 智能考点二十八 铁和铜 173 智能考点二十九 开发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180 智能考点三十 海水淡化与现代水处理技术 184 智能考点三十一 环境保护 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189 第三章 元素化学单元检测题 193 第四章 有机化学 199 智能考点三十二 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199 智能考点三十三 烃 208 智能考点三十四 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 215 智能考点三十五 苯及同系物 芳香烃 223 智能考点三十六 天然气 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 229 智能考点三十七 醇和酚 233 智能考点三十八 醛和酮 239 智能考点三十九 羧酸和酯 244 智能考点四十 油脂 254 智能考点四十一 糖类 260 智能考点四十二 氨基酸和蛋白质 265 智能考点四十三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271 智能考点四十四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278 智能考点四十五 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测定 289 第四章 有机化学单元检测题 295 第五章 实验化学 302 智能考点四十六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302 1 本考点知识框架 302 智能考点四十七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309 智能考点四十八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319 智能考点四十九 物质性质及反应规律的研究 325 智能考点五十 物质的检验 333 智能考点五十一 物质的制备 342 智能考点五十二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351 智能考点五十三 物质的定量分析 357 智能考点五十四 实验设计与评价 367 第五章 实验化学单元测试题 378 第六章 高考模拟训练 383 智能考点一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参考答案 399 智能考点二 摩尔质量与气体摩尔体积 参考答案 400 智能考点三 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参考答案 401 智能考点四 化学能与热能 答案与提示 403 智能考点五 化学能与电能 参考答案 405 第一章 化学计量与能量变化 单元检测题参考答案 406 第二章 理论化学 406 智能考点六 氧化还原反应 参考答案 406 智能考点七 分散系 参考答案 407 智能考点八 分散系 参考答案 407 智能考点九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 pH 参考答案 408 智能考点十 溶度积原理及其应用 参考答案 408 考点十一 原子结构 参考答案 408 考点十二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参考答案 408 智能考点十三 化学键 参考答案 409 智能考点十四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参考答案 410 智能考点十五 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 参考答案 410 智能考点十六 化学反应速率 参考答案 411 智能考点十七 化学反应的方向及判据 参考答案 411 考点十八 化学反应的限度 参考答案 411 智能考点十九 反应速率与限度理论在化工生产上的应用 参考答案 413 第二章 理论化学 单元检测题参考答案 414 考点二十 卤素及其化合物 参考答案 415 考点二十一 硫及其硫的化合物 参考答案 416 考点二十二 氮及其氮的化合物 参考答案 417 考点二十三 碳族元素 参考答案 417 考点二十四 金属材料与金属的冶炼 参考答案 417 考点二十五 复合材料 参考答案 418 考点二十六 碱金属元素 参考答案 418 考点二十七 镁和铝 参考答案 420 考点二十八 铁和铜 的参考答案 420 考点二十九 开发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参考答案 422 智能考点三十 海水淡化与现代水处理技术 参考答案 423 智能考点三十一 环境保护 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答案 423 第三章 元素化学单元检测题参考答案 424 第四章有机化学 425 智能考点三十二 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参考答案 425 智能考点三十三 烃 参考答案 426 考点三十四 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 参考答案 426 考点三十五 苯及同系物 芳香烃 参考答案 427 智能考点三十六天然气 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参考答案 428 智能考点三十七醇和酚参考答案 429 智能考点三十八 醛和酮参考答案 429 智能考点三十九 羧酸和酯参考答案 430 智能考点四十 油脂 参考答案 431 智能考点四十一 糖类 433 考点四十二氨基酸和蛋白质参考答案 434 智能考点四十四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参考答案 437 考点四十五 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测定 参考答案 439 第五章 实验化学 442 考点四十六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参考答案 442 智能考点四十七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参考答案 442 考点四十八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参考答案 443 智能考点四十九 物质性质及反应规律的研究 参考答案 443 考点五十 物质的检验 参考答案 444 考点五十一 物质的制备 参考答案 445 考点五十二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参考答案 446 考点五十三 物质的定量分析 参考答案 446 考点五十四 实验设计与评价 参考答案 447 第五章 实验化学单元测 试题参考答案 448 