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读班语文课程总计划.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10194730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复读班语文课程总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复读班语文课程总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复读班语文课程总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复读班语文课程总计划(高考复读部语文科 郑兰)一、指导思想严格按照最新的高考语文大纲及相关的考试说明,夯实语文基础,提高语文能力,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构建完整而有条理的语文知识体系。二、工作目标尽力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更多的档次,最大限度地提高分值。三、主要策略重视平时积累 拓宽知识层面 发掘主动创造 培养整体能力 提高语文素养四、具体要求(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1、考纲总要求“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能。”识记即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包括字的形、音、义以及常用词语的含义。技能最重要最基本的实际语言操作能力。2、特点常用常见;语言材料多来自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3、教学方法在教学和复习中,要注重运用。除了必要的知识板块梳理及历年高考真题的讲练外,更要善于从报刊杂志、教材、语言运用实例着手,结合学生的语言运用实际进行分析练习,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二)现代文阅读1、考纲总要求“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2、特点(1)阅读材料整体风格趋于平易好懂;(2)阅读材料的内容贴近现实生活;(3)试题紧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表达技巧;(4)试题表述趋于简明,指向明确;(5)评分标准趋于宽容,答案“意思对即可”;(6)科学类的阅读(客观题)稍微容易一些,文学类的作品阅读(主观题)是难点。 3、教学方法透彻把握高考的考点和能力要求;一定要有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结构,切忌零碎无序;对学生的训练不宜多而杂,宜少而精;真正透析命题思路,解题技巧,掌握个中规律。(三)文言文阅读1、考纲总要求 “能阅读浅易的古文。”2、特点(1)从内容上说与写作背景没有更多的联系,较少牵涉名物典章制度;(2)从表达上说,以叙述为主,近若干年都选择史传类的文章;(3)从语言上说,文中的实词、虚词和句式多为课本中常见的。3、教学方法扎实地利用好课本,培养迁移能力;多整理,多积累,实词与虚词的意义用法,打好基础;以翻译为重点,落实相关知识。(四)诗词鉴赏1、考纲总要求 “能阅读浅易的古诗词。”2、特点(1)选择“浅易”的古代诗词作为鉴赏材料;(2)注重于诗词本身的理解。 命题的基本出发点其实是对诗作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作一定程度的鉴赏,包括鉴赏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3、教学方法 让学生形成有关诗词必备的文学知识系统,包括作家作品、诗词流派等;多读、多讲、多练;总结答题格式,明晰答题技巧。(五)名句名篇默写1、考纲总要求“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2、特点(1)主要默写课本规定背诵的名篇中的名句。(2)默写的诗文语句知名度很高。与过去不同的是,写景名句,人情味很浓的名句等,都在名句的范围之内,而不能只注意哲理性强的名句。(3)不只是死记硬背句子,默写是建立在对语句的理解基础之上。3、教学方法严格背诵默写,一字不漏,一字不错。而且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特别是针对理解性的默写题。(六)作文1、考纲总要求“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2、特点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3、教学方法(1)提高基本的写作能力可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此能力仍然欠缺,要极为重视。在此基础之上,尽可能追求发展等级的各项要求。不要拔苗助长地去追求发展等级,循序渐进。(2)多积累,多储备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拓宽视野,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在课余休闲时,可多读类似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优质的杂志周刊,多读时报,积累鲜活的素材。(3)提高审题能力采用启发诱导式,一定要激发学生自身的发现力和创造性,培养思维能力,切忌“全堂灌”。(4)自由与定向的结合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创作空间,但须以高考为导向。多分析高考好文,提供模板化的格式参考。五、复习时间安排第一轮复习:夯实基础,构建全面完整的知识系统(一)总要求语文知识的大系统包括语音知识系统、文学知识系统、词及短语系统、单复句知识系统、修辞知识系统、标点知识系统、现代文体知识系统、古今文学常识系统、写作知识系统、文言知识系统等;语文知识的小系统即为每一个语文知识大系统的性质、分类、意义或用法。如“词”这个系统,就包括词义、色彩、轻重、范围、搭配、语体等,甚至还可分得更细,如词语的感情色彩等。这一轮复习须构建全面完整的树形知识结构系统。有意识地将所复习的知识点和其所类属的知识系统联系起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高考的每一个知识点全面复习,做到无遗漏。起点、难度放低一些,增强学生信心;要求严一些,落实知识点;适合的量与完美的质相结合。练习检测题既要重基础、类型全、覆盖宽,还要有层次,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二)内容细化1、散文类阅读(一个月)(1)搭建散文阅读的知识骨架(2)针对高考考点和能力要求,逐个梳理(3)散文本身知识体系的建立2、科学类阅读(一个月)(1)搭建科学类阅读的知识骨架(2)针对高考考点和能力要求,逐个梳理(3)科学类文章的知识体系的建立3、文言文阅读(一个月)(1)搭建古文阅读的知识骨架(2)针对高考考点和能力要求,逐个梳理(3)古文本身知识体系的建立4、诗词鉴赏(一个月)(1)搭建诗词鉴赏的知识骨架(2)针对高考考点和能力要求,逐个梳理(3)诗词本身知识体系的建立 注:语言知识及表达、名句名篇默写、作文等贯穿始终,适当穿插。第二轮复习:明确重难点,查漏补缺,提高运用能力(大概三四个月时间)(一) 总要求第二轮复习是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在前面学生已构建的知识系统的基础上,以提高运用能力为主的应试教学。第二轮复习,不仅仅局限在知识的继续积累上,更重要的是训练思维,总结规律和方法,让考生掌握解题技能。 大体思路是,分析学生的不同特点,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归纳高考试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巩固知识。同时,强化高考规范意识,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考试中养成必备的高考考场习惯。(二)内容细化1、基础题(1)字音 常见错误类型 备考策略(2)字形 考查重点 归类记忆,提高辨析能力(3)词语:实词、虚词、成语、熟语用法归类辨析(4)判断和修改语病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分类别,提高辨析能力2、现代文阅读(1)针对高考考点及能力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2)强化真题演练,做好评讲工作,总结方法,揭示规律3、文言文阅读(1)实词继续落实,讲解在文中推断词义的方法(2)常用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归类,结合实例总结(3)进一步讲解翻译的技巧4、诗词鉴赏(1)答题格式的归类(2)突出技巧5、语言表达:着重高考考点的归类和针对演练。6、作文:逐步向发展等级提升,多练技巧和模板。第三轮复习:冲刺高考,沉着应对(大概一个月)(一)总要求 重温高考知识点,检查已做过的套题中出现过的错误是否已得到纠正,以巩固复习效果。注重疏导学生的心理健康,进一步开展应试心态、应试技能、应试技巧等的指导。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都能得到有效发挥。主动权交予学生,老师从旁指导。(二) 内容细化1、 非常熟悉高考考点、命题思路、题型设置和安排2、 重温重要考点内容3、 强化默写记忆,该拿到的死分尽量不脱手4、 作文应试模板、技巧的进一步强化5、 严格按照高考的考场要求,综合练习历年真题卷6、 培养起高考的生物钟,严化高考考场习惯7、 学生心理疏导,尽量放松情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