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199063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鄂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鄂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鄂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C卷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当前生活节奏快,信息传播迅猛,各种碎片化信息纷至沓来 , 给我们前所未有的挑战。B . 如何在孩子面前维持权威性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因此,我们的父母有点儿不知所措。C .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学习中必备的两个方面。以读促写,以写带读,二者是相辅相成的。D . 解放大道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 , 两旁的高楼,鳞次栉比,好一派现代都市景象。2. (2分)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B . 近200年来,地球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尤其在近50年,部分地区森林减少了一倍。C . 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D . “五四”的火炬传到了当代青年的手中。如何点燃和照亮自己的青春,是每个当代青年都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3. (1分)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故乡的山水如诗如画,让我jun_念:她山碧绿、水清ch_、树成荫、花烂漫。漫步其间:抬头是湛蓝的天空,俯首是如yn_的绿草;耳畔小考婉转啼唱,脚边湖水泛起涟y_。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4. (5分)填空。 (1)陶渊明,_著名的田园诗人,号_,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杜甫,字_,自号_,唐代伟大的_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_”,他的诗被称为“_”。李贺,字长吉,唐代诗人,有“_”之称,著有昌谷集。杜牧,字牧之,号_,唐代诗人。李清照,号_,宋代_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2)饮酒(其五)中蕴含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的哲理的句子是_,_。春望中作者移情于物,表达感时伤世之情的句子是:_,_。雁门太守行中用了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危急形势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的句子是:_,_。赤壁中作者用形象思维,假设语气提出的议论句是:_,_。渔家傲中慨叹自己身逢乱世,有着对现实无能为力的苦闷和怀才不遇的愤懑感情的句子是:_,_。 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5. (1分)仿照面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温暖需要传递。用拥抱传递温暖,能让人冰释前嫌:同赞美传递温暖。能世人如沐春风;_,_。五、 课内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6. (11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行)(乙)郭伋始至行部 , 到西河美稷 , 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请别驾从事 , 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不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 , 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注释】郭伋(j)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西河美稷(j):地名。别驾从事:部下官吏。野亭:郊野外的亭子。(1)下面各组加点的词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B . 相委而去(离开)C . 及事讫(完毕)D . 故来奉迎(旧的)(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计日告之”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 友人惭,下车引之B . 日月之行C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D . 择其善者而从之(3)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被编入世说新语中的方正篇。“方正”,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是一种好的品质。B . 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做人要守信用。但从选材的角度来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正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郭伋不违信于儿童的反面例子。C . 从表达方式来看,甲文侧重叙述,乙文侧重描写。D . 甲文中“君”“尊君”“家君”所表示的称谓分别是“您”“我的父亲”“你的父亲”。