智能考点十九 反应速率与限度理论在化工生产上的应用 课标要求 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 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考纲要求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 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教材精讲 1 合成氨的反应原理 N 2 g 3H 2 g 2NH3 g 298K 时 H 92 2kJ mol 1 特点 合成氨是一个气体体积缩小的放热的可逆反应 2 合成氨适宜条件的选择 1 选择依据 从提高反应速率的角度分析 提高反应温度 使用催化剂 适当提高 氮氢比 从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 降低温度 提高压强和适时分离反应产物氨 从实际生 产的角度分析 温度和压强要与生产实际相适应 2 选择原则 能加快反应速率 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产量 对设 备条件要求不能太高 3 合成氨的适宜条件 使用催化剂 适宜的压强 2 10 7 5 10 7Pa 适宜的温度 500 左右 及时分离出氨和及时补充氮气和氢气 4 合成氨的简要流程 典型例题 例 1 合成氨工业中 原料气 N 2 H 2 少量 CO NH 3 在进入合成塔之前 常用醋酸 二氨合铜 溶液来吸收 CO 其反应为 Cu NH3 2 Ac CO NH3 Cu NH3 2 Ac CO 其 H 0 1 必须除去 CO 原因是 2 醋酸二氨合铜 溶液吸收原料气中 CO 的适宜条件是 3 吸收 CO 后的醋酸铜氨液经适当处理又可再生 恢复其吸收 CO 的能力而循环使 用 其再生的条件是 解析 由于吸收 CO 的反应特点是正反应为气体体积缩小的放热反应 则 1 除去 CO 是为了防止催化剂中毒 2 吸收 CO 的适宜条件是选择高压 低温及浓氨水作溶液 3 醋酸铜氨溶液再生的适宜条件是高温 低压 例 2 将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 0 293 的 N2 和 H2 的混合气体通过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 中合成氨 反应一段时间后 从该容器中出来的气体在 747 1 01 10 5Pa 的条件下测得 其密度为 0 12g L 此时达到平衡 求平衡时 N2 的转化率 解析 起始时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M 0 293 29 8 5 又 原料气 的制备 净化 压缩 合成 分离 液氨 氮气 氢气的循环使用 N2 28 6 5 H2 2 19 5 8 5 1 3 物质的量之比 设起始时 N2 H 2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1mol 和 3mol 平衡时生成氨气的物质的量为 xmol N2 g 3H2 g 2NH3 g 起始量 1mol 3mol 0 平衡量 1 x 2 mol 3 3 2x mol xmol n 平 1 x 2 mol 3 3 2x mol xmol 4 x mol 由 PV m M RT 得 M mRT PV 0 12g L 1 0 082atm L mol k 1020k 1atm 10g mol 据质量守恒得 1mol 28g mol 3mol 2g mol 4 x mol 10g mol 解得 x 0 6 N 2 的转化率 0 6mol 2 1mol 100 30 答 N 2 的转化率为 30 跟踪训练 一 选择题 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合理答案 请将合理答案的序号填在第 卷题首的答案栏内 填在其它地方无效 1 下面是合成氨的简要流程示意图 沿 x 路线回去的物质是 A N2和 H2 B 催化剂 C N2 D H2 2 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由水和煤反应制得 其中有一步反应为 CO H2O CO2 H2 其 H 0 欲提高 CO 的转化率可采用的方法是 降低温度 增大压强 使用催化剂 增大 CO 的浓度 增大水蒸气的浓度 A B C D 3 在某合成氨厂的合成氨反应中 测得合成塔入口处气体 N2 H 2 NH 3的体积比为 6 8 1 出口处 N2 H 2 NH 3的体积比为 9 27 8 则 N2的转化率为 A 75 B 50 C 25 D 20 x N2 1 体积 H2 3 体积 压缩机 热交换器 有催化剂 的合成塔冷凝器液氨 4 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 氮气和氢气合成氨的反应达到了平衡 此时容器中含有 0 1molN2 0 3molH 2 0 2molNH 3 若维持原来的条件 向该容器中再同时加入 0 1molN2 0 3molH 2 0 2molNH 3 则 A 正 逆反应速率同时增大 化学平衡不移动 B 正 逆反应速率同时增大 平衡混合气中 NH3的体积分数增大 C 正 逆反应速率同时增大 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正逆反应速率不变 化学平衡不移动 5 将装有 1mol NH3的密闭容器加热 部分 NH3分解后达到平衡 此时混合气中 NH3的体积分数为 x 若在 同一容器中最初加入的是 2mol NH3 密封 加热到相同温度 反应达到平衡时 设此时混合气体中 NH3 的体积分数为 y 则 x 和 y 的正确关系是 A x y B x y C x y D x y 二 选择题 下列各题可能有 1 2个合理答案 6 已知 1molA 和 nmolB 按下式反应 A g nB g mC g 一段时间后 测得 A 的转化率为 50 同温同压下 反应前的气体密度是反应后的 3 4 则 n 和 m 的值可能为 A n 3 m 3 B n 2 m 3 C n 1 m 1 D n 3 m 2 7 在一定条件下 向密闭容器中充入 30molCO 和 20mol 水蒸气 反应 CO g H 2O g CO2 g H2 g 达到平衡时 水蒸气和与氢气的体积分数相等 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平衡后 CO 的体积分数为 40 B 平衡后 CO 的转化率为 25 C 平衡后 水蒸气的转化率为 50 D 平衡后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24 8 在密闭容器内 N 2和 H2起始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10mol 30mol 达到平衡时 N2的转化率为 25 若从 NH3开始 在相同条件下欲使平衡时各成分的百分含量相同 则应加入 NH3的物质的量及 NH3的转化率为 A 15mol 和 25 B 20mol 和 50 C 20mol 和 75 D 40mol 和 80 9 今有 x g y g 2z g H 298K 0 若反应开始经 t1s 后达到平衡 又经 t2s 后 