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月考卷.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195739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月考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月考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月考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一月考1语文试卷一、 语言文字运用(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思量(ling) 翘首 ( qio ) 与(y)会 舸()舰迷津B. 脊(j)骨 迷惘(wng) 奢侈(ch) 汗流浃(ji)背C. 摭(zh)拾 不啻(ch) 模(m)样 自怨自艾(y)D. 怪癖(p) 挣(zhng)脱 绯(fi)闻 锲(qi)而不舍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廖廓 发轫 布署 密而不宣 迫不急待 B.共振 良晨 苍海 察颜观色 百尺杆头 C.蒙蔽 膨涨 废弛 哀声叹气 依马可待 D.肄业 宣泄 遨游 删繁就简 融会贯通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食品安全与老百姓日常生活休戚相关,只有从源头上把好食品安全的关口,才能让老百姓的“菜篮子”和“米袋子”真正地变得干净。B.年轻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容易犯自鸣得意的毛病,还美其名“自尊自信”,这是值得青年朋友注意的一个问题。C.今天,传统文化并没有因为现代高科技手段的甚嚣尘上而销声匿迹。D.毕业20年未见,今日不期而遇,他俩互相端详着对方,感慨良多,千言万语一时不知从何说起。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虽然大家都知道生活离不开物质基础 ,可也没有一个人不认为,幸福并不完全由物质条件决定。B. 不但知识渊博的人见解比较深刻,而且对事物的发展前途很有远见。C. 在学校师资不足的情况下,他主动挑起了为请假的老师代课的任务,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D. 听了老山英雄的报告,使我激动得热泪盈眶,我一定要向老山战士学习。5.根据下面几个句子的提示,用一个单句为“科技文献”下一个完整的定义,可适当增减文字,但不能改变原意。(3分)科技文献是一种物质实体。它是通过将科技信息、知识记录在各种载体上而形成的。常用的记录手段包括文字、符号、图形、声频、视频等。常用的载体包括纸张、胶片、磁带、光盘等。一些记录有科技信息和知识的网络资源也可以称之为科技文献。 6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关于“自主学习”的问答。请仿照乙同学对“能学”所作解释的句子的形式,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解释文字。(2分) 甲同学:你能告诉我“自主学习”有哪些要点吗? 乙同学:好的。我认为自主学习有四个要点,就是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能学”是指学习者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并且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想学”是指 ;“会学”是指 ;“坚持学”是指学习者具备一定的学习方法,并且不断总结学习经验。7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某校图书馆学生阅览室共有10万册图书,在最近的一次图书状况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图书状况完好无损损坏较轻损坏较重损坏严重图书数目(册)20000250004000015000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_二、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3分)我这才明白,为什么各种异国的旅游景区都不能像故乡一样使我感到亲切和激动。我的故乡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没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没有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故乡甚至是贫瘠而脏乱的。但假若你在旅途的夕阳中听到舒伯特的某支独唱曲,使你热泪突然涌流的想像,常常是故乡的小径,故乡的月夜,月夜下的草坡泛着银色的光泽,一只小羊还未归家,或者一只犁头还插在地边等待明天。这哪里对呀?也许舒伯特在歌颂宫廷或爱情,但我相信所有雄浑的男声独唱都应该是献给故乡的。就像我相信所有的中国二胡都只能演奏悲怆,即便是赛马曲与赶集调,那也是带泪的笑。故乡存留了我们的童年,或者还有青年和壮年,也就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成了我们自己。它不是商品,不是旅游的去处,不是按照一定价格可以向任何顾客出售的往返车票和周末消遣节目。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故乡的美中含悲。而美的从来就是悲的。中国的“悲”含有眷顾之义,美使人悲,使人痛,使人怜,这已把美学的真理揭示无余。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旅游景区的美都多少有点不够格,只是失血的矫饰。我已来过法国三次,这个风雅富贵之邦,无论我这样来多少次,我也只是一名来付钱的观赏者。我与这里的主人碰杯、唱歌、说笑、合影、拍肩膀,我的心却在一次次偷偷归去。我当然知道,我会对故乡浮粪四溢的墟场失望,会对故乡拥挤不堪的车厢失望,会对故乡阴沉连日的雨季失望,但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它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才真正懂得古人“游子悲故乡”的情怀无论这个故乡烙印在一处还是多处,在祖国还是在异邦。没有故乡的人身后一无所有。而萍飘四方的游子无论是怎样贫困潦倒,他们听到某支独唱曲时突然涌出热泪,便是他们心有所归的无量幸福。8、请用一句话概括三段的中心意思(不超过20个字)(2分)9、请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3)10、如何理解“但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这句话。(4分)11、为什么说“没有故乡的人一无所有”?什么样的幸福才是“无量幸福”(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17分) 湖草被人关注的季节,就是湖草成熟的季节。就像鄱阳湖畔的黄毛丫头,忽然长成红唇鲜艳的妮子,吸引了一双双后生的眼睛。湖草一片一片地铺开来,无边无际的样子,就像鄱阳湖绿波荡漾的湖面。一阵风儿吹过来,湖草连绵起伏。一种青悠悠的湖草的味道,从草根下散发开来,弥漫在湖畔的空气里。其实,湖草刚刚从沙土里钻出来的时候,人们就发现了她们。或许是在冬末的雪后,或许是在初春的细雨中。在潮湿的沙土上,忽然就冒出一丛丛鲜嫩的湖草。湖草挺立着矮小细弱的身子,隐藏在远离人迹的沙洲上。可是人们还是发现了她们,并且把她们加以分类,将其中可以食用的一种称之为蒌蒿。蒌蒿的生命很短,过不了十天半月,蒌蒿就不再脆嫩了。这个时候的蒌蒿,又变回了普通的湖草。经过漫长的梅雨季节,湖水涨起来了,把沙洲上的湖草淹没。