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5课《守株待兔》同步练习(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195741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5课《守株待兔》同步练习(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5课《守株待兔》同步练习(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5课《守株待兔》同步练习(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5课守株待兔同步练习(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积累运用 (共7题;共47分)1. (5分) 选词填空。 气势 气魄这座山很有_。这样_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人的奇迹。虽然却 如果就_没有共产党,_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一棵棵树身_离得较远,_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2. (10分) 根据意思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词语。 一根头发上系着千钧的重量,比喻情况万分危急。_自己对自己说话。_形容黑暗。_没有目的而悠闲地走。_3. (6分) 比一比,再组词。 酒_ 异_ 佳_洒_ 导_ 住_唤_ 付_ 牡_换_ 符_ 牧_4. (3分) 选出意思相反的词。 上_(中 下) 前_(后 右)左_(右 后) 南_(东 北)5. (10分) 看图,写出相应的寓言故事。 _ _ _6. (6分) 写出反义词。 艳丽_密切_连续_干燥_7. (7分)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 那个农夫“因释其耒而守株”的原因是( ) A . 他干了一天的活,累了,想休息一会儿。B . 他希望再有一只兔子窜出来撞死在树桩上。(2) “兔不可复得”的原因是什么?( ) A . 那个人的运气不好。B . 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很偶然的,不能把偶然的事情当成必然的事情。(3) 守株待兔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多选) A . 做事情要像那个种田人一样执着,持之以恒。B . 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存有侥幸心理,不要想着不劳而获。C . 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二、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9分)8. (8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 本文选自( ) A . 战国策。B . 韩非子。C . 山海经。(2) 成语_出自这则文言文。 (3) 下列成语中的“释”字与例句中的“释”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因释其耒而守株A . 解疑释惑。B . 冰释前嫌。C . 手不释卷。(4) 根据下面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句子,画上“_”。 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的,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嘲笑。(5) 那个农夫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话?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以为每天守在树桩旁边就能捡到撞死的兔子。B . 光顾着捡兔子而荒废了田地,顾此失彼。C . 对于意外的收获心存侥幸。D . 错误地把偶然性当作必然性来看待。9. (11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鹬蚌相争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注】方:刚刚。曝:晒。箝:同“钳”,把东西夹住的意思。禽:同“擒”,捕捉,抓住。弊:弊病;害处,这里指疲弊的意思。(1) 试着翻译下面的句子。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2)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苏代把_国和_国比成了故事中的鹬和蚌,把_国比成了渔者。(3) 苏代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三、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10. (14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宋人有耕者。_。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_,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 把文段内容补充完整。 宋人有耕者。_。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_,冀复得兔。(2) 写出下列字的意思。 因:_释:_冀:_(3) 那个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4)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第 6 页 共 6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运用 (共7题;共47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二、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9分)8、答案:略9、答案:略三、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10、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