由于反应条件的改变使平衡破坏 到 t3s 时又达到平衡 如图所示 试分析从 t2s 到 t3s 曲线变化的原 因是 A 增大了 x 或 y 的浓度 B 使用了催化剂 C 增大了反应体系的压强 D 升高了反应体系的温度 z x 或 y x 或 y z 浓 度 0 t1 t2 t3 时间 高温脱氢 催化剂 极高温 10 工业合成氨中 N 2 g 3H2 g 2NH3 g 其 H 0 常采用 700k 左右的温度条件 其原因是 A 加快反应速率 B 提高原料的转化率 C 使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 D 使催化剂的活性达到最佳状态 11 在一定条件下 将 1molN2 和 3molH2 混合 发生反应 N2 g 3H2 g 2NH3 g 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 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 5 倍 则 N2 的转化率为 A 10 B 30 C 50 D 60 12 在合成氨工业中 达到下列目的的变化过程中与平衡移动无关的是 A 为增加氨气的日产量 不断将氨分离出来 B 为增加氨气的日产量 使用催化剂 C 为增加氨气的日产量 而采用 1 107Pa 1 10 8Pa 的压强 D 为增加氨气的日产量 而采用 700K 左右的高温 13 工业上用来合成氨的原料之一是氢气 有一种来源是取自石油气 有人设计了以下反应途径 假设反 应都能进行 其中最合理的是 A C3H8 C H2 B C3H8 C3H6 H2 C C3H8 H2O CO H2 D C3H8 O2 CO 2 H2O H 2O O2 H2 14 在容积固定不变的 4L 密闭容器中 存在可逆反应 X g 2Y g 2Z g 并达到化学平衡 在此过程中 以 Y 的浓度改变表示的反应速率 正 逆与时是 t 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图中阴影部 分表示 A X 的浓度减少 B Y 物质的量的减少 C Z 的浓度的增加 D X 物质的量的减少 三 实验题 15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合成氨的原理 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 下图中 A 是简易的氢气发生器 B 是圆底烧瓶 电解 逆 正 O d t s b a Y mol L 1 s 1 C 是装有干燥剂的 U 形管 a 是旋转活塞 D 是装有还原铁粉的反应管 E 是装有酚酞试液的烧杯 实验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实验开始时 先关闭活塞 a 并取下烧瓶 B 向 A 中加入一定量的适当 浓度的盐酸 使之产生氢气 经必要的操作后 在导管出口处点燃氢气 然后如上图所示装上烧瓶 B 塞 紧瓶塞 氢气在烧瓶中继续燃烧 用酒精灯加热反应管 D 中的还原铁粉 待 B 中氢气的火焰熄灭后 打开 活塞 a 气体通过反应管 D 进入烧杯 E 中 1 实验前 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 点燃氢气前必须进行 操作 进行该操作的方法是 3 写出 A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 D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 D 4 C 中干燥剂的名称是 该干燥剂的作用是 5 E 中的实验现象是 原因是 用电离方程式进行回答 6 工业生产上合成氨一般选择的压强是 20MPa 50MPa 其原因是 16 已知氯水中有如下平衡 Cl 2 H2O HCl HClO 常温下 在一个体积为 50mL 的针筒里吸入 40mLCl2后 再吸入 10mL 水 1 写出针筒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2 若将此针筒长期放置 又可能看到何种变化 试用平衡的观 点解释 3 若把针筒中的氯水分成 份 第 份加少量固体 NaHSO3 第 份加少量固体 NaHCO3 第 份不加任何物质 保持原样 则三份氯水中 c HClO 的大小是 4 若在针筒中的氯水加入氢氧化钠的酚酞试液 红色褪去 其原因可能有两种 分别是 如何用实验方法确认上述原因 盐酸 a C 干燥剂锌 粒 A B D 还原铁粉 E 酚酞试液 四 填空题 17 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 分别充入 1 0mol N2和 3 0molH 2 任其发生反应 N 2 g 3H2 g 2NH3 g 分别在不同时测定 NH3的含量 然后绘制出下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A C 段的曲线是增函数 C E 段曲线是减函数 试从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角度说明理由 2 此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 反应 填 放热 或 吸热 在实际生产上 合成氨反应 一般选择在 500 左右的温度下进行 试从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和综合因素等角度分析 选择在 500 左右 下进行 的原因 利用天然气合成 NH3的工艺流程如下 依据上述流程 完成下列填空 3 天然气脱硫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4 nmol 甲烷经一次转化后产生 CO 0 9nmol 则产生 H2 摩 用含 n 的代表式表示 5 上述过程中包含了三个循环 一是 Fe OH 3循环 二是 K2CO3循环 请在上述流程图中标出第三 处循环 指出循环方向和循环物质 18 在硫酸工业生产过程中 有反应 2SO2 g O 2 g 2SO3 g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根据 下表提供的不同压强下 SO2的转化率 的数据试选择该反应的适宜条件 以 V2O5作催化剂 压强 温度 1 105Pa 5 105Pa 10 105Pa 50 105Pa 100 105Pa 450 97 5 98 9 99 2 99 6 99 7 500 85 6 92 9 94 9 97 7 98 3 1 温度 2 压强 19 已知 N2 g 3H 2 g 2NH3 g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2SO 2 g O 2 g 2SO3 g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 从影响反应速率 平衡的因素分析 要有利于 NH3和 SO3的生成 理论上应采取的措施是 实际上采取的措施分别是 2 在实际生产中 合成氨要分离出氨 目的是 而合成三氧化 硫的过程中 不需要分离出三氧化硫 原因是 20 合成氨厂通过测定反应前后气体的密度来确定氮气的转化率 某工厂测得合成塔中氮气和氢气混 合气体的密度为 0 5536g L 标准状况 