细小的湖草们,在水中轻盈地摆动。有些不甘寂寞的湖草,把修长的手臂伸出湖面,仿佛在波涛中起舞。这个时候的湖草,沉浸在梦一般澄澈的境界里。她的颜色是青翠的,她的身材是柔软的。她将她青春的美,全部展示给水中的鱼儿,天空中的白云。夏季过后,湖水渐渐退却。湖草从水中露了出来,由于失去了湖水的滋润,她渐渐干枯。平常寂静的沙洲,忽然就热闹起来,妮子跟随着娘来收割湖草。娘割草的时候,手握磨得白晃晃的镰刀,身子弓下去。空气里一片镰刀的声音湖草断裂的声音。妮子不喜欢这个声音,尽管她手里也拿着镰刀。当看到娘毫无表情地割草时,她的心就有一种被撕裂的感觉。娘曾经说过,妮子的命就像这沙洲上的湖草。湖草降生到这个世界上,不需要施肥,也不需要耕耘,更不需要呵护。风里雨里,沙里泥里,她们挣扎着生存。到了秋天,她们等待着人们收割。把湖草编成草帽、草筐、草绳、草鞋,或者把湖草变成一把火,用来取暖或烧饭。一年一年又一年,伴随着湖水的涨落,湖草一茬一茬地接着生长。妮子想着湖草,心里就有一种委屈。于是她远离了娘,自己找了一块湖草地。她弯下身割草的时候,镰刀下得快,湖草却放得轻。她手里握着割下来的湖草,心里就涌起怜惜之情。仿佛是为了安慰湖草,她把湖草放下的时候,不仅动作轻柔,而且还像绣花一样,把湖草码成菱形,或者是五星形,或者像荷花形的图案。娘抬起身子,用手臂揩掉额头的汗水时,就发现了妮子割倒的湖草。娘心里有些着恼,又有些伤感。着恼的是妮子在耽误时间,因为割湖草不是绣花。伤感的是妮子的举动,让她想起了自己年轻的时候。她本来想责怪妮子,可是责备的话到了嘴边,最后又咽了回去。当男人们撑着船儿,要把湖草收回家时,娘暗示男人把妮子割的湖草留到最后。可是妮子割的湖草还是被打成了捆,堆上了船。娘发现妮子的眼角,隐隐有了泪痕。12请按生长过程概括湖草的特点。(3分)答:(1)刚出生时: (2)梅雨季后: (3)夏季过后: 13第节中“娘曾经说过,妮子的命就像这沙洲上的湖草”这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14第一节中,娘对妮子是什么态度?娘和妮子的命运与湖草相似,由此你能看出鄱阳湖女子什么样的命运? (6分)15请从手法、情感等角度,任选一段画线文字加以赏析。(4分)三、古诗文阅读。(34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9题。(15分)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6下列句中“其”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A其皆出于此乎? B吾未见其明也 C其可怪也欤 D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17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则群聚而笑之 B愚人之所以为愚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之不复,可知矣。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18下列对语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该段运用了三组对比,批判了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 的恶劣习气。 B语段先以“古之圣人”比照“今之众人”,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 C语段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 D语段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得出了君子智力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结论。 19翻译下列句子(共6分)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3分)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3分)(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0-22题。(每题3分,共9分)陈子虚者,浙江东阳人也。其父乌有公,安贫乐道,敝屣荣华。子虚不甘贫贱一生,以光耀门楣、富国强兵、救民水火为己任。乡贤见其谈吐不凡,目之为“马之千里者”。劳作之余,子虚常闭门苦读。每见劣绅鱼肉百姓而人莫予毒、洋洋自得之状可掬,辄废书而叹:“百无一用是书生!”遂萌求师习武之意。不远千里,欲投嵩山少林寺学艺。旅途之中,登高望远,临流赋诗,常兴“美哉江山,惜乎玷于豺狼之手”之慨。既入少林,受业于觉空大师。不数月,即自能意守贞元,心不为形役。三年后,学成下山,路遇强贼剪径。空手击贼,兵不血刃,强贼抱头鼠窜。子虚归家之后,习艺颇勤,广采百家,融铸变通,十载之后,遂成当世一流高手。 20下列各句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每见劣绅鱼肉百姓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富国强兵 假舟楫者,非利足也 C.不远千里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D.强贼抱头鼠窜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21下列各句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不拘于时 B. 受业于觉空大师C心不为形役 D 玷于豺狼之手22翻译:乡贤见其谈吐不凡,目之为“马之千里者”(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4分)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捷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浇。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23. 词的上片点出“”的主旨,下片点出“”的情思。(2分)24.赏析此词的后三句。(2分) (四)诗歌默写。(6分)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2)吾师道也,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师之所存也。(3)问之,则曰: ,道相似也。 ,官盛则近谀。(4)漫江碧透,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5)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 。四、作文26、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世界上最著名的杂志之一生活的办刊核心是“去看生活;去看世界;去见证伟大的事件;去端详穷人的面孔和伟人的手势;去看奇异的事物机器、军队、人群、丛林和月亮的影子;去看人的杰作他的画作、高楼和发现;看墙后的,看房内的;看危险的;看男人爱的女人和孩子们;去看并享受着快感;去看并震撼;去看并领悟。”生活中有太多的美丽、精彩、奇异和感动,你所看到的生活恰恰也在丰富充实着你的生活。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久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请以“去看 ”为标题写一篇文章,在横线内填入一事物,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你的感悟。立意自定,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