(4)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5)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 六、 课外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7. (12分)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湖心亭看雪(明)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松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乙)自为墓志铭(节选)(明)张岱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婵,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1)选出下列各项中加下划线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是日更定矣”与“更有痴似相公者”的“更”。B .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与“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的“白”。C . “湖中人鸟声俱绝”与“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的“俱”。D .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与“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客”。(2)甲文描写景物有如摄影机运用镜头,随着视线的移动而捕捉精彩的画面。本文“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即是以由上而下天云山水)的运镜方式写景。下列各句,运用了不同手法的一项是( ) A .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欧阳修醉翁亭记记)B .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C .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随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D .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3) 甲文第二段所用的量词:痕、点、芥、粒,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说说你的发现。 (4)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所 存 者 破 床 碎 几 折 鼎 病 琴 与 残 书 数 帙 。(5)“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你是怎样理解“相公痴”的?联系甲乙两文说说你的理解。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8. (15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晒书贺宽叶那年回到乡下老家,院子里的情景让我很是吃惊:满地都是书,一本本,一排排,一列列,摆满整个院子,只留出了窄窄的过道。风吹过来,书页波浪般哗哗翻动,阳光打下来,“波浪”有点炫目。泡桐淡紫色的花悠然飘落,钻进翻动的书页里,成了书签。母亲从书堆里站起来,挪开小马扎,摘下老花镜,慈爱地笑着说:“我给你晒晒书。”进城之后,两大橱子书我都搁在了老家,没往城里运。母亲主动担起了保管的重任。兄弟姊妹来拿书看,母亲都牢牢记在心里,催促他们按时归还。母亲上过“文化大革命”前的扫盲识字班,认识1000字左右,已经够用了。舅舅是文盲,出门举步维艰,由此母亲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家里用度再紧巴,只要我说买书,母亲总是东挪西凑及时给我钱。打小,农活再忙,只要我在看书,母亲绝不会派活给我。母亲在和左邻右舍闲聊的时候,总是有意无意地说一句:“我儿子在看书呢!”母亲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我是村里屈指可数的考上大学跃过“龙门”的农家子弟。午后,我和母亲把书一本一本翻过来,晒晒封底那一面。母亲笑道:“我看看我的宝贝儿子看什么宝贝书。”说着,她拿起一本荷尔德林的诗集,翻开扉页上我的淘书小记念起来:“在暮色苍茫里漫步辽宁师范大学校园,于樱花树影里邂逅小书摊,一腼腆女生处理旧书,遇此书,半价购之乃去。1994年4月16日晚于大连。”母亲翻了一下内文,说看不懂,就放下了。她又拿起一本薄薄的白色封皮的书乡愁的理念,是董桥的,照例还是先念扉页上的购书小记:“逛大学扎堆的济南文化东路,往来皆年轻面孔,间或遇到面熟之老学生,颔首微笑。路东段三联书店济南分销店购董桥这一代的事及乡愁的理念,久慕董桥文名,今足愿矣。1992年6月2日。”母亲慨然叹道:“儿子啊,原来你跑了好些地方呀,我都不知道。”母亲捧着书,小心地翻阅着,轻声读着书上的小记,嘴角上扬,咯咯笑着喊我过去看她手中拿着的一本酒徒。多年前一帮书友聚饮后去庄君家小坐,趁庄君去沏茶的机会,我们几个书友纷纷去她的书橱前窃书。我一眼看见酒徒,抽出来藏到了包里。回家后打开,见扉页上有庄君龙飞凤舞之小记:“老贺赠王书一捆,王大醉,半夜醒来,探手入包,书尚在,安心睡去。”一本我送出去的小书,在辗转了近十年后,居然以“窃”的方式重回我的手上,真是奇妙。几乎每一本书都有来历,都有故事。整个下午,母亲一直笑个不停。那是在初夏,栀子花氤(yn)氲(yn)的香气里,我和母亲坐在书堆里,一本一本翻晒我喜欢的书。母亲用棉布仔细拂拭着,娘儿俩漫无目的地聊天,光阴在从书本上抬头、低头瞬间消失。栀子花开的时节,已经有点热,母亲用手背拂了一下额前的头发,冲我一笑,她的白发从发间探出来,让我心惊。多年以后,母亲因心脏病突发溘然长逝。那两大橱子书我经常抚摩、翻阅,心里时时升腾起无尽的思念。因为,每一本书上都留下了母亲的手印。(选自中学生阅读,有删改)(1)通读全文,根据提示,在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 回乡看到母亲晒书回忆母亲重视读书我与母亲读“小记”_(2)结合语境,品读下面两个句子,分析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满地都是书,一本本 , 一排排 , 一列列 , 摆满整个院子,只留出了窄窄的过道。