从合成塔出来的混合气体在相同条件下密度为 0 693g L 则该 合成氨厂氮气的转化率为 第二章 理论化学 单元检测题 第 I 卷 选择题 65 分 一 选择题 本题包括 10 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 2 分 共 20 分 1 2006 广东 4 某金属氧化物在光照下可生成具有很强氧化能力的物质 能用来消除空气或水体中的 污染物 下列有关该金属氧化物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将形成酸雨的 SO2氧化为 SO3 B 将家居装修挥发出的甲醛氧化为 CO2和 H2O C 将医药废水中的苯酚氧化成 H2O 和 CO2 D 将电镀废水中的氰根离子 CN 氧化成 CO2和 N2 2 2004 上海 5 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A 胶粒直径小于 1nm B 胶粒作布郎运动 C 胶粒带正电荷 D 胶粒不能通过半透膜 3 下列物质中 其水溶液能导电 溶于水时化学键被破坏 且该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 SO 2 B BaSO 4 C Cl 2 D C 2H5OH 4 2006 上海 10 已知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 H SO2 4 NO 3 则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 是 A A1 3 CH 3COO C1 B Na NH 4 C1 C Mg 2 C1 Fe 2 D Mg 2 Ba 2 Br 5 2003 上海 10 13C NMR 核磁共振 15N NMR 可用于测定蛋白质 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 KurtW thrich 等人为此获得 2002 年诺贝尔化学奖 下面有关 13C 15N 叙述正确的是 A 13C 与 15N 有相同的中子数 B 13C 与 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C 15N 与 14N 互为同位素 D 15N 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 6 2000 上海 6 具有下列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 半径最大的是 A ls 22s22p63s23p2 B 1s 22s22p3 C 1s 22s2sp2 D 1s 22s22p63s23p4 7 2006 广东 2 同主族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的差值可能为 A 6 B 12 C 26 D 30 8 下列物质中属于含有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的是 A 过氧化钠 B 碘化氢 C 苛性钠 D 氯化钾 9 2006 上海 6 下列含有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是 A HCl B Na 2O2 C C 2H2 D CH 4 10 1996上海 8 下列各组分子中 都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A CO 2 H2S B C 2H4 CH4 C Cl 2 C2H4 D NH 3 HCl 二 选择题 本题含 15 小题 每小题只有 1 2 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 3 分 共 45 分 11 2006 广东 13 下列反应中 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的关系为 1 2 的是 A O 3 2KI H2O 2KOH I2 O2 B 2CH 3COOH Ca ClO 2 2HClO Ca CH3COO 2 C I 2 2NaClO3 2NaIO3 Cl2 D 4HCl MnO 2 MnCl2 Cl2 2H 2O 12 2006 广东 18 下列实验中 溶液颜色有明显变化的是 A 少量明矾溶液加入到过量 NaOH 溶液中 B 往 FeCl3溶液中滴入 KI 溶液 再滴入淀粉溶液 C 少量 Na2O2固体加入到过量 NaHSO3溶液中 D 往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入少量 Fe2 SO4 3稀溶液 13 2003 上海 17 某温度下 甲 乙两个烧杯中各盛有 100 g 相同浓度的 KCl 溶液 现将甲烧杯中的 溶液蒸发掉 35gH2O 析出晶体 5g 乙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 45gH2O 析出晶体 10g 则原溶液的质量分 数为 A 10 B 15 C 20 D 25 14 1997 上海 24 在下列叙述中 能说明盐酸是强酸 醋酸是弱酸的是 A 将 pH 4 的盐酸和醋酸稀释成 pH 5 的溶液 醋酸所需加入的水量多 B 盐酸和醋酸都可用相应的钠盐与浓酸酸反应制取 C 相同 pH 值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应的钠盐固体 醋酸的 pH 值变化大 D 相同 pH 值的盐酸和醋酸分别跟锌反应时 产生氢气的起始速度相等 15 2006 上海 19 06 广东 11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H 2SO4与 Ba OH 2溶液反应 Ba 2 2OH 2H 十 SO2 4 BaSO4 2H 2O B Ca HCO 3 2与过量 Ca OH 2溶液反应 Ca 2 HCO 3 2OH CaCO3 CO2 3 2H 2O C AgNO 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g 2NH3 H2O Ag NH3 2 2H2O D Fe 3O4与稀 HNO3反应 Fe 3O4 8H Fe2 2Fe3 4H2O 16 2006 上海 20 室温下 下列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所得溶液的 pH 一定大于 7 的是 A 0 1mol L 的盐酸和 0 1mol L 的氢氧化钠溶液 B 0 1mol L 的盐酸和 0 1mol L 的氢氧化钡溶 液 C pH 4 的醋酸溶液和 pH 10 的氢氧化钠溶液 D pH 4 的盐酸和 pH l0 的氨水 17 2006 广东 14 室温时 将 x mL pH a 的稀 NaOH 溶液与 ymL pH b 的稀盐酸充分反应 下列关于反 应后溶液 pH 的判断 正确的是 A 若 x y 且 a b 14 则 pH 7 B 若 10 x y 且 a b 13 则 pH 7 C 若 ax by 且 a b 13 则 pH 7 D 若 x 10y 且 a b 14 则 pH 7 18 2001 上海 19 将 0 1mol L 的醋酸钠溶液 20mL 与 0 1mol L 盐酸 10mL 