母亲用棉布仔细拂拭着,娘儿俩漫无目的地聊天,光阴在从书本上抬头、低头瞬间消失。(3)选文第段中“母亲在和左邻右舍闲聊的时候,总是有意无意地说一句:我儿子在看书呢!”这句话写出了母亲怎样的心理? (4)请简要赏析第段中画线的语句。 (5)文章题为“晒书”,却详写了我与母亲一起读“小记”的事,有什么作用? 9. (20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把自己变成一朵花,香给这个世界看林清玄有时会在晚上去逛花市。夜里九点以后,花贩会将店里的花整理遍,把一些盛开着的,不会再有顾客挑选的花放在方形的大竹篮里推到屋外,准备丢弃了。多年以前,我没有多余的钱买花,就在晚上去挑选竹篮中的残花,那虽然是已被丢弃的,看起来却都还很美,尤其是它们正好开在高峰,显得格外辉煌。在竹篮里随意翻翻就会找到一大把,带回家插在花瓶里,自己看了也非常欢喜。从竹篮里拾来的花,至少可以插一两天,甚至有开到四五天的。每当我把花一一插进瓶里,会兴起这样的遐想:花的生命原本短暂,它若有知,知道临谢前几天还被宝爱着,应该感叹不枉一生,能毫无遗憾地凋谢了。花的盛放是那么美丽,但凋落时也有一种难言之美。在清冷的寒夜,我坐在案前,看到花瓣纷纷落下,无声地辞枝,以一种优雅的姿势飘散,安静地俯在桌边。那颤抖离枝的花瓣时而给我是一瓣耳朵的错觉,仿佛在倾听着远处土地的呼唤,闻着它熟悉的田园声息。那还留在枝上的花则是眼睛一样,努力张开,深情地看着人间,那深情的最后一瞥真是令人惆怅。每一朵花都是安静地来到这个世界,又沉默离开。若是我们倾听,在安静中仿佛有深思,而在沉默里也有美丽的雄辩。许久没有晚上去花市了,最近去过一次,竟捡回几十朵花,那捡来的花与买回的花感觉不同,由于不花钱反而觉得每一朵都是无价的。尤其是将谢未谢,更显得楚楚可怜,比起含苞时的精神抖擞也自有一番风姿。说花是无价的,可能只有卖花的人反对。花虽是有形之物,却往往是无形的象征,莲之清净、梅之坚贞、兰之高贵、菊之傲骨、牡丹之富贵百合之闲逸,乃至玫瑰里的爱情、康乃馨里的母爱都是高洁而不能以金钱衡量的。花所以无价,是花有无求的品格。如果我们送人一颗钻石,里面的情感就不易纯粹,因为没有人会白送人钻石的;如果是送一朵玫瑰,它就很难掺进一丝杂质,由于它的纯粹,钻石在它面前就显得又俗又胖了。花的威力真是不小,但花的因缘更令人怀想。我国民间有一种说法,说世上有三种行业是前世修来的,就是卖花、卖香、卖伞。因为卖花是纯善的行业,买花的人不是供养佛菩萨,就是与人结善缘,即使自己放置案前也能调养身心。卖香、卖伞也都是纯善的行业,如果不是前世的因缘,哪里有福分经营这么好的行业呢?卖花既是因缘,爱花也是因缘,我常觉得爱花者不是后天的培养,而是天生的直觉。这种直觉来自良善的品格与温柔的性情,也来自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一个把物质追求看得很重的人,肯定是与花无缘的。爱花的人如果能自花中提炼智慧之香,用智慧之花来使心灵庄严,就能使我们有最深刻的觉醒,激发我们追求真实和永恒的智慧。当我们面对人间的一朵好花,心里有美、有香、有平静、有种种动人的质地,就会使我们有更洁净的心灵来面对人生。让我们看待自己如一朵花吧!香给这世界看!(文章有删改)(1)选文采用了_的表现手法,以花为线索,按拾花、_爱花、_的顺序构思全文,层层深入,结构严谨。 (2)结合语境,说说句中划线词的含义及其作用。 每一朵花都是安静地来到这个世界,又沉默离开。若是我们倾听,在安静中仿佛有深思,而在沉默里也有美丽的雄辩。(3)请赏析第段画线句子。 那还留在枝上的花则是眼睛一样,努力张开,深情地看着人间,那深情的最后一瞥真是令人惆怅。(4)简要分析第11段在文中的作用。 (5)通读全文,谈谈文题“把自己变成一朵花,香给这个世界看”的含义。 八、 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作文: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有许多让我们感动的人物、感怀的事情、沉醉的美景和启人心智的道理与我们相伴。这些点点滴滴如甘泉濡湿着我们成长的岁月,丰盈着我们年轻的生命。请你以“相伴”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不少于600字;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九、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5分)11. (15分)名著阅读 走到了地方,他满身是汗。见了那个破大门,好像见了多年未曾回来过的老家;破门,破墙,门楼上的几颗干黄的草,都非常可爱。他进了大门,一直奔了小福子的屋里去。顾不得敲门,顾不得叫一声,他一把拉开了门。一拉开门,他本能的退了回来。炕上坐了个中年的妇人,因屋中没有火,她围着极破的被子。祥子楞在外面,屋里出了声:“怎么啦!报丧哪?怎么能不言语一声就楞往人家屋里走啊?!你找谁?”祥子不想说话,他身上的汗忽然落下去,手扶着那扇破门,他又不敢把希望全部扔弃了:“我找小福子!”(1)祥子是在什么情况下去找小福子的?他为何去找小福子? (2)小福子的结局如何?小福子的结局对祥子有着怎样的影响? (3)创业史写到的蛤蟆三大能人指的 ( ) A . 梁生宝、梁三老汉、高增福B . 郭世富、姚士杰、郭振山C . 白占魁、姚土杰、郭世富D . 郭振山、高增富、梁生宝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3-1、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4-1、4-2、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5-1、五、 课内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6-1、6-2、6-3、6-4、6-5、六、 课外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7-1、7-2、7-3、7-4、7-5、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8-1、8-2、8-3、8-4、8-5、9-1、9-2、9-3、9-4、9-5、八、 作文 (共1题;共5分)10-1、九、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5分)11-1、11-2、1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