混合后 溶液显酸性 则溶 液中有关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c CH 3COO c Cl c H c CH 3COOH B c CH 3COO c Cl c CH 3COOH c H C c CH 3COO c Cl c H c CH 3COOH D c Na c H c CH 3COO c Cl c OH 19 2001 上海 21 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 aA2 bB cC3 dD 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则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 A B D C B 原子序数 d c b a C 离子半径 C D B A D 单质的还原性 A B D C 20 2006 广东 10 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 与共价键的键能大小有关的是 A F 2 Cl 2 Br 2 I 2的熔点 沸点逐渐升高 B HF HCl HBr HI 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C 金刚石的硬度 熔点 沸点都高于晶体硅 D NaF NaCl NaBr NaI 的熔点依次降低 21 06 上海 17 根据相关化学原理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若 X 是原子晶体 Y 是分子晶体 则熔点 X A2 C 若 R2 和 M 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则原子序数 R M D 若弱酸 HA 的酸性强于弱酸 HB 则同浓度钠盐溶液的碱性 NaA Br2 I2 还原性 I Br Cl 2 溴和碘在不同溶剂中所生成溶液 由稀到浓 的颜色变化 溶剂 溶质 水 苯 汽 油 四氯化碳 Br2 黄 橙 橙 橙红 橙 橙红 橙 橙红 I2 深黄 褐 淡紫 紫红 淡紫 紫红 紫 深紫 密 度 比 水 轻 比 水 轻 比 水 重 3 X 离子的检验 Cl 白色沉淀 Br AgNO3 HNO3 浅黄色沉淀 I 黄色沉淀 典型例题 例 1 1 液氯和氯水是一种物质吗 解析 液氯是 Cl2在加压或冷却时变成的液态 Cl2 是纯净物 而氯水是氯气溶于水 中形成的溶液 是混合物 答案 不是 2 怎样证明新制氯水中含有大量 Cl2 用实验证明氯气能与水反应 解析 观察氯水颜色 呈黄绿色 此即氯气的颜色 说明新制氯水中含大量 Cl2 向新制的氯水中加 AgNO3溶液 若产生白色沉淀 说明氯水中含有 Cl 即有部分 氯气与水反应了 Cl2 H 2O HCl HClO AgNO 3 HCl AgCl HNO 3 另法 也可向新制氯水中放入一红布条或滴入几滴品红溶液 若布条或品红褪色 说 明新制氯水中有 HClO 即 Cl2与水发生了反应 3 氯水中有多种化学物质 故性质较复杂 下列现象各是基于哪种物质的什么性质 氯水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向氯水中滴加饱和 NaHCO3溶液 有气泡出现 向氯水中滴入 AgNO3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 H HClO H Cl 点评 氯水的成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其中包含了与其相关的化学反应和知识点 还 可以拓展考查与化学平衡有关的内容 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当作重点内容处理 例 2 A 和 B 均为钠盐的水溶液 A 呈中性 B 呈碱性并具有氧化性 下述为相关实验 步骤和实验现象 试回答 1 写出 A B 和 C 的化学式 A B C 2 依次写出 A D 和 D E E 中含有某 5 价元素的含氧酸根离子 的离子方程式 3 写出将 SO2气体通入 K 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 写出由 F H 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 解这类题目一般可以从正 逆双向思维入手找出 突破口 然后依图示逐渐扩展 直至破译整个网络 当 突破口 不够明显时 就要利用直觉对可能的答案做大胆猜测 然后用尝试 验证的方法得出正确结论 1 NaI NaClO AgI 2 2I ClO H2O I2 Cl 2OH I2 5ClO 2OH 2IO3 5Cl H2O 3 2Fe 3 SO2 2H2O 2Fe2 SO42 4H 4 Cl 2 2NaOH NaClO NaCl H2O 点评 推断题是高考题的热点和难点 几乎每年必考 本题以框图形式出现 题干中 以化学实验现象为信息提示 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知识和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并着重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同时也考查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整体性 跟踪训练 一 选择题 只有一个合理答案 1 市售 家用消毒液发生器 是以精盐和自来水为原料 通电时 发生器内的电极板上产生大量的气泡 同时使产生的气体充分与电解液接触 所制得的混合液具有强烈的杀菌能力 且不对人体造成伤 害 该发生器配制消毒液所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有 2NaCl 2H2O 2NaOH Cl2 H2 Cl2 2NaOH NaCl NaClO H 2O H2 Cl2 2HCl Cl2 H2O HCl HClO 2HClO 2HCl O 2 A B C D 2 将一盛满 Cl2 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 当日光照射一段时间后 试管中最后剩余气体的体积约占试管容 积的 A 1 4 B 1 2 C 1 3 D 2 3 3 下列物质加入溴水 经振荡 不因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的是 A Na 2S B NaOH C 甲苯 D 裂化汽油 4 有关卤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卤素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其单质只具有氧化性而无还原性 B 卤素单质的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 C 卤化银都不溶于水 也不溶于稀硝酸 D 卤化氢的水溶液都是强酸 5 F 2 是氧化性最强的非金属单质 物质的量相等的 F2 跟烧碱完全反应 生成 NaF H 2O 和另一种气体 该气体是下列中的 A H 2 B HF C OF 2 D O 2 二 选择题 有 1 2 个合理答案 6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氯气与水反应 Cl 2 H 2O 2H Cl ClO B 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l 2 2OH Cl ClO H 2O C 向留有残氯 Cl 2 的水中加一定量的 FeSO4 以除去水中的 Cl2 Fe 2 Cl2 2Cl Fe 3 D 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气体 Ca 2 2ClO H 2O CO 2 CaCO 3 2HClO 7 已知 Cl2 与 Br I 可发生反应 Cl 2 2I I2 2Cl Cl 2 2Br Br2 2Cl 且 Br I 的还原性强弱顺 序为 I Br 某溶液中 Cl Br I 的物质的量依次为 0 2mol 0 4mol 0 6mol 欲使其 Cl Br I 的物质的量比为 1 1 1 需通入 Cl2 那么通入 Cl2 的物质的量是原溶液中 I 物质的量的 A 1 2 B 1 3 C 2 3 D 1 6 8 液氯和氨的反应同氯气与水的反应类似 则氯气通入液氨中 产物可能有 A B C D NH4 2HlNl2 9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漂白粉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B 用萤石和浓硫酸制取氟化氢 C 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 D 黑白照片的底片在相机里曝光时的反应 10 常用氯气给自来水消毒 某学生用自来水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 不会产生明显药品变质的是 A 石蕊试剂 B 硝酸银 C 氢氧化钠 D 氯化铝 11 氯水不稳定 因为氯水中存在如下平衡 Cl 2 H2O HCl HClO 下列措施会降低氯水的稳定性 的是 A 通入少量 H2S 气体 B 加入少量小苏打 C 通入少量 HCl 气体 D 增大氯水 浓度 12 某无色气体可能含 HCl HBr SO 2 CO 2 中的一种或几种 将该气体通入到适量氯水中 恰好完全反 应 不再剩余气体 将所得到的无色溶液冷媒装在两支试管中 分别加入酸化的 AgNO3 溶液 酸化 的 BaCl2 溶液 均产生白色沉淀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原气体中一定有 SO2 一定没有 HBr B 原气体中可能有 SO2 C 原气体中一定有 HCl D 不能确定有无 HCl 但一定没有 CO2 13 砹 At 是原子序数最大的卤族元素 推测砹或砹的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 HAt 很稳定 B AgAt 不溶于水 C 砹是有色固体 D HAt 溶液为强酸 三 实验题 14 用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慢慢滴入含酚酞的 NaOH 稀溶液中 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 是由于 是由于 2 简述怎样用实验证明红色褪去原因是 或者 15 由于用氯气对饮用水消毒 会使水中的有机物发生氯化 生成有机含氯化合物于人体有害 世界 环保联盟即将全面禁止这种消毒方法 建议采用广谱性具有强氧化性的高效消毒剂二氧化氯 ClO 2 ClO 2 极易爆炸 生产和使用时尽量用惰性气体稀释 避免光照 震动或加热 1 在 ClO2 中 所有原子是否都满足 8 电子结构 填 是 或 否 2 欧洲一些国家用 NaClO3 氧化浓盐酸来制取 ClO2 同时有 Cl2 生成 且 Cl2 的体积为 ClO2 的一半 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浓盐酸在上述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 填写编号 A 只有还原性 B 还原性和酸性 C 只有氧化性 D 氧化性和酸性 4 若上述反应产生 0 1 mol Cl2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5 ClO2 为高效低毒的消毒剂 其消毒的效率 以单位质量得到电子数表示 是 Cl2 的 倍 6 我国广泛采用将经干燥空气稀释的氯气通入填有固体亚氯酸钠 NaClO 2 的柱内制得 ClO2 表示这 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和欧洲的方法相比 我国这一方法的主要优 点是 16 图是一个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原料进行特定反应的装置 1 A 是氯气发生装置 其中的化学反应方程为 2 实验开始时 先点燃 A 处的酒精灯 打开旋塞 K 让 Cl2 充满整个装置 再点燃 D 处酒精灯 连接上 E 装置 Cl 2 通过 C 瓶后再进入 D D 装置的硬质玻璃管内盛有炭粉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其产物 为 CO2 和 HCl 试写出 D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装置 C 的作用是 3 在 E 处 紫色石蕊试液的颜色由紫色变为红色 再变为无色 其原因是 4 若将 E 处烧杯中溶液改为澄清石灰水 反应过程现象为 选填标号 A 有白色沉淀生成 B 无现象 C 先生成白色沉淀 而后白色沉淀消失 5 D 处反应完毕后 关闭旋塞 K 移去酒精灯 但由于余热的作用 A 处仍有 Cl2 产生 此时 B 中的现象是 B 的作用是 四 无机题 17 下图表示的是有关物质A Y的转化关系 其中反应 除生成A之外 还生成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 174的物质 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 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 写出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3 取液体 F 3mL 盛在试管中 向该试管中加入 6mL 苯 用力振荡试管后静置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4 将沉淀 Y 放在日光下晒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18 多原子分子 的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 故称它们为类卤人物化合物 2 CN2S2 OCN 它们可以生成酸和盐 见下表 表中 代表 l r I 卤素 氰 硫氰 单质 2 2 SCN2 O 酸 H H 盐 K 在表中 处分别填写相应的化学式 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2MnOSCN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CN 与硫酸氢钠共热的化学方程式为 KS 19 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出取溴常采用如下方法 1 向海水中通入 Cl2 将海水中的溴化物氧化 这一过程所发生的反应属于非金属间的 反应 2 向上述混合溶液中吹入热空气 将生成的溴吹出 用纯碱液吸收 生成 NaBr NaBrO 3 这一过 程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3 将 2 所得混合液用 H2SO4 酸化 使 NaBr 和 NaBrO3 中的溴转化为单质溴 这一过程可用化学方 程式表示为 4 这样得到的液溴中还混有少量 Cl2 除去 Cl2 的方法是 智能考点二十一 硫及其硫的化合物 课标要求 1 通过实验了解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2 认识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考纲要求 1 了解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加热 加热 加热 点燃 加热 点燃 加热 点燃 2 了解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教材精讲 一 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用途 1 硫 1 物理性质 硫为淡黄色固体 不溶于水 微溶于酒精 易溶于 CS2 用于洗去试 管壁上的硫 硫有多种同素异形体 如单斜硫 斜方硫 弹性硫等 2 化学性质 硫原子最外层 6 个电子 较易得电子 表现较强的氧化性 与金属反应 与变价金属反应 均是金属氧化成低价态 2Na S Na2S 剧烈反应并发生爆炸 2Al 3S Al2S3 制取 Al2S3的唯一途径 Fe S FeS 黑色 2Cu S Cu2S 黑色 与非金属反应 S O2 SO2 S H2 H2S 说明硫化氢不稳定 与化合物的反应 S 6HNO3 浓 H2SO4 6NO2 2H 2O S 2H2SO4 浓 2SO 2 2H 2O 3S 6NaOH 2Na2S Na2SO3 3H2O 用热碱溶液清洗硫 3 用途 大量用于制造硫酸 硫化天然橡胶 也用于制药和黑火药 2 硫的氢化物 硫化氢的制取 Fe H2SO4 稀 FeSO4 H2S 不能用浓 H2SO4或硝酸 因为 H2S 具有强还原性 H2S 是无色 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 能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略大 硫化氢的化学性质 A 可燃性 当 2 1 时 2H 2S O2 2S 2H2O H 2S 过量 22 OSHn 当 2 3 时 2H 2S 3O2 2SO2 2H2O O 2过量 22 当 时 两种反应物全部反应完 而产物既有硫又有 SO232 OSHn B 强还原性 常见氧化剂 Cl2 Br 2 Fe 3 HNO 3 KMnO 4等 甚至 SO2均可将 H2S 氧化 C 不稳定性 300 以上易受热分解 H 2S 的水溶液叫氢硫酸 是二元弱酸 加热 SO2 SO2 CO2 CO 2 3 硫的氧化物 1 二氧化硫 SO 2是无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 容易液化 易溶于水 SO 2是酸性氧化物 能跟水反应生成亚硫酸 亚硫酸是中强酸 SO 2有强还原性 常见氧化剂 见上 均可与 SO2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 如 SO 2 Cl 2 2H2O H2SO4 2HCl SO 2也有一定的氧化性 2H 2S SO2 3S 2H 2O SO 2具有漂白性 能跟有色有机化合物生成无色物质 可逆 非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室制法 Na 2SO3 H2SO4 浓 Na 2SO3 H2O SO2 或 Cu 2H2SO4 浓 CuSO 4 2H2O SO2 2 三氧化硫 是一种没有颜色易挥发的晶体 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遇水剧烈反 应生成硫酸并放出大量的热 3 比较 SO2与 CO2 SO 3 SO2 CO2 SO3 主要物 性 无色 有刺激性气体 易液化易溶于 水 1 40 无色 无气味气体能溶于水 1 1 无色固体 熔点 16 8 与水反 应 SO2 H2O H2SO3 中强酸 CO2 H2O H2CO3 弱酸 SO3 H2O H2SO4 强 酸 与碱反 应 Ca OH 2 CaSO3 Ca HSO3 2 清液 白 清液 Ca OH 2 CaCO3 Ca HCO3 2 清液 白 清液 SO3 Ca OH 2 CaSO 4 微溶 紫色石 蕊 变红 变红 变红 品红 褪色 不褪色 不褪色 鉴定存 在 能使品红褪色 又能使清石灰变浑浊 不能使品红褪色 但能使清石灰水变浑浊 氧化性 SO2 2H2S 2S 2H 2O CO2 2Mg 2MgO C CO2 C 2CO 还原性 有 无 与 Na2O2 作用 Na2O2 SO2 Na2SO4 2Na2O2 2CO2 2Na2CO3 O2 2Na2O2 2SO3 2NaSO4 O2 4 酸雨的形成和防治 酸雨的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过程 酸雨中含有硫酸和硝酸等酸 性物质 其中又以硫酸为主 从污染源排放出来的 SO2 NO x NO NO 2 是酸雨形成的主要 起始物 因为大气中的 SO2在光照 烟尘中的金属氧化物等的作用下 经氧化 溶于水等 方式形成 H2SO4 而 NO 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 NO2 NO 2直接溶于水形成 HNO3 造成了雨水 pH 浓 H2SO4 氧化性 Br2 I2 S SO 2 H2O S C Al 或 Fe 冷 足量 Cu 足量 Zn Fe2 HBr HI H 2S SO2 H2O SO2 CO2 H2O 钝化 运装浓 H2SO4 CuSO4 SO2 H2O ZnSO4 SO2 后有 H2 H2O Fe3 SO2 H2O 只表现强 氧化性 兼有 酸性 脱水性 吸水性 C2H5OH 去结晶水 胆矾 作干燥剂 C H2O C2H4 H2O 糖等 无水 CuSO4 中性气体 无强还原性气体 非碱性气体 可干燥 1700 值降低 便形成了酸雨 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为 气相反应 2SO 2 O2 2SO3 SO 3 H2O H2SO4 液相反应 SO2 H2O H2SO3 2H 2SO3 O2 2H2SO4 总反应 3524MnFeCuVSOHHSO 硝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为 2NO O 2 2NO2 3NO 2 H2O 2HNO3 NO 引起硫酸型酸雨的 SO2人为排放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 工业尾气的排放 土法炼硫 等 引起硝酸型酸雨的 NOx 人为排放主要是机动车尾气排放 酸雨危害 直接引起人的呼吸系统疾病 使土壤酸化 损坏森林 腐蚀建筑结 构 工业装备 电信电缆等 酸雨防治与各种脱硫技术 要防治酸雨的污染 最根本的途径是减少人为的污染物排 放 因此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采取排烟脱硫技术回收二氧化硫 寻找替 代能源 城市煤气化 提高燃煤效率等都是防止和治理酸雨的有效途径 目前比较成熟的 方法是各种脱硫技术的应用 在含硫矿物燃料中加生石灰 及时吸收燃烧过程中产生的 SO2 这种方法称为 钙基 固硫 其反应方程式为 SO 2 CaO CaSO3 2CaSO 3 O2 2CaSO4 也可采用烟气脱硫技术 用 石灰浆液或石灰石在烟气吸收塔内循环 吸收烟气中的 SO2 其反应方程式为 SO 2 Ca OH 2 CaSO3 H2O SO 2 CaCO3 CaSO3 CO2 2CaSO 3 O2 2CaSO4 在冶金工业的烟道废气中 常混有 大量的 SO2和 CO 它们都是大气的污染物 在 773 和催化剂 铝矾土 的作用下 使二者反 应可收回大量的硫黄 其反应原理为 SO 2 2CO S CO2 4 硫酸 稀 H2SO4具有酸的一般通性 而浓 H2SO4具有酸的通性外还具有三大特性 SO 42 的鉴定 干扰离子可能有 CO 32 SO 32 SiO 32 Ag PO 43 等 待测液 澄清液 白色沉淀 说明待测液中含有 SO42 离子 硫酸的用途 制过磷酸钙 硫酸铵 硫酸铜 硫酸亚铁 医药 炸药 用于铅蓄电 池 作干燥剂 制挥发性酸 作脱水剂和催化剂等 二 硫酸的工业制法 接触法 1 生产过程 三阶段 SO2制取和净化 SO2转化为 SO3 SO3吸收和 H2SO4的生成 三方程 4FeS2 s 11O 2 g 2Fe2O3 s 8SO 2 g H 3412 kJ mol 2SO2 g O 2 g 2SO3 g H 196 6 kJ mol SO3 g H 2O l H2SO4 l H 130 3 kJ mol 三设备 沸腾炉 接触室 吸收塔 有 关 原 理 矿石粉碎 以增大矿石与 空气的接触面 加快反 应速率 逆流原理 热交换器 目的 冷热气体流向相反 冷 的 SO2 O 2 N 2被预热 而热的 SO3 SO 2 O 2 N 2 被冷却 逆流原理 98 3 的浓硫酸 从塔顶淋下 气体由下往 上 流向相反 充分接触 吸收更完全 设备中 排出的 气 体 炉气 SO 2 N2 O2 矿尘 除 尘 砷硒化合物 洗涤 H2O 气 干燥 净化气 SO 2 N2 O2 SO2 O 2 N 2 SO 3 尾气 SO 2及 N2 O 2 不能直接排入大气中 说 明 矿尘 杂质 易使催化剂 中毒 H2O 气 腐蚀设备 影响 生产 反应条件 理论需要 低温 高压 催化剂 实际应用 400 500 常压 催 化剂 实际用 98 3 的浓硫酸吸收 SO3 以免形成酸雾不利于气 体三氧化硫被进一步吸收 2 尾气处理 氨水 NH 4 2SO3 NH4 2SO4 SO2 NH4HSO3 三 氧族元素 1 氧族元素比较 原子半径 O S Se Te 单质氧化性 O 2 S Se Te 单质颜色 无色 淡黄色 灰色 银白色 单质状态 气体 固体 固体 固体 氢化物稳定性 H 2O H 2S H 2Se H 2Te 最高价含氧酸酸性 H 2SO4 H 2SeSO4 H 2TeO4 2 O 2和 O3比较 O2 O3 42SOH 22含含ONS 高压放电 电解 MnO2 颜色 无色 气态 淡蓝色 气味 无 刺激性特殊臭味 水溶性 臭氧密度比氧气的大 密度 臭氧比氧气易溶于水 氧化性 强 不易氧化 Ag Hg 等 极强 O 3 2KI H2O 2KOH I2 O2 易氧化 Ag Hg 等不活泼金属 漂白性 无 有 极强氧化性 作消毒剂和脱色剂 稳定性 3O2 2O3 2O3 3O2 常温 缓慢 加热 迅速 相互关系 臭氧和氧气是氧的同素异形体 3 比较 H2O 和 H2O2 H2O H2O2 电子式 化学键 极性键 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分子极性 有 有 稳定性 稳定 2H2O 2H2 O 2 不稳定 2H2O2 2H2O O2 氧化性 较弱 遇强还原剂反应 2Na 2H2O 2NaOH H2 较强 遇还原剂反应 SO2 H2O2 H2SO4 还原性 较弱 遇极强氧化剂反应 2F2 2H2O 4HF O2 较强 遇较强氧化剂反应 2MnO4 5H2O2 6H 2Mn2 5O2 8H 2O 作用 饮用 溶剂等 氧化剂 漂白剂 消毒剂 脱氯剂等 典型例题 例 1 A B C 是在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化合物 它们各由两种无素组成 甲 乙是 两种单质 这些化合物和单质之间存在如下的关系 据此判断 1 在 A B C 这三种化合物中 必定含有乙元素的是 用 A B C 字母填写 2 单质乙必定是 填 金属 或 非金属 其理由是 3 单质乙的化学式可能是 则化合物 B 的化学式是 解析 本题不仅考查学生对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综合认识水平 同时 也是对学生思维能力 特别是推理能力的综合检验 题目中的三问 由易到难 考查层次 由低到高 着重考查学生的分析 推理 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 从抽象思维到具体运用等 能力 第 3 问又在前两问的基础上考查了学生将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的能力 1 根据框图所示 单质甲 单质乙 化合物 A 所以 A 中一定含乙元素 甲 B A C 由于甲 乙为两不同种元素的单质 所以 A 中含有的乙元素一定来自于 B 2 由于 A B 中都含有乙元素 A B 乙 C 乙为单质 说明 A B 中乙元素发生 氧化还原反应之后生成零价乙元素 据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氧化还原反应的价态归中原理 可知乙元素在 A B 介于 0 价两端 即为正价和负价 而只有非金属元素才可能表现正价和 负价 所以乙为非金属元素 3 在中学化学中 显正 负价的非金属元素有 Cl S N C H 在此范围中依题进 行筛选 S 和 N2均合适 本题可排出下列关系 答案 1 A B 2 非金属 因为 A B 乙 C 且乙为单质 可知乙元素在 A B 中分别呈正 负 所以乙是非金属 3 S H 2S 或 N2 NH 3 例 2 硫酸铜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 生成氧化铜 二氧化硫 三氧化硫和氧气 请用给出的仪器 药品 如图所示 设计一个实验 测定硫酸铜在加热分解时产生的氧气 二氧化硫 三氧化硫与参加反应的硫酸铜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并确定在该条件下硫酸铜分 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测得数据和有关结果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